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子們正冥思苦想,奮筆疾書時,乾安宮內的皇帝也在忙碌。


    王庭鶴主持的土地清查,每天都有最新情況反饋,這些他都要認真查看。


    除此之外,安置流民已在具體實施,河西與河東兩郡不斷有人口遷入,想來今年的春耕不會耽擱。


    除了這兩件事,西北的事也在持續變化。


    胡人動遷部族越來越多,雖然他們在清剿草原喪屍,但其巨大的吃喝壓力,極有可能導致其向關內進軍。


    畢竟關內既安全又有糧食,反正都要死很多人,為何不死在戰場上呢?


    以上三件事,都是極其重大之事,需要趙延洵每天跟進情況,並對重大事項做出指示。


    處理完以上三件事後,今日趙延洵還要安排一件大事。


    此刻,謝孝方站在大殿內,正聽著趙延洵講述情況。


    “謝卿,丈量田畝之重要性,無需朕多言了,想必你已清楚了!”趙延洵平靜道。


    如今丈量土地,京畿郡已進行大半,南陽郡淮陽郡也在開始推行,不出意外今年內可以完成。


    實打實的說,能在今年能清完這個三個郡,速度已經算快了。


    之所以選這三個郡,是因為他們被喪屍禍害過,地主官紳們損失慘重,無法形成太大的阻力。


    事實上,整個中原都是如此,相較而言比南方要容易些。


    “臣明白!”謝孝方此刻有些忐忑。


    他現在隻想迴家抱孫子去,根本不願意摻和這些是非,隻可惜趙延洵不放過他。


    “如今中原已在開始清查,而南方五郡還未推行,朕打算派老成持重之人,去江西郡主持清查天畝事宜!”


    南方五郡,一起搞一方麵人手不足,另一方麵則是阻力會極大,所以隻能挑一個郡試點。


    江西郡位於南方中心,用來開刀最合適不過。


    “謝卿本是南方人,之前又在南方查案,對南方情況了如指掌,朕認為是最合適的人選!”


    說完這話,趙延洵盯著謝孝方的眼睛,接著說道:“卿以為然否?”


    這是最壞的結果,謝孝方沒有選擇的餘地,隻能躬身答道:“老臣遵從皇上旨意!”


    “既如此,謝卿就挑起這副擔子吧!”


    “朕會派專人協助你,江西鎮守太監也會幫你,卿按部就班發號施令即可!”


    如果真是發號施令就能行,那十個人都可以主持此項事務。


    問題的關鍵在於,命令發布之後的執行,已經執行時的監督和糾正。


    而在這一過程中,得罪的人必然不少,漫天彈劾定然是少不了的。


    “臣遵旨,多謝皇上!”謝孝方一臉真誠。


    “謝卿去了不必著急,要認真謀劃運算,認要多和當地人講清情況,分析利害關係!”


    這句話的重點在“利害關係”四個字上。


    王庭鶴清查天畝時,有些人不識時務,煽動百姓作亂阻撓,最終主使者全被砍了腦袋,然後家產充公族人流放。


    而這些,則是阻撓官府最蠢的法子,更難的是謊報虛報瞞報天畝,甚至有些官紳還和地方官府勾結,隻叫人防不勝防。


    對這些人的處置,朝廷一直都比較嚴厲。


    所以趙延洵才會說,讓謝孝方給那些人說清厲害,不要搞到最終人財兩空的地步。


    “臣明白!”


    趙延洵目光變得隨和,隻聽他淡淡道:“今年之內,你若能把江西的差事辦完,交旨時若有所請,朕無有不準!”


    這句話的意思謝孝方聽懂了,所以此刻他很激動。


    隻要辦完這件差事,他就可以平安落地,迴家過安生日子去了。


    “叩謝皇上隆恩!”謝孝方大禮參拜。


    “去吧,好生準備一番,三天後就出發!”


    穀乥


    “是!”


    待謝孝方離開後,吳宏走進了大殿,稟告說三法司大臣覲見。


    這些人的到來,趙延洵微微有些意外,他本以為還得過個七八天,稅賦一案才會到總結的時候。


    “讓他們進來!”


    “遵旨!”


    沒一會兒,左都禦史周承平,刑部尚書溫宗國,大理寺卿嚴培基進入大殿。


    “臣等叩見皇上!”


    “免禮,平身!”


    “謝皇上!”


    待幾人起身後,趙延洵問道:“今天一同過來,所謂何事?”


    “啟稟皇上,關於賦稅舞弊一案,各地方案情已基本審結,大批輕案臣等已經處置……”


    “唯此番牽涉重大案情,刑部不敢自專,乃擬刑法請皇上禦覽!”


    說完這話,溫宗國將手中公文高舉,吳宏立刻上前將其接過,然後送到了趙延洵的案頭。


    趙延洵也不遲疑,翻開公文就查看起來。


    這一份公文,足足有五十多頁,上麵記述了罪行嚴重的豪族,刑部給出的意見多數人砍頭,然後家產充公家人流放。


    按照以往慣例,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處置結果,甚至連這種案情都不會發生,如今情形都是拜趙延洵所賜。


    看到最後,趙延洵拿起朱筆,在公文最後寫下了個“準”字,決定了涉案七十多個大族的命運。


    吳宏重新收起公文,然後將其交還給溫宗國,這件事就算了了。


    緊接著,大理寺卿嚴培基開口道:“啟稟皇上,近期嚴查之下,所牽涉四品以上官員,共有八人……”


    “臣等不敢擅自緝拿審訊,請皇上聖裁!”


    說完這話,嚴培基遞上了公文。


    在此之前,地方和朝廷上,已有兩百名官員為此被罷官,其中不少人受到了嚴懲。


    而這些人,品級都在四品之下。


    即便如此,在處置這些人的時候,大理寺都格外謹慎,何況眼下要動四品以上的官兒。


    “禮部侍郎吳嘉羿,通政使司左通政張有繁,南陽布政使周穆諶……”


    這些人都是中央高官,在他們上麵除了六部尚書,就隻剩幾位內閣大臣了。


    想到這些人也涉案,而且幹的是欺上瞞下之事,趙延洵心情有些不爽。


    拿起朱筆,趙延洵寫下:即刻緝拿,著三法司嚴加問罪!


    隨後,公文迴到了嚴培基手中。


    趙延洵沉聲道:“照此辦理,嚴加審訊,著重治罪,務必以此警示百官!”


    “遵旨!”


    事實上,本次案件牽涉範圍如此之廣,處置人數如此之多,已在全國範圍內起到了震懾。


    從他繼位到現在,先是對勳貴逆臣動手,後又對南方豪族下手,如今又借稅賦案對官紳治罪……


    粗略估算,自趙延洵入主京城,幾次大案辦下來,被砍頭流放抄家的人,已超過了十萬。


    這才一年不到,就有十萬人被施以重刑,這無疑是個很誇張的數字。


    即便這些人罪有應得,但也反映出趙延洵手段暴虐,往後一個“暴君”評價少不了。


    看著周承平幾人離去的背影,趙延洵想到了後人評說,一時間不由感到悵然。


    此刻的他,很理解前世那位朱皇帝,有些人不收拾真的不行。


    “古今暴君,為洪武與洵爾!”趙延洵低聲自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從封王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花逐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花逐葉並收藏末世從封王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