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話,當一個人在對另一個人做了過分的事,最後發現錯的是自己後,愧疚感就會加倍。
這下,傷兵營不管是軍醫還是傷兵,對太子都佩服的五體投地,再不敢有一絲怨言。
薛萬均是副總管,雖說隻是個名譽上的官職,但在營地還是挺威風的。
堂堂大將軍跟斥候一起出動,也隻有這個蠢貨能幹出來。
前些日子,他帶隊遇到了一隊突厥人,因為被發現的早,所以戰馬落後的他們被突厥人追著射了一路,差點就全軍覆沒了。
大將軍沒事兒,底下的斥候卻死傷慘重。其中有一個被箭射成刺蝟的,差一點就被丟下,不往迴帶了。
傷兵營是個什麽地方,久經戰場的人都知道。說那裏是閻王殿前門都差不多,九死一生,對傷兵營而言都是讚美的詞匯。
送進去也是死,可是抱著萬一的可能,他還是命部下把這個倒黴的斥候孫三兒給送進了傷兵營。他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心力,孫三兒幾乎活不下來。
可是十幾日不見,當他巡視營地的時候,居然看到了孫三兒。
身上纏著繃帶的孫三兒,居然還在拉車,車上都是已經曬幹的牧草。
“孫三兒?!”
薛萬均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已經在自己緬懷名單裏的人,竟然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麵前,而且還在幹活兒!
孫三兒也認識薛萬均,放下小板車大禮參拜,哽咽道:“卑職多謝副總管救命之恩!若不是您把孫三兒帶迴傷兵營,恐怕孫三兒此時已經被草原的狼群分食了。”
薛萬均前進兩步扶起孫三兒,見他雖身上纏著繃帶,卻沒有中氣不足的樣子,跟剛抬迴營地氣若遊絲判若兩人。
上下拍的大手讓孫三兒忍不住的倒吸涼氣,見副總管迷惑,就說:“如果是以前的傷兵營,卑職一定死的不能再死了。自從太子殿下和孫神醫來了後,傷兵營的死人就減少了很多很多。卑職雖然被箭射成了刺蝟,可是因為身上披著兩層皮甲,隻是受了皮外傷,休養了幾天就能下地了。太子殿下還說,卑職當時昏迷不醒,完全就是被嚇的。”
說起這個孫三兒就臉紅,傷兵營上下對太子的話篤信不疑,說他是嚇暈的就是被嚇暈的,敢還嘴會被傷兵們群毆。
薛萬均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傷兵營在太子的手裏會變成這樣。隻是,自古以來的傷兵營都是死人窟,太子莫非會什麽法術不成?
雖然他這個副總管的職權不多,但是還是能過問一下傷兵營的,見孫三兒還要推車,就一腳把他踹開,親自幫著他推車。
孫三兒揉了揉發紅的眼睛,隻能在前麵帶路。
隻是進去第一眼,就感受到了不同。
往日的傷兵營都是慘叫的聲音,院子裏都是骨灰壇子,陰風陣陣的沒進去就被嚇掉了半條命。
可現在傷兵營的院落整潔、幹淨,隻有幾個涼曬著紗布的架子看起來像招魂幡,有點不太吉利。
向陽的地方擺著幾個大椅子,有行動不便的,會被行動方便的架著帶出來,坐在那裏曬太陽。明明是很冷的天氣,可是看到這一幕,不由自主的會讓人暖和起來。
被十幾個宦官守護著的白衣少年,就是太子殿下了吧,可是此時的太子殿下沒有一點養尊處優的樣子,正在一個大灶子前麵添火、煮藥。
情不自禁的走過去,剛要靠近,就有兩個麵目陰鷙的宦官走過來,要求他接受檢查。
在皇宮裏也受到過這樣的待遇,所以薛萬均也不以為甚,老老實實的把橫刀交給一個宦官,並任由他把自己摸了個遍。
“薛副總管莫要見怪,孤也不想這樣的,可是他們臨走的時候都被母後吩咐過,所以孤的話也不管用。”
薛萬均哈哈大笑:“殿下這就言重了,這是我等臣子應該守的本分,安敢有怨言。”
自從到了大唐後,李承乾才發現,那些演義什麽的小說裏麵,老賊見麵的開場白是兩聲哈哈大笑,真的不是瞎寫。不管是老程老牛還是薛萬均,就連李靖,說話之前都習慣先哈哈哈,好像不是這樣就不是武將一樣。
湊到灶膛邊往裏添了點柴禾,看著鍋裏翻騰的藥汁,薛萬均問道:“這鍋裏的,可是孫道長的神藥?”
李承乾迴了一個白眼,這些日子傷兵營的變化,一定會引起朔方城高層的關注,隻是動不動往神藥上麵扯什麽啊。
“隻是一些發汗的藥物而已,盡管已經用酒精清洗傷口了,可還是有些士兵不可避免的發了熱,所以暖屋暖被窩,再加上發汗的藥物,是僅有的手段了。現在看來效果不錯,死於傷寒的士兵,沒出現一個。”
薛萬均嘴張得都快能塞下拳頭了,他從未想過,傷寒竟然這麽容易就被解決了。
“孫三兒運的幹草,就是用來燒的?”
李承乾點了點頭。
草原很難找到樹林,就算找到了,也沒有那麽多的幹柴。為了熱度,也隻能沒命的燒草。每天傷兵營運出去最多的,就是草灰。不過費勁點就費勁點吧,總比每天都要往外運死人好。
在李承乾的帶領下,薛萬均參觀了傷兵營各處。
他發現,此時的傷兵營,竟然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哪怕是斷肢傷的病患,都沒有唉聲歎氣,而是跟自己的病友一起交流什麽時候能好。因為他們現在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暖屋子,等傷好了以後得先給傷兵營服務一段時間,才能歸隊。
人最怕的就是生活在唉聲歎氣,怨聲載道的環境裏,再堅強的人,都會被周圍人帶的傷風悲秋。隻要談論的話題是積極向上的,再陰暗的人,也能在傷病的陰影中走出來。
看得出來,薛萬均很受尊敬,見到他的士卒都會行禮。
愛兵如子,這是這個時代每個將軍都要做到的。大將軍吳起,甚至能幫士兵吮吸毒瘡,所以他的軍隊一直都一往無前,死不旋踵。至於苛待士卒的大將軍,比如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動輒就鞭笞,還不聽劉備的勸告。所以被其麾下將領張達範強弄死,也就不是什麽奇怪的事兒了。
參觀完傷兵營,薛萬均感慨萬千,甚至還單膝跪地,給李承乾行了軍禮。
李承乾趕緊攙扶:“將軍為何如此?”
薛萬均認真道:“末將此拜當為麾下士卒,太子殿下,末將有意擴大傷兵營,甚至推進到豐府,殿下意下如何?”
(原為豐府,豐,其實就是豐富的豐)
推進到豐府?
迴想了一下地圖,李承乾苦笑連連。
長孫和李世民的囑咐,就是老老實實呆在朔方,哪兒都不許去,要是敢上戰場,就算僥幸迴去,也要行家法。臨行前,長孫還塞給張贇一根棗木棍子,據說是從晉陽老家祖祠裏麵弄來的。麵對這東西,李承乾不能反抗,否則就會被千夫所指。在這個時代反抗家法,那是跟當鬼子翻譯官兒一樣的罪行。甚至於一些豪族裏,家法打死了人,官府都沒辦法定罪。
拍拍薛萬均的肩膀,李承乾認真道:“薛將軍,母後一再告誡孤不得靠近戰場,所以,去豐府的事兒休要再提。不過,您可以去找孫道長,孫道長會幫你的。”
被太子一路攆著離開了傷兵營,薛萬均立時摸不著頭腦了。
從太子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不是吃不起苦的人啊,豐府雖然靠近突厥,但還是在大唐境內,怎麽就不能去了?不過既然是皇後的囑托,太子殿下也不好反抗啊!
暗歎一聲,薛萬均隻能去找孫思邈。
長安的軍報已經送到了朔方,奶奶的,老李靖這次發達了,前不久才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在朝堂裏占了個大位置,如今又被任命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雖然親自指揮的隻有五萬兵力,可加上並州都督李績、柴紹大總管和自己、還有老弟薛萬徹,總共統率十幾萬軍隊。
奶奶的,十幾萬啊!什麽時候咱也能混到這個地步?
流著口水走到孫思邈的住處,薛萬均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羨慕歸羨慕,這一次朔方的兵力竟然被李靖這個狗日的限製隻能迎擊逃竄的突厥人,最遠隻能移動到豐府,不得攻入突厥以內三百裏,簡直煩死個人。
孫思邈就住在封鎖圈兒以外,除了每天隔著琉璃窗口,跟病人代表交談圈兒內病情外,就是熬藥和配藥。
就如同李承乾說的那樣,藥石不管怎麽配伍,都隻能減緩病情,卻沒辦法根治。天氣徹底變冷以前,裏麵還有八百多人苟延殘喘,到了現在,不過剩下四百多人了。一半的死亡數,讓孫思邈痛不欲生。
再一次體會到了人在麵對瘟疫時的無力,讓他痛苦萬分。
不過好在剩下的四百多人病情已經逐漸穩定下來,有幾個強壯的,已經恢複了力氣,能夠照顧身邊的人了。
隻要天氣徹底的寒冷下來,這些幸存者,經過什麽“消毒”的程序後,就能出來了。
見薛萬均撓著頭過來討教,老道的臉上才露出一點笑容,悄聲的在薛萬均的耳邊說了一些什麽。
聽到這些,薛萬均露出了略帶一點為難的賤笑。
九月上旬的時候,李靖就抵達了朔方,跟程咬金不同,他就帶了一隊家將,幾乎是用玩命的速度趕了過來。
身在長安的時候,他就對東突厥邊境的局勢做出了全麵分析,所以被任命後,幹脆拋下了本該攜帶的五萬兵馬,直接竄到了朔方。
“並州都督、英國公李績為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其主力的推進,勢必會引起頡利的反彈,可一戰失敗後,本就國力衰弱的頡利,也一定會選擇暫避鋒芒。
霍國公、金河道行軍總管柴紹,我會命令他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績我倆遙相唿應,頡利西逃不成,隻能北上。
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副將張寶相,從靈州往西北挺進,既幫著隴右的程咬金等人牽製西突厥的注意力,同時也能提防頡利逃到西突厥。為恆安道行軍總管衛孝傑,應當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
突利可汗雖然與我大唐有密約,可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可不防。就算這一次是他假意歸附,設下的圈套,老夫也要帶隊往裏鑽。突厥雖然有幾十萬的軍隊,可都是牧民組成。如今正值寒冬,老夫不信他們還能集結起來。十幾萬軍隊,撐死他也啃不下去!
所以靈州都督、暢武道行軍總管薛萬淑,應該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雖然兵力不及突利,可他有所異動,牽製也是足夠了。哪怕薛萬淑邊戰邊退,等突利轉過身的時候,老夫也已經把頡利拿下了!”
每說一句話,李靖都會在地圖上畫上相應的路線和標記。沉穩的手,沒有一點顫抖,所畫線條沒有一點褶皺的痕跡。這就是自信,十幾萬軍隊,多方的協調,再加上對敵人的心理判斷,李靖在設立好這個計劃的時候,就已經把勝利握在了手裏。
整個中軍大帳裏,隻有他和李承乾兩個人,連張贇等人,都被趕了出去。太子親率的士兵包圍了中軍大帳,靠近的會被驅逐,硬闖的不管誰都會被砍死。
如果不是要教導李承乾,這些話語,李靖會爛在肚子裏,哪怕自己的家將,都不會告知。
看著淩亂線條中美觀的口袋陣型,李承乾感慨萬分。
這樣的戰術,恐怕也隻有李靖能製定出來了。別的將領,也隻能帶著一路兵馬硬碰硬,至於多方協調、甚至考慮好敵人的心理,就是皇帝,恐怕都沒有這麽細致。
一番話說完,李靖就把地圖扔進了火盆,連灰燼都用火鉤搗的粉碎。
“說說,你對老夫的安排有什麽看法?”
李承乾想了很久才試探的問道:“衛公,您考慮了東西南,為何沒有考慮到北?北方雖然嚴寒,但頡利走投無路之下,未必就不會往北走啊。連我都不怕往北走,估計這家夥就更不怕了。”
李靖沒好氣道:“你以為老夫會忘記北方?東突厥以北是鐵勒諸部的骨利幹,雖然臣服於東突厥,可是頡利暴虐,已經讓他們心生埋怨。之前骨利幹的使節往長安送上貢馬的時候,就曾明示反意。咱們大唐對東突厥動手,他們鐵定會對頡利落井下石。骨利幹被東突厥侵蝕的領土,就是咱們大唐許給骨利幹的酬勞!”
李承乾迷茫的點了點頭。鐵勒?骨利幹?這都是什麽玩意兒?還有剛剛地圖上寫著的通古斯、驅度寐國,這都是啥啊。唐代的曆史,自己也算是挺清楚的了,可是對這些家夥一無所知。
“有話就快問,明日老夫就要帶兵一萬,先去前線了。說實話,老夫很不看好你這次出來,幸好陛下知道老夫的難處,命令你必須呆在朔方,否則隻因為你一人,老夫就要多廢好多的心力。”
“我也要去豐府”的話,李承乾可不敢說出來,所以隻能拿出太子親率的印鑒,遞給李靖。
伸手接過印鑒,李靖沒有一點拒絕的意思。
其實他之所以跟李承乾說這麽多,說的這麽細,就是看中了李承乾手裏的太子親率。
有這樣一支戰力強大的軍隊,奇襲、破陣,用處多多。事實上這次的安排看似繁雜,最重要的還是他的中軍主力,而太子親率,就是中軍裏的一把尖刀!
李承乾自然明白李靖的意思,太子親率,事實上本來也是要交到李靖手裏的。強大的軍隊,隻有在睿智的統帥手裏,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太子親率,孤就交給衛公了,怎麽使用,衛公自行決斷,至於兩千禁軍,那就不是孤能擅自決斷的了。”
李靖點點頭,還躬身給李承乾施了一禮。這是正式的交接,不是論師生情誼的時候。
走出中軍大帳,張贇就像影子一樣,悄無聲息的到了李承乾的身後。
兩千禁軍,個個都是高手,但是他們的指揮權卻不在李承乾手裏,也不在於泰手裏,而是在張贇手裏!
皇後大概也猜測到了李靖可能會有的想法,所以毫不猶豫的又一次犯了禁,把軍權交到了宦官手裏。隻要張贇掌控著禁軍,李靖就算有十個膽子,十張臉皮,也不敢開這個口。
胡天八月沒有飛雪,九月也沒有,但是唿嘯的北風,已經開始吹得人臉疼。
張贇不愧是皇帝的貼身宦官,很是自覺的走到了迎風麵。
在中軍大帳外站定,李承乾迴過頭,張贇立刻笑臉以待。
“張贇啊,孤想著....”
“不行,皇後娘娘有命,兩千禁軍擅離殿下者死!殿下若是離開朔方北上,奴婢拚了這條命,也一定會請出李氏家法。”
沒法說了....
話都沒說完就被迴懟了。
閉上嘴,自討沒趣的李承乾路過孫思邈的住處,見老道已經悄咪咪的離開了,才鬆了一口氣。
這下,傷兵營不管是軍醫還是傷兵,對太子都佩服的五體投地,再不敢有一絲怨言。
薛萬均是副總管,雖說隻是個名譽上的官職,但在營地還是挺威風的。
堂堂大將軍跟斥候一起出動,也隻有這個蠢貨能幹出來。
前些日子,他帶隊遇到了一隊突厥人,因為被發現的早,所以戰馬落後的他們被突厥人追著射了一路,差點就全軍覆沒了。
大將軍沒事兒,底下的斥候卻死傷慘重。其中有一個被箭射成刺蝟的,差一點就被丟下,不往迴帶了。
傷兵營是個什麽地方,久經戰場的人都知道。說那裏是閻王殿前門都差不多,九死一生,對傷兵營而言都是讚美的詞匯。
送進去也是死,可是抱著萬一的可能,他還是命部下把這個倒黴的斥候孫三兒給送進了傷兵營。他認為,自己已經盡到了心力,孫三兒幾乎活不下來。
可是十幾日不見,當他巡視營地的時候,居然看到了孫三兒。
身上纏著繃帶的孫三兒,居然還在拉車,車上都是已經曬幹的牧草。
“孫三兒?!”
薛萬均無論如何也不敢相信,已經在自己緬懷名單裏的人,竟然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麵前,而且還在幹活兒!
孫三兒也認識薛萬均,放下小板車大禮參拜,哽咽道:“卑職多謝副總管救命之恩!若不是您把孫三兒帶迴傷兵營,恐怕孫三兒此時已經被草原的狼群分食了。”
薛萬均前進兩步扶起孫三兒,見他雖身上纏著繃帶,卻沒有中氣不足的樣子,跟剛抬迴營地氣若遊絲判若兩人。
上下拍的大手讓孫三兒忍不住的倒吸涼氣,見副總管迷惑,就說:“如果是以前的傷兵營,卑職一定死的不能再死了。自從太子殿下和孫神醫來了後,傷兵營的死人就減少了很多很多。卑職雖然被箭射成了刺蝟,可是因為身上披著兩層皮甲,隻是受了皮外傷,休養了幾天就能下地了。太子殿下還說,卑職當時昏迷不醒,完全就是被嚇的。”
說起這個孫三兒就臉紅,傷兵營上下對太子的話篤信不疑,說他是嚇暈的就是被嚇暈的,敢還嘴會被傷兵們群毆。
薛萬均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傷兵營在太子的手裏會變成這樣。隻是,自古以來的傷兵營都是死人窟,太子莫非會什麽法術不成?
雖然他這個副總管的職權不多,但是還是能過問一下傷兵營的,見孫三兒還要推車,就一腳把他踹開,親自幫著他推車。
孫三兒揉了揉發紅的眼睛,隻能在前麵帶路。
隻是進去第一眼,就感受到了不同。
往日的傷兵營都是慘叫的聲音,院子裏都是骨灰壇子,陰風陣陣的沒進去就被嚇掉了半條命。
可現在傷兵營的院落整潔、幹淨,隻有幾個涼曬著紗布的架子看起來像招魂幡,有點不太吉利。
向陽的地方擺著幾個大椅子,有行動不便的,會被行動方便的架著帶出來,坐在那裏曬太陽。明明是很冷的天氣,可是看到這一幕,不由自主的會讓人暖和起來。
被十幾個宦官守護著的白衣少年,就是太子殿下了吧,可是此時的太子殿下沒有一點養尊處優的樣子,正在一個大灶子前麵添火、煮藥。
情不自禁的走過去,剛要靠近,就有兩個麵目陰鷙的宦官走過來,要求他接受檢查。
在皇宮裏也受到過這樣的待遇,所以薛萬均也不以為甚,老老實實的把橫刀交給一個宦官,並任由他把自己摸了個遍。
“薛副總管莫要見怪,孤也不想這樣的,可是他們臨走的時候都被母後吩咐過,所以孤的話也不管用。”
薛萬均哈哈大笑:“殿下這就言重了,這是我等臣子應該守的本分,安敢有怨言。”
自從到了大唐後,李承乾才發現,那些演義什麽的小說裏麵,老賊見麵的開場白是兩聲哈哈大笑,真的不是瞎寫。不管是老程老牛還是薛萬均,就連李靖,說話之前都習慣先哈哈哈,好像不是這樣就不是武將一樣。
湊到灶膛邊往裏添了點柴禾,看著鍋裏翻騰的藥汁,薛萬均問道:“這鍋裏的,可是孫道長的神藥?”
李承乾迴了一個白眼,這些日子傷兵營的變化,一定會引起朔方城高層的關注,隻是動不動往神藥上麵扯什麽啊。
“隻是一些發汗的藥物而已,盡管已經用酒精清洗傷口了,可還是有些士兵不可避免的發了熱,所以暖屋暖被窩,再加上發汗的藥物,是僅有的手段了。現在看來效果不錯,死於傷寒的士兵,沒出現一個。”
薛萬均嘴張得都快能塞下拳頭了,他從未想過,傷寒竟然這麽容易就被解決了。
“孫三兒運的幹草,就是用來燒的?”
李承乾點了點頭。
草原很難找到樹林,就算找到了,也沒有那麽多的幹柴。為了熱度,也隻能沒命的燒草。每天傷兵營運出去最多的,就是草灰。不過費勁點就費勁點吧,總比每天都要往外運死人好。
在李承乾的帶領下,薛萬均參觀了傷兵營各處。
他發現,此時的傷兵營,竟然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
哪怕是斷肢傷的病患,都沒有唉聲歎氣,而是跟自己的病友一起交流什麽時候能好。因為他們現在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暖屋子,等傷好了以後得先給傷兵營服務一段時間,才能歸隊。
人最怕的就是生活在唉聲歎氣,怨聲載道的環境裏,再堅強的人,都會被周圍人帶的傷風悲秋。隻要談論的話題是積極向上的,再陰暗的人,也能在傷病的陰影中走出來。
看得出來,薛萬均很受尊敬,見到他的士卒都會行禮。
愛兵如子,這是這個時代每個將軍都要做到的。大將軍吳起,甚至能幫士兵吮吸毒瘡,所以他的軍隊一直都一往無前,死不旋踵。至於苛待士卒的大將軍,比如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動輒就鞭笞,還不聽劉備的勸告。所以被其麾下將領張達範強弄死,也就不是什麽奇怪的事兒了。
參觀完傷兵營,薛萬均感慨萬千,甚至還單膝跪地,給李承乾行了軍禮。
李承乾趕緊攙扶:“將軍為何如此?”
薛萬均認真道:“末將此拜當為麾下士卒,太子殿下,末將有意擴大傷兵營,甚至推進到豐府,殿下意下如何?”
(原為豐府,豐,其實就是豐富的豐)
推進到豐府?
迴想了一下地圖,李承乾苦笑連連。
長孫和李世民的囑咐,就是老老實實呆在朔方,哪兒都不許去,要是敢上戰場,就算僥幸迴去,也要行家法。臨行前,長孫還塞給張贇一根棗木棍子,據說是從晉陽老家祖祠裏麵弄來的。麵對這東西,李承乾不能反抗,否則就會被千夫所指。在這個時代反抗家法,那是跟當鬼子翻譯官兒一樣的罪行。甚至於一些豪族裏,家法打死了人,官府都沒辦法定罪。
拍拍薛萬均的肩膀,李承乾認真道:“薛將軍,母後一再告誡孤不得靠近戰場,所以,去豐府的事兒休要再提。不過,您可以去找孫道長,孫道長會幫你的。”
被太子一路攆著離開了傷兵營,薛萬均立時摸不著頭腦了。
從太子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不是吃不起苦的人啊,豐府雖然靠近突厥,但還是在大唐境內,怎麽就不能去了?不過既然是皇後的囑托,太子殿下也不好反抗啊!
暗歎一聲,薛萬均隻能去找孫思邈。
長安的軍報已經送到了朔方,奶奶的,老李靖這次發達了,前不久才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在朝堂裏占了個大位置,如今又被任命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雖然親自指揮的隻有五萬兵力,可加上並州都督李績、柴紹大總管和自己、還有老弟薛萬徹,總共統率十幾萬軍隊。
奶奶的,十幾萬啊!什麽時候咱也能混到這個地步?
流著口水走到孫思邈的住處,薛萬均忍不住歎了一口氣。
羨慕歸羨慕,這一次朔方的兵力竟然被李靖這個狗日的限製隻能迎擊逃竄的突厥人,最遠隻能移動到豐府,不得攻入突厥以內三百裏,簡直煩死個人。
孫思邈就住在封鎖圈兒以外,除了每天隔著琉璃窗口,跟病人代表交談圈兒內病情外,就是熬藥和配藥。
就如同李承乾說的那樣,藥石不管怎麽配伍,都隻能減緩病情,卻沒辦法根治。天氣徹底變冷以前,裏麵還有八百多人苟延殘喘,到了現在,不過剩下四百多人了。一半的死亡數,讓孫思邈痛不欲生。
再一次體會到了人在麵對瘟疫時的無力,讓他痛苦萬分。
不過好在剩下的四百多人病情已經逐漸穩定下來,有幾個強壯的,已經恢複了力氣,能夠照顧身邊的人了。
隻要天氣徹底的寒冷下來,這些幸存者,經過什麽“消毒”的程序後,就能出來了。
見薛萬均撓著頭過來討教,老道的臉上才露出一點笑容,悄聲的在薛萬均的耳邊說了一些什麽。
聽到這些,薛萬均露出了略帶一點為難的賤笑。
九月上旬的時候,李靖就抵達了朔方,跟程咬金不同,他就帶了一隊家將,幾乎是用玩命的速度趕了過來。
身在長安的時候,他就對東突厥邊境的局勢做出了全麵分析,所以被任命後,幹脆拋下了本該攜帶的五萬兵馬,直接竄到了朔方。
“並州都督、英國公李績為通漠道行軍總管由東路率主力直接進攻東突厥腹地,其主力的推進,勢必會引起頡利的反彈,可一戰失敗後,本就國力衰弱的頡利,也一定會選擇暫避鋒芒。
霍國公、金河道行軍總管柴紹,我會命令他在西路順黃河前進,與李績我倆遙相唿應,頡利西逃不成,隻能北上。
大同道行軍總管李道宗,副將張寶相,從靈州往西北挺進,既幫著隴右的程咬金等人牽製西突厥的注意力,同時也能提防頡利逃到西突厥。為恆安道行軍總管衛孝傑,應當鎮守燕雲地區防止突厥軍隊東逃。
突利可汗雖然與我大唐有密約,可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可不防。就算這一次是他假意歸附,設下的圈套,老夫也要帶隊往裏鑽。突厥雖然有幾十萬的軍隊,可都是牧民組成。如今正值寒冬,老夫不信他們還能集結起來。十幾萬軍隊,撐死他也啃不下去!
所以靈州都督、暢武道行軍總管薛萬淑,應該借道東北出擊突厥後方,監視突利可汗。雖然兵力不及突利,可他有所異動,牽製也是足夠了。哪怕薛萬淑邊戰邊退,等突利轉過身的時候,老夫也已經把頡利拿下了!”
每說一句話,李靖都會在地圖上畫上相應的路線和標記。沉穩的手,沒有一點顫抖,所畫線條沒有一點褶皺的痕跡。這就是自信,十幾萬軍隊,多方的協調,再加上對敵人的心理判斷,李靖在設立好這個計劃的時候,就已經把勝利握在了手裏。
整個中軍大帳裏,隻有他和李承乾兩個人,連張贇等人,都被趕了出去。太子親率的士兵包圍了中軍大帳,靠近的會被驅逐,硬闖的不管誰都會被砍死。
如果不是要教導李承乾,這些話語,李靖會爛在肚子裏,哪怕自己的家將,都不會告知。
看著淩亂線條中美觀的口袋陣型,李承乾感慨萬分。
這樣的戰術,恐怕也隻有李靖能製定出來了。別的將領,也隻能帶著一路兵馬硬碰硬,至於多方協調、甚至考慮好敵人的心理,就是皇帝,恐怕都沒有這麽細致。
一番話說完,李靖就把地圖扔進了火盆,連灰燼都用火鉤搗的粉碎。
“說說,你對老夫的安排有什麽看法?”
李承乾想了很久才試探的問道:“衛公,您考慮了東西南,為何沒有考慮到北?北方雖然嚴寒,但頡利走投無路之下,未必就不會往北走啊。連我都不怕往北走,估計這家夥就更不怕了。”
李靖沒好氣道:“你以為老夫會忘記北方?東突厥以北是鐵勒諸部的骨利幹,雖然臣服於東突厥,可是頡利暴虐,已經讓他們心生埋怨。之前骨利幹的使節往長安送上貢馬的時候,就曾明示反意。咱們大唐對東突厥動手,他們鐵定會對頡利落井下石。骨利幹被東突厥侵蝕的領土,就是咱們大唐許給骨利幹的酬勞!”
李承乾迷茫的點了點頭。鐵勒?骨利幹?這都是什麽玩意兒?還有剛剛地圖上寫著的通古斯、驅度寐國,這都是啥啊。唐代的曆史,自己也算是挺清楚的了,可是對這些家夥一無所知。
“有話就快問,明日老夫就要帶兵一萬,先去前線了。說實話,老夫很不看好你這次出來,幸好陛下知道老夫的難處,命令你必須呆在朔方,否則隻因為你一人,老夫就要多廢好多的心力。”
“我也要去豐府”的話,李承乾可不敢說出來,所以隻能拿出太子親率的印鑒,遞給李靖。
伸手接過印鑒,李靖沒有一點拒絕的意思。
其實他之所以跟李承乾說這麽多,說的這麽細,就是看中了李承乾手裏的太子親率。
有這樣一支戰力強大的軍隊,奇襲、破陣,用處多多。事實上這次的安排看似繁雜,最重要的還是他的中軍主力,而太子親率,就是中軍裏的一把尖刀!
李承乾自然明白李靖的意思,太子親率,事實上本來也是要交到李靖手裏的。強大的軍隊,隻有在睿智的統帥手裏,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戰力!
“太子親率,孤就交給衛公了,怎麽使用,衛公自行決斷,至於兩千禁軍,那就不是孤能擅自決斷的了。”
李靖點點頭,還躬身給李承乾施了一禮。這是正式的交接,不是論師生情誼的時候。
走出中軍大帳,張贇就像影子一樣,悄無聲息的到了李承乾的身後。
兩千禁軍,個個都是高手,但是他們的指揮權卻不在李承乾手裏,也不在於泰手裏,而是在張贇手裏!
皇後大概也猜測到了李靖可能會有的想法,所以毫不猶豫的又一次犯了禁,把軍權交到了宦官手裏。隻要張贇掌控著禁軍,李靖就算有十個膽子,十張臉皮,也不敢開這個口。
胡天八月沒有飛雪,九月也沒有,但是唿嘯的北風,已經開始吹得人臉疼。
張贇不愧是皇帝的貼身宦官,很是自覺的走到了迎風麵。
在中軍大帳外站定,李承乾迴過頭,張贇立刻笑臉以待。
“張贇啊,孤想著....”
“不行,皇後娘娘有命,兩千禁軍擅離殿下者死!殿下若是離開朔方北上,奴婢拚了這條命,也一定會請出李氏家法。”
沒法說了....
話都沒說完就被迴懟了。
閉上嘴,自討沒趣的李承乾路過孫思邈的住處,見老道已經悄咪咪的離開了,才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