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12年,萬曆四十年,晴天。
月餘時間,朱明便一直躲在南薰坊的院子裏麵,當真是做到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地步。
該有該讀的書都已經被溫習了一遍,腦子裏卻還是沒能夠記下多少的東西。其實鄉試要考的東西早在太倉的時候便已經學習了一次,真正需要看的也沒有多少,八股文的模式容不得朱明有什麽其他的想法。
萬曆四十年的頭一年裏,廣西、廣東發生大水災。六月,從徐州到北京普遍發生大水災。於是,當年百姓的守城便也不會有多好,熬到秋季將田間不多的糧食收迴家。
冬天熬過去了,但是春天來的時候百姓家中卻已經是沒有了存糧。地方政府又沒有能力或者是無作為導致這些百姓中出現餓死的情況,於是百姓們便不得不離開故土為了生存尋找糧食,最後便成為了所有的城池最為頭疼的流民。
三月一到,本該是稻種下田的時候,但是京城裏卻是多出了眾多的流民。
流民們一個個麵黃肌瘦,皆是拖家帶口的進到城市裏麵來。即使是作為帝國的核心,京城也還是接收了這些流民,並且朝廷在昨天已經下旨賑濟流民了。
皇帝已經做出了表率,京城裏的那些高門大戶王公大臣們便也不能落後太多,各家各戶的便慌忙拿出存糧,就在幾座城門下開始行善積德起來。
明眼人看著,誰不知道這些人家隻是做做樣子而已。哪家哪戶的家中沒有堆成山的糧食,地窖裏麵沒有埋滿金銀的,現在拿出來的這麽些東西相對於這些年來的盤剝隻能說是毛毛雨而已。
早上走過幾座城門,朱明暗地裏便對著那些人家狠狠的吐了幾口唾沫。迴到家便搬出早已準備好的成堆的糧食來,在街上便能夠隨意的雇傭到幾名婦人,合著已經在自家生活習慣了的傭人便跑到朝陽門那邊救濟流民們。
超大口的鐵鍋已經是支了起來,朱明有些鄙視的看著旁邊的一家正在施粥的,眼神中滿是鄙夷,嘴中便大聲的喊著:“你們這些懶人,都快些,咱們家不熬粥,咱們家煮飯救濟災民們。”
說完,還不忘拿著充滿挑釁的眼神看著隔壁的人家。
“大人,那可是成國公家的人。”小張在一旁小聲的說了一句。
卻見著朱明反倒是悶哼一聲:“老子管他是國公還是王爺的,那個誰誰,就是你,等下給這些災民都發些銀兩。家中不穿的衣服也都拿出來,這個天還不熱的怎麽這些人就穿的這麽單薄。”
聽著朱明的話,小張在一旁已經是頭皮發麻,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人就這樣和一個國公家扛上了,還他/媽是個傳承了十幾代的老牌國公。
然而,小張越是擔心,朱明反倒是越大的膽大起來,甚至於是跑到隔壁成國公家那邊好一陣吐槽人家的粥是怎樣怎樣的稀薄,從這裏邊又是怎樣怎樣的表現出國公家的刻薄和不為國貢獻的惡習來。
這下子可真算是惹著了成國公家這邊,當下的便有十幾名武士不知道從什麽地方衝了出來將朱明這邊給圍了起來。
早有準備的朱明自然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不多的時候家中的護衛便已經是從後麵走到了前麵。二十人就隻是靜靜的站在那裏,光是氣勢便已經是震的對麵那些武士不知所措。這一下子更熱鬧了,周圍各家各戶過來救濟災民的人家都跑過來看熱鬧。
朱明看著周圍漸漸擁擠起來的人群,卻反倒是低笑了起來,抬著一個桌子便站在了人群的最前麵:“你他/媽的別瞎看,就是你們家,我記得你們家是那個什麽濟國公家的,你們家的粥還不比成國公家的好多少。
媽的眼瞎,還有你們魏國公家的,不要以為多放了下米老子就不罵你們了,當真以為我不知道那米都是前年的陳米,你們家去年進的新米恐怕都沒有地方放了吧,怎麽就不拿出來救濟一下這些苦哈哈的災民呢?
還有你們湯家,也是個那什麽信國公了,怎麽就不知道把粥給煮的好一點呢,你們家能吃的下那樣的東西?
還有那個誰,葉閣老家的,能不能大氣一些,閣老家又不是缺錢,能夠不給災民碗裏麵多放些。
還有你們這幾家,都是朝廷裏有頭有臉的尚書、侍郎的,怎麽就不知道多出些力呢,昨天我還見著你們這幾家買了好些肉迴去的。”
整個朝陽門這個經過朱明這麽一折騰算是徹底的沸騰了起來,誰也不知道這麽一個毫不起眼誰也不認識的小子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將整個京城裏的王公大臣都給得罪了,但還說的人家沒有什麽借口能夠反擊的。
畢竟,這小子家說的煮飯也真的是已經煮好了,熱騰騰米香一瞬間的就充斥在整個朝陽門下。再經過朱明前麵那一番指名道姓的大罵,眾多的災民開始將之前得到的米粥統統的倒到路邊的陰溝裏麵,紛紛的在朱明家這邊撐起的棚子下麵排起隊來。
王公大臣們在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憤怒的樣子不需要別人說也不能夠才到是什麽樣子的,整個京城在一瞬間的溫度便上升了不止一點點。
但是,在最後這各家各戶的便都有消息傳到外麵來,那些人家開始也換上更大的鐵鍋,放滿白米便也開始煮起白飯來。一個個王公大臣的,這時候看著自己賬麵上的數字在不斷的變小,牙齒都已經是磨的蹭蹭的響。
沒多久的,皇上便從宮中傳出旨意,便是一番訓斥了這各家各戶的,語氣之嚴重當屬曆年之最。
“沒想到這小子還能夠來這麽一手,當真是不簡單啊。”皇宮之中,聖音貫穿了整座大殿。
“陛下。”一旁,司禮監的公公笑著臉小聲的提醒了一下。
皇帝便當即反應過來,卻還是忍不住的低笑著:“這小子現在算是得罪了所有人,不過也算是替朕幫那些災民弄到了實在的東西。”
司禮監的公公在一旁繼續小聲的說著:“陛下仁慈,那小子自然是不會有事的。”
於是,皇帝便又大笑了起來:“對,朕怎敢讓這麽好玩的小子有事。”
月餘時間,朱明便一直躲在南薰坊的院子裏麵,當真是做到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地步。
該有該讀的書都已經被溫習了一遍,腦子裏卻還是沒能夠記下多少的東西。其實鄉試要考的東西早在太倉的時候便已經學習了一次,真正需要看的也沒有多少,八股文的模式容不得朱明有什麽其他的想法。
萬曆四十年的頭一年裏,廣西、廣東發生大水災。六月,從徐州到北京普遍發生大水災。於是,當年百姓的守城便也不會有多好,熬到秋季將田間不多的糧食收迴家。
冬天熬過去了,但是春天來的時候百姓家中卻已經是沒有了存糧。地方政府又沒有能力或者是無作為導致這些百姓中出現餓死的情況,於是百姓們便不得不離開故土為了生存尋找糧食,最後便成為了所有的城池最為頭疼的流民。
三月一到,本該是稻種下田的時候,但是京城裏卻是多出了眾多的流民。
流民們一個個麵黃肌瘦,皆是拖家帶口的進到城市裏麵來。即使是作為帝國的核心,京城也還是接收了這些流民,並且朝廷在昨天已經下旨賑濟流民了。
皇帝已經做出了表率,京城裏的那些高門大戶王公大臣們便也不能落後太多,各家各戶的便慌忙拿出存糧,就在幾座城門下開始行善積德起來。
明眼人看著,誰不知道這些人家隻是做做樣子而已。哪家哪戶的家中沒有堆成山的糧食,地窖裏麵沒有埋滿金銀的,現在拿出來的這麽些東西相對於這些年來的盤剝隻能說是毛毛雨而已。
早上走過幾座城門,朱明暗地裏便對著那些人家狠狠的吐了幾口唾沫。迴到家便搬出早已準備好的成堆的糧食來,在街上便能夠隨意的雇傭到幾名婦人,合著已經在自家生活習慣了的傭人便跑到朝陽門那邊救濟流民們。
超大口的鐵鍋已經是支了起來,朱明有些鄙視的看著旁邊的一家正在施粥的,眼神中滿是鄙夷,嘴中便大聲的喊著:“你們這些懶人,都快些,咱們家不熬粥,咱們家煮飯救濟災民們。”
說完,還不忘拿著充滿挑釁的眼神看著隔壁的人家。
“大人,那可是成國公家的人。”小張在一旁小聲的說了一句。
卻見著朱明反倒是悶哼一聲:“老子管他是國公還是王爺的,那個誰誰,就是你,等下給這些災民都發些銀兩。家中不穿的衣服也都拿出來,這個天還不熱的怎麽這些人就穿的這麽單薄。”
聽著朱明的話,小張在一旁已經是頭皮發麻,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人就這樣和一個國公家扛上了,還他/媽是個傳承了十幾代的老牌國公。
然而,小張越是擔心,朱明反倒是越大的膽大起來,甚至於是跑到隔壁成國公家那邊好一陣吐槽人家的粥是怎樣怎樣的稀薄,從這裏邊又是怎樣怎樣的表現出國公家的刻薄和不為國貢獻的惡習來。
這下子可真算是惹著了成國公家這邊,當下的便有十幾名武士不知道從什麽地方衝了出來將朱明這邊給圍了起來。
早有準備的朱明自然是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不多的時候家中的護衛便已經是從後麵走到了前麵。二十人就隻是靜靜的站在那裏,光是氣勢便已經是震的對麵那些武士不知所措。這一下子更熱鬧了,周圍各家各戶過來救濟災民的人家都跑過來看熱鬧。
朱明看著周圍漸漸擁擠起來的人群,卻反倒是低笑了起來,抬著一個桌子便站在了人群的最前麵:“你他/媽的別瞎看,就是你們家,我記得你們家是那個什麽濟國公家的,你們家的粥還不比成國公家的好多少。
媽的眼瞎,還有你們魏國公家的,不要以為多放了下米老子就不罵你們了,當真以為我不知道那米都是前年的陳米,你們家去年進的新米恐怕都沒有地方放了吧,怎麽就不拿出來救濟一下這些苦哈哈的災民呢?
還有你們湯家,也是個那什麽信國公了,怎麽就不知道把粥給煮的好一點呢,你們家能吃的下那樣的東西?
還有那個誰,葉閣老家的,能不能大氣一些,閣老家又不是缺錢,能夠不給災民碗裏麵多放些。
還有你們這幾家,都是朝廷裏有頭有臉的尚書、侍郎的,怎麽就不知道多出些力呢,昨天我還見著你們這幾家買了好些肉迴去的。”
整個朝陽門這個經過朱明這麽一折騰算是徹底的沸騰了起來,誰也不知道這麽一個毫不起眼誰也不認識的小子竟然在短短的時間內將整個京城裏的王公大臣都給得罪了,但還說的人家沒有什麽借口能夠反擊的。
畢竟,這小子家說的煮飯也真的是已經煮好了,熱騰騰米香一瞬間的就充斥在整個朝陽門下。再經過朱明前麵那一番指名道姓的大罵,眾多的災民開始將之前得到的米粥統統的倒到路邊的陰溝裏麵,紛紛的在朱明家這邊撐起的棚子下麵排起隊來。
王公大臣們在知道這個事情之後,憤怒的樣子不需要別人說也不能夠才到是什麽樣子的,整個京城在一瞬間的溫度便上升了不止一點點。
但是,在最後這各家各戶的便都有消息傳到外麵來,那些人家開始也換上更大的鐵鍋,放滿白米便也開始煮起白飯來。一個個王公大臣的,這時候看著自己賬麵上的數字在不斷的變小,牙齒都已經是磨的蹭蹭的響。
沒多久的,皇上便從宮中傳出旨意,便是一番訓斥了這各家各戶的,語氣之嚴重當屬曆年之最。
“沒想到這小子還能夠來這麽一手,當真是不簡單啊。”皇宮之中,聖音貫穿了整座大殿。
“陛下。”一旁,司禮監的公公笑著臉小聲的提醒了一下。
皇帝便當即反應過來,卻還是忍不住的低笑著:“這小子現在算是得罪了所有人,不過也算是替朕幫那些災民弄到了實在的東西。”
司禮監的公公在一旁繼續小聲的說著:“陛下仁慈,那小子自然是不會有事的。”
於是,皇帝便又大笑了起來:“對,朕怎敢讓這麽好玩的小子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