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他在皇上麵前說出要從跟子上解決吏員問題的話,他郭允厚就下定決心了。


    既然皇上再次給了他一次機會,他郭允厚也就不會再輕易放手了。


    鄭三俊能大刀闊斧的處理刑部之事,甚至之後還能直接管理大明所有地方上的辦案人員,刑部權力大增。


    他郭允厚也不落人後,不過是處死數千人罷了,拚了名聲不要罷了,必須要嚴肅處置這些猖狂之徒,一旦朝廷將這些人的罪行公布,郭允厚想著全天下都沒有人膽敢給他們求情。天下百姓會把他們給罵死的。


    據他估計,皇帝打算讓朝廷六部直接控製地方上的六房,不管是刑部還是戶部恐怕都是皇上的實驗台,一旦功成,這樣的場景定然會在不久後出現。


    這麽說來,他的任務還不算挺重啊。


    他自嘲一笑,一臉陰沉的走入戶部衙門,開始召集戶部人手,這件事要開始了。


    然而剛剛在文華殿的所有文官們都忘記了,朱由檢絲毫沒有和他們提西南之戰的封賞之事,他們都被朱由檢特意提出的收稅之事吸引了全部的精力。


    此時迴到乾清宮的朱由檢已經絲毫沒有剛才憤怒的樣子。他坐在那張他的專屬椅子上,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剛才在文華殿,他的那些憤怒大多數都是裝的,當然他心中也有一定的憤怒,這主要是因為這些情況他心裏已經有所準備了。


    他的主要目的還是讓這些官員們跟隨他朱由檢的步伐,全麵去解決地方吏員的問題。


    相信經過這次的整頓,百姓們的生活壓力也能降低不少,也能讓所有人都認識到吏員的本來麵目,大大降低之後的阻力。


    這些吏員對百姓的傷害往往比朝廷在地方的官吏更加可怕,這次定然要將所有的吏員全部整頓一遍,那怕用上數年時間,也定然要做成功,隻有百姓的壓力減小,大明才能真正安全下來。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刑部和戶部了,若是他們整頓成功,並且在自己的支持下,將所有地方上的吏員全部納入刑部和戶部的管轄,並且最終建立中央、省、府州、縣這樣的四級機構。


    徹底將地方上的吏員納入朝廷的管控之中,中央集權必然會大增,不說迴到秦漢之時中央朝廷可以控製每一個人,至少也要做到唐初。


    那可是切切實實的編戶齊民啊,將朝廷的力量投射到一個社會真正的基層,而不是像現在這個樣子,皇權不下縣。


    想想朱由檢就覺得不對勁,皇權不下縣?這是誰提出的混賬想法?秦漢時期的亭長、裏長都去哪裏了?那麽縣以下是誰在管?


    是那些地主啊。


    可以說大明的城市一定程度上是朝廷管理的,而龐大的農村,占大明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被他們掌控,而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科舉的受益者,他們不用納稅,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的。


    他們用盡一切手段搶奪自耕農們的土地,將他們劃歸自己所有。


    他們掌控的百姓、財富竟然比中央朝廷都要多的多!


    不然的話兩百多年的大明自永樂皇帝開始,黃冊上的人口數量竟然就不漲了。兩百餘年的和平人口不漲,這不是開玩笑的嗎?傻子都知道不對勁吧。


    連自己國家人口數量都搞不清楚的朝代基本上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這樣的情況是絕對不對勁,這必須要改變,一切改變都將從朕開始,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


    等刑部和戶部的權勢大增後,其他四部的官員們那一位能忍得住?那個部門願意自己被其他部門給壓下去?朱由檢相信他們定然是忍不住的,到時候朝堂之上自然水到渠成。


    關鍵問題還是吏員的問題!想要將吏員的問題全麵解決,必須要給他們一個升職渠道,讓他們和官員一樣進行不斷的考核。雖然說不能解決問題,但是至少可大大緩解現在的惡劣情況。


    但是這樣徹底的表革實在是太難了,那些科舉出身的官員必然是會反對的,甚至會不惜一切!


    他們辛辛苦苦讀書數十年,受到了聖人的教導這才能為官,現在皇上竟然想讓小小吏員進入官場,享受和他們一樣的待遇,簡直是豈有此理,他們如何能忍?


    朱由檢相信若是自己強製進行推動,恐怕天下的文人士子們恐怕真要揭竿而起了,畢竟這樣的行為就是在刨他們的根啊!


    兩百餘年間大明的科舉已經培育出一個巨無霸的利益團體,他們相互構連,現在的大明,恐怕他們才是真正的主人吧!


    而科舉為官就是他們的根本。


    這個實在是不好動啊。


    朱由檢緩緩放下手中的杯子,不著急,朕會慢慢來,朕總會有辦法的,大不了掀桌子,誰怕誰。


    …………


    隨著朝廷向外正式公布西南戰爭平定、奢崇明、安邦彥授首,水西織金城收複。


    在京城周圍的百姓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老百姓大多大多都是聽聽熱鬧罷了,那些讀書人、地主、士人家族則是大大受到了震懾。


    原本這些自認為有頭腦的家族已經心中對於大明不那麽忠誠了,畢竟對他們而言,朝廷是朝廷,家族是家族。


    大明這十數年的混亂的情況,他們仿佛從中發現了了不得的東西,他們仿佛已經看出了改朝換代的征兆。


    畢竟自古以來的國祚最長的也就是享國兩百餘年罷了,按理說現在大明已經將近三百年了,算算時間也快到時候了。


    這些人或許口中不說,但是敏銳的他們已經開始在行動上為亂世作準備了,所有人都知道,亂世糧食最重要,他們已經開始紛紛囤積糧食了。


    現在朝廷竟然在短短的半年內連續取得兩場大勝,難道大明還有救?真的還能有“崇禎中興”?自己難道判斷錯了?


    雖然他們不至於改變看法,但他們至少保持官網,該有的準備也都紛紛停下。接下來數個月京城的糧價竟然突兀的下降了一成有餘。


    甚至整個大明的糧價都有所下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鑄剛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史昭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史昭昭並收藏重鑄剛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