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贇和親率的護衛們很清楚,太子這是起了戰鬥的心思。雖然對於太子殿下的武藝充滿了信心,也看出張贇成功的消耗了默尼耶的體力,但是,出於安全考慮,眾人還是默默掏出了手弩。


    明明被好多手弩瞄準了,但此時此刻的默尼耶,根本無暇顧及這些對自己有威懾的武器。因為,他發現大唐國的太子,身手竟然絲毫不弱於剛剛的那個家夥。


    戰鬥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作為瑜伽大師和苦行高僧的默尼耶本就是經曆者,所以是再清楚不過了。


    莫非這這位太子殿下,竟然一直都有習武?這也太匪夷所思了!據他的了解,天竺各國的王子,還沒有這麽勤奮上進的。


    心裏想事情,動作就會慢半拍。如果拿張贇作為參考單位的話,默尼耶相當於一點二個張贇,但是,自從上次戰勝了張贇以後,李承乾對自己的戰鬥能力也有了一份認知。


    一點五個張贇!


    如果說,純粹的戰鬥力方麵,他也是相當於張贇,但是,來自某位老道善意的支援,被魔改成戰鬥力以後,卻是直接將他的實力提升了百分之五十....


    如同張贇一般,借著一個空隙伸手抓住了默尼耶,不同於張贇的選擇,李承乾並沒有廢掉他胳膊的想法。像這種鍛煉柔韌性極限的人,本身的關節就格外的堅固,就算廢掉了,估計也能很快接上。而若是單純依靠力量鎖定他的胳膊,也會很快被他掙脫。


    所以,李承乾選擇的是,反扭之下,兩隻手各自鎖定默尼耶前臂和大臂的穴位,讓他一條胳膊徹底沒法用力!


    骨骼再堅固,關節再柔韌,也是要肌肉作為支撐,才能起到效果!


    牢牢抓住默尼耶的胳膊以後,李承乾一扭身,繼續保持對默尼耶的鎖定,隨即—


    踹!


    就在默尼耶的鞭腿即將甩中的前一刻,李承乾的大腳卻後發先至,精準的踹到了默尼耶的肚子上。


    柔韌性鍛煉者不是默吡多那樣堆肉堆攻擊的路子,直接攻擊骨骼關節確實收效甚微,但是,肚子就不一樣了!


    肚皮上可沒有骨骼,就算有腹肌的存在,也沒辦法構築很好的防線。而其內的髒器一旦受到攻擊,就能輕易的造成傷害。這樣的道理,不止是李承乾一個人懂得。


    如果說前一瞬,正在戰鬥的四個人,還一對是纏鬥,一對是不分上下,但是眾人發現,在三次唿吸的時間裏,不管是太子還是劉莽,都瞬間占據了上風。


    太子不知道用了什麽手段,不管默尼耶如何掙紮,都被牢牢的抓住。狗急跳牆一般的一次次攻擊,會被太子輕易擋下,但是太子每次抓住機會擊中一次,都會讓默尼耶僵持好久。


    一腳、兩腳、三腳....


    隻是五腳過後,原本的纏鬥就蕩然無存,變成了太子單方麵的毆打。默尼耶雖然瘦,但是個子還是很高的,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在觀戰眾人眼中,這家夥就像是被太子拎著翅膀的母雞,完全就沒了反抗的能力。


    反觀另一邊,正在沉迷於“真男人互毆”的默吡多,怎麽也沒想到劉莽下一瞬出的不是拳頭,而是腿。


    腹部挨了一腳,就算他硬抗了下來,也覺得腹間火辣辣的疼,全身的力道也隨之消散了三分。


    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轉瞬之間弱三分,那就幾乎可以確定戰鬥結果了!


    首先結束的還是李承乾這邊,隻是十幾腳下去,默尼耶就快站不住了,連續攻擊,到了第二十七腳的時候,就算是李承乾,也覺得後繼乏力了,腳丫子都酸疼起來。不過,默尼耶這個時候也完全沒了動靜,胸口雖然還在起伏,但是已經進的氣多出的氣少了。


    一番活動手腳,李承乾隻覺得頓時神清氣爽。隨手把默尼耶甩到一邊,看到他大口嘔血的樣子,不由得雙手合十。


    罪過罪過。


    下一秒,又是一人被甩飛過來。


    正是默吡多,跟默尼耶不一樣,默吡多雖然沒了力氣,爬都爬不起來了,但是看起來,竟然不像是受了致命傷的樣子。


    接連喘息了三口氣,看了一眼已經咽氣了的默尼耶,再看看正往這邊走來的劉莽,默吡多不知道哪兒來的一股力氣,竟然把上半身撐了起來。


    “卑鄙!無吃!”


    麵對默吡多的嘶吼,劉莽笑嘻嘻的蹲到了他的麵前,撓了撓頭,憨厚道:“俺尋思著,咱倆也沒約好不用腳啊,也沒約好不打肚子啊!搞清楚,咱們是在生死相搏,幹毛手下留情?要不是覺得你挺厲害的,咱也想試試身手,早就一橫刀把你劈了,用得著費這麽大的事?”


    說完,劉莽又是一拳錘到了默吡多的後背上。這一下過後,默吡多徹底沒了力氣,撲倒在地,隻能喘息了。


    竄天猴的傷勢已經好了很多,但是頭上裹著厚重的紗布,如果遇到天竺北部的錫克人,估計都會被當成同伴。


    在他的淫笑中,默吡多很快就被五花大綁,扔到了擔架上。


    終於把人抓住了,特別是默吡多被抬走以後,劉莽的英雄氣息蕩然無存,開始嘶嘶的在身上到處摸。確定隻是皮肉傷,最多就是肋骨可能有點骨裂以後,才鬆了一口氣,接受後勤隊隊員的檢查。


    確認默尼耶真的死掉了以後,李承乾也鬆了一口氣,走到了已經恢複神色的慧明大師麵前,拱手道:“雖是情非得已,但到底是在佛門境地開了殺戒,還請大師海涵。”


    慧明迴了一禮,歎息道:“老僧自認並不昏聵,已經看出了好多東西。但是,還請太子殿下,給老僧講講,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招招手,命人搬來兩個錦墩,邀請慧明坐下後,李承乾才解釋道:“最開始,聽說有大量天竺僧人,跟隨著玄奘一起來到大唐,我就覺得異常。僧侶在天竺,那可是相當於咱們大唐貴族一般的存在,甚至猶有過之。如果隻是因為所謂的好學,他們可能舍棄自身超絕的地位,跑到大唐來受白眼?


    所以,求學是假,護送是假,臣服也是假。天竺那些混蛋,打的主意是通過你們佛教入侵大唐,達到從內部瓦解的目的。


    因為懷疑,所以三天以前,孤就下令調查玄奘了。自從迴到長安,特別是進入這座偏殿的時候,玄奘就閉門不出,吃喝拉撒全由天竺僧侶照顧。孤手下的人裏麵,無巧不巧的有一個擅長溜門撬鎖的家夥,改邪歸正以後,倒是幫孤做了不少事。夜間大殿燈火通明,他倒吊著偷窺,才發現玄奘在遭受這些天竺僧侶的酷刑。至此,孤才確信了自己的猜測。


    玄奘此行西渡求法,所求為取精華,棄糟粕。但是您進殿看看這些人給大唐準備的佛經就知道,不知道摻雜了多少他們的東西。當初佛教東渡,進入中原,事實上是經曆了漢化改變的過程。其中的差距,您等玄奘恢複以後,跟他聊聊,就能明白。您想想,如果這讓這些人篡改中土佛教教義成功,並且引發泛濫,會是什麽場景?”


    慧明不僅是慈恩寺的主持,也是大唐僧侶的領頭之一,自然明白後果是什麽。如此一來,引起的風波,怕不是會比兵災還可怕。尤其是對佛教而言,或許,已經不是梁武帝引起的那場滅佛浩劫能夠比擬的了....


    額頭上生出了一片冷汗,明明還剛入秋天,但是慧明隻覺得如墜冰窟,坐穩的身子更是搖晃起來。方朔


    就在這時,方朔帶領著一隊人疾跑而來。


    跑近了單膝跪地,方朔無奈道:“迴稟太子殿下,所逃妖僧,俘獲四人,餘者盡皆斬首,按照您的要求,留下的都是一些膽小畏死的人。”


    李承乾點頭道:“知道了,把那些人交給百騎司,寫一份報告送給陛下。傳令唐儉,將天竺使者留下一主二仆,餘者斬首,首級懸掛於鴻臚寺客舍門口!”


    下令以後,李承乾才拍了拍臉,再看向慧明的時候,已經換上了一副笑臉。


    親耳聽到太子對於人命的蔑視,再聯想到自己印象中的太子,慧明隻覺得矛盾萬分。或許,太子的仁慈,隻會針對大唐的百姓吧。


    深吸一口氣,慧明行禮道:“此次多謝太子殿下出手相助,也感謝太子殿下幫我佛教避免了滅亡的危機,過後,佛門必定舉全門之力,答謝太子殿下!”


    慧明清楚,這次的事情,就算佛門拿錢出來,也隻是答謝了太子的出手而已。而佛門險些禍亂大唐,卻不是一點錢財就能了解的了。一想到佛門有一個巨大的把柄落到了太子,甚至可以說是皇族手裏,他就覺得痛苦萬分。


    見慧明眉宇間閃過一絲痛苦之色,李承乾就知道慧明大師傅,還沒有老糊塗。


    明白這一點就好,為了避免給老和尚更大的壓力,李承乾並沒有推辭,反而笑道:“東宮最近投資了鋪路工程,正是缺錢的時候,那孤就卻之不恭了。”


    見太子沒有拒絕,慧明的臉色才好了一點,也不頑固於自己的想法了,叫僧人過來抬著他的椅子,他準備去醫學院看看玄奘。


    玄奘此次迴歸,對於佛門而言,可是再度振興的機會。自從大唐立道教為國教以來,一直式微的道教得到了振興,反而壓了佛門一頭。盡管不願意承認,可是佛門再沒有什麽振奮自身的手段,恐怕就要逐漸沒落了。


    雖然不關心這些,但是,作為佛門的領頭者之一,慧明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承擔這份責任的。


    慈恩寺也沒必要待下去了,皇帝和唐儉知道這件事以後,估計也知道應該怎麽做。


    攻打天竺是不可能的,但是借著這個機會震懾一下其它別有用心之人還是可以的。另外,或許還可以給那些使節透露點佛門要衰敗的消息。反正在李承乾看來,景教、襖教等宗教,未必就是自然流入大唐的。


    大唐政治風格廣納海川,確實大氣,但是,不是什麽東西都能吃的啊,也不怕消化不良?


    既然慧明去看玄奘了,李承乾覺得,自己也有必要去看看,從他至今仍然被殘酷對待來看,至少這個和尚沒有對天竺的僧侶妥協,還是比較值得敬佩的。


    吩咐儀仗迴東宮,李承乾就帶著一百護衛,換乘了東宮尋常的馬車,準備去醫學院看看。


    出晉昌坊,過通善坊,就在啟夏門遙遙在望、車隊進入通濟坊之前街道的時候,馬車無緣無故的停了下來。


    掀開門簾,看到馬車前麵的場景,李承乾頓時笑了。


    是十幾個個道士。


    十幾個道士都坐在街道上,就攔在馬車前麵,並且都伸出右臂,朝著街邊的酒樓示意。


    李承乾敢相信,這個時候,哪怕親率動手,換來的也隻會是他們的屍體,就算馬車開過去,他們也不會有讓開的想法。


    好家夥,擱這拿命要挾呢?


    撩開門簾,李承乾毫不猶豫的跳下馬車,朝著酒樓走了過去。


    剛進酒樓,就看到了袁天罡的臭臉。


    不臭也不行了,對於袁天罡,或者說道家而言,最惡劣的情況就是佛門也獲得了皇家的支持。再加上如今玄奘西渡求法迴歸,連番加持之下,恐怕道教壓佛門一頭的現狀,就要被反超了。


    酒樓自然是被袁天罡包場了,麵對袁天罡的行禮,李承乾視而不見,直接走到一個桌子邊坐下,自顧自的倒了一杯茶。


    袁天罡苦笑,但還是緊隨其後,再度行禮之後,才坐下。


    敲敲桌子,李承乾道:“客套話就免了,告訴你,你還是第一個成功把孤攔下來的人。如果不是孤欠你人情,還沒找到時機償還,今天孤就會讓馬車從那幾個道士身上碾過去。事先說好,孤的時間可是很寶貴的。既然你攔下了孤,怎麽也得付出代價,這樣吧,從現在開始,孤每迴答你一句提問,就要十兩黃金,要是話多一點的話,就要二十兩。怎麽樣,價格很實惠吧!”


    袁天罡無語道:“太子殿下為何對貧道有這麽大的成見?今日如果說您不是故意的,貧道都不相信,您不信佛,為何非要大張旗鼓的拜訪慈恩寺?”


    李承乾伸出兩根手指:“第一個問題,十兩黃金。孤不是對你有成見,是對你整個道教有成見,或者還有恨鐵不成鋼的情緒。第二個問題,就不跟你要錢了,因為,孤的迴答是,關你屁事?孤上個茅廁,也要告訴你為什麽上嗎?”


    眼看著太子伸出的兩根手指收迴,變成了攤開手要錢的姿勢,袁天罡隻覺得自己的肺都要氣炸了。


    氣歸氣,但是“恨鐵不成鋼”這個詞,他還是接收到了。


    揮揮手,立刻就有兩個道士,抬著一個小箱子過來,放到了桌子上。


    打開箱子,指指裏麵規整的金條,袁天罡繼續道:“這些是四百兩黃金,足夠貧道問太子殿下很多問題的了。那麽,第二個問題,太子殿下對我道門有何成見?”


    李承乾也招招手,隨行而來的張贇立刻就從懷裏掏出一個本子和一根炭筆,在紙上記錄起來。


    “第二個問題要你二十兩,還問為什麽?自然是因為你們自身的原因啊!春秋戰國時期,五霸相爭、七雄相鬥,戰爭連續不斷,社會動蕩不安。麵對動蕩的社會局麵,思想家們紛紛提出治國安民的大政方略。其中,名家福導禮治,儒家則主張以德治國,你們道家提出無為而治,做為獻給統治階級的人君南麵術。


    百家爭鳴,自然要決出勝者。秦朝建立,秦始皇采納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塑造自己的神化形象。任用法家的李斯,以韓非提倡的“法、術、勢”,而成三合一的君主專製製度。


    再者,後來,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你們道家呢?誰用你的思想了?既然沒有被選中,就說明是有問題的。然而,為什麽到了如今大唐,你們還沒變?怎麽獻給朝廷的還是無為而治的想法?老子的《道德經》,你們肯定都倒背如流了吧!但是,拋卻你們道士的身份,換到普通人的身上想一想,其中的思想,除了能修身養性以外,能用到現實裏嗎?


    還有啊,你們最讓孤不滿意的一點,是連演戲都不會演。佛門雖然好多地方都藏汙納垢,但是對於一些真正心善的寺廟主持而言,還是自始至終做善事的。可是你們呢?到現在孤就隻見到了一個孫思邈在從始至終的做好事。當初你們讚助醫學院,廣受好評,後來為啥莫名其妙的撤了?就因為孫思邈是個道士,你們覺得不用浪費錢財了?


    搞清楚,孫思邈再如何受百姓尊敬,也隻是一個人。他所做的事情,受尊敬的是他自身,病患在感謝孫思邈的時候,沒幾個會閑著沒事兒的跟著信你們。”


    咳嗽兩聲,喝了一口茶,李承乾迴身對張贇說:“虧了虧了,把這段話改成四十兩,孤還沒說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才不要做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抉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抉望並收藏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