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的心思很好猜,李綱知道,太子親率剛剛結束一場戰鬥,李承乾肯定是想要去看看的。


    雖然渭水的魚滋味不錯,但是老先生還是比較反感這一路的顛簸。


    見李綱答應了,李承乾笑了笑,繼續看老先生指定讓他看的書。


    自從多了李泰李恪後,李綱對李承乾的授課就變成了“寫讀書筆記”。神通廣大的老先生,總能找到各種罕見的書籍,供李承乾閱讀。除非是出現連李承乾也讀不懂的片段,否則老先生從來不插手。


    得益於這段時間的閱讀,李承乾對文言文的了解,直線攀升。


    值得一提的是,元日大朝會後,封德彜就辭去了尚書仆射的官位,迴家養病。本來隻是咳嗽的肺疾,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


    第二天一大早,照例的練劍完畢後,李承乾沒有直接迴去洗漱,而是看了看那道劍痕。


    隨著命中率的提升,劍痕已經從原來的兩厘米,變成了三厘米之深。這麽下去,可能不到夏天,這截木頭就要斷掉。


    對於太子的堅持不懈,李靖也是很滿意。見他在看劍痕,索性也上前。


    摸了摸劍痕,李靖道:“太子用劍,平揮這一項算是登堂入室了,什麽時候這段木頭斷裂,微臣就教太子下一階段的鍛煉。不過,在這之前,太子還是跟陛下說一聲,微臣準備教太子親率六花陣了。”


    既然要教六花陣,李承乾本人自然要在場。


    李承乾疑惑道:“您不是覺得我還小,不能太早教的嗎?”


    李靖神秘的一笑:“以前或許是這麽想的,但是,現在微臣改變主意了。”


    說完,李靖就轉身離開,獨留下李承乾在原地發懵。


    太子出宮,特別是太子隻有八歲的情況下,本來是難於登天的事。但是,有太子親率和李靖在,沒人跳出來阻攔。


    陣亡一百二十三人,每人策勳一轉,就算這是太子親率全體的功勞分配出來的結果,可還是沒人抓這個問題不放。訓練了四個月,太子親率在戰場上的表現,已經足夠震撼人心了。


    按照軍司馬的記錄,太子親率兩千人,將豳州叛軍一萬人的陣容鑿穿,總共用了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如果不是他們衝的太狠,缺失了後麵軍隊的接應,也不會陣亡這麽多人。


    這下,就算是對軍隊沒什麽了解的文臣,也選擇了閉口不言。這樣的戰力,的確足夠出眾了,而這,還隻是這群新兵娃子第一次上戰場、訓練四個月下的成績。


    在禁軍五百多人的護送下,李承乾跟著李靖父子一起抵達了渭水軍營。同行的,還有兵部自十六衛調來太子親率的補充人員,依舊是一百二十三人。


    跟以往熱鬧的軍營不同,士兵們雖然還在訓練,但是卻沒有了那種熱鬧勁兒,反而氣氛有種發悶的感覺。


    看著有點氣氛沉重的軍營,李靖道:“這是常有的事兒,事實上,老夫也看了軍報,太子親率殺敵四千有餘,平均下來每個人都幹掉了兩個。對初上戰場的新兵來說,這個戰績已經很不錯了。”


    李承乾則是歎了一口氣,那一百二十三的陣亡數字,依舊壓在他的心頭。


    走進軍營,也不打攪那些訓練的士兵,李靖帶著李德謇和李承乾,先進了中軍大帳。


    於泰和幾個太子貼身護衛,很自覺的沒有跟進來,而是守衛到了帳篷的四周。


    謝絕了主位,李承乾跟李德謇一起,坐到了下手位。


    坐到首位後,李靖直接開口講道:“今日,老夫要教你們的,是將帥之道。將帥者,三軍統領也。統領之時,當上識天文下知地利中通人和;征戰之時,當披肩執銳,勇於身先士卒;臨難不顧,內賞必行,罰容必信,當剿其敵軍,撫敵民心,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當還功與眾,退賞為兵。


    當不以敗為恥,不以勝為驕,當執法無情,守法當先,治兵有道,領軍有方,鼓舞士氣,振奮人心,當識人才,用賢才,交良友,行正道,收民心,整軍心,明大義,掌天地!


    夫將者,軍之主也。為人主者,首務修德。德之不休,則無以服眾也;眾不服則令難行;令難行則軍不整肅;軍不整肅則進退無法,攻守無度;進退無法,攻守無度者,亂軍也;軍亂則危,危則必敗。”


    這段話,李靖幾乎是一句一頓。


    李承乾還好些,有老先生那堆古文打底,這段並不困難的文字,理解起來不難。


    可李德謇就不這樣了,他雖然比李承乾年長,但是這麽長的一段話,聽完了也隻能理解個七八分。追憶剩下的三兩分時,記住的那七八分又開始遺忘了。


    李靖看了一眼自己額頭冒汗的兒子,再看看已經不再露出迷茫之色的太子,忍不住暗自歎息。


    再講一遍也是浪費時間,所以李靖直接問李承乾:“太子,統領之時,當上識天文下知地利中通人和,何也?”


    李承乾想了想才迴答道:“戰之利,天時地利人和也。知天時地利,則如有神助,損少而得多。知人和之策,雖絕境亦能反擊,以弱勝強。”


    李靖滿意的點了點頭,天時地利人和,這是誰都知道的領兵之策,可是真的到了戰場上,好多二愣子將軍還是悶頭猛衝,看到敵人就想直接試試。遊擊的軍隊還好些,若是大軍,就很容易動輒傾覆。所以,領兵的人,首先必須要沉得住氣。


    有李承乾的講解,一邊的李德謇也明白了過來。


    “征戰之時,當披肩執銳,勇於身先士卒,德謇,此話何解?”


    李德謇立刻迴答道:“征戰之時,將為領軍,將悍則軍強,將頹則軍弱,軍威係於此身也。”


    李靖終究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兒子雖然比不上太子聰明,但是終究還是有自己的見解的。


    又看向李承乾,李靖問:“臨難不顧,內賞必行,罰容必信,何也?”


    李承乾迴答道:“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能獨善其身,答應了士兵的獎賞,一定要兌現,處罰士兵的時候,一定要有根有據,讓人信服。此為‘信’也。人無信不立,將無信不威。統帥軍隊,信之一字,格外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孤才不要做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抉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抉望並收藏孤才不要做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