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並沒有因為此事而引起太大的波瀾,畢竟秦王一脈和朱由檢的血脈關係實在是太遠了,在皇宮之內也沒有人會為了秦王而得罪皇上。
之後一段時間通過邸報將秦王一案詳細過通報天下後,大多數人都是為朱由檢拍手叫好的,即便是有那麽一些人心中對此不甚滿意,但是也不敢說出來,隻能在心中表示不滿,畢竟朱由檢這樣做的理由中有一個是為了給慘死的百姓一個交代。
百姓們是很感恩的,他們也是知道名不與官鬥這句古話的,現在他們即便是沒有鬥,皇上也為他們做主了,真是聖君啊!
朱由檢對於這個結果很是驚喜,看來大多數的百姓們還是不太關心所謂的宗室親情,他們隻看到了,皇上親自為他們做主,甚至為此除去了一位藩王的爵位。
而對於大明各地的藩王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皇帝竟然為了區區幾個賤民就廢除了傳承了兩百餘年的秦封國,這簡直是不可思義。
眾親王幾乎能夠感受到彌漫在身上的寒意冰冷刺骨,眾人在稍稍呆愣之後,連忙對王府以前所做的惡事再清查一遍,務必除去所有的證據,同時將自己做的有些過分且年代又近的土地全部歸還。
並且小心翼翼的銷毀了王府之中的一些違禁物品,這些東西已經不能留了,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在這些事情做完之後,他們小心翼翼的迴到書房,仔細斟酌後寫下奏折,請求對秦王一脈從輕處置、甚至還有為自己這些年來所做的一些惡事請罪的一份奏折。
畢竟這個年頭那家王府沒有被文官彈劾他們搶占土地之類的事情?隻是以前朝廷並沒有對此大動幹戈罷了,現在一切都要將其消除在萌芽之中。哎!這大明的秦王越來越難做了。
王府歸還土地的事情在地方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眾王府的刻意推動下,一時間地方之上對於眾藩王的讚歎之聲彌漫起來。
朱由檢在收到這些親王的奏折後,沒有將他們置之不管,他對每一份奏折都進行了詳細的迴複,詳細的描述了自己為何會如此處理秦王一案,表達了自己不得不這樣做的苦衷,在大明形勢危機的情況下,秦王殺害上千大明子民,必須要嚴懲。
這是在挖大明的根基啊,朝廷絕對不能置之不理,而秦王一脈竟然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私自營造違禁物品,其心可誅。
自己為了他們能夠好好的活下去,給了宗藩們數量不少的田地和銀子。
又對於眾位藩王表達了安撫,隻要不做錯事,大家都是很安全的。
甚至朱由檢還說道允許諸位親王來接濟秦王一脈眾宗藩。
最後又極其隱晦的提到了齊王和穀王一脈。
……
收到迴複的眾親王心中略微鬆了一口氣,以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人吧,至於接濟秦王一脈,別開玩笑了,自己家還接濟不過來呢,皇上不是給了他們一戶數百畝土地嗎?又餓不著他們。
最後皇上提到的齊王和穀王更是讓他們心驚膽顫,自己還是老實一點兒吧,皇上沒有將秦王一脈監管起來算是好的了。
這件事在宗藩間的影響才漸漸平息。
而在陝西引起的波瀾是最大的,當劉世襲帶著朱由檢的聖旨迴到陝西,開始和鄭三俊、郭允厚全麵處理秦王一脈財產沒收,以及之後的分發之事時。
在西安,秦王以後再也沒了的消息在百姓之中引起震天的歡唿聲,慶祝活動甚至持續了數天之久。
作為和秦王同城之人,他們對於秦王可沒有什麽好感,現在好了,以後它再也不會存在了。
而劉世襲、鄭三俊、郭允厚三人是忙的頭痛,不得已之下,他們向滿桂請求調來一些軍隊來負責這些事情。
沒辦法秦王一係宗藩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不管是沒收秦王一係的諸多財產,還是按照人頭數量分配土地、銀子,都是一件極其複雜的工作。
特別是那三萬頃的土地,以及那近兩萬戶的佃戶更是十分麻煩。
這些土地按照皇帝的要求,今年在麥子收獲之後大多數將作為紅薯的育苗之地,畢竟這樣大塊的土地也不容易找到,負責陝西、河南、山西、河套、川北等地的育苗基地,可謂是重中之重。
他們的人手實在是忙不過來,為此他們就連在陝西的稅課司的人都借來了不少,他們對於秦王府的各項財產最為清楚,而且這些人都在算賬這方麵有天賦,甚至還從少府要了一些數算能力很不錯的人過來。
秦王一係大約有五千戶,但是算上女眷總人數將近五萬人,平均下來一戶近十人,沒辦法宗藩們家的女眷和小孩子太多了。
每戶擁有超過二百畝土地、兩百兩銀子,當看到這個數量的田地、銀子之時,負責此事的文官們不由感歎皇上果然宅心仁厚,竟然給他們這麽多的財物。
至於秦王一係的宗藩們此時仿佛天塌一樣,他們想不通,事情怎麽會到了這一步,他們的爵位就這樣沒了?這以後可能麽過啊,家中的財產也要被沒收,每人隻剩下二十畝田地,二十兩銀子,這點兒錢財夠做什麽?他們對於朱存樞這秦王主脈更是恨得牙癢癢。
當然這是那些郡王、鎮國將軍之類高階宗藩們的想法。
對於那些輔國中尉、奉國中尉而言,他們是高興的,對於這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名頭他們早就不想要了,現在去除了也好。
況且二十畝田地,二十兩白銀,這一筆財富是他們家中原本財富的數倍甚至於十數倍之多,足夠他們一家幾口人過上相當不錯的生活了,他們簡直就是喜極而泣。
甚至以後還可以參加科考可以從軍等等,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現在也可以做了。
不過他們的感受已經沒有人在意了,畢竟他們已經是庶民了。
一切都在緊張的進行中,相信很快秦王一係的所有財產就能查證完畢。
之後一段時間通過邸報將秦王一案詳細過通報天下後,大多數人都是為朱由檢拍手叫好的,即便是有那麽一些人心中對此不甚滿意,但是也不敢說出來,隻能在心中表示不滿,畢竟朱由檢這樣做的理由中有一個是為了給慘死的百姓一個交代。
百姓們是很感恩的,他們也是知道名不與官鬥這句古話的,現在他們即便是沒有鬥,皇上也為他們做主了,真是聖君啊!
朱由檢對於這個結果很是驚喜,看來大多數的百姓們還是不太關心所謂的宗室親情,他們隻看到了,皇上親自為他們做主,甚至為此除去了一位藩王的爵位。
而對於大明各地的藩王來說,這簡直就是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皇帝竟然為了區區幾個賤民就廢除了傳承了兩百餘年的秦封國,這簡直是不可思義。
眾親王幾乎能夠感受到彌漫在身上的寒意冰冷刺骨,眾人在稍稍呆愣之後,連忙對王府以前所做的惡事再清查一遍,務必除去所有的證據,同時將自己做的有些過分且年代又近的土地全部歸還。
並且小心翼翼的銷毀了王府之中的一些違禁物品,這些東西已經不能留了,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在這些事情做完之後,他們小心翼翼的迴到書房,仔細斟酌後寫下奏折,請求對秦王一脈從輕處置、甚至還有為自己這些年來所做的一些惡事請罪的一份奏折。
畢竟這個年頭那家王府沒有被文官彈劾他們搶占土地之類的事情?隻是以前朝廷並沒有對此大動幹戈罷了,現在一切都要將其消除在萌芽之中。哎!這大明的秦王越來越難做了。
王府歸還土地的事情在地方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在眾王府的刻意推動下,一時間地方之上對於眾藩王的讚歎之聲彌漫起來。
朱由檢在收到這些親王的奏折後,沒有將他們置之不管,他對每一份奏折都進行了詳細的迴複,詳細的描述了自己為何會如此處理秦王一案,表達了自己不得不這樣做的苦衷,在大明形勢危機的情況下,秦王殺害上千大明子民,必須要嚴懲。
這是在挖大明的根基啊,朝廷絕對不能置之不理,而秦王一脈竟然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私自營造違禁物品,其心可誅。
自己為了他們能夠好好的活下去,給了宗藩們數量不少的田地和銀子。
又對於眾位藩王表達了安撫,隻要不做錯事,大家都是很安全的。
甚至朱由檢還說道允許諸位親王來接濟秦王一脈眾宗藩。
最後又極其隱晦的提到了齊王和穀王一脈。
……
收到迴複的眾親王心中略微鬆了一口氣,以後還是老老實實的做人吧,至於接濟秦王一脈,別開玩笑了,自己家還接濟不過來呢,皇上不是給了他們一戶數百畝土地嗎?又餓不著他們。
最後皇上提到的齊王和穀王更是讓他們心驚膽顫,自己還是老實一點兒吧,皇上沒有將秦王一脈監管起來算是好的了。
這件事在宗藩間的影響才漸漸平息。
而在陝西引起的波瀾是最大的,當劉世襲帶著朱由檢的聖旨迴到陝西,開始和鄭三俊、郭允厚全麵處理秦王一脈財產沒收,以及之後的分發之事時。
在西安,秦王以後再也沒了的消息在百姓之中引起震天的歡唿聲,慶祝活動甚至持續了數天之久。
作為和秦王同城之人,他們對於秦王可沒有什麽好感,現在好了,以後它再也不會存在了。
而劉世襲、鄭三俊、郭允厚三人是忙的頭痛,不得已之下,他們向滿桂請求調來一些軍隊來負責這些事情。
沒辦法秦王一係宗藩人數實在是太多了。不管是沒收秦王一係的諸多財產,還是按照人頭數量分配土地、銀子,都是一件極其複雜的工作。
特別是那三萬頃的土地,以及那近兩萬戶的佃戶更是十分麻煩。
這些土地按照皇帝的要求,今年在麥子收獲之後大多數將作為紅薯的育苗之地,畢竟這樣大塊的土地也不容易找到,負責陝西、河南、山西、河套、川北等地的育苗基地,可謂是重中之重。
他們的人手實在是忙不過來,為此他們就連在陝西的稅課司的人都借來了不少,他們對於秦王府的各項財產最為清楚,而且這些人都在算賬這方麵有天賦,甚至還從少府要了一些數算能力很不錯的人過來。
秦王一係大約有五千戶,但是算上女眷總人數將近五萬人,平均下來一戶近十人,沒辦法宗藩們家的女眷和小孩子太多了。
每戶擁有超過二百畝土地、兩百兩銀子,當看到這個數量的田地、銀子之時,負責此事的文官們不由感歎皇上果然宅心仁厚,竟然給他們這麽多的財物。
至於秦王一係的宗藩們此時仿佛天塌一樣,他們想不通,事情怎麽會到了這一步,他們的爵位就這樣沒了?這以後可能麽過啊,家中的財產也要被沒收,每人隻剩下二十畝田地,二十兩銀子,這點兒錢財夠做什麽?他們對於朱存樞這秦王主脈更是恨得牙癢癢。
當然這是那些郡王、鎮國將軍之類高階宗藩們的想法。
對於那些輔國中尉、奉國中尉而言,他們是高興的,對於這輔國中尉、奉國中尉的名頭他們早就不想要了,現在去除了也好。
況且二十畝田地,二十兩白銀,這一筆財富是他們家中原本財富的數倍甚至於十數倍之多,足夠他們一家幾口人過上相當不錯的生活了,他們簡直就是喜極而泣。
甚至以後還可以參加科考可以從軍等等,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現在也可以做了。
不過他們的感受已經沒有人在意了,畢竟他們已經是庶民了。
一切都在緊張的進行中,相信很快秦王一係的所有財產就能查證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