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怎麽會?天啊,我們姑娘膽子小,又怕生,平時除了給老太君請安,一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怎麽會有人這麽狠心給她下毒!”福媽媽老淚縱橫,又恨又氣,連聲音都嘶啞了。再說了幾句,整個人幾乎要氣暈過去,青蘿一邊是吐血病倒的姑娘,一邊是傷心欲絕的媽媽,左右照顧不及,急的隻想大哭。
夏媽媽忙叫靈珠上前安慰,又細細問著那張大夫:“這是什麽毒,可還有救?”
大夫道:“小姐年輕,精神還好,應該無礙。隻是不知毒源,在下不敢妄斷。”
夏媽媽明白,心中忖度,轉身問:“你們這些伺候姑娘的,可有讓姑娘吃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青蘿抬起哭腫的雙眼,哽咽道:“姑娘自從受了傷,每日就隻吃藥,旁的東西吃了就吐,我們也不敢逼她。”
張大夫忙道:“小姐吃過藥?不知是什麽藥,可否讓在下一看?”
當然可以看。
靈珠幫青蘿擦幹了淚珠,在她耳邊勸了幾句。青蘿忍住淚水起身,直直走到小廚房。抱琴本來守在房外,見她出來了,警惕地跟著。青蘿也不與她說話,看到小矮桌上放著一隻托盤,托盤裏放著早晨喝過的藥碗,碗底有藥渣,還未清洗。
青蘿忙端了,一轉身,看見吊子上還有一隻藥罐,也一齊放在托盤裏。
抱琴見她古怪,攔住她:“青蘿,你拿這些做什麽?藥都冷了,姑娘吃不得。”
青蘿看了她一眼:“是大夫要看姑娘平日吃得什麽藥,好做參考罷。”
青蘿素來不會如此冷淡,且話中有話,抱琴一愣,青蘿繞過她,端著藥進去了。抱琴原地站了一會兒,忽然想起了什麽,轉身到處搜索,看到平日煎藥的地方放著幾隻藥包,已經去了大半,她什麽也不管,知道要出事,索性全部拿了起來一股腦都倒在爐子裏,火光突起,熊熊燃燒,將藥燒得一幹二淨。
做完這些,抱琴又匆匆走到平日丫鬟們睡得寢室,在畫壁床上枕下摸了一遍,沒有!她臉色蒼白,開了畫壁的箱子,手伸進去翻建,衣裙,釵簪,小話本……終於,她摸到最底,找到了那個東西。
一隻小小的藥包。
抱琴捏住這隻藥包,呆呆坐在床上,目光渙散,滿腦隻有一個念頭:常夫人對三姑娘下毒,畫壁接了這個任務。
那麽,畫壁到底去了哪裏?
此時張大夫已經將藥碗和藥罐檢查了
一遍,倒出藥渣來,撿出一小撮在手心磨碎了看,又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忙灑在地下。他暗暗吃驚,醞釀了一番道:“小姐中的毒叫玉函毒。玉函乃是長在濕毒沼澤之地的草本,用好了是藥,用不好就是毒。輕者內火積鬱,氣血不寧,重者失眠咳血,臥床不起。這毒幸而發現的早,又找到了毒源,小姐誤服這些湯藥,以後可不要再吃了。我現開一張清火去毒的方子,小姐每日衝服,養上三個月,隻怕就好了。”
說到這裏,他便不再說下去,走到一旁,研墨寫方子。
方才福媽媽哭喊有人故意下毒,他是外頭的大夫,常來杜府,知道這府裏的規矩,自然不好說什麽。
越是深宅內院,越是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被人請進來,到這偏僻之地,以為是給哪個丫鬟看病,卻沒想到是個小姐,既然是小姐,又是從未見過的,還被下了毒。他是大夫,看得出這毒的用量,加工都是被精打細算過的,服用者短期內隻會像得了傷寒,實則此毒精致,會像濕寒一樣滲入骨髓,長久以往,服用者必定漸漸身重,衰竭而亡。
開了方子,夏媽媽一手接過來,吩咐等在一旁的丫鬟:“先給張大夫取診金,親自送到家裏去,再拿著藥方抓藥,趕緊煎給姑娘吃。”
靈珠道:“我去送吧,順便迴去一趟,老太君見我們出來半日不迴,不定怎樣生氣呢。”老太君生氣,必得靈珠去哄一哄才好。夏媽媽一想不錯,也就答應了。且由靈珠去送那大夫,自然還有話敲打,比小丫鬟放心多了。
房間裏隻剩夏媽媽,福媽媽,青蘿,和倒在床上昏睡的杜月芷。夏媽媽放下帳子,歎了一口氣:“這件事不可往外說。”
到底是家醜,傳出去就是笑話。
福媽媽是不好打發的,當下冷笑:“姑娘雖然小,也是一條命,先前我們隻當是身子弱吐血,卻沒想到是有人下毒,都毒到主子頭上了。你要我們禁言,我們不敢為姑娘討公道,可你也要想想,胤少爺那裏好不好交代。”
杜懷胤寵愛這個三妹妹,是闔府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夏媽媽隻覺得難辦:“那你們要如何呢?”
“自然是查出真兇,繩之以法。”
“那麽,就先從你們院子裏查起罷。你們先別動,等我迴去派了人守著,一個人別叫放出去,晚上再審。”
暫時也隻能這麽辦了。
夏媽媽出去了,走到院門,迎麵看到畫壁。畫壁見她獨身一人,有些惶恐,行
了禮避讓:“媽媽今日怎麽得空來了?”
夏媽媽走到她身前,上下打量一番,見她衣飾鮮亮,比別人看著顯眼,道:“我來看姑娘。依稀聽見說你去請大夫,怎麽迴來的這麽晚?”
“我,我去請了,張大夫那邊說病重,無法問診,我無法,隻得多找了幾家,還是沒請到。”畫壁磕磕絆絆道。
病重?張大夫一請就來,已為杜月芷看過病,畫壁為什麽撒謊?夏媽媽眯起眼睛,定定看著畫壁,末了,道:“你進去吧。”
畫壁半疑半慮進了院子,找著慎兒:“我出去這半日,可有事發生?”
慎兒便把她走後發生的說了,畫壁越聽越警,心中已經有些感覺不好,連忙進了小廚房,左右找了一遍,不見那些藥包。起初慌了神,一轉身,卻看到抱琴幽幽站在她身後。
畫壁嚇得汗毛直豎,忍不住“啊”了一聲:“你怎麽不出聲,嚇死我了!”
“是你太專心找東西,沒聽見。”抱琴走近她,若無其事:“夫人那邊怎麽說?”
火爐裏的火燒得正旺,映在抱琴的眼睛裏,好似兩點火苗,愈紅,愈豔。
夏媽媽忙叫靈珠上前安慰,又細細問著那張大夫:“這是什麽毒,可還有救?”
大夫道:“小姐年輕,精神還好,應該無礙。隻是不知毒源,在下不敢妄斷。”
夏媽媽明白,心中忖度,轉身問:“你們這些伺候姑娘的,可有讓姑娘吃什麽不幹淨的東西?”
青蘿抬起哭腫的雙眼,哽咽道:“姑娘自從受了傷,每日就隻吃藥,旁的東西吃了就吐,我們也不敢逼她。”
張大夫忙道:“小姐吃過藥?不知是什麽藥,可否讓在下一看?”
當然可以看。
靈珠幫青蘿擦幹了淚珠,在她耳邊勸了幾句。青蘿忍住淚水起身,直直走到小廚房。抱琴本來守在房外,見她出來了,警惕地跟著。青蘿也不與她說話,看到小矮桌上放著一隻托盤,托盤裏放著早晨喝過的藥碗,碗底有藥渣,還未清洗。
青蘿忙端了,一轉身,看見吊子上還有一隻藥罐,也一齊放在托盤裏。
抱琴見她古怪,攔住她:“青蘿,你拿這些做什麽?藥都冷了,姑娘吃不得。”
青蘿看了她一眼:“是大夫要看姑娘平日吃得什麽藥,好做參考罷。”
青蘿素來不會如此冷淡,且話中有話,抱琴一愣,青蘿繞過她,端著藥進去了。抱琴原地站了一會兒,忽然想起了什麽,轉身到處搜索,看到平日煎藥的地方放著幾隻藥包,已經去了大半,她什麽也不管,知道要出事,索性全部拿了起來一股腦都倒在爐子裏,火光突起,熊熊燃燒,將藥燒得一幹二淨。
做完這些,抱琴又匆匆走到平日丫鬟們睡得寢室,在畫壁床上枕下摸了一遍,沒有!她臉色蒼白,開了畫壁的箱子,手伸進去翻建,衣裙,釵簪,小話本……終於,她摸到最底,找到了那個東西。
一隻小小的藥包。
抱琴捏住這隻藥包,呆呆坐在床上,目光渙散,滿腦隻有一個念頭:常夫人對三姑娘下毒,畫壁接了這個任務。
那麽,畫壁到底去了哪裏?
此時張大夫已經將藥碗和藥罐檢查了
一遍,倒出藥渣來,撿出一小撮在手心磨碎了看,又放在鼻子下聞了聞,忙灑在地下。他暗暗吃驚,醞釀了一番道:“小姐中的毒叫玉函毒。玉函乃是長在濕毒沼澤之地的草本,用好了是藥,用不好就是毒。輕者內火積鬱,氣血不寧,重者失眠咳血,臥床不起。這毒幸而發現的早,又找到了毒源,小姐誤服這些湯藥,以後可不要再吃了。我現開一張清火去毒的方子,小姐每日衝服,養上三個月,隻怕就好了。”
說到這裏,他便不再說下去,走到一旁,研墨寫方子。
方才福媽媽哭喊有人故意下毒,他是外頭的大夫,常來杜府,知道這府裏的規矩,自然不好說什麽。
越是深宅內院,越是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被人請進來,到這偏僻之地,以為是給哪個丫鬟看病,卻沒想到是個小姐,既然是小姐,又是從未見過的,還被下了毒。他是大夫,看得出這毒的用量,加工都是被精打細算過的,服用者短期內隻會像得了傷寒,實則此毒精致,會像濕寒一樣滲入骨髓,長久以往,服用者必定漸漸身重,衰竭而亡。
開了方子,夏媽媽一手接過來,吩咐等在一旁的丫鬟:“先給張大夫取診金,親自送到家裏去,再拿著藥方抓藥,趕緊煎給姑娘吃。”
靈珠道:“我去送吧,順便迴去一趟,老太君見我們出來半日不迴,不定怎樣生氣呢。”老太君生氣,必得靈珠去哄一哄才好。夏媽媽一想不錯,也就答應了。且由靈珠去送那大夫,自然還有話敲打,比小丫鬟放心多了。
房間裏隻剩夏媽媽,福媽媽,青蘿,和倒在床上昏睡的杜月芷。夏媽媽放下帳子,歎了一口氣:“這件事不可往外說。”
到底是家醜,傳出去就是笑話。
福媽媽是不好打發的,當下冷笑:“姑娘雖然小,也是一條命,先前我們隻當是身子弱吐血,卻沒想到是有人下毒,都毒到主子頭上了。你要我們禁言,我們不敢為姑娘討公道,可你也要想想,胤少爺那裏好不好交代。”
杜懷胤寵愛這個三妹妹,是闔府上下都知道的事情,夏媽媽隻覺得難辦:“那你們要如何呢?”
“自然是查出真兇,繩之以法。”
“那麽,就先從你們院子裏查起罷。你們先別動,等我迴去派了人守著,一個人別叫放出去,晚上再審。”
暫時也隻能這麽辦了。
夏媽媽出去了,走到院門,迎麵看到畫壁。畫壁見她獨身一人,有些惶恐,行
了禮避讓:“媽媽今日怎麽得空來了?”
夏媽媽走到她身前,上下打量一番,見她衣飾鮮亮,比別人看著顯眼,道:“我來看姑娘。依稀聽見說你去請大夫,怎麽迴來的這麽晚?”
“我,我去請了,張大夫那邊說病重,無法問診,我無法,隻得多找了幾家,還是沒請到。”畫壁磕磕絆絆道。
病重?張大夫一請就來,已為杜月芷看過病,畫壁為什麽撒謊?夏媽媽眯起眼睛,定定看著畫壁,末了,道:“你進去吧。”
畫壁半疑半慮進了院子,找著慎兒:“我出去這半日,可有事發生?”
慎兒便把她走後發生的說了,畫壁越聽越警,心中已經有些感覺不好,連忙進了小廚房,左右找了一遍,不見那些藥包。起初慌了神,一轉身,卻看到抱琴幽幽站在她身後。
畫壁嚇得汗毛直豎,忍不住“啊”了一聲:“你怎麽不出聲,嚇死我了!”
“是你太專心找東西,沒聽見。”抱琴走近她,若無其事:“夫人那邊怎麽說?”
火爐裏的火燒得正旺,映在抱琴的眼睛裏,好似兩點火苗,愈紅,愈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