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她對唐朝可以說是恨之入骨,但她怎麽說也為中原做出了貢獻,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哪怕她不是公主,李承乾都會給她足夠的尊重。
大營裏關押著很多的突厥俘虜,有青壯,有女人,還有小孩子,就是看不到老弱。事實上他們作為俘虜是幸運的,戰爭開始和戰爭結束這兩段時間,前者因為離大唐近,後者因為不會再生出事故,所以才會留俘虜。而戰爭中期,就算俘虜很值錢,也沒有缺心眼的留下。
大唐還存在“奴隸”這個階級,比起賤民還要不堪。變成奴隸的,一般都是參與謀反之類大罪的人,或者外族的俘虜。作為一個現代人,本該對這封建社會的黑暗捶胸頓足,可是此時的李承乾已經能夠做到視而不見。不是因為已經被帶壞了,而是因為營地的另一邊,就是從草原上接迴來的漢民俘虜。
草原人抓中原人放羊,中原人抓草原人種地,你抓我我抓你的,像兩個蠢貨一樣。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俘虜比正常的人工省錢的多吧。
帶著亂心思,李承乾到漢民俘虜的居住區轉了一圈,狠狠的踹了軍司馬幾腳,責令他要保證這些人的衣食和取暖。漢民俘虜千恩萬謝的擺倒在太子麵前,淚流滿麵。
戲演完了,軍司馬麵無表情的拍拍褲子上的塵土,跟太子一起離開。
“這樣的手段有用?再說我在軍中就像是一個客人的存在,大總管幹嘛要我來做這樣的事兒?”
安撫漢民俘虜的事情,是李靖特意叮囑過的。
“有用,太子殿下,您雖然是客人,可是各路大軍裏沒有比您更尊貴的人了。恩出於上,對漢民俘虜施恩的,隻能是陛下。如今咱們身在草原,陛下最多送一份聖旨過來,聖旨雖然威嚴,但是怎麽比得上您親自出現在這裏的效果好?”
李承乾點點頭,讓軍司馬繼續去做事,自己則湊到了義成公主附近的一個營帳。
義成公主周圍不過二十多士卒看守而已,而這個營帳周圍,則有一百多人,而且看樣子還是各方總管的家將。這就過分了,就連頡利都沒有這樣豪華的看守陣容。
剛要往前湊湊,一隻爪子就抓住了李承乾。
迴頭一看,原來是已經兩天沒見的張贇。
“殿下,這裏關押的是頡利的親信康蘇密、蕭皇後和楊政道。雖說您的身份能夠過去看看,可奴婢的建議是不要牽扯太深。蕭皇後命數不詳,不管是煬帝還是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頡利等人,都沒落得好下場。”
看張贇一本正經的樣子,李承乾就氣不打一處來。
又來了,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頡利這幾個人沒一個好鳥,自取滅亡的事情幹嘛往人家蕭皇後的腦袋上扣屎盆子?
“孤就是看看而已,義成公主都在亂軍之中受了重傷,這幾個人沒事兒吧。”
“蕭皇後和楊政道自然無礙,康蘇密是頡利的親信,襄城一戰之後,就心生反意,所以衛公夜襲陰山的時候,這家夥就挾持了蕭皇後和楊政道前來投軍。隻是康蘇密之前得罪了突厥貴族,被人偷襲,腹部中了一刀,不過看樣子一時半會兒死不了。”
張贇的語氣很是不屑,想想也是,明明是頡利的親信,卻背主求榮,這樣的人在大唐也不會有生存空間。喜歡背主的人比如單雄信,就算有一身好武藝,也會被棄如敝履。忠心為主不到最後不放棄的,比如尉遲恭,比如薛萬徹,卻反而會得到重用。
康蘇密的小算盤算是打錯了,等待他的隻有可能是屠刀。不過,既然蕭皇後和楊政道已經被接進軍營了,幹嘛不直接把康蘇密幹掉?這樣的小人在軍營活著,會影響人胃口的。
“既如此為什麽不趕緊把康蘇密幹掉啊,留著這麽一張嘴,得浪費軍營多少的糧食藥品。”
張贇哈哈大笑:“太子殿下說的是,隻是康蘇密自從到了軍營後,每頓飯都吃的很少。至於不殺他的原因,請恕奴婢不能告知。”
“我也不能告訴?”
看張贇神秘兮兮的樣子,李承乾本想踹他兩腳,但是轉念一想,又收迴了大腳。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好像傳國玉璽就是楊政道給帶迴大唐的。以前總以為是楊政道獻去的,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這樣。能讓張贇都保密不說的,除了傳國玉璽恐怕沒別的東西了吧!
伸伸手,李承乾趴在張贇耳邊說:“你啊,還是不夠心狠。養傷的人,幹嘛吃的那麽少?孤估計,這家夥的肚子裏,沒準兒藏著好東西啊。”
張贇立刻瞪大了眼睛,肚子裏藏東西?
自己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
再想想那個傷口的大小,他頓時覺得自己察覺了真相。
拱拱手,張贇立刻帶著十個宦官衝進了營帳。沒多久,就拖著一個殘嚎的突厥大胖子出來,轉身就去了孫思邈的小屋。
不多時,那十個宦官又鑽了出來,其中一個從懷裏掏出一張聖旨模樣的東西,徑自去了李靖的帥帳。
一盞茶的時間後,兩千精兵就護送著他們離開了軍營。
張贇已經清洗了雙手的血液,迴到太子身邊後,殘忍的笑道:“這家夥,竟然還真行,肚子裏塞東西的事兒都能幹出來。虧得奴婢還以為他把東西給藏到了草原的哪裏。”
李承乾也是笑了笑,帶著張贇和侍衛就靠近了營帳。
一個大帳分成了兩間,看其中一個營帳沒有士兵把守門口的樣子,就知道是蕭皇後。
聽說蕭皇後國色天香,哪怕到了四十歲仍舊風韻猶存,還能栓住煬帝的心。雖然好奇,但李承乾沒興趣去看一個老太婆,所以直接進了隔壁的帳篷。
對於楊政道,李承乾還是很好奇的。
一個溥儀式的人物,也不知道他現在的心情如何。
營帳裏隻有兩個士兵和一個消瘦的中年人。
草原的生活,中原人就算適應了,也很難變得跟突厥人一個模樣。
從他消瘦的身形來看,他在突厥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想想也是,武德三年的時候,東突厥可汗還是處羅。他派遣使者前往竇建德處,將蕭皇後和楊政道迎接到東突厥,擁立楊政道為隋王,把留在東突厥境內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給楊政道管治,複立“大隋”政權,也就是後隋。
楊政道設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製度,居住在隋朝時的定襄郡,擁有部眾一萬多人。看似挺風光的,可是跟滿洲政權一個模樣,都是傀儡。雖然處羅言辭鑿鑿的說要南下攻取並州,送給楊政道,好報答隋朝幫助他們的恩情。可是誰知道這家夥是抱著侵占一塊地,還是抱著加入中原大戰的想法?
見一個攜帶宦官的小子看著自己麵帶笑意,楊政道就知道了這位的身份。
起身行禮,禮儀很平常,就是平輩見麵打招唿的那種。
“楊政道,見過大唐太子殿下。”
張贇剛要發怒,卻被李承乾阻止了。
迴了一禮,李承乾笑道:“看樣子楊兄還覺得自己是隋朝的皇帝啊,怎麽,在突厥生活的這段時間,還沒有擺清楚自己的位置?”
楊政道冷笑道:“後隋雖小,可也是一國。我貴為後隋的帝王,如今你這反賊的兒子,也要羞辱我嗎?”
反賊,自然說的是李世民了。
張贇的手不停的變換著形狀,如果不是太子有令,他絕對要好好收拾收拾這個狂妄的家夥。
李承乾走到一邊,坐在椅子上,很隨意的翹起二郎腿說:“反賊之說,恐怕你還安不到我父皇的腦袋上。當時天下粥粥,十八路反王盡皆起兵,就可見你隋朝確實算得上是眾叛親離。我不想評價煬帝這個人,那是史學家的事兒,我隻想說說東突厥。
楊政道,你以為處羅對你很好,幫著你聚了一萬多人,還把你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可是在我看來,他分明是拿你當奴隸頭頭。身在草原的漢民,日子能好過到哪裏?就算被你管理,可是那些突厥人還是能隨便把他們當成是勞力,打罵都是小事兒,砍死都算不上大事。
你覺得你這一萬人很多?要知道自處羅以後,草原多次寇邊,劫掠走的漢民不下十萬。可這些人現在都到哪兒去了?六路大軍窮搜草原,也不過聚集了一萬多人。另外的人去哪兒了?你不關心吧,你隻關心你的皇帝位置,你隻關心能不能討得處羅,後來是頡利的歡心。
你信不信,在百姓們眼中,誰當皇帝都跟他們沒關係。在漢民俘虜的眼中,也是一樣。他們日思夜盼的就是中原能夠把他們救迴去,無關乎隋唐。可結果呢?我大唐全力儲備,希望能夠救迴漢民,一雪前恥。可你在草原,卻還做著自己的皇帝美夢。
醒醒吧混蛋,不信的話你去俘虜營看一看,看看他們有多麽的淒慘。試一試,看你表露身份後,那些人會不會把你撕成碎片!”
說完,李承乾直接起身,也不給楊政道狡辯的機會,就帶著張贇離開了。
如果不是一個漢民老漢哭訴在草原的苦楚,如果不是一個婦女聽說會迴家後立刻自殺,生怕惹得夫家聲譽受損,李承乾才不會特意來踩楊政道這一腳。
世界上的爛泥多了,撿一個稠一點的踩不行?非得踩這坨稀屎一樣的家夥?
路過義成的營帳,那個老侍女張了張嘴,似乎有話想說。
李承乾站定身體,等著她提出要求。
“太子殿下,公主說想吃點青菜。奴婢知道大軍中找青菜很難,可是....”
李承乾什麽都沒說,把一個宦官留下,讓他給義成安排一份有菜的飯食。
青菜有點難,中原能夠送到草原的,隻有幹白菜。不過,這東西,應該也能讓義成迴憶起中原的點點滴滴吧。
同為楊氏族人,義成要比楊政道像樣子的多。至少,站在楊氏公主的立場上,他為煬帝報了仇,借著突厥的力量,逼迫竇建德,要走了宇文化及的人頭,還把嫂子和弟弟弄到了突厥。
而如今她傷重,不管是蕭皇後還是楊政道,竟然連看望這種表麵功夫都沒有,讓人忍不住為她悲哀。
李承乾走後,楊政道果然去漢民的營地看了看,其間的慘狀讓他不知道說什麽好。當他表露身份後,迎接他的不是跪拜,而是一碗碗的稀粥。這些人,寧可這頓飯不吃,也要灑他一頭一臉。
心灰意冷之下,楊政道隻能迴到營帳,不再出來。
大軍的出動沒有那麽簡單,如今傷兵營的傷兵,傷勢嚴重的已經過了危險期,剩下的就是安心的休養。如果現在開始往迴走,顛簸的路程對他們的傷勢不利。隻有等所有人傷勢徹底穩定後,大軍才能正式開拔迴國。
軍隊在李靖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迴撤,征戰已經結束,現在需要等朝廷派來安撫草原部族的文臣,和下一批次的武將。在這一望無垠的草原上,哪怕是戰後的安撫,也得握著刀把子才行!
二月結束的戰鬥,當消息傳迴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了。
長安這座城市一直都是那麽的古井無波,自從武德年間的接連勝利以後,市民們已經對勝仗的消息產生了抗體。就算有紅翎急使從大街上走過,也不過是哪個地方的草頭王被幹掉了,沒什麽稀奇的。
這一次不一樣,身披凍瘡的紅翎急使隊伍從入城的那一刻起,就聲嘶力竭的唿喊:“大勝!大勝!!東突厥大敗,頡利在逃,北方安定!”
好多紅翎急使的嗓音已經沙啞,但這個時候還是要忍著嗓子疼嘶吼出聲。這一路上,隻要經過一處,他們就要大喊一頓,如今到了目的地長安,如何也不能讓歡唿的規模,比別的地方小。
果然,長安沸騰了!
如果是哪裏的草頭王完蛋了,誰也不會奇怪,可如今是東突厥被幹掉了,這....
這得高興高興!
於是,從城門處起,長安的市民們都從家裏湧出來,在街道上高聲的唿喊,或者載歌載舞。
沸騰一直從城門延伸到了皇宮,此時早朝已經結束,李世民卻坐在立政殿的門前,絲毫沒有處理政務的心情。聽到全城的歡唿聲,這位有些頹唐的皇帝,終於大笑出聲。
紅翎急使騎馬一路趕到了皇宮,直到立政殿前才摔下馬。
早有宦官等候,接住昏迷過去的騎士,摸出戰報衝上台階,跪獻皇帝。
隨意的撕開戰報,忽略了殺敵數和損傷數,當看到“頡利被生擒”這一條的時候,李世民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渭水之恥已然得報,來啊,召集文武百官,今日我等就在立政殿之上大宴!不醉不歸!”
立刻就有宦官開始出宮傳旨,不過他們可能會撲個空,因為全城沸騰就是最好的信號,他們已經換上了官服,朝皇宮緊趕。
迴到立政殿,李世民珍惜的把戰報鋪在案頭,恨不得把它裝裱起來。隻要看一眼,就能給他帶來極大的愉悅。
最先前來立政殿的不是文武百官,而是盛裝的皇後,帶著後宮的嬪妃前來恭賀。滅一國,而且是滅一強國,這可是大功業。
李世民微笑著接受了自己後宮團的跪拜,然後眾人散開,唯獨留下了皇後。
“皇後你來看,如果此次戰鬥我大唐是慘勝,朕斷然不會如此得意忘形。如果李靖的軍報沒有吹牛,那咱們大唐這次的傷亡,恐怕比起以往任何的戰鬥,概率都要低很多很多。”
皇後很自然的坐到了皇帝身側,笑道:“李靖帶兵有多嚴謹,您自然是知道的。怎麽說,孫思邈和承乾都在傷兵營,有孫思邈的醫術和承乾的物資在,自然是應有之意。東宮的外部管事,就是之前那個賣烈酒的,為了往草原運送物資,可以說是死傷慘重,侄子都凍死在路上,他本人和親兒子也摔斷了腿。他是商賈,不夠資格接受您的誇獎,所以妾身就擬了一張懿旨誇獎他。雖說作用不大,可也聊勝於無。”
李世民笑了笑:“你啊,你以為皇後的懿旨很常見?什麽聊勝於無,恐怕那家夥現在正得意的不行呢。等承乾從草原迴來,必定也會下達太子教誇獎他的。皇家的三種文書,太子教,皇後的懿旨,朕的聖旨,這混蛋要湊全了。”
長孫驚訝道:“您要下聖旨?”
“是啊。”看了看戰報上的數字,李世民喃喃道:“承乾、孫道長、還有這個姓黎的商人,是他們三個把一場勝利變成了大勝,朕很感激他們。發兵以前,朝堂裏的文臣個個反對,朕估計他們拿傷亡數字來說事的奏折都準備好了。都覺得草原取之無用,以為朕是好大喜功之下,才揮兵北上。哼,一群鼠目寸光之輩!”
長孫安慰道:“好了,都是您的臣子,犯不著斤斤計較。妾身已經讓內務府、禦膳房準備宴席了,今晚,您就好好鬆快鬆快。”
大營裏關押著很多的突厥俘虜,有青壯,有女人,還有小孩子,就是看不到老弱。事實上他們作為俘虜是幸運的,戰爭開始和戰爭結束這兩段時間,前者因為離大唐近,後者因為不會再生出事故,所以才會留俘虜。而戰爭中期,就算俘虜很值錢,也沒有缺心眼的留下。
大唐還存在“奴隸”這個階級,比起賤民還要不堪。變成奴隸的,一般都是參與謀反之類大罪的人,或者外族的俘虜。作為一個現代人,本該對這封建社會的黑暗捶胸頓足,可是此時的李承乾已經能夠做到視而不見。不是因為已經被帶壞了,而是因為營地的另一邊,就是從草原上接迴來的漢民俘虜。
草原人抓中原人放羊,中原人抓草原人種地,你抓我我抓你的,像兩個蠢貨一樣。唯一的區別,大概就是俘虜比正常的人工省錢的多吧。
帶著亂心思,李承乾到漢民俘虜的居住區轉了一圈,狠狠的踹了軍司馬幾腳,責令他要保證這些人的衣食和取暖。漢民俘虜千恩萬謝的擺倒在太子麵前,淚流滿麵。
戲演完了,軍司馬麵無表情的拍拍褲子上的塵土,跟太子一起離開。
“這樣的手段有用?再說我在軍中就像是一個客人的存在,大總管幹嘛要我來做這樣的事兒?”
安撫漢民俘虜的事情,是李靖特意叮囑過的。
“有用,太子殿下,您雖然是客人,可是各路大軍裏沒有比您更尊貴的人了。恩出於上,對漢民俘虜施恩的,隻能是陛下。如今咱們身在草原,陛下最多送一份聖旨過來,聖旨雖然威嚴,但是怎麽比得上您親自出現在這裏的效果好?”
李承乾點點頭,讓軍司馬繼續去做事,自己則湊到了義成公主附近的一個營帳。
義成公主周圍不過二十多士卒看守而已,而這個營帳周圍,則有一百多人,而且看樣子還是各方總管的家將。這就過分了,就連頡利都沒有這樣豪華的看守陣容。
剛要往前湊湊,一隻爪子就抓住了李承乾。
迴頭一看,原來是已經兩天沒見的張贇。
“殿下,這裏關押的是頡利的親信康蘇密、蕭皇後和楊政道。雖說您的身份能夠過去看看,可奴婢的建議是不要牽扯太深。蕭皇後命數不詳,不管是煬帝還是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頡利等人,都沒落得好下場。”
看張贇一本正經的樣子,李承乾就氣不打一處來。
又來了,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處羅、頡利這幾個人沒一個好鳥,自取滅亡的事情幹嘛往人家蕭皇後的腦袋上扣屎盆子?
“孤就是看看而已,義成公主都在亂軍之中受了重傷,這幾個人沒事兒吧。”
“蕭皇後和楊政道自然無礙,康蘇密是頡利的親信,襄城一戰之後,就心生反意,所以衛公夜襲陰山的時候,這家夥就挾持了蕭皇後和楊政道前來投軍。隻是康蘇密之前得罪了突厥貴族,被人偷襲,腹部中了一刀,不過看樣子一時半會兒死不了。”
張贇的語氣很是不屑,想想也是,明明是頡利的親信,卻背主求榮,這樣的人在大唐也不會有生存空間。喜歡背主的人比如單雄信,就算有一身好武藝,也會被棄如敝履。忠心為主不到最後不放棄的,比如尉遲恭,比如薛萬徹,卻反而會得到重用。
康蘇密的小算盤算是打錯了,等待他的隻有可能是屠刀。不過,既然蕭皇後和楊政道已經被接進軍營了,幹嘛不直接把康蘇密幹掉?這樣的小人在軍營活著,會影響人胃口的。
“既如此為什麽不趕緊把康蘇密幹掉啊,留著這麽一張嘴,得浪費軍營多少的糧食藥品。”
張贇哈哈大笑:“太子殿下說的是,隻是康蘇密自從到了軍營後,每頓飯都吃的很少。至於不殺他的原因,請恕奴婢不能告知。”
“我也不能告訴?”
看張贇神秘兮兮的樣子,李承乾本想踹他兩腳,但是轉念一想,又收迴了大腳。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好像傳國玉璽就是楊政道給帶迴大唐的。以前總以為是楊政道獻去的,現在看來好像不是這樣。能讓張贇都保密不說的,除了傳國玉璽恐怕沒別的東西了吧!
伸伸手,李承乾趴在張贇耳邊說:“你啊,還是不夠心狠。養傷的人,幹嘛吃的那麽少?孤估計,這家夥的肚子裏,沒準兒藏著好東西啊。”
張贇立刻瞪大了眼睛,肚子裏藏東西?
自己怎麽就沒想到這一點?
再想想那個傷口的大小,他頓時覺得自己察覺了真相。
拱拱手,張贇立刻帶著十個宦官衝進了營帳。沒多久,就拖著一個殘嚎的突厥大胖子出來,轉身就去了孫思邈的小屋。
不多時,那十個宦官又鑽了出來,其中一個從懷裏掏出一張聖旨模樣的東西,徑自去了李靖的帥帳。
一盞茶的時間後,兩千精兵就護送著他們離開了軍營。
張贇已經清洗了雙手的血液,迴到太子身邊後,殘忍的笑道:“這家夥,竟然還真行,肚子裏塞東西的事兒都能幹出來。虧得奴婢還以為他把東西給藏到了草原的哪裏。”
李承乾也是笑了笑,帶著張贇和侍衛就靠近了營帳。
一個大帳分成了兩間,看其中一個營帳沒有士兵把守門口的樣子,就知道是蕭皇後。
聽說蕭皇後國色天香,哪怕到了四十歲仍舊風韻猶存,還能栓住煬帝的心。雖然好奇,但李承乾沒興趣去看一個老太婆,所以直接進了隔壁的帳篷。
對於楊政道,李承乾還是很好奇的。
一個溥儀式的人物,也不知道他現在的心情如何。
營帳裏隻有兩個士兵和一個消瘦的中年人。
草原的生活,中原人就算適應了,也很難變得跟突厥人一個模樣。
從他消瘦的身形來看,他在突厥的日子過得並不如意。
想想也是,武德三年的時候,東突厥可汗還是處羅。他派遣使者前往竇建德處,將蕭皇後和楊政道迎接到東突厥,擁立楊政道為隋王,把留在東突厥境內的中原官吏、百姓,全部配給楊政道管治,複立“大隋”政權,也就是後隋。
楊政道設置百官,全部依照隋朝製度,居住在隋朝時的定襄郡,擁有部眾一萬多人。看似挺風光的,可是跟滿洲政權一個模樣,都是傀儡。雖然處羅言辭鑿鑿的說要南下攻取並州,送給楊政道,好報答隋朝幫助他們的恩情。可是誰知道這家夥是抱著侵占一塊地,還是抱著加入中原大戰的想法?
見一個攜帶宦官的小子看著自己麵帶笑意,楊政道就知道了這位的身份。
起身行禮,禮儀很平常,就是平輩見麵打招唿的那種。
“楊政道,見過大唐太子殿下。”
張贇剛要發怒,卻被李承乾阻止了。
迴了一禮,李承乾笑道:“看樣子楊兄還覺得自己是隋朝的皇帝啊,怎麽,在突厥生活的這段時間,還沒有擺清楚自己的位置?”
楊政道冷笑道:“後隋雖小,可也是一國。我貴為後隋的帝王,如今你這反賊的兒子,也要羞辱我嗎?”
反賊,自然說的是李世民了。
張贇的手不停的變換著形狀,如果不是太子有令,他絕對要好好收拾收拾這個狂妄的家夥。
李承乾走到一邊,坐在椅子上,很隨意的翹起二郎腿說:“反賊之說,恐怕你還安不到我父皇的腦袋上。當時天下粥粥,十八路反王盡皆起兵,就可見你隋朝確實算得上是眾叛親離。我不想評價煬帝這個人,那是史學家的事兒,我隻想說說東突厥。
楊政道,你以為處羅對你很好,幫著你聚了一萬多人,還把你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可是在我看來,他分明是拿你當奴隸頭頭。身在草原的漢民,日子能好過到哪裏?就算被你管理,可是那些突厥人還是能隨便把他們當成是勞力,打罵都是小事兒,砍死都算不上大事。
你覺得你這一萬人很多?要知道自處羅以後,草原多次寇邊,劫掠走的漢民不下十萬。可這些人現在都到哪兒去了?六路大軍窮搜草原,也不過聚集了一萬多人。另外的人去哪兒了?你不關心吧,你隻關心你的皇帝位置,你隻關心能不能討得處羅,後來是頡利的歡心。
你信不信,在百姓們眼中,誰當皇帝都跟他們沒關係。在漢民俘虜的眼中,也是一樣。他們日思夜盼的就是中原能夠把他們救迴去,無關乎隋唐。可結果呢?我大唐全力儲備,希望能夠救迴漢民,一雪前恥。可你在草原,卻還做著自己的皇帝美夢。
醒醒吧混蛋,不信的話你去俘虜營看一看,看看他們有多麽的淒慘。試一試,看你表露身份後,那些人會不會把你撕成碎片!”
說完,李承乾直接起身,也不給楊政道狡辯的機會,就帶著張贇離開了。
如果不是一個漢民老漢哭訴在草原的苦楚,如果不是一個婦女聽說會迴家後立刻自殺,生怕惹得夫家聲譽受損,李承乾才不會特意來踩楊政道這一腳。
世界上的爛泥多了,撿一個稠一點的踩不行?非得踩這坨稀屎一樣的家夥?
路過義成的營帳,那個老侍女張了張嘴,似乎有話想說。
李承乾站定身體,等著她提出要求。
“太子殿下,公主說想吃點青菜。奴婢知道大軍中找青菜很難,可是....”
李承乾什麽都沒說,把一個宦官留下,讓他給義成安排一份有菜的飯食。
青菜有點難,中原能夠送到草原的,隻有幹白菜。不過,這東西,應該也能讓義成迴憶起中原的點點滴滴吧。
同為楊氏族人,義成要比楊政道像樣子的多。至少,站在楊氏公主的立場上,他為煬帝報了仇,借著突厥的力量,逼迫竇建德,要走了宇文化及的人頭,還把嫂子和弟弟弄到了突厥。
而如今她傷重,不管是蕭皇後還是楊政道,竟然連看望這種表麵功夫都沒有,讓人忍不住為她悲哀。
李承乾走後,楊政道果然去漢民的營地看了看,其間的慘狀讓他不知道說什麽好。當他表露身份後,迎接他的不是跪拜,而是一碗碗的稀粥。這些人,寧可這頓飯不吃,也要灑他一頭一臉。
心灰意冷之下,楊政道隻能迴到營帳,不再出來。
大軍的出動沒有那麽簡單,如今傷兵營的傷兵,傷勢嚴重的已經過了危險期,剩下的就是安心的休養。如果現在開始往迴走,顛簸的路程對他們的傷勢不利。隻有等所有人傷勢徹底穩定後,大軍才能正式開拔迴國。
軍隊在李靖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迴撤,征戰已經結束,現在需要等朝廷派來安撫草原部族的文臣,和下一批次的武將。在這一望無垠的草原上,哪怕是戰後的安撫,也得握著刀把子才行!
二月結束的戰鬥,當消息傳迴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三月了。
長安這座城市一直都是那麽的古井無波,自從武德年間的接連勝利以後,市民們已經對勝仗的消息產生了抗體。就算有紅翎急使從大街上走過,也不過是哪個地方的草頭王被幹掉了,沒什麽稀奇的。
這一次不一樣,身披凍瘡的紅翎急使隊伍從入城的那一刻起,就聲嘶力竭的唿喊:“大勝!大勝!!東突厥大敗,頡利在逃,北方安定!”
好多紅翎急使的嗓音已經沙啞,但這個時候還是要忍著嗓子疼嘶吼出聲。這一路上,隻要經過一處,他們就要大喊一頓,如今到了目的地長安,如何也不能讓歡唿的規模,比別的地方小。
果然,長安沸騰了!
如果是哪裏的草頭王完蛋了,誰也不會奇怪,可如今是東突厥被幹掉了,這....
這得高興高興!
於是,從城門處起,長安的市民們都從家裏湧出來,在街道上高聲的唿喊,或者載歌載舞。
沸騰一直從城門延伸到了皇宮,此時早朝已經結束,李世民卻坐在立政殿的門前,絲毫沒有處理政務的心情。聽到全城的歡唿聲,這位有些頹唐的皇帝,終於大笑出聲。
紅翎急使騎馬一路趕到了皇宮,直到立政殿前才摔下馬。
早有宦官等候,接住昏迷過去的騎士,摸出戰報衝上台階,跪獻皇帝。
隨意的撕開戰報,忽略了殺敵數和損傷數,當看到“頡利被生擒”這一條的時候,李世民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渭水之恥已然得報,來啊,召集文武百官,今日我等就在立政殿之上大宴!不醉不歸!”
立刻就有宦官開始出宮傳旨,不過他們可能會撲個空,因為全城沸騰就是最好的信號,他們已經換上了官服,朝皇宮緊趕。
迴到立政殿,李世民珍惜的把戰報鋪在案頭,恨不得把它裝裱起來。隻要看一眼,就能給他帶來極大的愉悅。
最先前來立政殿的不是文武百官,而是盛裝的皇後,帶著後宮的嬪妃前來恭賀。滅一國,而且是滅一強國,這可是大功業。
李世民微笑著接受了自己後宮團的跪拜,然後眾人散開,唯獨留下了皇後。
“皇後你來看,如果此次戰鬥我大唐是慘勝,朕斷然不會如此得意忘形。如果李靖的軍報沒有吹牛,那咱們大唐這次的傷亡,恐怕比起以往任何的戰鬥,概率都要低很多很多。”
皇後很自然的坐到了皇帝身側,笑道:“李靖帶兵有多嚴謹,您自然是知道的。怎麽說,孫思邈和承乾都在傷兵營,有孫思邈的醫術和承乾的物資在,自然是應有之意。東宮的外部管事,就是之前那個賣烈酒的,為了往草原運送物資,可以說是死傷慘重,侄子都凍死在路上,他本人和親兒子也摔斷了腿。他是商賈,不夠資格接受您的誇獎,所以妾身就擬了一張懿旨誇獎他。雖說作用不大,可也聊勝於無。”
李世民笑了笑:“你啊,你以為皇後的懿旨很常見?什麽聊勝於無,恐怕那家夥現在正得意的不行呢。等承乾從草原迴來,必定也會下達太子教誇獎他的。皇家的三種文書,太子教,皇後的懿旨,朕的聖旨,這混蛋要湊全了。”
長孫驚訝道:“您要下聖旨?”
“是啊。”看了看戰報上的數字,李世民喃喃道:“承乾、孫道長、還有這個姓黎的商人,是他們三個把一場勝利變成了大勝,朕很感激他們。發兵以前,朝堂裏的文臣個個反對,朕估計他們拿傷亡數字來說事的奏折都準備好了。都覺得草原取之無用,以為朕是好大喜功之下,才揮兵北上。哼,一群鼠目寸光之輩!”
長孫安慰道:“好了,都是您的臣子,犯不著斤斤計較。妾身已經讓內務府、禦膳房準備宴席了,今晚,您就好好鬆快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