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海南三亞,信佛的秦鍾決定拜叩下南海觀音,潛意識的秦鍾眼裏的觀音除了大慈大悲外,還是送子觀音。想想雪兒肚裏的孩子春節後就要出世了,求下觀音會對孩子健康有好處。


    秦鍾帶著劉玉娟來海南三亞雙峰山南端的觀音跳山崗上,南海觀音三聖像就位於此處。這裏勢隨峰起,秀林蔥鬱,氣順脈暢,碧波蕩漾。海南三亞南海觀音,在全球來講,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都是首屈一指的,是中國佛教界的驕傲。


    “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觀音信仰,在中華民族可謂婦孺皆知,影響深遠。普陀山佛教協會為莊嚴菩薩道場,弘揚大士聖德,乃廣納群言,發起建造南海觀音露天立像,俾諸眾瞻禮獲福,得大吉祥。觀音菩薩在佛教裏是代表慈悲的,主要在西方極樂世界協助阿彌陀佛接度往生,在娑婆世界,即現實世界幫助釋迦牟尼佛推行教化。


    普陀山佛教協會,為了弘揚南海觀音慈悲濟世的精神,便選址三亞南海南山立了一尊高達一百零八米,重七十餘噸的南海觀音神像,這神像現已成了三亞旅遊的一大亮點。


    南海觀音三聖像——投資數億元的南山海上觀音聖像,從1999年至2005,建造曆時6年才全部建成。一體三麵的觀音聖像高達108米,其設計、創作符合佛教的教義和儀軌,構思巧妙,是慈悲、智慧、和合的象征,得到了佛教界、美術界和建築界專家的一致肯定,而且在世界上絕無僅有。


    觀音菩薩能現眾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所現妙容,所說神咒能使眾生無畏,信眾尊稱其為施無畏者。觀音菩薩的主體是圓融清淨寶覺聖觀音,稱正觀音。對應主體有眾多化身,最早的是對應六道眾生輪迴的途徑而言的六觀音。度天道是如意輪觀音,度人道是準胝觀音,度修羅道是十一麵觀音,度畜牲道是馬頭觀音,度地獄道是聖觀音,度餓鬼道是千手千眼觀音。應眾生機緣有三十二觀音,顯法像有四十八觀音、八十四觀音。


    中國古代的傳說中有五種觀音,她們分別是: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南海觀音和觀音老母。每一種觀音都有她的源來之地,水月觀音源自河南、魚籃觀音源自陜西、白衣觀音源來杭州、南海觀音源來普陀山,都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藝術形式來呈現。但不管是哪一種觀音,其本質都是為了普度眾生,都具有同樣的慈悲精神。


    水月、白衣、魚籃、南海觀音等,呈顯了觀音在中國轉化的女性化身。但是,不管觀音的形象如何變化,其普度眾生的慈悲精神,才是觀音長久以來受中國人愛戴的重要原因。經典記載,觀音菩薩現各種身,為眾生說法,眾生應以什麽身份得度,觀音菩薩就現什麽身,或長者、或居士、或婦女身、或童男童女……。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南海觀音,都是觀音菩薩的慈悲示現。


    觀音菩薩原來是男性,為什麽在中國演變成了女性呢?當秦鍾燒了三柱高香祈福完畢後,秦鍾開始給小娟子講解他對此的研究和理解。


    神話中的觀音,在中國人們的心目中,向來是“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因此觀音成了中國人喜愛的慈悲女神,受到普遍的景仰和膜拜。


    如果觀音不曾經曆“女性化”的過程,我們很難想象,今天中國的觀音信仰會是如何?或許觀音信仰根本不可能在中國生根,也許他就停留在早期的男性或中性的形象。至少提起觀音時,你腦海中絕對不會浮現觀音或身披白衣,或手提魚籃,或懷抱嬰兒等女性菩薩的印象。


    然而,就在十世紀開始,觀音發生一個深刻且驚人的轉變—由男性轉為女性,在十六世紀時,觀音已成為深受廣大中國人喜愛的“慈悲女神”。這樣的轉變,無疑是令人驚異的,因為在其他各國,觀音都不曾出現過性別的轉換,為什麽在中國觀音不僅女性化,甚至有各種形式的女性觀音產生,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女性觀音有那些主要的形象,這些形象又是怎麽形成的?其中包含那些重要的因素?流行且普及在中國的女性觀音形象共有五個,分別是:水月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南海觀音、觀音老母。其中觀音老母在藝術中較少描寫,其餘四種則常見於中國藝術中。當觀音信仰逐漸為中國接受之際,信徒們以更適合中國人的方式來呈現觀音,他們以新方式描繪觀音,同時也賦予觀音新的特征與稱號。


    每種形式的女性觀音,原先都發展於某一特定地區,屬於地方性的創作,與某一個神話有關,並且以某一形式的圖像來描述,如妙善公主在河南、魚籃觀音在陜西、白衣觀音在杭州、南海觀音在普陀。她們不僅以藝術型態保留下來,更因儀式與宗教慣例而強化,本土經典、小說、戲劇、通俗文學、寶卷等傳播媒介,進一步推廣新形象,使觀音由外來的男性神祇,轉化成獨具中國特色的女性救世者。


    解釋完觀音性別的演變,秦鍾指著遠處觀音伏虎處的兩個“伏虎”石刻,給小娟子講了一個觀音伏虎的故事:


    相傳,很久年以前,武夷山一帶,有數十隻猛虎出沒,其中有一隻母斑虎尤為兇悍,為老虎精所化,食人叼畜,無惡不做,害得百姓難於安居,南海觀音得知此事,決定幫助人間除害。


    有—天,來了位手執鋼叉、腰懸弓箭、手拎大布袋的壯漢,自稱是來除虎救民的。他走進山中,來到老虎的聚居地,找到那些老虎,然後大喝一聲:“畜生,往哪走?”,除了那隻母斑虎外,其餘惡虎皆被裝入袋中。就在母斑虎正要逃走時,隻見那壯漢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手托淨瓶的觀音,她纖手一指,就把那隻母斑虎降伏在地,動彈不得。


    母斑虎跪著求饒說:“卑女知錯,擅自下凡作惡,以後再也不敢了”。觀音用楊柳枝一揮,母斑虎立刻現出原形,原來是觀音身邊的一個女仆所變,觀音出於慈悲,沒有置之死地,亦以布袋收之,乃去。這觀音就是人們常說的南海觀音。世人為了銘記南海觀音的“伏虎”之恩,便在觀音伏虎之處的岩石上刻下“伏虎”二字,至今猶存。


    女拜觀音男拜佛,聽完秦鍾的故事和解釋,劉玉娟對觀音菩薩更加崇拜,重新跪下好好又叩了三個頭,謝天謝地謝佛謝菩薩,讓自己能在茫茫人海和秦鍾相識相知結成夫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億萬富婆愛上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懂你-晴空萬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懂你-晴空萬裏並收藏億萬富婆愛上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