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點時還有一章。
十一月,中原已經是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了。
趙亮本已經不準備外出了,今年他就縮在家裏陪老婆孩子了。
可梁行舟忽然傳來的壞消息叫趙亮不得不頂著風雪走了一趟歸德府!
梁行舟被手下人給賣了。
他自己倒是沒什麽危險,被滿清的賞銀誘惑的隻是個小卒子,還接觸不到梁行舟的核心機密。可剛剛從沂蒙山裏轉移來的烏三娘、李貴夫婦一行卻倒了大黴了。
那個小卒子提供的情報中烏三娘李貴夫妻是最有價值的所在,至於梁行舟方麵,清廷隻是端掉了他手下的一個據點,叫梁行舟損失了幾號人手。
可他收到消息後立刻就把那據點的消息通道全部斬斷,人該撤離的就立刻撤離,等官府撬開俘虜的口,審問出消息再出動緝捕的時候,聯係人早就走的幹幹淨淨了。
這個時代又沒什麽互聯網之類的,海捕文書頂個屁用,繪像在濟寧是張三,到了臨清可能就是李四了,到了淮南更變成了王二麻子。
聯係人隻需要換一個地方,換一個姓名,那就能繼續‘工作’!
可倒黴的烏三娘李貴夫婦卻被官府追在屁股後頭死咬著不放。
在另一頭的線索被斬斷之後,這邊就成了官府全部的希望所在了。而且烏三娘、李貴還都是官府黑名單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是王倫的心腹。如果能抓住二人,那必能從他們嘴中掏出不少東西。
於是整個魯西的官府都發瘋了一樣組織搜捕圍捕。
跟著烏三娘、李貴兩人從沂蒙山裏出來的四五十名清水教漢子,在東平州就已折損了近半。
無奈之下諸人隻能分頭而行。
梁行舟最後收到的消息是烏三娘、李貴夫婦跑去曹州了,然後就再聽不到什麽了。江湖傳言中隻有今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賊一,明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賊二,真假虛實難辨。
梁行舟保險起見,已經下令所有人轉入隱蔽潛伏姿態了。
這叫趙亮還如何坐得住?打著視察分號的旗號就去了歸德府。
這地方跟曹州就隔著一條黃河,如果能聽到烏三娘夫婦消息,他也好幫一把力。
但烏三娘、李貴夫妻倆具體在哪兒呢?
人在什麽地方他都不知道,還怎麽幫?一切隻能等待。
這倆人可是王倫真正的心腹,這要是丟了,王倫心中不可能沒有意見的。甚至都能叫他直接改變了主意。
之前救孟燦、王經隆兩軍時候,趙亮跟王倫提起過他們的日後。
清水教今後的處境隻會越來越艱難,王倫是要帶著所有人都在沂蒙山裏等死呢,還是趁著尚有迴旋餘地,慢慢的將一批骨幹力量疏散出來呢?
王倫當時沒有給出答案,趙亮也猜測不出他的心意。按理說王倫明知道前路是一條死路,那就不應該帶著所有人前去送死。可他想了想王倫的為人,想了想曆史上的王倫在臨清城的做法,他又覺得王倫還真有可能領著人一條道走到黑。
但現在看王倫他顯然是選擇了後者。
得到王倫傳出的消息後,趙亮就讓梁行舟改變職責,叫他運河左右的據點從情報偵查、傳遞,變成人員聯絡和接應。
反正入冬後運河也停下了,他們之前的任務已經告一段落了。
結果就傳出了這麽個惡訊,將一個喜事變成了一場悲劇!
從理智上講,這就是一個秘密組織的成長發展過程中所必然要承受的磨礪和考驗。
想想曆史上的土工……
梁行舟前一段很是聯絡了一批漕丁入夥,這看似壯大了組織,發展了力量,實則也汙染了自我的純粹性。
之前他手下的那些人都是一心一意跟著他赴湯蹈火的鐵杆。可現在呢?
‘出賣’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這就是一個秘密組織所要承受的重壓。
不斷地考驗和磨礪,就跟鐵塊被一次次的淬火捶打一樣,打出了渣滓,才能鍛煉出真鋼!
之前的八卦教如此,三陽教如此,清水教如此,現在的梁行舟也是如此,日後更還有皇漢……
任何一個組織隻要人員一擴充,那就跟清水沾染了墨汁一樣,再也純潔不了了。
……
拍了拍身上的雪花,飛盧快步走進屋裏,向趙亮遞上了一張圖。
歸德城的地形圖,上頭用紅色著重標誌出了幾座宅院。
“大爺,這幾家就是侯高後人的宅邸了,這邊的是其兩家直係嫡傳,這裏是高家家廟……”
趙亮在歸德城中幹等著明顯不是個事兒,他決定搞出個響動,轟動轟動,也好叫烏三娘夫婦知道皇漢在那兒。
那對什麽人什麽事下手呢?
趙亮現在不缺銀子也不缺東西,何況歸德府裏沒不見得有多少儲備。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滿清為了絞殺清水教,出動大軍數萬,靡費錢糧數百萬,那可不是京城戶部全拿出的。齊魯中原等省也分攤了不少的,歸德府作為中原與齊魯的接壤隻地,更是被掏的一幹二淨了。
他如是就把目標放在了地方大戶身上。
沈宋侯,葉餘劉,還有高楊在後頭。這是歸德明清兩朝時候赫赫有名的八大家。
“八大家”之首的沈家頭牌是沈鯉,曆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被稱為“三代帝王師”,世稱“沈閣老”、“歸德公”。
沈家在朱明一朝達到了鼎盛,而到了滿清時候也依舊富貴。
而其他幾家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比不得沈家當初時候興盛,但也絕對出過封疆大吏。
內裏的侯家就是侯方域家。他老爸侯恂為明末的戶部尚書,侯方域這個大名鼎鼎的複社四公子之一,與李香君的那啥,更是托著《桃花扇》的福,傳遍了大江南北。
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就是這個鳥人曾獻出火燒水淹之毒計,助滿清剿滅了在魯西南堅持抗清十餘年的榆園軍。
焚林烈澤,煙焰漲天,繼遣健丁操銳斧列陣而進,摧枯刊木,灌莽若洗;決黃水灌之,匝月而賊勢窘迫,渠魁授首,餘黨悉平。
這就是讀書人,這就是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複社領袖的真實嘴臉。啊呸!
侯家後人現在死了也不冤!
而後頭的那個高家呢,就是叛明降清的山海關總兵高第的後人了。
順治二年,高第改任中原開歸總兵。為二等阿達哈哈番,加太子太保,累封少保兼太子太保,一品總兵,開國陳、宋、許、歸、三海關總兵。
這家夥本是關中榆林人,到中原後就遷居歸德了,立下家廟,高氏便在歸德城中生根發芽了。其家廟之中還掛有禦賜的“開國元勳”的牌匾。
啊呸!
趙亮侯家都想收拾了,還會放過高家嗎?
這八大家裏頭雖然全都是膝蓋軟的家夥,可就屬侯家和高家祖上作孽最大,自然也就最該死。
十一月,中原已經是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了。
趙亮本已經不準備外出了,今年他就縮在家裏陪老婆孩子了。
可梁行舟忽然傳來的壞消息叫趙亮不得不頂著風雪走了一趟歸德府!
梁行舟被手下人給賣了。
他自己倒是沒什麽危險,被滿清的賞銀誘惑的隻是個小卒子,還接觸不到梁行舟的核心機密。可剛剛從沂蒙山裏轉移來的烏三娘、李貴夫婦一行卻倒了大黴了。
那個小卒子提供的情報中烏三娘李貴夫妻是最有價值的所在,至於梁行舟方麵,清廷隻是端掉了他手下的一個據點,叫梁行舟損失了幾號人手。
可他收到消息後立刻就把那據點的消息通道全部斬斷,人該撤離的就立刻撤離,等官府撬開俘虜的口,審問出消息再出動緝捕的時候,聯係人早就走的幹幹淨淨了。
這個時代又沒什麽互聯網之類的,海捕文書頂個屁用,繪像在濟寧是張三,到了臨清可能就是李四了,到了淮南更變成了王二麻子。
聯係人隻需要換一個地方,換一個姓名,那就能繼續‘工作’!
可倒黴的烏三娘李貴夫婦卻被官府追在屁股後頭死咬著不放。
在另一頭的線索被斬斷之後,這邊就成了官府全部的希望所在了。而且烏三娘、李貴還都是官府黑名單上有名有姓的人物,是王倫的心腹。如果能抓住二人,那必能從他們嘴中掏出不少東西。
於是整個魯西的官府都發瘋了一樣組織搜捕圍捕。
跟著烏三娘、李貴兩人從沂蒙山裏出來的四五十名清水教漢子,在東平州就已折損了近半。
無奈之下諸人隻能分頭而行。
梁行舟最後收到的消息是烏三娘、李貴夫婦跑去曹州了,然後就再聽不到什麽了。江湖傳言中隻有今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賊一,明天某某地抓到了逆賊二,真假虛實難辨。
梁行舟保險起見,已經下令所有人轉入隱蔽潛伏姿態了。
這叫趙亮還如何坐得住?打著視察分號的旗號就去了歸德府。
這地方跟曹州就隔著一條黃河,如果能聽到烏三娘夫婦消息,他也好幫一把力。
但烏三娘、李貴夫妻倆具體在哪兒呢?
人在什麽地方他都不知道,還怎麽幫?一切隻能等待。
這倆人可是王倫真正的心腹,這要是丟了,王倫心中不可能沒有意見的。甚至都能叫他直接改變了主意。
之前救孟燦、王經隆兩軍時候,趙亮跟王倫提起過他們的日後。
清水教今後的處境隻會越來越艱難,王倫是要帶著所有人都在沂蒙山裏等死呢,還是趁著尚有迴旋餘地,慢慢的將一批骨幹力量疏散出來呢?
王倫當時沒有給出答案,趙亮也猜測不出他的心意。按理說王倫明知道前路是一條死路,那就不應該帶著所有人前去送死。可他想了想王倫的為人,想了想曆史上的王倫在臨清城的做法,他又覺得王倫還真有可能領著人一條道走到黑。
但現在看王倫他顯然是選擇了後者。
得到王倫傳出的消息後,趙亮就讓梁行舟改變職責,叫他運河左右的據點從情報偵查、傳遞,變成人員聯絡和接應。
反正入冬後運河也停下了,他們之前的任務已經告一段落了。
結果就傳出了這麽個惡訊,將一個喜事變成了一場悲劇!
從理智上講,這就是一個秘密組織的成長發展過程中所必然要承受的磨礪和考驗。
想想曆史上的土工……
梁行舟前一段很是聯絡了一批漕丁入夥,這看似壯大了組織,發展了力量,實則也汙染了自我的純粹性。
之前他手下的那些人都是一心一意跟著他赴湯蹈火的鐵杆。可現在呢?
‘出賣’就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這就是一個秘密組織所要承受的重壓。
不斷地考驗和磨礪,就跟鐵塊被一次次的淬火捶打一樣,打出了渣滓,才能鍛煉出真鋼!
之前的八卦教如此,三陽教如此,清水教如此,現在的梁行舟也是如此,日後更還有皇漢……
任何一個組織隻要人員一擴充,那就跟清水沾染了墨汁一樣,再也純潔不了了。
……
拍了拍身上的雪花,飛盧快步走進屋裏,向趙亮遞上了一張圖。
歸德城的地形圖,上頭用紅色著重標誌出了幾座宅院。
“大爺,這幾家就是侯高後人的宅邸了,這邊的是其兩家直係嫡傳,這裏是高家家廟……”
趙亮在歸德城中幹等著明顯不是個事兒,他決定搞出個響動,轟動轟動,也好叫烏三娘夫婦知道皇漢在那兒。
那對什麽人什麽事下手呢?
趙亮現在不缺銀子也不缺東西,何況歸德府裏沒不見得有多少儲備。
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滿清為了絞殺清水教,出動大軍數萬,靡費錢糧數百萬,那可不是京城戶部全拿出的。齊魯中原等省也分攤了不少的,歸德府作為中原與齊魯的接壤隻地,更是被掏的一幹二淨了。
他如是就把目標放在了地方大戶身上。
沈宋侯,葉餘劉,還有高楊在後頭。這是歸德明清兩朝時候赫赫有名的八大家。
“八大家”之首的沈家頭牌是沈鯉,曆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被稱為“三代帝王師”,世稱“沈閣老”、“歸德公”。
沈家在朱明一朝達到了鼎盛,而到了滿清時候也依舊富貴。
而其他幾家也是差不多的情況,比不得沈家當初時候興盛,但也絕對出過封疆大吏。
內裏的侯家就是侯方域家。他老爸侯恂為明末的戶部尚書,侯方域這個大名鼎鼎的複社四公子之一,與李香君的那啥,更是托著《桃花扇》的福,傳遍了大江南北。
但卻鮮少有人知道,就是這個鳥人曾獻出火燒水淹之毒計,助滿清剿滅了在魯西南堅持抗清十餘年的榆園軍。
焚林烈澤,煙焰漲天,繼遣健丁操銳斧列陣而進,摧枯刊木,灌莽若洗;決黃水灌之,匝月而賊勢窘迫,渠魁授首,餘黨悉平。
這就是讀書人,這就是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複社領袖的真實嘴臉。啊呸!
侯家後人現在死了也不冤!
而後頭的那個高家呢,就是叛明降清的山海關總兵高第的後人了。
順治二年,高第改任中原開歸總兵。為二等阿達哈哈番,加太子太保,累封少保兼太子太保,一品總兵,開國陳、宋、許、歸、三海關總兵。
這家夥本是關中榆林人,到中原後就遷居歸德了,立下家廟,高氏便在歸德城中生根發芽了。其家廟之中還掛有禦賜的“開國元勳”的牌匾。
啊呸!
趙亮侯家都想收拾了,還會放過高家嗎?
這八大家裏頭雖然全都是膝蓋軟的家夥,可就屬侯家和高家祖上作孽最大,自然也就最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