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的論文審核,足足持續到了年前。當最後一份屬於王玄策的論文,被打包好送到唐儉家,讓他再度審核一遍後,所有的論文也就審核完畢了。
四百八十三份論文,特優的四份,上上的二十份,中上的五十份,餘下全是中平,下下需要被打迴重寫的,到底是沒有。這個時候的學子還沒有學會耍滑頭,沒有一個應付的。
因為三省六部的各位主官參與了審核,李承乾還是以學院副院長的身份,給每人送上了一份厚禮。學子論文最後一頁,哪怕是“中平”的評語,對這些學子而言,都是財富,是值得一生以為傲的。
至於特優、上上、中上三個階段的學子,頓時成了三省六部的拉攏對象。如果他們願意,甚至不用經過大考的程序,三省六部的主官就能給他舉薦,直接入仕。對於這一點,李承乾並沒有阻攔,他也想看看這些學生能不能經受住誘惑。
不過好在沒有願意走捷徑的人,這個,大概還要感謝杜如晦。他給學子們上的課,就是“如何成為一個對家國社稷有用的人”,在為官這個小分類,他重點評判的就是“走捷徑”。
幸進、從來都是官員的大忌。就算能一時風光無限,但是最終也一定會打落無底深淵。
作為兵部尚書,杜如晦的課程毫無疑問有著巨大的含金量,學子們都聽得很認真。
在皇帝的命令下,所有的論文都被送進了宮,他準備總體的過一遍,隻是二十幾份論文,並沒讓他看過癮。
年節將至的時候,就是單純的囤物資和送禮。
因為總喜歡在嘴上抓撓,李承乾對好多地方的特產又知之甚詳,所以每年都會派遣一支商隊,給東宮準備食材。今年身體已經好了很多,抵抗力也上來了?所以就讓人去東海采購了很多海邊的特產。比如海帶、紫菜、還有海魚。
不知不覺間?在“吃”的一項上,東宮已經有了絕對的發言權?特別是老程?在“醬牛肉”得到成功後,隔一兩個月就會在東宮買走一樣菜的菜譜?每一樣都能獲得成功。眼看著醉風樓大賺特賺,別的酒家隻能看著眼饞。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論身份?他們可沒有到東宮造訪的資格,人家太子肯賣給盧國公,卻未必肯賣給商人。而且,就算意外得到了菜譜?就算很簡單?他們也不敢照做。
這種類似維護知識產權的潛規則,可是千年以來商人工匠階級緩慢培育出來的,沒有人敢擅自踐踏。
幹海參跟新鮮的比起來還是差了點味道,紫菜是做湯的絕品,雖然有一大車?可是每家送一點,東宮也剩不下太多。海帶就好得多了?都是晾幹的,隻要被水一浸泡?體積就會變大。
東宮會照著字寫字的,都在抄錄這幾樣東西的製作方法和滋補效用。這些紙條會跟禮盒一起?送到各個國公、郡王之類的府邸上。當然?重中之重的還是送到禦膳房。
群臣對東宮送的禮物已經習慣了?隻要到手,就會急不可耐的讓廚房照著做。
在品味過紫菜湯的鮮美、海帶對身體的好處後,想必海邊的百姓們也能過上好日子的。
好東西自然不能忘了媳婦,所以在長樂帶著皇後的賞賜去蘇府的時候,也把東宮的禮物帶上了。
一樣的禮物,李承乾並沒有忘記阿史那雪,自從阿史那賀魯迴到西突厥後,她就安靜了很多,整個冬天都沒有再出宜春北苑。
為了她的身體著想,李承乾覺得還是去看看她,這麽宅下去,好人也會憋壞的。
宜春北苑跟東宮前麵不一樣,這裏的積雪並沒有人清理。倒不是那些宮女宦官勢利眼,而是阿史那雪要求不能清理的。
踩著積雪,就進了宜春北苑的院子,這裏夏天的時候挺幽深的,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可是冬天的時候,就有些荒涼了,給人的感覺就像冷宮一樣。
對於阿史那雪,李承乾覺得很是糾結,作為和親的犧牲品,她現在已經無家可歸了,毫不客氣的說,東宮不要她,別的地方還真的很難容下她。畢竟,現在的賀魯,還沒有庇護她的實力。
娶是一定要娶的,可是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他很難做到像對蘇媛一樣,對阿史那雪也上心。
區圖克也是刑餘之人,所以才得以進入東宮,統轄著小院子裏的突厥仆役。雖然是突厥人,但是他對於人心的把控很是到位,至少把方勝等人維的很好,以至於東宮仆役們改善夥食的時候,還會有一兩隻羊送給他們。
遠遠的看到太子的到來,區圖克就不顧積雪的趴在地上,行五體投地大禮。
等走近了,才說:“尊貴的太子殿下,您最卑微的仆人區圖克恭迎您的到來。”
不得不說被人當神一樣對待的感覺還真不錯,難怪好多西方的領主之流都好這一口。
“起來吧,孤要見見阿史那雪,前麵帶路。”
區圖克這才站起來,在前麵領路。
很奇怪,不是去院子裏的,而是往靠近東宮後牆的地方走。
穿過一片亂糟糟的雪地,就看到了一處馬棚。
見到馬棚,張贇立刻就怒了,東宮這樣的聖潔之地,怎麽能養馬?馬糞什麽的,多髒亂啊!
見張贇發怒,李承乾就瞪了他一眼,等他低下頭,才走進了馬棚。
馬棚的搭建很講究,明明不是徹底密閉的,可是進來後竟然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裏麵也沒有多少馬糞,看樣子是定期清理過的。
阿史那雪正在給一匹小馬梳毛,看到小馬旁邊的馬,李承乾這才想起來,那匹自己最喜歡的母馬,最後一次見麵的時候,要生產了,當時賀魯還叮囑自己說,一匹通靈性的好馬,是需要從小喂養的。可是,賀魯才走,自己就把這件事拋之於腦後了。
見到李承乾,小馬畏畏縮縮的開始後退。
阿史那雪往後看了一眼,見是李承乾,就說:“你現在想起來它了?這匹馬生產的那天,難產了,還是我親手把它拽出來的。”
從馬棚的一角抓了一大把豆料放進母馬的食槽裏,李承乾歎息一聲說:“謝謝,我還真把這件事給忘了,辛苦你了。”
等著狡辯的阿史那雪沒想到李承乾這麽真誠,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在母馬的迎麵骨上摸了摸,李承乾才打量起這匹小馬來。
隻一看,就不得不叫一聲乖乖。
這匹馬通體漆黑,但是隻有蹄子的部分是白色的,怎麽看怎麽神俊。
“好看吧,這樣的馬,哪怕在西突厥,也隻有大家族的家主才配擁有,小部族擁有都會招來大禍。它還沒有名字,既然你是它主人,就你起吧。”
相處了一會兒,小馬也不怕人了,甚至還湊到李承乾的身邊聞聞,想要嚐嚐太子的袍服是個什麽味道。
看了看它的樣子,李承乾很想起“踏雪”這個名字。
可是看了一眼阿史那雪,隻能改口說:“就叫淩雲吧,你看它的蹄子,像不像踩在雲朵上的樣子?”
阿史那雪念了兩遍淩雲這個名字,才把梳子遞給了李承乾。
給馬刷毛也是一個辛苦活兒,畢竟不止有一個小的,還有一個大的。
忙活了半天,李承乾才丟掉梳子,現在他感覺自己估計被馬棚的味道給淹沒了。
在給母馬填了馬料後,阿史那雪才跟著李承乾走出來。
從馬棚裏出來的一瞬間,就能體會到寒冷和清新的巨大差異。
看了看阿史那雪有些消瘦的臉,李承乾道:“我之前跟你說的話不是說笑,你要是想找你弟弟去,我可以幫你。看你自從入冬以後,連宜春北苑都不出了,總待在屋子裏對身體不好。”
阿史那雪歎了一口氣說:“就算我能去,現在對賀魯而言也隻是拖累而已。在你這裏還不錯,你東宮的宮女宦官沒有為難我們這些人,不出去,也隻是我不想出去而已。這裏到底不是草原,就算出去了,也很難提起興致。”
看了看宜春北苑空曠的土地,李承乾忽然有了想法,拉著阿史那雪的手說:“其實你沒必要過得這麽悲觀,你看這樣好不好,明年我把這個院子都種上青草,然後把你的房子都推倒,在中間蓋一個草原帳篷,至於院子裏的青草,你願意養羊就養羊,願意喂馬就喂馬。”
張贇剛要說這麽幹會被言官彈劾,可是看到太子淩厲的眼神,隻能閉嘴。
聽到這句話,阿史那雪立刻高興了起來:“真的?用不著給我多少羊,給我幾隻羊羔就好,馬也給我找一匹小的,我的馬在戰亂的時候遺失了,很想重新養一匹。”
李承乾自然是笑著答應下來。
跟著阿史那雪胡亂規劃了一下宜春北苑的改造後,就到了傍晚,李承乾這才離開。
才出宜春北苑,張贇就皺眉說:“殿下,您這麽幹,會被言官彈劾,陛下問責的,您怎麽能因為一個女子,做這樣的事情?”
李承乾無所謂道:“東宮是孤的地盤,怎麽改是孤說了算,再說這也不是為孤自己弄的,跟周幽王比起來,沒有一點的可比性。你啊,這段時間怎麽變得這麽膽小了?”
張贇當然不能說自己因為“老君觀事件”,被皇帝盤問過,隻能閉上了嘴。
既然來了宜春北苑,也就犯不著再迴崇教殿的餐廳吃飯了。說到底這個高級餐廳隻是用來招待外人的。
人的生存其實很簡單,吃喝穿住而已。穿的不露腚就不算貧困,吃得飽就不算饑餓,住的地方,夜裏不打寒顫,就算舒適。在精致的室內用著精致的餐具用優雅的動作吃飯,那就不是吃飯,而是給自己找罪受。
所以,李承乾直接進了東宮廚房,在這裏吃飽飯,就迴了書房。
處理完幾封被皇帝特意送來的奏折後,方勝走了進來,把一份禮單放到了桌子上。
這些是東宮今天收獲的年禮,說到底送年禮就是一個交換或者升值的過程。東宮給群臣眾皇族送了禮物,他們也會迴禮。堂堂國公王爺之流給東宮送一麻袋糧食,可就丟人了,所以好多人都是送的值錢物事,自家兒子的論文得到誇獎的,還送了重禮。
對於金玉珠石一類的東西直接略過,專門找有意思的東西。
李泰送的東西就很不錯,這家夥在火藥武器工坊溜達了一段時間,竟然對火藥動了歪心思,玩心大起的往裏麵摻了一點別的材料,製作出了名為“焰火”的好玩東西。
看到描述,李承乾就知道李泰鼓搗出了“呲花”這種玩法。雖然確實有趣,可是也很危險。最重要的是,要是這玩意兒流傳出去,那麽過年燒爆竹,就要變成點“爆竹”了。想想後世每到過年過節高空中總是揮散不去的煙雲,和空氣中那股子刺鼻的味道,李承乾覺得還是不要把這玩意兒推廣開來比較好。大家一起生火堆、燒竹子聽響,不是也很有趣?
跳過李泰的禮物,見到了李恪的。李恪現在是吳王,也開了吳王府,他封地還是不缺好東西的,所以就送來了一些吳地的特產。知道兄長的脾性,都是一些吃的。
不過翻過勳貴的禮單之後,還看到了長樂送來的禮物,這就奇怪了。
一盆花?這丫頭能種活花?想想就知道是蘇媛送給自己的。
“去吧那盆花帶過來,小心點,別被寒風凍了。”
方勝答應一聲,就一步一步的往外走。
見方勝腿腳不方便的樣子,李承乾就叫住他,無奈道:“身體不好就不用上崗了,要是覺得體力不支,就出宮去養殖場那邊養老唄,一大把年紀了還在東宮忙來忙去的,你不是自己找罪受?”
一番話,直接把方勝說哭了,跪倒在地說:“老奴也知道自己現在快成廢物了,可就是舍不得殿下,總想著在殿下的手下辦事,既然殿下覺得不妥,老奴明日就出宮吧。”
李承乾還是不喜歡強迫身邊人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兒,隻能拽起方勝說:“你要是願意留在東宮,那就留下,就是事情吩咐給別人做就好。明天去將作監要一副輪椅,你也是堂堂東宮總管,被年輕的宦官推著走,多威風。”
這一段話又把方勝說笑了,毫不猶豫的就吩咐門口的一個宦官去拿花,自己則留在書房裏。
長樂之後,都是一些學院弟子送的禮物,因為不夠資格送禮,所以是整合以後,以長孫衝的名義送到東宮的。
說起來也都是不值錢的玩意兒,或者是親手寫的一副字,或者是手工做的什麽東西,能送一隻雞的,估計家裏最起碼也是富農。
這樣很好,他幫助這些學子,也沒有抱著挾恩圖報的想法,他們送禮送一份心意也就好了。
當看到“船模”的字眼後,李承乾又下令讓人把船模拿過來。
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邱海清送的禮物了。
最先送進書房的是蘇媛的花兒,明明是冬天,卻開得正豔,離得近了還有一股子清新的花香。
是香草。
花盆裏也換上了鬆葉土,在香草葉片的中間,還有一張隱藏的紙條。
打開一看,李承乾頓時樂了。
“要是養死了,就別來見我了。”
蘇媛能用這樣傲嬌的語氣,還真的令人稀奇。李承乾幾乎能猜出來這樣一副場景:一個絕美的少女伏在案前,在一張紙條上寫上一行字,想想覺得不行,隻能團成一團丟到一邊。最後無奈之下,隻能在未來小姑子的拐帶下寫下了這麽一段話....
聯想到這裏,李承乾忽然不去想了,鬧了半天,原來是長樂的拐騙才讓她寫下這段話的。
將花盆擺放在書桌上,頓時那些玉石鎮紙、筆架什麽的都黯然失色。
很快,船模也送來了。
好家夥,說是船模,卻需要兩個人抬才行,長一米多的船體,幾乎各處都是仿真製作的,抬船的宦官生怕弄壞上麵精細的零件。
吩咐宦官把船模放在地上,李承乾直接上手拆了起來,當他在船艙內部看到“龍骨”的存在時,頓時鬆了一口氣。有龍骨的船,才夠結實,至少除了鐵木等木料,在鐵甲船出現以前,海船都離不開龍骨。
整個船模打磨的很亮,也上了桐油,船艙和武器的搭配,都很合理。
這個年代要出海經商,船沒有戰力純粹是找死。要知道,海上人第一怕的就是颶風,第二怕的是缺水,最怕的,就是海盜。
颶風能夠對抗,運氣好沒準兒還能找到合適的避風港,做到不死一人。缺水憑借毅力也能撐住一兩天,沒準兒第三天就能獲得淡水。但是遇到海盜得話,就沒什麽可說的。在跟邱海清的父親邱越聊過後,李承乾才知道,這個時候海上可沒有挾持人質、收俘虜的說法。淡水是命根子,這兩樣都會無端的浪費水資源。所以,殺人,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四百八十三份論文,特優的四份,上上的二十份,中上的五十份,餘下全是中平,下下需要被打迴重寫的,到底是沒有。這個時候的學子還沒有學會耍滑頭,沒有一個應付的。
因為三省六部的各位主官參與了審核,李承乾還是以學院副院長的身份,給每人送上了一份厚禮。學子論文最後一頁,哪怕是“中平”的評語,對這些學子而言,都是財富,是值得一生以為傲的。
至於特優、上上、中上三個階段的學子,頓時成了三省六部的拉攏對象。如果他們願意,甚至不用經過大考的程序,三省六部的主官就能給他舉薦,直接入仕。對於這一點,李承乾並沒有阻攔,他也想看看這些學生能不能經受住誘惑。
不過好在沒有願意走捷徑的人,這個,大概還要感謝杜如晦。他給學子們上的課,就是“如何成為一個對家國社稷有用的人”,在為官這個小分類,他重點評判的就是“走捷徑”。
幸進、從來都是官員的大忌。就算能一時風光無限,但是最終也一定會打落無底深淵。
作為兵部尚書,杜如晦的課程毫無疑問有著巨大的含金量,學子們都聽得很認真。
在皇帝的命令下,所有的論文都被送進了宮,他準備總體的過一遍,隻是二十幾份論文,並沒讓他看過癮。
年節將至的時候,就是單純的囤物資和送禮。
因為總喜歡在嘴上抓撓,李承乾對好多地方的特產又知之甚詳,所以每年都會派遣一支商隊,給東宮準備食材。今年身體已經好了很多,抵抗力也上來了?所以就讓人去東海采購了很多海邊的特產。比如海帶、紫菜、還有海魚。
不知不覺間?在“吃”的一項上,東宮已經有了絕對的發言權?特別是老程?在“醬牛肉”得到成功後,隔一兩個月就會在東宮買走一樣菜的菜譜?每一樣都能獲得成功。眼看著醉風樓大賺特賺,別的酒家隻能看著眼饞。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論身份?他們可沒有到東宮造訪的資格,人家太子肯賣給盧國公,卻未必肯賣給商人。而且,就算意外得到了菜譜?就算很簡單?他們也不敢照做。
這種類似維護知識產權的潛規則,可是千年以來商人工匠階級緩慢培育出來的,沒有人敢擅自踐踏。
幹海參跟新鮮的比起來還是差了點味道,紫菜是做湯的絕品,雖然有一大車?可是每家送一點,東宮也剩不下太多。海帶就好得多了?都是晾幹的,隻要被水一浸泡?體積就會變大。
東宮會照著字寫字的,都在抄錄這幾樣東西的製作方法和滋補效用。這些紙條會跟禮盒一起?送到各個國公、郡王之類的府邸上。當然?重中之重的還是送到禦膳房。
群臣對東宮送的禮物已經習慣了?隻要到手,就會急不可耐的讓廚房照著做。
在品味過紫菜湯的鮮美、海帶對身體的好處後,想必海邊的百姓們也能過上好日子的。
好東西自然不能忘了媳婦,所以在長樂帶著皇後的賞賜去蘇府的時候,也把東宮的禮物帶上了。
一樣的禮物,李承乾並沒有忘記阿史那雪,自從阿史那賀魯迴到西突厥後,她就安靜了很多,整個冬天都沒有再出宜春北苑。
為了她的身體著想,李承乾覺得還是去看看她,這麽宅下去,好人也會憋壞的。
宜春北苑跟東宮前麵不一樣,這裏的積雪並沒有人清理。倒不是那些宮女宦官勢利眼,而是阿史那雪要求不能清理的。
踩著積雪,就進了宜春北苑的院子,這裏夏天的時候挺幽深的,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可是冬天的時候,就有些荒涼了,給人的感覺就像冷宮一樣。
對於阿史那雪,李承乾覺得很是糾結,作為和親的犧牲品,她現在已經無家可歸了,毫不客氣的說,東宮不要她,別的地方還真的很難容下她。畢竟,現在的賀魯,還沒有庇護她的實力。
娶是一定要娶的,可是不知道是什麽原因,他很難做到像對蘇媛一樣,對阿史那雪也上心。
區圖克也是刑餘之人,所以才得以進入東宮,統轄著小院子裏的突厥仆役。雖然是突厥人,但是他對於人心的把控很是到位,至少把方勝等人維的很好,以至於東宮仆役們改善夥食的時候,還會有一兩隻羊送給他們。
遠遠的看到太子的到來,區圖克就不顧積雪的趴在地上,行五體投地大禮。
等走近了,才說:“尊貴的太子殿下,您最卑微的仆人區圖克恭迎您的到來。”
不得不說被人當神一樣對待的感覺還真不錯,難怪好多西方的領主之流都好這一口。
“起來吧,孤要見見阿史那雪,前麵帶路。”
區圖克這才站起來,在前麵領路。
很奇怪,不是去院子裏的,而是往靠近東宮後牆的地方走。
穿過一片亂糟糟的雪地,就看到了一處馬棚。
見到馬棚,張贇立刻就怒了,東宮這樣的聖潔之地,怎麽能養馬?馬糞什麽的,多髒亂啊!
見張贇發怒,李承乾就瞪了他一眼,等他低下頭,才走進了馬棚。
馬棚的搭建很講究,明明不是徹底密閉的,可是進來後竟然有一種溫暖的感覺。裏麵也沒有多少馬糞,看樣子是定期清理過的。
阿史那雪正在給一匹小馬梳毛,看到小馬旁邊的馬,李承乾這才想起來,那匹自己最喜歡的母馬,最後一次見麵的時候,要生產了,當時賀魯還叮囑自己說,一匹通靈性的好馬,是需要從小喂養的。可是,賀魯才走,自己就把這件事拋之於腦後了。
見到李承乾,小馬畏畏縮縮的開始後退。
阿史那雪往後看了一眼,見是李承乾,就說:“你現在想起來它了?這匹馬生產的那天,難產了,還是我親手把它拽出來的。”
從馬棚的一角抓了一大把豆料放進母馬的食槽裏,李承乾歎息一聲說:“謝謝,我還真把這件事給忘了,辛苦你了。”
等著狡辯的阿史那雪沒想到李承乾這麽真誠,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在母馬的迎麵骨上摸了摸,李承乾才打量起這匹小馬來。
隻一看,就不得不叫一聲乖乖。
這匹馬通體漆黑,但是隻有蹄子的部分是白色的,怎麽看怎麽神俊。
“好看吧,這樣的馬,哪怕在西突厥,也隻有大家族的家主才配擁有,小部族擁有都會招來大禍。它還沒有名字,既然你是它主人,就你起吧。”
相處了一會兒,小馬也不怕人了,甚至還湊到李承乾的身邊聞聞,想要嚐嚐太子的袍服是個什麽味道。
看了看它的樣子,李承乾很想起“踏雪”這個名字。
可是看了一眼阿史那雪,隻能改口說:“就叫淩雲吧,你看它的蹄子,像不像踩在雲朵上的樣子?”
阿史那雪念了兩遍淩雲這個名字,才把梳子遞給了李承乾。
給馬刷毛也是一個辛苦活兒,畢竟不止有一個小的,還有一個大的。
忙活了半天,李承乾才丟掉梳子,現在他感覺自己估計被馬棚的味道給淹沒了。
在給母馬填了馬料後,阿史那雪才跟著李承乾走出來。
從馬棚裏出來的一瞬間,就能體會到寒冷和清新的巨大差異。
看了看阿史那雪有些消瘦的臉,李承乾道:“我之前跟你說的話不是說笑,你要是想找你弟弟去,我可以幫你。看你自從入冬以後,連宜春北苑都不出了,總待在屋子裏對身體不好。”
阿史那雪歎了一口氣說:“就算我能去,現在對賀魯而言也隻是拖累而已。在你這裏還不錯,你東宮的宮女宦官沒有為難我們這些人,不出去,也隻是我不想出去而已。這裏到底不是草原,就算出去了,也很難提起興致。”
看了看宜春北苑空曠的土地,李承乾忽然有了想法,拉著阿史那雪的手說:“其實你沒必要過得這麽悲觀,你看這樣好不好,明年我把這個院子都種上青草,然後把你的房子都推倒,在中間蓋一個草原帳篷,至於院子裏的青草,你願意養羊就養羊,願意喂馬就喂馬。”
張贇剛要說這麽幹會被言官彈劾,可是看到太子淩厲的眼神,隻能閉嘴。
聽到這句話,阿史那雪立刻高興了起來:“真的?用不著給我多少羊,給我幾隻羊羔就好,馬也給我找一匹小的,我的馬在戰亂的時候遺失了,很想重新養一匹。”
李承乾自然是笑著答應下來。
跟著阿史那雪胡亂規劃了一下宜春北苑的改造後,就到了傍晚,李承乾這才離開。
才出宜春北苑,張贇就皺眉說:“殿下,您這麽幹,會被言官彈劾,陛下問責的,您怎麽能因為一個女子,做這樣的事情?”
李承乾無所謂道:“東宮是孤的地盤,怎麽改是孤說了算,再說這也不是為孤自己弄的,跟周幽王比起來,沒有一點的可比性。你啊,這段時間怎麽變得這麽膽小了?”
張贇當然不能說自己因為“老君觀事件”,被皇帝盤問過,隻能閉上了嘴。
既然來了宜春北苑,也就犯不著再迴崇教殿的餐廳吃飯了。說到底這個高級餐廳隻是用來招待外人的。
人的生存其實很簡單,吃喝穿住而已。穿的不露腚就不算貧困,吃得飽就不算饑餓,住的地方,夜裏不打寒顫,就算舒適。在精致的室內用著精致的餐具用優雅的動作吃飯,那就不是吃飯,而是給自己找罪受。
所以,李承乾直接進了東宮廚房,在這裏吃飽飯,就迴了書房。
處理完幾封被皇帝特意送來的奏折後,方勝走了進來,把一份禮單放到了桌子上。
這些是東宮今天收獲的年禮,說到底送年禮就是一個交換或者升值的過程。東宮給群臣眾皇族送了禮物,他們也會迴禮。堂堂國公王爺之流給東宮送一麻袋糧食,可就丟人了,所以好多人都是送的值錢物事,自家兒子的論文得到誇獎的,還送了重禮。
對於金玉珠石一類的東西直接略過,專門找有意思的東西。
李泰送的東西就很不錯,這家夥在火藥武器工坊溜達了一段時間,竟然對火藥動了歪心思,玩心大起的往裏麵摻了一點別的材料,製作出了名為“焰火”的好玩東西。
看到描述,李承乾就知道李泰鼓搗出了“呲花”這種玩法。雖然確實有趣,可是也很危險。最重要的是,要是這玩意兒流傳出去,那麽過年燒爆竹,就要變成點“爆竹”了。想想後世每到過年過節高空中總是揮散不去的煙雲,和空氣中那股子刺鼻的味道,李承乾覺得還是不要把這玩意兒推廣開來比較好。大家一起生火堆、燒竹子聽響,不是也很有趣?
跳過李泰的禮物,見到了李恪的。李恪現在是吳王,也開了吳王府,他封地還是不缺好東西的,所以就送來了一些吳地的特產。知道兄長的脾性,都是一些吃的。
不過翻過勳貴的禮單之後,還看到了長樂送來的禮物,這就奇怪了。
一盆花?這丫頭能種活花?想想就知道是蘇媛送給自己的。
“去吧那盆花帶過來,小心點,別被寒風凍了。”
方勝答應一聲,就一步一步的往外走。
見方勝腿腳不方便的樣子,李承乾就叫住他,無奈道:“身體不好就不用上崗了,要是覺得體力不支,就出宮去養殖場那邊養老唄,一大把年紀了還在東宮忙來忙去的,你不是自己找罪受?”
一番話,直接把方勝說哭了,跪倒在地說:“老奴也知道自己現在快成廢物了,可就是舍不得殿下,總想著在殿下的手下辦事,既然殿下覺得不妥,老奴明日就出宮吧。”
李承乾還是不喜歡強迫身邊人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兒,隻能拽起方勝說:“你要是願意留在東宮,那就留下,就是事情吩咐給別人做就好。明天去將作監要一副輪椅,你也是堂堂東宮總管,被年輕的宦官推著走,多威風。”
這一段話又把方勝說笑了,毫不猶豫的就吩咐門口的一個宦官去拿花,自己則留在書房裏。
長樂之後,都是一些學院弟子送的禮物,因為不夠資格送禮,所以是整合以後,以長孫衝的名義送到東宮的。
說起來也都是不值錢的玩意兒,或者是親手寫的一副字,或者是手工做的什麽東西,能送一隻雞的,估計家裏最起碼也是富農。
這樣很好,他幫助這些學子,也沒有抱著挾恩圖報的想法,他們送禮送一份心意也就好了。
當看到“船模”的字眼後,李承乾又下令讓人把船模拿過來。
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邱海清送的禮物了。
最先送進書房的是蘇媛的花兒,明明是冬天,卻開得正豔,離得近了還有一股子清新的花香。
是香草。
花盆裏也換上了鬆葉土,在香草葉片的中間,還有一張隱藏的紙條。
打開一看,李承乾頓時樂了。
“要是養死了,就別來見我了。”
蘇媛能用這樣傲嬌的語氣,還真的令人稀奇。李承乾幾乎能猜出來這樣一副場景:一個絕美的少女伏在案前,在一張紙條上寫上一行字,想想覺得不行,隻能團成一團丟到一邊。最後無奈之下,隻能在未來小姑子的拐帶下寫下了這麽一段話....
聯想到這裏,李承乾忽然不去想了,鬧了半天,原來是長樂的拐騙才讓她寫下這段話的。
將花盆擺放在書桌上,頓時那些玉石鎮紙、筆架什麽的都黯然失色。
很快,船模也送來了。
好家夥,說是船模,卻需要兩個人抬才行,長一米多的船體,幾乎各處都是仿真製作的,抬船的宦官生怕弄壞上麵精細的零件。
吩咐宦官把船模放在地上,李承乾直接上手拆了起來,當他在船艙內部看到“龍骨”的存在時,頓時鬆了一口氣。有龍骨的船,才夠結實,至少除了鐵木等木料,在鐵甲船出現以前,海船都離不開龍骨。
整個船模打磨的很亮,也上了桐油,船艙和武器的搭配,都很合理。
這個年代要出海經商,船沒有戰力純粹是找死。要知道,海上人第一怕的就是颶風,第二怕的是缺水,最怕的,就是海盜。
颶風能夠對抗,運氣好沒準兒還能找到合適的避風港,做到不死一人。缺水憑借毅力也能撐住一兩天,沒準兒第三天就能獲得淡水。但是遇到海盜得話,就沒什麽可說的。在跟邱海清的父親邱越聊過後,李承乾才知道,這個時候海上可沒有挾持人質、收俘虜的說法。淡水是命根子,這兩樣都會無端的浪費水資源。所以,殺人,就成了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