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落幕
在惠妃眼前的,是一個陳年的舊物。她認得這個東西,怎麽會不認得呢?原先,在她宮裏頂不缺的就是這類東西。隻是,她沒見過眼前這個罷了。
在眼前的,是一個荷包,很舊很舊,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這料子已經有些朽了,絲線顏色也不鮮亮了,甚至晦澀發暗,可即便這樣,這荷包透著精細,圖案也極為悅目,幾絲垂柳,一一起飛燕,若是當初新的時候,是個多麽精巧奪目的巧物兒。
就是再放多少年,腐了濫了她都認得,這是賤/婢衛氏的活計。可聽萬歲爺的意思,這與胤褆有著莫大的關係。出於本能的,惠妃就覺得恐懼。
“這東西,可是你的好兒子珍藏了好多年的你說說,這東西就這麽好?”康熙的聲音已經冷的如冰渣子了。
一時間,這個陳舊的荷包,在惠妃眼裏,就化成了閻王的索命符
衛氏的針線,兒子藏了好多年衛氏不是普通宮女,她是萬歲爺收用的奴才萬歲爺話裏頭透出的什麽意思,她不能懂,這層薄薄的紙千萬不能點破,隻能含糊著混過去,“一個陳年舊物兒,也不知道是那個奴才做的,隻怕是隨手擱忘了而已。”
惠妃一字一句說的極為清晰,隻是她的心已經凍住了,兒子,這迴可真是完了。別說是帝王的尊貴,就是普通人家的老爺,也容不得兒子跟自己的小妾有什麽勾連,即便根本沒什麽事情,可被人閑話了,這臉麵也沒處擱了。
康熙從得了這個物件時,就已經是怒透了,隻是一味的說,妖孽禍心這都是妖孽的錯,災禍於人兒子,兒子隻是這個受了這個災的可是,就算是對自己說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他作為男人的父親的皇帝的尊嚴,也被人抹上了汙色。這個兒子,也是大逆不道
他還不能說,也不能審,因為不能讓自己的尊嚴再一次在那妖孽和逆子口中受損
隻是眼前的這個女人,整日裏隻會弄那些手段,沒有教導好兒子,還敢過來說那些有的沒的自己也是一時沒忍住
康熙深吸了幾口氣,聲音平穩了,“你也知道了吧?無錯不少字你兒子昨天出城了你知道,他去幹什麽了嗎?別說你不知道,他是要去見永綬的未亡人”
說到這兒,康熙心裏更難受了,胤褆是接了鈕鈷祿氏的信匆匆出城了,信上說約在鈕鈷祿氏郊外陪嫁莊子上見麵有要事,而鈕鈷祿氏也是接胤褆的信等在了那兒。隻是,胤褆收到的信並不是鈕鈷祿氏寫的,同樣,鈕鈷祿氏也是被人騙過去的。但就算如此,也足以說明這二人之間有事情了。叫康熙難受的是,那騙人的自以為首尾幹淨,可還是讓康熙查了出來,正是自己的四兒子胤祉,這分明是早就知道了,卻借那日朝堂上的事情,再給胤褆一下。又是個兒子在算計
惠妃覺得腦子又被重重擊了一下。說是永綬在世時跟兒子情意重,照撫一下人家的未亡人是應該的,可約在城外,讓人看怎麽都是個**的意思
可康熙心智極高,當初的一些疑點還有著落呢,“當初永綬墜馬就有許多古怪,朕沒記錯,這比賽,裏頭也有胤褆的話吧?無錯不少字”
惠妃也是好腦子,這時候為了兒子,哪怕是這時候,一些話也隨口就來,“萬歲爺,這可是冤枉了兒子啊”就說偶爾得了個信,說是當年那個鈕鈷祿氏曾去過馬廄,胤褆一聽就急了,就要去問那人,隻是總要顧念著永綬,大概才這樣避著人約到城外的吧?無錯不少字
這話說得雖然不圓滿,可也是像模像樣。可就怕萬歲爺再去審問兒子罷了罷了,兒子已經是完了。當下,還有什麽能比保住兒子的性命更重要的?明珠那時說“留得青山在”,兒子也是一樣的,隻有保住命才行
惠妃看著眼前端坐在榻上的帝王,這人,是她的丈夫,她兒子的阿瑪,自己卻不是他的妻子,兒子也不是他疼愛的兒子,但自己跟著他這麽些年來,也稍微能猜出他的性子。這人,要得是仁君之名,弑子這個名聲,他是不會要的。
惠妃忽然身上有了力氣,端正身子,跪立,然後重重的叩了個響頭,“胤褆性子不太好,為人有些驕傲,會闖禍,會鬥勇,但不是個大逆不道不尊君父之人,可是失於魯莽,什麽時候有些無心之錯也是有的。可在怎麽樣,他也是您的兒子,您也看著他從那麽點點大一年年長大,為了您的一句好話,他可以沒日沒夜的泡在校場,得了您的讚揚,他高興得幾日睡不著覺,”一邊說著,眼淚終於是無聲的淌了下來,慢慢滑過臉頰,匯集於下巴處,一滴滴地落在地上,“在他的心目中,您就是天神一樣的存在。如今,他犯了過失,奴婢不求您看在這些父子情份上,也不求您看著奴婢這麽些年來服侍萬歲爺您的情份上,隻看看他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您就讓他去給先祖們守陵,日日在祖宗跟前虔心悔過吧。”
這真是個邊泣邊訴,杜鵑啼血,說著,又一下一下的磕著響頭。至於她自己,她一句求饒的話也沒有說。
惠妃最後是被人抬出乾清宮的。等翌日,康熙宣布,皇二子胤褆自請守皇陵,準即日出發。等惠妃聽到這個信兒,沒多久也就咽氣了。
這些事情來得突然,可明眼人知道這是皇二子獲罪了。守皇陵,那也隻比圈禁好一點兒,因為皇陵地界兒比較大些。一些人馬上就跟那日廷議聯係起來,三阿哥的話,讓那日說話激進的惶惶然,萬歲爺連自己的兒子妃子都舍得,那自己有算什麽大蔥蒜頭?看來,這太子的位子牢靠的很那,自己可真是昏了頭,聽了一些風言風語,就跟著人一起昏了自己的頭
惠妃的喪儀隻是按著她身前的等級料理的,算不上隆重,也不冷清,隻是一個中規中矩而已。
明珠據說一病不起,上了折子,說自己老邁不堪,請求告老致仕。可康熙隻是加以撫慰,卻沒有準。
那幾盆一品紅讓康熙處理了,並沒有說那是毒草,隻說花不花葉不葉的,沒有規矩方圓,不吉。看來,這一品紅也別想在大清國立足了。
良嬪據說也病勢不清,竟然在小年之前沒了。十阿哥胤禩哭得厥了過去,然後就病得昏昏沉沉的,康熙去看過幾次,留了話,讓太醫盡心。轉而,在坤寧宮芳儀跟前倒是嘀咕了一句,“全看天意如何了”。芳儀聽著,真不知該怎麽理清心裏的滋味。反正,到如今,雖然出了氣,如了願,但並不輕鬆。
若說沒想過衛氏會送命,那就太假了,但她也是閉著眼睛,對自己說,沒準康熙隻是嚴懲而已。可沒想到,康熙會那麽快,大概是想把不好的在今年都了解吧?無錯不少字不過,康熙也不見多少輕鬆。這個年,過得很悶,雖然康熙想著要喜慶,芳儀也大肆鋪張,可麵上的浮華,卻無法驅散心中的陰寒。
芳儀開始時常失眠,還時常做噩夢。夢中,衛氏立在火中,衝這芳儀笑,伸出一雙手要拉著芳儀,說著,來陪我,快來陪我,我們是一樣的。每次這時,芳儀就被嚇醒,一身大汗,睜著眼睛等著天亮。上一輩子,芳儀歿於火災,即使穿越這麽多年,那種痛苦那種可怕,還是忘不了。而衛氏,也喪於火中。
是的,衛氏是被火燒死的。因為康熙認定她是妖孽,以火淨化,向來是最簡單也是最徹底的方式,而秘史上也是這樣記載的。
衛氏在夢中說,她們是一樣的,確實,是一樣的雖然,芳儀知道,這其實都是自己的心理折射,可現在她卻沒法自我控製。
她真沒想這樣,也沒想到康熙會聯想到妖孽上頭,她隻是種了因,卻沒想到結出了這樣的果。隻是,現在再說這些,也太虛偽了。她的手,終於染紅了,還是用那麽些人命。
那個笨女人啊,那個與上輩子唯一的牽扯,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被誰算計了。康熙原來隻是疑心,可桂香卻翻找出那女人藏了那麽些年的那個絹書,那個鬼畫符的東西,看著就不好,上頭還寫滿拚音。康熙是不懂拚音,但康熙懂英文,有些字母發音還是相同的,還有那個阿拉伯數字,就算康熙沒看懂到底寫著什麽,可人名都在上頭,還有數字,大概是疑心她行巫術吧?無錯不少字這東西,早該燒掉了,曆史早已不同,為什麽還留著?除了更坐實了這人是妖孽,還有什麽用?真是笨啊。
這人活著時,給她兒子灌輸成王敗寇的那一套,讓她兒子去掙那個位子,挑唆她的兒子陷害自己的兒女,自己恨她和她的兒子。可她死了,自己卻很難受,竟然為了這人難受到底為了什麽?
(我也很難受)
在惠妃眼前的,是一個陳年的舊物。她認得這個東西,怎麽會不認得呢?原先,在她宮裏頂不缺的就是這類東西。隻是,她沒見過眼前這個罷了。
在眼前的,是一個荷包,很舊很舊,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了,這料子已經有些朽了,絲線顏色也不鮮亮了,甚至晦澀發暗,可即便這樣,這荷包透著精細,圖案也極為悅目,幾絲垂柳,一一起飛燕,若是當初新的時候,是個多麽精巧奪目的巧物兒。
就是再放多少年,腐了濫了她都認得,這是賤/婢衛氏的活計。可聽萬歲爺的意思,這與胤褆有著莫大的關係。出於本能的,惠妃就覺得恐懼。
“這東西,可是你的好兒子珍藏了好多年的你說說,這東西就這麽好?”康熙的聲音已經冷的如冰渣子了。
一時間,這個陳舊的荷包,在惠妃眼裏,就化成了閻王的索命符
衛氏的針線,兒子藏了好多年衛氏不是普通宮女,她是萬歲爺收用的奴才萬歲爺話裏頭透出的什麽意思,她不能懂,這層薄薄的紙千萬不能點破,隻能含糊著混過去,“一個陳年舊物兒,也不知道是那個奴才做的,隻怕是隨手擱忘了而已。”
惠妃一字一句說的極為清晰,隻是她的心已經凍住了,兒子,這迴可真是完了。別說是帝王的尊貴,就是普通人家的老爺,也容不得兒子跟自己的小妾有什麽勾連,即便根本沒什麽事情,可被人閑話了,這臉麵也沒處擱了。
康熙從得了這個物件時,就已經是怒透了,隻是一味的說,妖孽禍心這都是妖孽的錯,災禍於人兒子,兒子隻是這個受了這個災的可是,就算是對自己說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他作為男人的父親的皇帝的尊嚴,也被人抹上了汙色。這個兒子,也是大逆不道
他還不能說,也不能審,因為不能讓自己的尊嚴再一次在那妖孽和逆子口中受損
隻是眼前的這個女人,整日裏隻會弄那些手段,沒有教導好兒子,還敢過來說那些有的沒的自己也是一時沒忍住
康熙深吸了幾口氣,聲音平穩了,“你也知道了吧?無錯不少字你兒子昨天出城了你知道,他去幹什麽了嗎?別說你不知道,他是要去見永綬的未亡人”
說到這兒,康熙心裏更難受了,胤褆是接了鈕鈷祿氏的信匆匆出城了,信上說約在鈕鈷祿氏郊外陪嫁莊子上見麵有要事,而鈕鈷祿氏也是接胤褆的信等在了那兒。隻是,胤褆收到的信並不是鈕鈷祿氏寫的,同樣,鈕鈷祿氏也是被人騙過去的。但就算如此,也足以說明這二人之間有事情了。叫康熙難受的是,那騙人的自以為首尾幹淨,可還是讓康熙查了出來,正是自己的四兒子胤祉,這分明是早就知道了,卻借那日朝堂上的事情,再給胤褆一下。又是個兒子在算計
惠妃覺得腦子又被重重擊了一下。說是永綬在世時跟兒子情意重,照撫一下人家的未亡人是應該的,可約在城外,讓人看怎麽都是個**的意思
可康熙心智極高,當初的一些疑點還有著落呢,“當初永綬墜馬就有許多古怪,朕沒記錯,這比賽,裏頭也有胤褆的話吧?無錯不少字”
惠妃也是好腦子,這時候為了兒子,哪怕是這時候,一些話也隨口就來,“萬歲爺,這可是冤枉了兒子啊”就說偶爾得了個信,說是當年那個鈕鈷祿氏曾去過馬廄,胤褆一聽就急了,就要去問那人,隻是總要顧念著永綬,大概才這樣避著人約到城外的吧?無錯不少字
這話說得雖然不圓滿,可也是像模像樣。可就怕萬歲爺再去審問兒子罷了罷了,兒子已經是完了。當下,還有什麽能比保住兒子的性命更重要的?明珠那時說“留得青山在”,兒子也是一樣的,隻有保住命才行
惠妃看著眼前端坐在榻上的帝王,這人,是她的丈夫,她兒子的阿瑪,自己卻不是他的妻子,兒子也不是他疼愛的兒子,但自己跟著他這麽些年來,也稍微能猜出他的性子。這人,要得是仁君之名,弑子這個名聲,他是不會要的。
惠妃忽然身上有了力氣,端正身子,跪立,然後重重的叩了個響頭,“胤褆性子不太好,為人有些驕傲,會闖禍,會鬥勇,但不是個大逆不道不尊君父之人,可是失於魯莽,什麽時候有些無心之錯也是有的。可在怎麽樣,他也是您的兒子,您也看著他從那麽點點大一年年長大,為了您的一句好話,他可以沒日沒夜的泡在校場,得了您的讚揚,他高興得幾日睡不著覺,”一邊說著,眼淚終於是無聲的淌了下來,慢慢滑過臉頰,匯集於下巴處,一滴滴地落在地上,“在他的心目中,您就是天神一樣的存在。如今,他犯了過失,奴婢不求您看在這些父子情份上,也不求您看著奴婢這麽些年來服侍萬歲爺您的情份上,隻看看他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您就讓他去給先祖們守陵,日日在祖宗跟前虔心悔過吧。”
這真是個邊泣邊訴,杜鵑啼血,說著,又一下一下的磕著響頭。至於她自己,她一句求饒的話也沒有說。
惠妃最後是被人抬出乾清宮的。等翌日,康熙宣布,皇二子胤褆自請守皇陵,準即日出發。等惠妃聽到這個信兒,沒多久也就咽氣了。
這些事情來得突然,可明眼人知道這是皇二子獲罪了。守皇陵,那也隻比圈禁好一點兒,因為皇陵地界兒比較大些。一些人馬上就跟那日廷議聯係起來,三阿哥的話,讓那日說話激進的惶惶然,萬歲爺連自己的兒子妃子都舍得,那自己有算什麽大蔥蒜頭?看來,這太子的位子牢靠的很那,自己可真是昏了頭,聽了一些風言風語,就跟著人一起昏了自己的頭
惠妃的喪儀隻是按著她身前的等級料理的,算不上隆重,也不冷清,隻是一個中規中矩而已。
明珠據說一病不起,上了折子,說自己老邁不堪,請求告老致仕。可康熙隻是加以撫慰,卻沒有準。
那幾盆一品紅讓康熙處理了,並沒有說那是毒草,隻說花不花葉不葉的,沒有規矩方圓,不吉。看來,這一品紅也別想在大清國立足了。
良嬪據說也病勢不清,竟然在小年之前沒了。十阿哥胤禩哭得厥了過去,然後就病得昏昏沉沉的,康熙去看過幾次,留了話,讓太醫盡心。轉而,在坤寧宮芳儀跟前倒是嘀咕了一句,“全看天意如何了”。芳儀聽著,真不知該怎麽理清心裏的滋味。反正,到如今,雖然出了氣,如了願,但並不輕鬆。
若說沒想過衛氏會送命,那就太假了,但她也是閉著眼睛,對自己說,沒準康熙隻是嚴懲而已。可沒想到,康熙會那麽快,大概是想把不好的在今年都了解吧?無錯不少字不過,康熙也不見多少輕鬆。這個年,過得很悶,雖然康熙想著要喜慶,芳儀也大肆鋪張,可麵上的浮華,卻無法驅散心中的陰寒。
芳儀開始時常失眠,還時常做噩夢。夢中,衛氏立在火中,衝這芳儀笑,伸出一雙手要拉著芳儀,說著,來陪我,快來陪我,我們是一樣的。每次這時,芳儀就被嚇醒,一身大汗,睜著眼睛等著天亮。上一輩子,芳儀歿於火災,即使穿越這麽多年,那種痛苦那種可怕,還是忘不了。而衛氏,也喪於火中。
是的,衛氏是被火燒死的。因為康熙認定她是妖孽,以火淨化,向來是最簡單也是最徹底的方式,而秘史上也是這樣記載的。
衛氏在夢中說,她們是一樣的,確實,是一樣的雖然,芳儀知道,這其實都是自己的心理折射,可現在她卻沒法自我控製。
她真沒想這樣,也沒想到康熙會聯想到妖孽上頭,她隻是種了因,卻沒想到結出了這樣的果。隻是,現在再說這些,也太虛偽了。她的手,終於染紅了,還是用那麽些人命。
那個笨女人啊,那個與上輩子唯一的牽扯,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被誰算計了。康熙原來隻是疑心,可桂香卻翻找出那女人藏了那麽些年的那個絹書,那個鬼畫符的東西,看著就不好,上頭還寫滿拚音。康熙是不懂拚音,但康熙懂英文,有些字母發音還是相同的,還有那個阿拉伯數字,就算康熙沒看懂到底寫著什麽,可人名都在上頭,還有數字,大概是疑心她行巫術吧?無錯不少字這東西,早該燒掉了,曆史早已不同,為什麽還留著?除了更坐實了這人是妖孽,還有什麽用?真是笨啊。
這人活著時,給她兒子灌輸成王敗寇的那一套,讓她兒子去掙那個位子,挑唆她的兒子陷害自己的兒女,自己恨她和她的兒子。可她死了,自己卻很難受,竟然為了這人難受到底為了什麽?
(我也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