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奈何的停下,見皇帝老爹已經轉身往後殿走,隻好跟上。
過兩儀門,見兩儀殿而不入,李世民很少見的迴到了自己的寢宮甘露殿。到底是兩個兒媳婦都在,就算他臉皮很厚,但是該避諱的還是要避諱一下。
甘露殿裏明顯缺人氣,李澗正小心翼翼的整理龍案上的奏折。
沒去處理政務,而是吩咐宦官送上茶來。坐在一邊的桌子上,示意李承乾也坐後,李世民才開口道:“行啊,雖然這兩年你賴在嶺南不願意迴來,但是好歹是讓太子妃懷上了。這第一胎最好是兒子,這樣一來,大臣們對你再有微詞,也隻能閉嘴。青雀那裏你不用擔心,不管他生的是兒是女,皇長孫的位置,還會是你兒子的。”
李承乾笑著點點頭,他知道,這是皇帝在安慰他。畢竟李泰的這個孩子,懷的實在是太早了一點。不過因為前後相隔不到一年,還是有很多辦法能夠動手腳的。比如,等孩子能走路的時候再辦百歲....
拍拍手,在皇帝的示意下,立刻就有宦官把嶺南地域的地圖拿了出來,其製作之精細,絲毫不弱於馮家的地圖。隻看這張地圖,李承乾就知道,百騎司這些年來一直沒有閑著。在皇帝的推動下,百騎司就像是蜘蛛網一般覆蓋到了大唐的全境,哪怕是剛剛滲透的嶺南也是一樣。
什麽帝王之威,文武百官懼怕皇帝,不隻是因為泰山封禪這些啊,百騎司才是最重要的。李承乾有理由相信,要是皇帝想要知道某一天哪個大臣是跟哪個妻妾同房的,百騎司都能做出迴答。
“看看這個地圖,跟你了解的有什麽區別嗎?”邊喝著茶,李世民將一個竹竿推到了李承乾這邊。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睛卻一直沒有離開地圖。
一口茶喝完,李承乾才拿著竹竿點在海南島的位置說:“南海島的位置有點靠東了,它應該在辨州下方,跟高州還有一段距離,琉球的土地也沒有這麽小,那是很大的一片土地。而且,關於咱們大唐目前的領海,還是有點輕率了,他們畫圖的時候用的比例尺不對,應該是還沒有真正坐船遠航。
或者說,百騎司的人,根本沒機會坐船遠航吧。畢竟,現在在南海之上巡航,甚至抵達南海領海最南端的,隻有南海艦隊。雖然馮盎沒有直接指揮南海艦隊的能力,隻能在戰時指揮。但是,有他的威名在,不管是地方家族,還是百騎司的人,恐怕都不敢對南海艦隊下手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敢在他麵前隨便提起百騎司的,也就隻有太子了。這些年來,精明如房玄齡,也不斷的通過更換府中仆役,試圖擺脫百騎司的影響,唯獨東宮的產業一切如故。甚至有百騎司成員暴露的,也不會招來鄙視,反而被黎達海、老金等掌櫃聘請為貼身跟隨,絲毫不覺得是被監視了。
他不是不知道百騎司對於文武百官而言,就像是頭頂上懸掛的利刃,誰都不痛快。但是啊,天下還是要在監管中,才能安定。泉州的劉家自以為計劃的天衣無縫,殊不知不隻是馮盎,百騎司也自始至終密切的關注著他們的動作。之所以沒有提前發作,是因為他很想看看馮盎會怎麽選擇。
事實證明,馮盎還是很忠誠的,也並沒有做作。他選擇的是先幫著隱瞞、並規勸劉家,規勸不成才動手舍義求忠。
“沒錯,百騎司來信給朕,說必須要進入嶺南艦隊,隨航以後才能畫出相對正確的圖紙。朕給他們的迴信才送走,朕命他們不得隱瞞自己的身份,直接表露以後,再隨船出發。”
“這是最好的選擇,不同於沿海行駛,遠航的船上,所有人都要一條心才行。別看兒臣在嶺南的兩年之間,嶺南已經完成了一圈兒領海的巡航,但航道從來都不是一條,而是多條,還要漫長的探索,才能夠保證咱們對領海的控製。”
說完,李承乾伸出竹竿,在西爨東爨的位置點了一下說:“這裏不應該獨立於大唐之外了,事實上,嶺南已經完成了對東爨西爨的控製,有食鹽、糧食、鐵器和藥品的誘惑在,那些猴子一樣的山野人,還是很願意獻出忠誠的。兒臣在嶺南的時候,要地方官員用‘神化自身’的方式統治那裏的野人,現在看起來,效果不錯。隻是,因為沒有中原一樣的防禦工事,那裏又緊挨著吐蕃,有朝一日吐蕃全麵動手,未必能抵擋的住。從這一點來看,百騎司的決定又是對的。沒有抓牢的土地,還是不適合當成咱們自己的啊。”
看著李承乾講的頭頭是道的樣子,李世民在一邊充滿了欣慰。看樣子這三年的時間,太子在外不迴長安,並非是單純的慪氣,見識的多了,心胸也就越廣闊。以至於現在對著地圖指點江山的樣子,像極了當初的他。
或許,今後的帝王,就不應該鎖於宮牆之內,而是應該放出去培養才行。
這樣的想法一起,就被李世民提筆記錄到了一張紙上。皇位傳承不是小事,恐怕這件事他要思考很長的時間才行。
見李承乾對吐蕃很是戒備的樣子,李世民忍不住說:“用不著對吐蕃這麽忌憚吧,他們確實強大,但是也隻局限於高原地域,雖然吐蕃士兵作戰悍勇,但是跟咱們大唐作戰,得便宜的也隻有少數幾次而已。更何況,自從吐穀渾被剿滅以後,包括突厥吐蕃在內,都對咱們大唐恭敬的很。吐蕃大相祿東讚現在基本不理會朝政了,每年都會到大唐來朝拜,所求不過是給他們的王求娶一個公主罷了。說實話,朕無數次的都心動了,隨便找一個宗室女嫁到吐蕃去,就能結盟一個大國。不隻是突厥,就連遙遠的吐蕃等國,都能起到牽製效果,一力降十惠的大好事啊。”
李承乾聽得出來,李世民是認真的,他是真的想過跟吐蕃聯姻。
拱拱手,李承乾道:“父皇,聯姻的關係有多麽脆弱,您不是不知道。中原的曆代皇帝基本都逃不過這樣的怪病,就算明知道於事無補,還是奢望著聯姻能換來一個盟友過。殊不知,弱國無外交,才是至理。就像是現在,突厥吐蕃等國家憑什麽要對我們大唐頂禮膜拜?不還是因為咱們戰力無雙嘛!兒臣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一旦隋末的事情在大唐重演,您覺得,您這位高原上的女婿,會不落井下石?”
被兒子說教了....
沒有發怒,而是有些羞臊。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聯姻沒什麽大用,但是,遇到這樣的機會還是不由自主的動心起來。畢竟跟以往求和的和親不一樣,這一次可是少有的強敵放下身段向中原祈求聯姻。憑借這個聯姻,他又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不說這個了,說說嶺南以外的事情,嶽州刺史王誌高,上書給朕,請求準許他建設嶽陽,而且隻跟戶部申請了五萬貫的錢財,說實話,王誌高這個人,保守有餘進取不足,朕正準備這幾年之內將嶽州刺史換成你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他能寫出這樣一份奏折,肯定是受到了你的指點吧!”
李承乾點點頭,並沒有隱瞞:“嶽陽的開發,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注入,不能一勞永逸,那麽前期的收入根本跟不上建設需求。雖說一時的虧損是為了今後的盈利,但是誰也經受不住連續的虧損啊。到時候,自嶽州到您,不被一些鼠目寸光的人指點說無能,都是稀奇事。
有限度的培養商人的野心,對朝廷而言是好事。單就嶽陽,就不知道能省下多少的前期投入。承受虧損的從朝廷一個變成了眾多的商人,也就不算什麽了。商人們,反而比一些無能的官員,更能接受虧損。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付出的虧損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利潤。當然了,這中間的平衡,還不是王誌高能玩得轉的。一個操持不好,嶽陽就成了勳貴控製南北交通的利器,對民生起不到一點的調劑。
所以,兒臣希望推薦給父皇一個人才,那就是東宮外部管事黎達海的兒子黎勇樹。這家夥在嶺南曆練多年,能在嶺南那樣複雜的環境裏將海港造船廠建設好,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兒臣希望舉薦他做嶽州別駕,稍微放些權力給他,您覺得怎麽樣?”
李世民用一種很怪異的眼神看著李承乾,他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的到來,但是真的等到了,反而說不出心裏是欣慰還是哭笑不得。
太子到底懂得往大唐各處安插自己的人手了啊,雖然這麽幹於規矩不符,但是他還是樂見其成。青雀不止一次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對皇位沒有興趣,雉奴還小,別的皇子又太蠢,可以說皇位就隻能是太子的了。既然如此,還不如讓他這麽幹呢。
點點頭,李世民笑道:“既然你這個太子第一次舉薦人才,朕自然要答應,作為別駕所需的權力,朕也會給他,隻是,直接舉薦他做嶽州刺史不好嗎?為什麽要從別駕做起?”
李承乾聳聳肩,無奈道:“這家夥還不適應官場,貿然擔任大任,很容易出錯。先讓老的嶽州刺史庇護他一段時間,等時機到了再當刺史就好。”
看李承乾一副欠揍的樣子,李世民伸出手指,指著他,卻又說不出什麽來。
借著這股子怒氣,李世民問道:“既然說到了嶽州,那就說說荊州的事情吧。應國公武士彠的喪期剛滿,你就誣告武家兄弟謀反是怎麽迴事?雖然你是太子,武元慶對你無禮在先,但是,你拿不出一個理由來,朕依舊要罰你!”
關於武家兄弟謀反的事情,已經傳到了朝廷,也在勳貴圈子蔓延開了。太子憤怒於武元慶的得罪,把造反的大帽子扣到了武家頭上。這就是幾乎所有人的共識。覺得另有起因的,也隻有魏征等少數幾個人而已。但是,包括魏征在內,並沒人立刻拿這件事詢問太子。
這麽多年來的相處,讓他們對太子有了一定的理解,太子可不是那種紈絝式人物。所以他們都在等,等太子將這個原因跟他們講明。雖然太子已經下手處置了的,但是坐實武家兄弟的罪名,卻還是要他們點頭才行。
李承乾早就知道皇帝老爹會詢問這件事,所以站起來拱手道:“父皇,這件事確實是兒臣擅專了,但是,如果您知道其中的原由以後,肯定也會做出跟兒臣一樣的處置的,甚至會更憤怒。”
李世民眉毛一挑:“哦?是什麽事讓朕也會怒到給功臣之後砸上造反的帽子?朕很好奇!”
想起武珝這個定時炸彈,李承乾覺得還是有必要保險一下的,所以思索了一下才說:“這樣吧父皇,兒臣給您帶三個人過來,這三個人是已故禮部定公的妻子和兩個女兒,您親自詢問她們比較好。雖然長兄如父,以妹告兄本就是不孝不親,但是蘇氏很喜歡定公的小女兒,還望父皇不要多加怪罪。”
“嗯?也行,你就宣她們進來吧!”
李承乾長舒一口氣,走出大殿,要張贇去東宮將她們三個帶過來。
雖然他是太子,但是武家的事情,還是讓當事人來講,才更有可信度。
張贇的動作很快,沒多久武氏母女三人就被帶到。
她們也沒有想到會有麵聖的機會,所以都格外的激動。
同樣激動的不隻是她們三個,皇帝也在激動。
楊氏和楊妃是同宗,老楊家多年以來的血脈改善還是挺成功的,男的暫且不論,女兒大多數都是絕色。特別是文君新寡眉宇間那股子淡淡的悲傷還有愁怨,更是直擊男人的內心。而且是越強大的男人,就越是覺得這樣的女人我見猶憐。
李世民是皇帝,毫無疑問是天下間最強大的男人,如今乍一見到楊氏,竟然忍不住“激動”起來。
看到皇帝老爹的反應,李承乾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就知道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啊!早在三國時期,人妻曹就因為喜歡人妻而聞名,可見古人可不僅僅是蘿莉控,教派還是不少的。
不動聲色的吞咽一口口水,李世民又看向武士彠的兩個女兒。雖然喜歡楊氏的那股子氣質,但是,後宮裏的絕色不少,說實話,楊氏連楊妃都比不上,或許能讓他驚豔一下,但是獸性大發還是不可能的。
過兩儀門,見兩儀殿而不入,李世民很少見的迴到了自己的寢宮甘露殿。到底是兩個兒媳婦都在,就算他臉皮很厚,但是該避諱的還是要避諱一下。
甘露殿裏明顯缺人氣,李澗正小心翼翼的整理龍案上的奏折。
沒去處理政務,而是吩咐宦官送上茶來。坐在一邊的桌子上,示意李承乾也坐後,李世民才開口道:“行啊,雖然這兩年你賴在嶺南不願意迴來,但是好歹是讓太子妃懷上了。這第一胎最好是兒子,這樣一來,大臣們對你再有微詞,也隻能閉嘴。青雀那裏你不用擔心,不管他生的是兒是女,皇長孫的位置,還會是你兒子的。”
李承乾笑著點點頭,他知道,這是皇帝在安慰他。畢竟李泰的這個孩子,懷的實在是太早了一點。不過因為前後相隔不到一年,還是有很多辦法能夠動手腳的。比如,等孩子能走路的時候再辦百歲....
拍拍手,在皇帝的示意下,立刻就有宦官把嶺南地域的地圖拿了出來,其製作之精細,絲毫不弱於馮家的地圖。隻看這張地圖,李承乾就知道,百騎司這些年來一直沒有閑著。在皇帝的推動下,百騎司就像是蜘蛛網一般覆蓋到了大唐的全境,哪怕是剛剛滲透的嶺南也是一樣。
什麽帝王之威,文武百官懼怕皇帝,不隻是因為泰山封禪這些啊,百騎司才是最重要的。李承乾有理由相信,要是皇帝想要知道某一天哪個大臣是跟哪個妻妾同房的,百騎司都能做出迴答。
“看看這個地圖,跟你了解的有什麽區別嗎?”邊喝著茶,李世民將一個竹竿推到了李承乾這邊。
拿起茶杯喝了一口,眼睛卻一直沒有離開地圖。
一口茶喝完,李承乾才拿著竹竿點在海南島的位置說:“南海島的位置有點靠東了,它應該在辨州下方,跟高州還有一段距離,琉球的土地也沒有這麽小,那是很大的一片土地。而且,關於咱們大唐目前的領海,還是有點輕率了,他們畫圖的時候用的比例尺不對,應該是還沒有真正坐船遠航。
或者說,百騎司的人,根本沒機會坐船遠航吧。畢竟,現在在南海之上巡航,甚至抵達南海領海最南端的,隻有南海艦隊。雖然馮盎沒有直接指揮南海艦隊的能力,隻能在戰時指揮。但是,有他的威名在,不管是地方家族,還是百騎司的人,恐怕都不敢對南海艦隊下手吧。”
李世民哈哈大笑,敢在他麵前隨便提起百騎司的,也就隻有太子了。這些年來,精明如房玄齡,也不斷的通過更換府中仆役,試圖擺脫百騎司的影響,唯獨東宮的產業一切如故。甚至有百騎司成員暴露的,也不會招來鄙視,反而被黎達海、老金等掌櫃聘請為貼身跟隨,絲毫不覺得是被監視了。
他不是不知道百騎司對於文武百官而言,就像是頭頂上懸掛的利刃,誰都不痛快。但是啊,天下還是要在監管中,才能安定。泉州的劉家自以為計劃的天衣無縫,殊不知不隻是馮盎,百騎司也自始至終密切的關注著他們的動作。之所以沒有提前發作,是因為他很想看看馮盎會怎麽選擇。
事實證明,馮盎還是很忠誠的,也並沒有做作。他選擇的是先幫著隱瞞、並規勸劉家,規勸不成才動手舍義求忠。
“沒錯,百騎司來信給朕,說必須要進入嶺南艦隊,隨航以後才能畫出相對正確的圖紙。朕給他們的迴信才送走,朕命他們不得隱瞞自己的身份,直接表露以後,再隨船出發。”
“這是最好的選擇,不同於沿海行駛,遠航的船上,所有人都要一條心才行。別看兒臣在嶺南的兩年之間,嶺南已經完成了一圈兒領海的巡航,但航道從來都不是一條,而是多條,還要漫長的探索,才能夠保證咱們對領海的控製。”
說完,李承乾伸出竹竿,在西爨東爨的位置點了一下說:“這裏不應該獨立於大唐之外了,事實上,嶺南已經完成了對東爨西爨的控製,有食鹽、糧食、鐵器和藥品的誘惑在,那些猴子一樣的山野人,還是很願意獻出忠誠的。兒臣在嶺南的時候,要地方官員用‘神化自身’的方式統治那裏的野人,現在看起來,效果不錯。隻是,因為沒有中原一樣的防禦工事,那裏又緊挨著吐蕃,有朝一日吐蕃全麵動手,未必能抵擋的住。從這一點來看,百騎司的決定又是對的。沒有抓牢的土地,還是不適合當成咱們自己的啊。”
看著李承乾講的頭頭是道的樣子,李世民在一邊充滿了欣慰。看樣子這三年的時間,太子在外不迴長安,並非是單純的慪氣,見識的多了,心胸也就越廣闊。以至於現在對著地圖指點江山的樣子,像極了當初的他。
或許,今後的帝王,就不應該鎖於宮牆之內,而是應該放出去培養才行。
這樣的想法一起,就被李世民提筆記錄到了一張紙上。皇位傳承不是小事,恐怕這件事他要思考很長的時間才行。
見李承乾對吐蕃很是戒備的樣子,李世民忍不住說:“用不著對吐蕃這麽忌憚吧,他們確實強大,但是也隻局限於高原地域,雖然吐蕃士兵作戰悍勇,但是跟咱們大唐作戰,得便宜的也隻有少數幾次而已。更何況,自從吐穀渾被剿滅以後,包括突厥吐蕃在內,都對咱們大唐恭敬的很。吐蕃大相祿東讚現在基本不理會朝政了,每年都會到大唐來朝拜,所求不過是給他們的王求娶一個公主罷了。說實話,朕無數次的都心動了,隨便找一個宗室女嫁到吐蕃去,就能結盟一個大國。不隻是突厥,就連遙遠的吐蕃等國,都能起到牽製效果,一力降十惠的大好事啊。”
李承乾聽得出來,李世民是認真的,他是真的想過跟吐蕃聯姻。
拱拱手,李承乾道:“父皇,聯姻的關係有多麽脆弱,您不是不知道。中原的曆代皇帝基本都逃不過這樣的怪病,就算明知道於事無補,還是奢望著聯姻能換來一個盟友過。殊不知,弱國無外交,才是至理。就像是現在,突厥吐蕃等國家憑什麽要對我們大唐頂禮膜拜?不還是因為咱們戰力無雙嘛!兒臣說一句不好聽的話,一旦隋末的事情在大唐重演,您覺得,您這位高原上的女婿,會不落井下石?”
被兒子說教了....
沒有發怒,而是有些羞臊。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聯姻沒什麽大用,但是,遇到這樣的機會還是不由自主的動心起來。畢竟跟以往求和的和親不一樣,這一次可是少有的強敵放下身段向中原祈求聯姻。憑借這個聯姻,他又能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不說這個了,說說嶺南以外的事情,嶽州刺史王誌高,上書給朕,請求準許他建設嶽陽,而且隻跟戶部申請了五萬貫的錢財,說實話,王誌高這個人,保守有餘進取不足,朕正準備這幾年之內將嶽州刺史換成你學院畢業的高材生。他能寫出這樣一份奏折,肯定是受到了你的指點吧!”
李承乾點點頭,並沒有隱瞞:“嶽陽的開發,如果沒有足夠的財力注入,不能一勞永逸,那麽前期的收入根本跟不上建設需求。雖說一時的虧損是為了今後的盈利,但是誰也經受不住連續的虧損啊。到時候,自嶽州到您,不被一些鼠目寸光的人指點說無能,都是稀奇事。
有限度的培養商人的野心,對朝廷而言是好事。單就嶽陽,就不知道能省下多少的前期投入。承受虧損的從朝廷一個變成了眾多的商人,也就不算什麽了。商人們,反而比一些無能的官員,更能接受虧損。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付出的虧損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利潤。當然了,這中間的平衡,還不是王誌高能玩得轉的。一個操持不好,嶽陽就成了勳貴控製南北交通的利器,對民生起不到一點的調劑。
所以,兒臣希望推薦給父皇一個人才,那就是東宮外部管事黎達海的兒子黎勇樹。這家夥在嶺南曆練多年,能在嶺南那樣複雜的環境裏將海港造船廠建設好,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了。兒臣希望舉薦他做嶽州別駕,稍微放些權力給他,您覺得怎麽樣?”
李世民用一種很怪異的眼神看著李承乾,他早就知道會有這麽一天的到來,但是真的等到了,反而說不出心裏是欣慰還是哭笑不得。
太子到底懂得往大唐各處安插自己的人手了啊,雖然這麽幹於規矩不符,但是他還是樂見其成。青雀不止一次信誓旦旦的保證自己對皇位沒有興趣,雉奴還小,別的皇子又太蠢,可以說皇位就隻能是太子的了。既然如此,還不如讓他這麽幹呢。
點點頭,李世民笑道:“既然你這個太子第一次舉薦人才,朕自然要答應,作為別駕所需的權力,朕也會給他,隻是,直接舉薦他做嶽州刺史不好嗎?為什麽要從別駕做起?”
李承乾聳聳肩,無奈道:“這家夥還不適應官場,貿然擔任大任,很容易出錯。先讓老的嶽州刺史庇護他一段時間,等時機到了再當刺史就好。”
看李承乾一副欠揍的樣子,李世民伸出手指,指著他,卻又說不出什麽來。
借著這股子怒氣,李世民問道:“既然說到了嶽州,那就說說荊州的事情吧。應國公武士彠的喪期剛滿,你就誣告武家兄弟謀反是怎麽迴事?雖然你是太子,武元慶對你無禮在先,但是,你拿不出一個理由來,朕依舊要罰你!”
關於武家兄弟謀反的事情,已經傳到了朝廷,也在勳貴圈子蔓延開了。太子憤怒於武元慶的得罪,把造反的大帽子扣到了武家頭上。這就是幾乎所有人的共識。覺得另有起因的,也隻有魏征等少數幾個人而已。但是,包括魏征在內,並沒人立刻拿這件事詢問太子。
這麽多年來的相處,讓他們對太子有了一定的理解,太子可不是那種紈絝式人物。所以他們都在等,等太子將這個原因跟他們講明。雖然太子已經下手處置了的,但是坐實武家兄弟的罪名,卻還是要他們點頭才行。
李承乾早就知道皇帝老爹會詢問這件事,所以站起來拱手道:“父皇,這件事確實是兒臣擅專了,但是,如果您知道其中的原由以後,肯定也會做出跟兒臣一樣的處置的,甚至會更憤怒。”
李世民眉毛一挑:“哦?是什麽事讓朕也會怒到給功臣之後砸上造反的帽子?朕很好奇!”
想起武珝這個定時炸彈,李承乾覺得還是有必要保險一下的,所以思索了一下才說:“這樣吧父皇,兒臣給您帶三個人過來,這三個人是已故禮部定公的妻子和兩個女兒,您親自詢問她們比較好。雖然長兄如父,以妹告兄本就是不孝不親,但是蘇氏很喜歡定公的小女兒,還望父皇不要多加怪罪。”
“嗯?也行,你就宣她們進來吧!”
李承乾長舒一口氣,走出大殿,要張贇去東宮將她們三個帶過來。
雖然他是太子,但是武家的事情,還是讓當事人來講,才更有可信度。
張贇的動作很快,沒多久武氏母女三人就被帶到。
她們也沒有想到會有麵聖的機會,所以都格外的激動。
同樣激動的不隻是她們三個,皇帝也在激動。
楊氏和楊妃是同宗,老楊家多年以來的血脈改善還是挺成功的,男的暫且不論,女兒大多數都是絕色。特別是文君新寡眉宇間那股子淡淡的悲傷還有愁怨,更是直擊男人的內心。而且是越強大的男人,就越是覺得這樣的女人我見猶憐。
李世民是皇帝,毫無疑問是天下間最強大的男人,如今乍一見到楊氏,竟然忍不住“激動”起來。
看到皇帝老爹的反應,李承乾忍不住歎了一口氣,就知道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啊!早在三國時期,人妻曹就因為喜歡人妻而聞名,可見古人可不僅僅是蘿莉控,教派還是不少的。
不動聲色的吞咽一口口水,李世民又看向武士彠的兩個女兒。雖然喜歡楊氏的那股子氣質,但是,後宮裏的絕色不少,說實話,楊氏連楊妃都比不上,或許能讓他驚豔一下,但是獸性大發還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