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朱由檢的秘旨不斷下達,大明的最高軍事機構五軍都督府快速行動起來,大量的軍令在朱由檢批準後快速離開大明京城,向全國各地的駐軍傳遞命令。
知道詳情的十數位大明文官重臣皆是守口如瓶,就如無事發生一樣老老實實的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尤其是早已經是迫在眉睫的賑災之事。
此次動兵不僅僅是五軍都督府在動作,同樣掌握一些兵權的兵部也配合著行動起來,很快,地方上的將領都收到朝廷的命令,他們也帶著軍隊開始按照命令向各地緩緩移動。
同時遍布大明的錦衣衛也加大了情報的刺探力度,尤其是那幾家蠢蠢欲動領頭家族的一舉一動都落在錦衣衛的眼中。
雖然此事絕對是大事,但是無論是大明皇帝朱由檢還是京城的諸多重臣們,這個時候超過八成的精力都放在賑災之上。
地方上已經開始出現數量不少的難民。
在朱由檢命令之下已經改名為大明南海海軍的原大明東南水師已經開始前往南洋運輸糧食,而且不僅僅是他們,麵對著朝廷來之不拒的征收糧食,大明的商人們也開始行動起來。
另一方麵早已經和大明形成巨量糧食貿易的西洋人也是抓住這個機會,尤其是占領南洋大量島嶼的荷蘭人更是興奮異常。
這一次可是和以前不一樣,雖然十年前大明大規模開始海貿之時,就有極大糧食的需求,西洋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要知道之前他們和大明做生意可都是花費大量的白銀購買明國的商品,而明國卻根本不買他們的商品。
西洋人雖然知道這裏麵有極大的問題,但是他們完全無法放棄明國的商品。
現在明國需要購買糧食,荷蘭人自然格外重視,大量的南洋土著被荷蘭人組織起來,用皮鞭和火槍讓土著去開墾耕地,種植水稻,最終再售賣給明國。
但即便是如此,明國的絲綢、茶葉等商品還是數量太少了。根本就不夠他們歐洲人分。
這一次大明可是放話了,隻要給大明拉來糧食,絲綢、瓷器、茶葉大明不設限製,隻要有糧食,絲綢茶葉大明應有盡有。
得到消息的荷蘭人自然開始行動起來,大量的糧食從土著手裏征收到荷蘭人手中,之後通過船隻拉到大明的港口,很快就能售賣一空,然後換上明國的商品。
不僅僅是他們,一直在淡馬錫(今新加坡)的方正化也行動起來,這一年多在淡馬錫島以及周圍的土地上已經有兩萬大明人,這片土地統治者柔佛王國根本就不在乎這片荒蕪之地。
對於大明的到來,柔佛王國自然極為興奮,他們需要大明來抵抗西洋人。於是他們也就不管淡馬錫周圍的土地。
因此方正化的土地開墾極為順利,不到兩年時間他們就開墾了近五十萬畝的土地,現在方正化也調集船隻向大明運輸糧食。
呂宋、沙瑤島的大明官府也快速行動起來,一方麵準備接收朝廷移民,另一方麵同樣開始調集糧食,呂宋的開發程度已經頗為不錯,此時調集百萬石糧食問題並不大。
可以說在大明周邊幾乎所有的土地上,數量巨大的糧食正在快速向大明搬運!
於此同時拿著朱由檢尚方寶劍的三位重臣已經在向災區快速移動。
溫體仁是最先開戰工作的,按照朝廷規劃,溫體仁負責的是距離京城最近的,走在路上的溫體仁已經在腦海中想著陝西、山西、漠南三省的資料。
“三省經過近十年的移民,移民數量絕對降低了五百萬以上!這些人口朝廷已經在有了清晰的記錄,肯定沒有問題。
而按照黃立極之前重新人口清查的結果顯示,陝西竟然還有五百萬百姓,要知道之前陝西編戶的僅僅是三百萬人而已。
山西更是多達六百萬人,之前編戶也不過四百萬人而已?
另外的漠南之前不過數萬人,現在已經近百萬人口!
而這僅僅三省,就比之前多了八百萬人以上,這個數據實在是讓人震驚。
而三省竟然有千萬災民,這賑災就實在是有些困難了。”
看著道路兩側幹裂的土地,以及空氣中那火辣辣的陽光,溫體仁心中更加沉重,看這陣仗,短時間內這旱情恐怕不會減緩了,大明數千萬黎民何辜啊!
很快溫體仁就抵達了太原城,在溫體仁的命令下,當地官員第一時間打開了太原城中規模巨大的糧倉開始了有條不紊的賑災,大量的災民被組織起來開始修建官道,開墾土地,興修水利。
不僅僅是太原,在極短時間內,北方數省皆是官倉大開,數百萬災民在官府的組織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勞作。
這數年時間的賑災,大明地方上的官員們對此已經相當熟悉了。
同時,又一次大規模的移民工作再次開啟,之前或許是故土難離,或許是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百姓不願意移民。
但在這樣的旱災中,大量的難民別無選擇,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移民。
山西、陝西、河南組織了近二十萬災民開始向西域進發,他們將作為朝廷第一批開墾西域的百姓。
河南、山東、北直隸的災民也浩浩蕩蕩的向登萊進發,哪裏大明北方海軍以及大量的商船都在這裏,他們將登上船隻,一路航行到遼東,此時的遼東極為缺乏人口開發。
為了開發遼東、賑濟災民,鎮江的十萬大軍,為了征朝準備的百萬石糧食也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有糧食讓災民吃飽,有大軍維持秩序,一切都有條不紊,遼沈地區大明數百年開墾的耕地經過數年荒蕪之後再次被大明人開墾出來。
大量被堵塞被破壞的水利設施再次被挖開,遼東似乎是一片欣欣向榮。
南方兩省的災民也開始向廣州、泉州集結,他們將被大明海軍送到沙瑤島以及淡馬錫。
在海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下,大明士人都鬆了一口氣,大明的災情似乎被壓了下去。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大多數人想象中的那麽美好。
陰影中早已經是暗流洶湧。
…………
知道詳情的十數位大明文官重臣皆是守口如瓶,就如無事發生一樣老老實實的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尤其是早已經是迫在眉睫的賑災之事。
此次動兵不僅僅是五軍都督府在動作,同樣掌握一些兵權的兵部也配合著行動起來,很快,地方上的將領都收到朝廷的命令,他們也帶著軍隊開始按照命令向各地緩緩移動。
同時遍布大明的錦衣衛也加大了情報的刺探力度,尤其是那幾家蠢蠢欲動領頭家族的一舉一動都落在錦衣衛的眼中。
雖然此事絕對是大事,但是無論是大明皇帝朱由檢還是京城的諸多重臣們,這個時候超過八成的精力都放在賑災之上。
地方上已經開始出現數量不少的難民。
在朱由檢命令之下已經改名為大明南海海軍的原大明東南水師已經開始前往南洋運輸糧食,而且不僅僅是他們,麵對著朝廷來之不拒的征收糧食,大明的商人們也開始行動起來。
另一方麵早已經和大明形成巨量糧食貿易的西洋人也是抓住這個機會,尤其是占領南洋大量島嶼的荷蘭人更是興奮異常。
這一次可是和以前不一樣,雖然十年前大明大規模開始海貿之時,就有極大糧食的需求,西洋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要知道之前他們和大明做生意可都是花費大量的白銀購買明國的商品,而明國卻根本不買他們的商品。
西洋人雖然知道這裏麵有極大的問題,但是他們完全無法放棄明國的商品。
現在明國需要購買糧食,荷蘭人自然格外重視,大量的南洋土著被荷蘭人組織起來,用皮鞭和火槍讓土著去開墾耕地,種植水稻,最終再售賣給明國。
但即便是如此,明國的絲綢、茶葉等商品還是數量太少了。根本就不夠他們歐洲人分。
這一次大明可是放話了,隻要給大明拉來糧食,絲綢、瓷器、茶葉大明不設限製,隻要有糧食,絲綢茶葉大明應有盡有。
得到消息的荷蘭人自然開始行動起來,大量的糧食從土著手裏征收到荷蘭人手中,之後通過船隻拉到大明的港口,很快就能售賣一空,然後換上明國的商品。
不僅僅是他們,一直在淡馬錫(今新加坡)的方正化也行動起來,這一年多在淡馬錫島以及周圍的土地上已經有兩萬大明人,這片土地統治者柔佛王國根本就不在乎這片荒蕪之地。
對於大明的到來,柔佛王國自然極為興奮,他們需要大明來抵抗西洋人。於是他們也就不管淡馬錫周圍的土地。
因此方正化的土地開墾極為順利,不到兩年時間他們就開墾了近五十萬畝的土地,現在方正化也調集船隻向大明運輸糧食。
呂宋、沙瑤島的大明官府也快速行動起來,一方麵準備接收朝廷移民,另一方麵同樣開始調集糧食,呂宋的開發程度已經頗為不錯,此時調集百萬石糧食問題並不大。
可以說在大明周邊幾乎所有的土地上,數量巨大的糧食正在快速向大明搬運!
於此同時拿著朱由檢尚方寶劍的三位重臣已經在向災區快速移動。
溫體仁是最先開戰工作的,按照朝廷規劃,溫體仁負責的是距離京城最近的,走在路上的溫體仁已經在腦海中想著陝西、山西、漠南三省的資料。
“三省經過近十年的移民,移民數量絕對降低了五百萬以上!這些人口朝廷已經在有了清晰的記錄,肯定沒有問題。
而按照黃立極之前重新人口清查的結果顯示,陝西竟然還有五百萬百姓,要知道之前陝西編戶的僅僅是三百萬人而已。
山西更是多達六百萬人,之前編戶也不過四百萬人而已?
另外的漠南之前不過數萬人,現在已經近百萬人口!
而這僅僅三省,就比之前多了八百萬人以上,這個數據實在是讓人震驚。
而三省竟然有千萬災民,這賑災就實在是有些困難了。”
看著道路兩側幹裂的土地,以及空氣中那火辣辣的陽光,溫體仁心中更加沉重,看這陣仗,短時間內這旱情恐怕不會減緩了,大明數千萬黎民何辜啊!
很快溫體仁就抵達了太原城,在溫體仁的命令下,當地官員第一時間打開了太原城中規模巨大的糧倉開始了有條不紊的賑災,大量的災民被組織起來開始修建官道,開墾土地,興修水利。
不僅僅是太原,在極短時間內,北方數省皆是官倉大開,數百萬災民在官府的組織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勞作。
這數年時間的賑災,大明地方上的官員們對此已經相當熟悉了。
同時,又一次大規模的移民工作再次開啟,之前或許是故土難離,或許是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很多百姓不願意移民。
但在這樣的旱災中,大量的難民別無選擇,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移民。
山西、陝西、河南組織了近二十萬災民開始向西域進發,他們將作為朝廷第一批開墾西域的百姓。
河南、山東、北直隸的災民也浩浩蕩蕩的向登萊進發,哪裏大明北方海軍以及大量的商船都在這裏,他們將登上船隻,一路航行到遼東,此時的遼東極為缺乏人口開發。
為了開發遼東、賑濟災民,鎮江的十萬大軍,為了征朝準備的百萬石糧食也在這個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有糧食讓災民吃飽,有大軍維持秩序,一切都有條不紊,遼沈地區大明數百年開墾的耕地經過數年荒蕪之後再次被大明人開墾出來。
大量被堵塞被破壞的水利設施再次被挖開,遼東似乎是一片欣欣向榮。
南方兩省的災民也開始向廣州、泉州集結,他們將被大明海軍送到沙瑤島以及淡馬錫。
在海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下,大明士人都鬆了一口氣,大明的災情似乎被壓了下去。
然而事情並沒有像大多數人想象中的那麽美好。
陰影中早已經是暗流洶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