趙家已經不是當年的趙家,現在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不知道牽動著多少人的視線。尤其是這次他們的‘大會’規格又是那麽多高大上,這就叫更多人感覺著好奇了。
可惜他們什麽也沒探查到。
當日與會的一幹人對於會上的內容全都閉口不談。
但“趙家厚道,趙大爺厚道”的聲音卻在會後猛地於整個豫東都傳揚開了。
與此同時,趙家尋到了一樁絕好的買賣,很快家族聲勢實力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傳聞也迅速的在豫東地界流傳開來。
凡是聽聞到此訊的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就趙家現如今的聲勢實力,再進一步,那不是要超過康家了麽?
更叫人神奇的是,康家大爺也是當日到會的一員。
提起當日之事那是滿臉帶笑,滿口趙家的好話,滿滿的對趙亮的佩服,對‘傳言’肯定了又肯定,但就是對當日的具體內容一字不漏。
乾隆四十六年很快就來到了。
在正月裏河西傳來民變的消息的同時,趙亮先在陳州送別了將要進京侯缺的何誌輝和趙德安。
一萬兩銀子,趙亮給這兩位各捐了一知縣。
雖然地方官最高可以捐到知府,但沒有經驗,就是坐上知府位置了,也不過是木頭牌位而已。想要長遠考慮,還是從知縣做起好。
朝廷從來不缺候官候一輩子的主兒,別說是捐官了,正經的科舉出身的人都還如此呢。就像隔壁項城的樊執中,那不就是如此麽?
所以捐官不稀奇,捐官之後能迅速的不上實缺才叫厲害。
何誌輝、趙德安這就是已經敲定了,趙亮走了和珅的關係,兩個小知縣,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因為清朝有規定,官員不得在家鄉五百裏範圍內做官,所以這倆人一個補了齊魯的官,一個補了皖省的官。
現在二人就要上京城走一遭了。
跟著趙亮送別二人的一個是趙輝,一個是陳桐。
陳桐現在還是秀才,但他也已經捐官了,就等著時機到了再去補缺。趙輝也是一樣,他現在不僅捐了七品知縣,還在去歲秋闈中考中舉人。
雖然是排名最後的一小撮人中的一個,但消息傳到陳州府的時候,還是引起了一片渲染大嘩。
因為這實在有些離奇。
在弦歌書院中並不顯山漏水的趙輝憑什麽去年才中秀才?今年恩科就又高中舉人呢?
沒幾個人覺得他是憑真才實學的?很多人都想到了趙亮。
隻不過這事兒沒有真憑實據,而趙家的聲勢、權勢又擺在那裏呢?所以終究是一時風起?很快就又風平浪靜了。
趙輝準備停兩年再去當官,在何誌輝補上了實缺之後?他會以師爺的身份跟著何誌輝去齊魯的福山上任。
這也是為了更好的曆練他。
叫他在當官之前就先了解了解當官的難處,先了解了解衙門裏的那些溝溝道道。
陳桐打的是一樣的主意?隻是他不準備去自家妹夫那裏?而是準備跟著趙德安走一趟皖省。
隨著何誌輝、趙德安二人的實缺有了著落,陳桐現在對自己當官的‘命運’也是信心十足。
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去考慮自己怎麽才能補上實缺的事兒了,而隻需要去考慮自己怎麽才能把差事幹好的事兒了。
“一路小心。”
“後會有期。”
道別後看著兩輛馬車消失在視線中,趙亮三人先去了鬆鶴樓喝了兩杯暖暖身子?他又聽著趙輝陳桐兩個好一番的感慨?然後各迴各家。
趙輝迴龍路口,陳桐迴陳家,趙亮則去了柳氏那裏。
還沒進門呢,他就聽到了兒子歡快的笑聲,這是一個屋裏坐不住的家夥?是個在大雪天氣裏都想往外跑的人。
趙亮年後時候讓人在西院裏安裝了一些小孩玩的玩意兒,比如滑滑梯、蹺蹺板、秋千之類的?還專門叫人打製了小馬車,買來了矮種馬拉車。
家裏的大姐兒也就比柳氏這裏的小六七個月?虛歲也是五歲了,見到這些是玩的瘋起。
趙亮轉手就又叫人給柳氏這裏加裝了一套。
反正項目不多?占地麵積不大。
敲開門?柳氏這裏的門子忙把趙亮讓了進去?他是一眼看見了正騎著小馬跑的柳陽。
可惜啊,矮種馬根本就跑不快。
看到趙亮來了,馬背上的小柳陽高興的歡唿一聲,帶了下馬頭就向趙亮衝了來。
趙亮一把把小家夥抱在懷裏,“喜歡馬嗎?”
“喜歡。”
“那就快些長大,等再過兩年,爹爹送一匹真正的小馬駒。你就跟他一起長大!”
別看趙亮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不是太長,但小柳陽跟他卻是很親很親的,誰叫趙亮有鈔能力呢。
果然孩子聽了這話是更加高興了。
“我有小馬駒了,我有小馬駒了……”
完全沒有看到自己父親的嘴角猛地一抽。那個‘再過兩年’是被他吃了嗎?
這孩子性格打小就有些霸道,現在都一點沒有變。
柳氏已經立在邊上看著父子倆的互動了,對於趙亮抽出的嘴角視而不見。
她孩子本來就受委屈了,這要性子再平平和和的,那將來還不被人蘸醬吞吃了啊。
跟孩子又玩了好一陣子,積木城堡擺好了又毀掉,毀掉後又擺好,足足一個時辰有餘,柳陽才見困,被小紅帶下去睡覺。
柳氏跟趙亮就說起了她手下的幾門生意。
洋貨鋪已經進入了平緩期,柳氏現在的主要精力和財力都花在船運和四通客棧上。
首先船運的規模經過最近一次的擴充後,已經有大小沙船上二十隻了,可謂是發展神速。
而四通客棧呢,也在長江對岸的鎮江、江寧和淞滬等地新設立了貨棧倉庫,可以說發展勢頭也是很不錯的。
這幾年柳氏從洋貨鋪賺到的銀子是全投在船幫貨棧上了。
“我再給你十萬兩,你要抓緊時間,北上徐州、濟寧、臨清,南在蘇杭等地,都要盡快的設下庫點來。”
隨著匯通銀行的建立,趙家銀子上的流通已經變成一不可忽略的大事了。
哪怕銀子不湊手的時候銀行可以從官府那裏支借,以解燃眉之急。但借官府的銀子,那總是要還的不是?
而大姑父手下得車馬行、船幫現在觸角還遠沒有探進江南,那就必然看柳氏了。
柳氏聽了大為歡喜。十萬兩銀子是一迴事兒,自身在趙家商業版圖中的份量變重又是一迴事兒,這可是再雙喜臨門不過了。
這人一高興,床榻之間的尺度就免不了要放寬一些,她總要好好表示一二不對?
到了晚飯時,小柳陽吃了幾口飯菜後就不願意再吃了,而是吵著要吃雙皮奶。
趙亮聞言“咳咳”了兩聲,而去看柳氏,就見柳氏眼神閃爍,有些不敢去看孩子。臉上更已經浮起了一層紅霞……
可惜他們什麽也沒探查到。
當日與會的一幹人對於會上的內容全都閉口不談。
但“趙家厚道,趙大爺厚道”的聲音卻在會後猛地於整個豫東都傳揚開了。
與此同時,趙家尋到了一樁絕好的買賣,很快家族聲勢實力就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傳聞也迅速的在豫東地界流傳開來。
凡是聽聞到此訊的人都覺得很不可思議。就趙家現如今的聲勢實力,再進一步,那不是要超過康家了麽?
更叫人神奇的是,康家大爺也是當日到會的一員。
提起當日之事那是滿臉帶笑,滿口趙家的好話,滿滿的對趙亮的佩服,對‘傳言’肯定了又肯定,但就是對當日的具體內容一字不漏。
乾隆四十六年很快就來到了。
在正月裏河西傳來民變的消息的同時,趙亮先在陳州送別了將要進京侯缺的何誌輝和趙德安。
一萬兩銀子,趙亮給這兩位各捐了一知縣。
雖然地方官最高可以捐到知府,但沒有經驗,就是坐上知府位置了,也不過是木頭牌位而已。想要長遠考慮,還是從知縣做起好。
朝廷從來不缺候官候一輩子的主兒,別說是捐官了,正經的科舉出身的人都還如此呢。就像隔壁項城的樊執中,那不就是如此麽?
所以捐官不稀奇,捐官之後能迅速的不上實缺才叫厲害。
何誌輝、趙德安這就是已經敲定了,趙亮走了和珅的關係,兩個小知縣,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因為清朝有規定,官員不得在家鄉五百裏範圍內做官,所以這倆人一個補了齊魯的官,一個補了皖省的官。
現在二人就要上京城走一遭了。
跟著趙亮送別二人的一個是趙輝,一個是陳桐。
陳桐現在還是秀才,但他也已經捐官了,就等著時機到了再去補缺。趙輝也是一樣,他現在不僅捐了七品知縣,還在去歲秋闈中考中舉人。
雖然是排名最後的一小撮人中的一個,但消息傳到陳州府的時候,還是引起了一片渲染大嘩。
因為這實在有些離奇。
在弦歌書院中並不顯山漏水的趙輝憑什麽去年才中秀才?今年恩科就又高中舉人呢?
沒幾個人覺得他是憑真才實學的?很多人都想到了趙亮。
隻不過這事兒沒有真憑實據,而趙家的聲勢、權勢又擺在那裏呢?所以終究是一時風起?很快就又風平浪靜了。
趙輝準備停兩年再去當官,在何誌輝補上了實缺之後?他會以師爺的身份跟著何誌輝去齊魯的福山上任。
這也是為了更好的曆練他。
叫他在當官之前就先了解了解當官的難處,先了解了解衙門裏的那些溝溝道道。
陳桐打的是一樣的主意?隻是他不準備去自家妹夫那裏?而是準備跟著趙德安走一趟皖省。
隨著何誌輝、趙德安二人的實缺有了著落,陳桐現在對自己當官的‘命運’也是信心十足。
他現在已經不需要去考慮自己怎麽才能補上實缺的事兒了,而隻需要去考慮自己怎麽才能把差事幹好的事兒了。
“一路小心。”
“後會有期。”
道別後看著兩輛馬車消失在視線中,趙亮三人先去了鬆鶴樓喝了兩杯暖暖身子?他又聽著趙輝陳桐兩個好一番的感慨?然後各迴各家。
趙輝迴龍路口,陳桐迴陳家,趙亮則去了柳氏那裏。
還沒進門呢,他就聽到了兒子歡快的笑聲,這是一個屋裏坐不住的家夥?是個在大雪天氣裏都想往外跑的人。
趙亮年後時候讓人在西院裏安裝了一些小孩玩的玩意兒,比如滑滑梯、蹺蹺板、秋千之類的?還專門叫人打製了小馬車,買來了矮種馬拉車。
家裏的大姐兒也就比柳氏這裏的小六七個月?虛歲也是五歲了,見到這些是玩的瘋起。
趙亮轉手就又叫人給柳氏這裏加裝了一套。
反正項目不多?占地麵積不大。
敲開門?柳氏這裏的門子忙把趙亮讓了進去?他是一眼看見了正騎著小馬跑的柳陽。
可惜啊,矮種馬根本就跑不快。
看到趙亮來了,馬背上的小柳陽高興的歡唿一聲,帶了下馬頭就向趙亮衝了來。
趙亮一把把小家夥抱在懷裏,“喜歡馬嗎?”
“喜歡。”
“那就快些長大,等再過兩年,爹爹送一匹真正的小馬駒。你就跟他一起長大!”
別看趙亮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不是太長,但小柳陽跟他卻是很親很親的,誰叫趙亮有鈔能力呢。
果然孩子聽了這話是更加高興了。
“我有小馬駒了,我有小馬駒了……”
完全沒有看到自己父親的嘴角猛地一抽。那個‘再過兩年’是被他吃了嗎?
這孩子性格打小就有些霸道,現在都一點沒有變。
柳氏已經立在邊上看著父子倆的互動了,對於趙亮抽出的嘴角視而不見。
她孩子本來就受委屈了,這要性子再平平和和的,那將來還不被人蘸醬吞吃了啊。
跟孩子又玩了好一陣子,積木城堡擺好了又毀掉,毀掉後又擺好,足足一個時辰有餘,柳陽才見困,被小紅帶下去睡覺。
柳氏跟趙亮就說起了她手下的幾門生意。
洋貨鋪已經進入了平緩期,柳氏現在的主要精力和財力都花在船運和四通客棧上。
首先船運的規模經過最近一次的擴充後,已經有大小沙船上二十隻了,可謂是發展神速。
而四通客棧呢,也在長江對岸的鎮江、江寧和淞滬等地新設立了貨棧倉庫,可以說發展勢頭也是很不錯的。
這幾年柳氏從洋貨鋪賺到的銀子是全投在船幫貨棧上了。
“我再給你十萬兩,你要抓緊時間,北上徐州、濟寧、臨清,南在蘇杭等地,都要盡快的設下庫點來。”
隨著匯通銀行的建立,趙家銀子上的流通已經變成一不可忽略的大事了。
哪怕銀子不湊手的時候銀行可以從官府那裏支借,以解燃眉之急。但借官府的銀子,那總是要還的不是?
而大姑父手下得車馬行、船幫現在觸角還遠沒有探進江南,那就必然看柳氏了。
柳氏聽了大為歡喜。十萬兩銀子是一迴事兒,自身在趙家商業版圖中的份量變重又是一迴事兒,這可是再雙喜臨門不過了。
這人一高興,床榻之間的尺度就免不了要放寬一些,她總要好好表示一二不對?
到了晚飯時,小柳陽吃了幾口飯菜後就不願意再吃了,而是吵著要吃雙皮奶。
趙亮聞言“咳咳”了兩聲,而去看柳氏,就見柳氏眼神閃爍,有些不敢去看孩子。臉上更已經浮起了一層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