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去打擾耿不曲,也沒有人對於將要離開的他過多的關注。
孫思邈的診斷是不會出現意外的,那個還不知道姓名的小女孩,離世七天以後,耿不曲就離開了。被人發現的時候,他就抱著小丫頭的骨灰罐,坐在最底層的梯田邊,似乎是等著被火化似的。
火化的柴火堆堆起來以後,李承乾親自上前點燃了火焰。
看著耿不曲消失在煙霧和火焰中,迴頭看看淚流滿麵的張贇,李承乾歎了一口氣說:“再跟隨孤五年的時間吧,五年以後,孤會準你出宮,給你在商鋪或者拍賣場找個輕鬆的活兒。”
張贇邊哭邊笑道:“太子殿下有心了,隻是,對奴婢等人而言,追隨太子殿下並沒有什麽不好的。沒能護送殿下登上皇位,是耿老最大的不甘,作為他曾經的學生,奴婢願意繼承他的心願。若是能夠給殿下的陵墓陪葬,才是奴婢的無上榮光啊!”
對於張贇,李承乾沒有過多的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好多時候的指點,隻要點到為止就足夠了。對方麵帶笑意聽著你勸說的時候,誰知道是不是在背後罵你?
火焰吞噬了耿不曲存在的痕跡,隻留下了一些骨灰和沒燒碎的骨頭。
木柴堆的溫度,還不足以讓骨骼完全被燒成粉末。一些大一點的骨頭,甚至還需要搗碎,才能裝進骨灰壇子裏。也難怪這個時代的人對火葬如此的抵抗了,死後還要被人碎骨,確實不怎麽令人舒服。
梯田的第二層,就是存放骨灰的地方。木屋裏,每個骨灰壇子,都配著一個木頭牌位。
火化屍體,隻是杜絕了病毒的擴散。在這個隨便走兩步都會踩到病毒的環境裏,就算是骨灰壇子,也得存放五年,才能讓人帶走。
虜瘡爆發以後,最淒慘的,大概就是首批和次批被感染的人了。因為沒能等到朝廷的支援,就算扛過來,一般也到了危險期,結果,下場一般都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是,後續的感染者,就好多了,因為得到了正確的救治,再加上自身的堅持,所以死亡率大大下降。基本上每十個人中,都能有七八個人能夠徹底的扛過來。其中甚至會有三四個人,得天眷顧,病情不是十分嚴重,並不會對麵容產生太大的破壞性。
李承乾早期提出的方案,現在也到了能夠實施的程度了。好多病愈以後的青壯,代替親率和玄甲軍的運輸隊,主動承擔起了到涪州邊界運送物資的任務,還有一些聰明的,跟隨著孫思邈等大夫,學習如何正確的醫護患者。學會的人,就會組成一個個的小團體,帶足了藥品,南下進入南州或者夷州。
在保證了運輸的效率以後,救災的進度,才算是真正的開始了飛漲。
就在南州夷州這邊,救災進入了正軌的同時,長安,也接收到了太子的第一封書信。出於穩妥起見,這封書信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手抄錄的了。
抗災前線獲得的成果,令所有人為之驚歎,特別是牛痘接種已經被驗證確實能夠預防虜瘡,更是令人心動。
以前是不敢,畢竟誰也不知道牛痘的接種,會不會讓人得病的時候,發燒燒壞了。
但是,如今既然已經驗證了牛痘的作用,跟它的結果比起來,那點兒風險,簡直就什麽都不是。
虜瘡雖然爆發在南州和夷州,但是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天跑到長安來?特別是長安現在作為國都,全國各地的人都會經過甚至留住,風險更大。
大家都家大業大的,這輩子還沒享受夠,誰願意去死?
所以,在皇帝公布了這個結果以後,作為勳貴們選出來的代言人,房玄齡離席而出,向皇帝請示是不是先給朝堂百官接種牛痘。
說完這段話,房玄齡隻覺得麵紅似火。當初接種的時候,一個個的都擔心,不願意接種,甚至還有人搬出了什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敢毀傷”這樣的儒家論調。然而如今證實了真實有效以後,反倒是上杆子求著接種了。
李世民雖然不恥於這些人的做法,但還是答應了下來:“自然可以,但是,牛痘接種以後,對身體產生的毒害還是不小的。按照孫道長實驗的結果,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徹底結束。
這樣一來,接種的人,自然不適合繼續上差。所以,接種可以,必須得輪流接種。三省六部主官,暫時將職權交給下屬或者同級,一人接種完畢以後,第二人或者下屬再接種。如何排序,你們自己商量就是。
早在孫道長實驗的時候,東宮、道門就在草原尋獲了大量母牛,現在牛痘倒還算充足。醫學院開放了自願接種,不少商人都去接種了。你們也算國之棟梁,朕,可是給你們留下了不少呢。哼!”
說完,李世民就宣告退朝了。
如果,一些朝臣、勳貴,隻是拒絕接種,選擇觀望,他倒是不介意。是人就有懷疑的心思,但是,令他憤怒的是,除了“身體發膚....”的論調傳出來以外,還有人汙蔑孫思邈是在嘩眾取寵,甚至有流言說“朝廷這是在演戲,南州夷州活下來多少人,不還是朝廷說了算?別人誰敢過去驗證?”
最開始,他還以為是道家的死對頭—佛門感到恐慌,故意摸黑孫思邈,結果查下來發現,佛門反倒是一反常態的大加支持,並沒有做這樣的事情。
如今百騎司多方查證,隻能查到這說法似乎是從勳貴圈子流傳出來的,但是具體是誰,還查不到。
居心叵測啊!
出於慣性思維,李世民第一時間就把嫌疑,轉移到了王家的頭上。
有些人就是這樣,碌碌無為的時候,見到別人有了成果,不會覺得激勵,隻會被嫉妒蒙昏了頭腦,做出汙蔑、潑髒水這樣的事情。
對於別人的成果不知道尊敬,對於自己的失敗不加以反思,麵對一塊完美的玉壁,隻想著杜撰一下不存在的瑕疵。這樣的人啊....
換作是後世的李承乾,絕對就上12377!!舉報了,因為單純在社交平台舉報,最多也就是個禁言而已。
如今已經身在南州的李承乾,自然不知道長安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當南州夷州兩個州府已經有了穩定的救助地點,並且涪州到兩州的運輸線路,達到了三天一趟的程度以後,三州中央的臨時醫院,就關閉了,改為以兩州州府為中心,輻射全境。
孫思邈去了夷州,李承乾則是負責南州。
因為大唐重北輕南的政治方針,導致南州這裏,並沒有如何發展。所以,南州州府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窮!
現如今南州的刺史,還是蕭絕,朝廷派來的新刺史,在發現蕭絕已經發過虜瘡,並且沒事兒以後,就果斷的放棄了奪權的行為,自任別駕,隻是輔助蕭絕。
太子抵達南州,卻沒人出來迎接,進入州府以後,李承乾才在北城的隔離區,見到了蕭絕。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因為生過虜瘡,所以兩腮和下巴還有一些清晰的痘痕沒有下去。雖然“奪權”當了刺史,他卻沒有穿官服。
遊走在一間間病房外,每到一處,他都會收到南州百姓親切的打招唿。
當然了,親切也是猜的,因為李承乾根本聽不明白南州百姓說的是什麽話。
當初開始接收病人的時候,甚至需要配備“翻譯”,才能跟患者正常溝通。
交流的匱乏、交通的不便,導致了“三裏不同音,十裏不同俗”的現象出現。一直以來,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碰到會說長安官話的人,導致李承乾被蒙蔽了,還是居住在嶺南的時候,才發現了這一點。
蕭絕走著走著就發現了一邊眼含笑意看著自己的人,再三確認以後,他連忙躬身行禮道:“學院第五期畢業生蕭絕,拜見太子殿下。”
這就輪到李承乾驚訝了,今天他並沒有穿著那層皮,蕭絕依舊認出來了,那就說明,他確實是學院畢業的。
“平身吧,不必多禮,你說你是第五期畢業生?那南州刺史是你父親啊,咱們大唐,似乎禁止父子同地為官啊!”
蕭絕不好意思道:“迴稟太子殿下,學生當初虛度了年華,畢業論文隻得了一個中上,參加吏部的考核以後,長孫尚書考慮到學生的想法,就將學生分為南州一縣的縣令了。因為離家不遠,因公敘職的時候,也能順便跟父親團聚一下。”
聽蕭絕這麽說,李承乾就釋然了,如果隻是縣令的話,還不算壞了規矩。
走近一步拍拍蕭絕的肩膀,李承乾道:“雖說論文製度是孤創建的,但是,孤從來不認為一篇論文,就能真的確定一個人的所學和將來所成。孤跟著你走了有一段路了。南州州府的南北劃區,分區隔離的辦法,確實不錯。況且,看你這裏一些最初的病人,也有很大比例痊愈,就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父親的在天之靈,一定也會欣慰的。”
提起父親,蕭絕就紅了眼睛,更咽道:“殿下放心,學生一定繼承父親的遺誌,虜瘡不絕,絕不迴家。父親他老人家臨終前,特意叮囑學生一定要將他火化,虜瘡不絕,就是骨灰,也絕不入祖墳!”
說到這裏,蕭絕已經是泣不成聲。
李承乾歎了一口氣,但也隻能拍拍蕭絕的肩膀。虜瘡的爆發,怨不得蕭晨,從得知的事跡來看,他已經很努力了。
“節哀吧,說說南州的情況,你既然在學院學習過,應該知道統計的重要性吧。”
蕭絕擦了擦眼淚,邀請李承乾到一戶人家門前的台階上坐下,說:“學生雖然有這個想法,但是統計的人手不夠啊。所以,現在對虜瘡的蔓延,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南州共有三個縣,六十四個村子。如今,被虜瘡侵蝕的,有五十二個,隻有十二個村子還一點事兒沒有。至於具體的人數,人手不足,學生實在是沒辦法統計。就是現在州府派發的衙役,都是發了虜瘡以後沒有病死的。其中,甚至還招募了好多病愈的青壯,臨時幫忙。”
大疫當前,人手,才是最大的問題。接種牛痘的人數不足一萬,現如今病愈的百姓,好多人也為了構建運輸線而脫不開身,統計,似乎還真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做到的。沒有新增的統計,也就不知道虜瘡有沒有被遏製。
拍拍蕭絕的大腿,李承乾起身道:“現在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估摸著孤的求援信,已經送到了長安,很快,新的補給就會送到了。秋天以前,至少要做到不再有新病人出現,接下來,就是徹底斷絕虜瘡的艱難道路了。這種疾病既然恐怖,既然沒有有效治愈的手段,那就讓它消失在大唐!”
聽了太子的話,蕭絕立刻就振奮起來。徹底消滅虜瘡?別人說他還會覺得扯淡,但是太子都這麽說了,作為離孫道長最近的人,太子這麽說,那就很有可能能實現啊!
站起身,蕭絕道:“太子殿下,既然您來了南州,還請您指揮一下,臣等應該怎麽做?”
李承乾想了想道:“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未感染的人轉移出去,南城北城的分割還是不妥當的。按照這段時間的觀察,虜瘡是能夠通過空氣傳播的,同一個城裏,還是不穩妥。但是,轉移以前,也得做好消毒。南州城,在孤的計劃裏,需要毀棄啊。”
蕭絕驚訝道:“殿下的意思是....”
“燒!如果說看到以前,還有擔憂的話,當孤發現南州並不繁華以後,就決定了。南州州府,集中治療病患,等大災過去以後,就大火融城。如此一來,虜瘡的病毒,再度複蘇的可能性將會降低很多很多!”
“大火融城?”
雖然明白這四個字的意思,但是,蕭絕還是覺得一時間沒辦法接受。
真的,要做這麽絕啊!
孫思邈的診斷是不會出現意外的,那個還不知道姓名的小女孩,離世七天以後,耿不曲就離開了。被人發現的時候,他就抱著小丫頭的骨灰罐,坐在最底層的梯田邊,似乎是等著被火化似的。
火化的柴火堆堆起來以後,李承乾親自上前點燃了火焰。
看著耿不曲消失在煙霧和火焰中,迴頭看看淚流滿麵的張贇,李承乾歎了一口氣說:“再跟隨孤五年的時間吧,五年以後,孤會準你出宮,給你在商鋪或者拍賣場找個輕鬆的活兒。”
張贇邊哭邊笑道:“太子殿下有心了,隻是,對奴婢等人而言,追隨太子殿下並沒有什麽不好的。沒能護送殿下登上皇位,是耿老最大的不甘,作為他曾經的學生,奴婢願意繼承他的心願。若是能夠給殿下的陵墓陪葬,才是奴婢的無上榮光啊!”
對於張贇,李承乾沒有過多的勸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打算,好多時候的指點,隻要點到為止就足夠了。對方麵帶笑意聽著你勸說的時候,誰知道是不是在背後罵你?
火焰吞噬了耿不曲存在的痕跡,隻留下了一些骨灰和沒燒碎的骨頭。
木柴堆的溫度,還不足以讓骨骼完全被燒成粉末。一些大一點的骨頭,甚至還需要搗碎,才能裝進骨灰壇子裏。也難怪這個時代的人對火葬如此的抵抗了,死後還要被人碎骨,確實不怎麽令人舒服。
梯田的第二層,就是存放骨灰的地方。木屋裏,每個骨灰壇子,都配著一個木頭牌位。
火化屍體,隻是杜絕了病毒的擴散。在這個隨便走兩步都會踩到病毒的環境裏,就算是骨灰壇子,也得存放五年,才能讓人帶走。
虜瘡爆發以後,最淒慘的,大概就是首批和次批被感染的人了。因為沒能等到朝廷的支援,就算扛過來,一般也到了危險期,結果,下場一般都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但是,後續的感染者,就好多了,因為得到了正確的救治,再加上自身的堅持,所以死亡率大大下降。基本上每十個人中,都能有七八個人能夠徹底的扛過來。其中甚至會有三四個人,得天眷顧,病情不是十分嚴重,並不會對麵容產生太大的破壞性。
李承乾早期提出的方案,現在也到了能夠實施的程度了。好多病愈以後的青壯,代替親率和玄甲軍的運輸隊,主動承擔起了到涪州邊界運送物資的任務,還有一些聰明的,跟隨著孫思邈等大夫,學習如何正確的醫護患者。學會的人,就會組成一個個的小團體,帶足了藥品,南下進入南州或者夷州。
在保證了運輸的效率以後,救災的進度,才算是真正的開始了飛漲。
就在南州夷州這邊,救災進入了正軌的同時,長安,也接收到了太子的第一封書信。出於穩妥起見,這封書信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手抄錄的了。
抗災前線獲得的成果,令所有人為之驚歎,特別是牛痘接種已經被驗證確實能夠預防虜瘡,更是令人心動。
以前是不敢,畢竟誰也不知道牛痘的接種,會不會讓人得病的時候,發燒燒壞了。
但是,如今既然已經驗證了牛痘的作用,跟它的結果比起來,那點兒風險,簡直就什麽都不是。
虜瘡雖然爆發在南州和夷州,但是誰知道會不會有一天跑到長安來?特別是長安現在作為國都,全國各地的人都會經過甚至留住,風險更大。
大家都家大業大的,這輩子還沒享受夠,誰願意去死?
所以,在皇帝公布了這個結果以後,作為勳貴們選出來的代言人,房玄齡離席而出,向皇帝請示是不是先給朝堂百官接種牛痘。
說完這段話,房玄齡隻覺得麵紅似火。當初接種的時候,一個個的都擔心,不願意接種,甚至還有人搬出了什麽“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豈敢毀傷”這樣的儒家論調。然而如今證實了真實有效以後,反倒是上杆子求著接種了。
李世民雖然不恥於這些人的做法,但還是答應了下來:“自然可以,但是,牛痘接種以後,對身體產生的毒害還是不小的。按照孫道長實驗的結果,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徹底結束。
這樣一來,接種的人,自然不適合繼續上差。所以,接種可以,必須得輪流接種。三省六部主官,暫時將職權交給下屬或者同級,一人接種完畢以後,第二人或者下屬再接種。如何排序,你們自己商量就是。
早在孫道長實驗的時候,東宮、道門就在草原尋獲了大量母牛,現在牛痘倒還算充足。醫學院開放了自願接種,不少商人都去接種了。你們也算國之棟梁,朕,可是給你們留下了不少呢。哼!”
說完,李世民就宣告退朝了。
如果,一些朝臣、勳貴,隻是拒絕接種,選擇觀望,他倒是不介意。是人就有懷疑的心思,但是,令他憤怒的是,除了“身體發膚....”的論調傳出來以外,還有人汙蔑孫思邈是在嘩眾取寵,甚至有流言說“朝廷這是在演戲,南州夷州活下來多少人,不還是朝廷說了算?別人誰敢過去驗證?”
最開始,他還以為是道家的死對頭—佛門感到恐慌,故意摸黑孫思邈,結果查下來發現,佛門反倒是一反常態的大加支持,並沒有做這樣的事情。
如今百騎司多方查證,隻能查到這說法似乎是從勳貴圈子流傳出來的,但是具體是誰,還查不到。
居心叵測啊!
出於慣性思維,李世民第一時間就把嫌疑,轉移到了王家的頭上。
有些人就是這樣,碌碌無為的時候,見到別人有了成果,不會覺得激勵,隻會被嫉妒蒙昏了頭腦,做出汙蔑、潑髒水這樣的事情。
對於別人的成果不知道尊敬,對於自己的失敗不加以反思,麵對一塊完美的玉壁,隻想著杜撰一下不存在的瑕疵。這樣的人啊....
換作是後世的李承乾,絕對就上12377!!舉報了,因為單純在社交平台舉報,最多也就是個禁言而已。
如今已經身在南州的李承乾,自然不知道長安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當南州夷州兩個州府已經有了穩定的救助地點,並且涪州到兩州的運輸線路,達到了三天一趟的程度以後,三州中央的臨時醫院,就關閉了,改為以兩州州府為中心,輻射全境。
孫思邈去了夷州,李承乾則是負責南州。
因為大唐重北輕南的政治方針,導致南州這裏,並沒有如何發展。所以,南州州府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窮!
現如今南州的刺史,還是蕭絕,朝廷派來的新刺史,在發現蕭絕已經發過虜瘡,並且沒事兒以後,就果斷的放棄了奪權的行為,自任別駕,隻是輔助蕭絕。
太子抵達南州,卻沒人出來迎接,進入州府以後,李承乾才在北城的隔離區,見到了蕭絕。
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因為生過虜瘡,所以兩腮和下巴還有一些清晰的痘痕沒有下去。雖然“奪權”當了刺史,他卻沒有穿官服。
遊走在一間間病房外,每到一處,他都會收到南州百姓親切的打招唿。
當然了,親切也是猜的,因為李承乾根本聽不明白南州百姓說的是什麽話。
當初開始接收病人的時候,甚至需要配備“翻譯”,才能跟患者正常溝通。
交流的匱乏、交通的不便,導致了“三裏不同音,十裏不同俗”的現象出現。一直以來,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碰到會說長安官話的人,導致李承乾被蒙蔽了,還是居住在嶺南的時候,才發現了這一點。
蕭絕走著走著就發現了一邊眼含笑意看著自己的人,再三確認以後,他連忙躬身行禮道:“學院第五期畢業生蕭絕,拜見太子殿下。”
這就輪到李承乾驚訝了,今天他並沒有穿著那層皮,蕭絕依舊認出來了,那就說明,他確實是學院畢業的。
“平身吧,不必多禮,你說你是第五期畢業生?那南州刺史是你父親啊,咱們大唐,似乎禁止父子同地為官啊!”
蕭絕不好意思道:“迴稟太子殿下,學生當初虛度了年華,畢業論文隻得了一個中上,參加吏部的考核以後,長孫尚書考慮到學生的想法,就將學生分為南州一縣的縣令了。因為離家不遠,因公敘職的時候,也能順便跟父親團聚一下。”
聽蕭絕這麽說,李承乾就釋然了,如果隻是縣令的話,還不算壞了規矩。
走近一步拍拍蕭絕的肩膀,李承乾道:“雖說論文製度是孤創建的,但是,孤從來不認為一篇論文,就能真的確定一個人的所學和將來所成。孤跟著你走了有一段路了。南州州府的南北劃區,分區隔離的辦法,確實不錯。況且,看你這裏一些最初的病人,也有很大比例痊愈,就知道你已經盡力了。你父親的在天之靈,一定也會欣慰的。”
提起父親,蕭絕就紅了眼睛,更咽道:“殿下放心,學生一定繼承父親的遺誌,虜瘡不絕,絕不迴家。父親他老人家臨終前,特意叮囑學生一定要將他火化,虜瘡不絕,就是骨灰,也絕不入祖墳!”
說到這裏,蕭絕已經是泣不成聲。
李承乾歎了一口氣,但也隻能拍拍蕭絕的肩膀。虜瘡的爆發,怨不得蕭晨,從得知的事跡來看,他已經很努力了。
“節哀吧,說說南州的情況,你既然在學院學習過,應該知道統計的重要性吧。”
蕭絕擦了擦眼淚,邀請李承乾到一戶人家門前的台階上坐下,說:“學生雖然有這個想法,但是統計的人手不夠啊。所以,現在對虜瘡的蔓延,隻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南州共有三個縣,六十四個村子。如今,被虜瘡侵蝕的,有五十二個,隻有十二個村子還一點事兒沒有。至於具體的人數,人手不足,學生實在是沒辦法統計。就是現在州府派發的衙役,都是發了虜瘡以後沒有病死的。其中,甚至還招募了好多病愈的青壯,臨時幫忙。”
大疫當前,人手,才是最大的問題。接種牛痘的人數不足一萬,現如今病愈的百姓,好多人也為了構建運輸線而脫不開身,統計,似乎還真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做到的。沒有新增的統計,也就不知道虜瘡有沒有被遏製。
拍拍蕭絕的大腿,李承乾起身道:“現在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估摸著孤的求援信,已經送到了長安,很快,新的補給就會送到了。秋天以前,至少要做到不再有新病人出現,接下來,就是徹底斷絕虜瘡的艱難道路了。這種疾病既然恐怖,既然沒有有效治愈的手段,那就讓它消失在大唐!”
聽了太子的話,蕭絕立刻就振奮起來。徹底消滅虜瘡?別人說他還會覺得扯淡,但是太子都這麽說了,作為離孫道長最近的人,太子這麽說,那就很有可能能實現啊!
站起身,蕭絕道:“太子殿下,既然您來了南州,還請您指揮一下,臣等應該怎麽做?”
李承乾想了想道:“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未感染的人轉移出去,南城北城的分割還是不妥當的。按照這段時間的觀察,虜瘡是能夠通過空氣傳播的,同一個城裏,還是不穩妥。但是,轉移以前,也得做好消毒。南州城,在孤的計劃裏,需要毀棄啊。”
蕭絕驚訝道:“殿下的意思是....”
“燒!如果說看到以前,還有擔憂的話,當孤發現南州並不繁華以後,就決定了。南州州府,集中治療病患,等大災過去以後,就大火融城。如此一來,虜瘡的病毒,再度複蘇的可能性將會降低很多很多!”
“大火融城?”
雖然明白這四個字的意思,但是,蕭絕還是覺得一時間沒辦法接受。
真的,要做這麽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