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事情發展的確和錢謙益所預料到的差距不大,他們兩人送出去了十數封書信,甚至還親自出馬,找尋自己頗有交情的官員,好言相求,希望他們看在往日的情分上給予一定的幫助。
然而近一半的書信送出去後再也沒有消息了,剩下的大多數也是做做樣子罷了,完全沒有取得什麽效果。
有的“好友”甚至見都不見他們,見過麵的也是能推脫就推脫,有的還在勸他們早起抽身,莫要再牽連其中,沒有一人承諾親自出手去幫助他們。
錢謙益還好,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抱什麽希望,現在做的這些不過是讓他心中更加好受一些罷了。
現在的結果一切都是在意料之中,心中唯一多的就是更加清晰的認識:東林真的是不行了!
而侯恂心中也是充滿了絕望與憤懣,為什麽?為什麽真的是這樣。
看看現在在這南直隸傳遞的諸多消息,這裏麵都是假消息啊,沒有一個是真的,但是這又有什麽辦法,如此大規模的謠言傳播下去假的都會變成真的。
這樣下去,不到一個月就能傳到半個大明,到時候東林黨就真的完了。那自己豈不是真的完了,這一輩子恐怕就真的沒有希望再踏入官場了。
痛苦是痛苦,可是他自己卻是無能為力,能做的事他都已經去做了,還有的努力也都有了。然而他什麽也改變不了,一切之能在深淵中沉淪。
想到這裏侯恂心中更加痛苦了。
……
然而不管他們如何想,這一股磅礴的謠言影響力越來越大,它已經傳出了南直隸,快速的向周圍傳播。
南直隸的一眾官員對此心中也是極為震驚,這小小的“言論”竟然會有這麽大的影響力?原本名聲極佳的東林人現在現在幾乎是人人喊打,這力量令人害怕。
你看看這南京城的大街上,秦淮河上,可還有那個讀書人敢自稱是東林人?沒有,幾乎是一個都沒有。
錢謙益和侯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牽扯,在謠言之中,雖然並沒有關於他們的信息,但是他們作為現今東林黨的兩位領袖,他們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詆毀,之前的那種諾大的名聲幾乎消失殆盡。
現在兩人都待在自己的府邸之中,根本就不敢出來。
在南直隸的發生的事也很快的被送到了京城,第一個送到的還是錦衣衛的情報,之後不久陳奇瑜等南直隸官員也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急急忙忙寫了奏折,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朱由檢得到這個消息是也被震驚的不輕,他完全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件事情和他真的沒有關係。
這完全可以說是意外之喜,在這之前說實話東林黨在官場上的影響力已經很差了,根本不可能掀起太大的風浪,朱由檢甚至都對它有一些忽略了。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啊,他們自己內部竟然出現了內訌,而且這個內訌對東林黨來說還是致命的。
這一擊足夠讓東林黨最後的力量再次瓦解一大半,剩下的恐怕真的就是不足為慮了。
不過,這樣的大規模引導輿論恐怕不太好,至少對朕,對朝廷不太好。
這一次定然會讓很多人認識到輿論的力量,之後說不定還會有人效仿他們來對付朝廷的命令。
自己恐怕不能無動於衷,不管他們如此行事的結果是否對自己有利,他們做事的方式問題實在是太大了,朝廷不能不管,但是又不能管的太嚴,處理的太重。
哎,真是頭疼。
這究竟該如何處罰這些人?
沉思良久,朱由檢還是定下了處理方法。這些人畢竟沒有違法,實在是不好嚴厲處罰,更何況嚴厲處罰有可能會讓天下官員士子認為他這個皇帝想用東林黨,之後又做出不好的動作,這種可能可十分不美好。
他可是很不容易讓天下人明白他這位年輕的皇帝並不信任東林黨,一點兒都不想用他們,現在自然不願意讓著一結果前功盡棄。
因此朱由檢還是決定對他們有一些“合適”的處罰。
處罰很簡單,朱由檢準備在下一期的邸報上對這一批人的行為表示嚴重批評,這一篇文章要以朱由檢的身份印在邸報上。
朱由檢相信在這個極其重視名聲的時代,當你們的君父表示了對你們的不滿,批評,這些人就算自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麽其他人也會遠離他們,將他們孤立起來。
……
朱由檢是這樣想的,他也是這樣做的。
半個月後,這樣的一份邸報通過成熟的渠道被送到了大江南北,在極端的時間內整件事情的內情就傳遍大明。
朱由檢的這一篇文章也引起了渲染大波。
要知道,這還是邸報上第一次刊登大明皇帝朱由檢的文章,崇禎皇帝可是大明的中興之君,他的文章自然是極受重視的,他們也想看看這篇文章究竟寫了什麽。
於是幾乎所有的士子都極為興奮的捧著邸報細細的品讀著這一篇文章。
“好,好啊,真是一篇好文章,簡直是文采斐然。”,一名中年士子剛拿到邸報掃了一眼就大聲道。
“是極,是極,聖上大才啊!”
……
良久眾人才將注意力轉移到文章內容之中,這,南直隸那邊的東林黨士子已經如此猖狂了嗎?一千餘人一同行動,果然是大手筆。
隻是皇上的語氣似乎是頗為嚴厲啊,那些士子也沒有做錯什麽事,僅僅是說出了他們的實情罷了。
讀完文章後,眾人才明白原來皇上厭惡的是他們采用的這種方法。
眾人心中驚醒,是啊,這些人猜用的方法不正是東林黨所擅長的嗎?這難道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在他們用來對付東林黨人,難道以後就沒有人再用這種方法對付自己?
皇上聖明啊,這樣的卑劣手段絕對不允許旁人隨便使用,不然恐怕要天下大亂啊,必須要受到嚴懲。
而朱由檢的這一篇文章也讓天下士子對於東林士子所傳播的謠言產生了興趣,大大加速了消息的傳播,又對東林黨產生了一記重擊。
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意外之喜。
……
眾人並不知道,這一篇文章並不是他們所敬重的大明皇帝朱由檢親自寫的,而是朝中一位文采斐然的官員所寫。
…………
然而近一半的書信送出去後再也沒有消息了,剩下的大多數也是做做樣子罷了,完全沒有取得什麽效果。
有的“好友”甚至見都不見他們,見過麵的也是能推脫就推脫,有的還在勸他們早起抽身,莫要再牽連其中,沒有一人承諾親自出手去幫助他們。
錢謙益還好,他至始至終都沒有抱什麽希望,現在做的這些不過是讓他心中更加好受一些罷了。
現在的結果一切都是在意料之中,心中唯一多的就是更加清晰的認識:東林真的是不行了!
而侯恂心中也是充滿了絕望與憤懣,為什麽?為什麽真的是這樣。
看看現在在這南直隸傳遞的諸多消息,這裏麵都是假消息啊,沒有一個是真的,但是這又有什麽辦法,如此大規模的謠言傳播下去假的都會變成真的。
這樣下去,不到一個月就能傳到半個大明,到時候東林黨就真的完了。那自己豈不是真的完了,這一輩子恐怕就真的沒有希望再踏入官場了。
痛苦是痛苦,可是他自己卻是無能為力,能做的事他都已經去做了,還有的努力也都有了。然而他什麽也改變不了,一切之能在深淵中沉淪。
想到這裏侯恂心中更加痛苦了。
……
然而不管他們如何想,這一股磅礴的謠言影響力越來越大,它已經傳出了南直隸,快速的向周圍傳播。
南直隸的一眾官員對此心中也是極為震驚,這小小的“言論”竟然會有這麽大的影響力?原本名聲極佳的東林人現在現在幾乎是人人喊打,這力量令人害怕。
你看看這南京城的大街上,秦淮河上,可還有那個讀書人敢自稱是東林人?沒有,幾乎是一個都沒有。
錢謙益和侯恂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牽扯,在謠言之中,雖然並沒有關於他們的信息,但是他們作為現今東林黨的兩位領袖,他們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詆毀,之前的那種諾大的名聲幾乎消失殆盡。
現在兩人都待在自己的府邸之中,根本就不敢出來。
在南直隸的發生的事也很快的被送到了京城,第一個送到的還是錦衣衛的情報,之後不久陳奇瑜等南直隸官員也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急急忙忙寫了奏折,快馬加鞭送往京城。
朱由檢得到這個消息是也被震驚的不輕,他完全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這件事情和他真的沒有關係。
這完全可以說是意外之喜,在這之前說實話東林黨在官場上的影響力已經很差了,根本不可能掀起太大的風浪,朱由檢甚至都對它有一些忽略了。
然而萬萬沒有想到啊,他們自己內部竟然出現了內訌,而且這個內訌對東林黨來說還是致命的。
這一擊足夠讓東林黨最後的力量再次瓦解一大半,剩下的恐怕真的就是不足為慮了。
不過,這樣的大規模引導輿論恐怕不太好,至少對朕,對朝廷不太好。
這一次定然會讓很多人認識到輿論的力量,之後說不定還會有人效仿他們來對付朝廷的命令。
自己恐怕不能無動於衷,不管他們如此行事的結果是否對自己有利,他們做事的方式問題實在是太大了,朝廷不能不管,但是又不能管的太嚴,處理的太重。
哎,真是頭疼。
這究竟該如何處罰這些人?
沉思良久,朱由檢還是定下了處理方法。這些人畢竟沒有違法,實在是不好嚴厲處罰,更何況嚴厲處罰有可能會讓天下官員士子認為他這個皇帝想用東林黨,之後又做出不好的動作,這種可能可十分不美好。
他可是很不容易讓天下人明白他這位年輕的皇帝並不信任東林黨,一點兒都不想用他們,現在自然不願意讓著一結果前功盡棄。
因此朱由檢還是決定對他們有一些“合適”的處罰。
處罰很簡單,朱由檢準備在下一期的邸報上對這一批人的行為表示嚴重批評,這一篇文章要以朱由檢的身份印在邸報上。
朱由檢相信在這個極其重視名聲的時代,當你們的君父表示了對你們的不滿,批評,這些人就算自己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那麽其他人也會遠離他們,將他們孤立起來。
……
朱由檢是這樣想的,他也是這樣做的。
半個月後,這樣的一份邸報通過成熟的渠道被送到了大江南北,在極端的時間內整件事情的內情就傳遍大明。
朱由檢的這一篇文章也引起了渲染大波。
要知道,這還是邸報上第一次刊登大明皇帝朱由檢的文章,崇禎皇帝可是大明的中興之君,他的文章自然是極受重視的,他們也想看看這篇文章究竟寫了什麽。
於是幾乎所有的士子都極為興奮的捧著邸報細細的品讀著這一篇文章。
“好,好啊,真是一篇好文章,簡直是文采斐然。”,一名中年士子剛拿到邸報掃了一眼就大聲道。
“是極,是極,聖上大才啊!”
……
良久眾人才將注意力轉移到文章內容之中,這,南直隸那邊的東林黨士子已經如此猖狂了嗎?一千餘人一同行動,果然是大手筆。
隻是皇上的語氣似乎是頗為嚴厲啊,那些士子也沒有做錯什麽事,僅僅是說出了他們的實情罷了。
讀完文章後,眾人才明白原來皇上厭惡的是他們采用的這種方法。
眾人心中驚醒,是啊,這些人猜用的方法不正是東林黨所擅長的嗎?這難道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在他們用來對付東林黨人,難道以後就沒有人再用這種方法對付自己?
皇上聖明啊,這樣的卑劣手段絕對不允許旁人隨便使用,不然恐怕要天下大亂啊,必須要受到嚴懲。
而朱由檢的這一篇文章也讓天下士子對於東林士子所傳播的謠言產生了興趣,大大加速了消息的傳播,又對東林黨產生了一記重擊。
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意外之喜。
……
眾人並不知道,這一篇文章並不是他們所敬重的大明皇帝朱由檢親自寫的,而是朝中一位文采斐然的官員所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