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看來,這衛貴人拜訪一下新近得寵的章佳氏貴人,也是情理得當的,一來她們的品級得當,二來嘛,都不是正兒八經選秀出身的,說句難聽的,也就是不是根兒正的,這也算是惺惺相惜?


    可芳儀卻敏感的猜到這裏頭的不一樣,這衛貴人,還真是會蹦達。


    先且不說這個,上一迴芳儀說給兒們聽的那個故事,承祜跟胤礽也不用額娘的關照,就對李煦和餘國柱更上心了。


    “這餘國柱,雖說還算是有些個能力,不過為人貪婪成性,又是刻薄記恨。這事情,肯定沒那麽幹淨的。隻是這李煦,又跟他們是個什麽關係?他為阿瑪心腹奴才,又掌管著那樣要緊的事情,若是跟明珠一黨真要攪合在一起,倒是有些麻煩的。”胤礽皺著眉頭,對著哥哥說道。


    太承祜拍拍弟弟的肩,道:“這事,咱們急也急不得。不過,就我看來,就算是有瓜葛,也不過是互相利用罷了。不然,為何出來李氏這樣的人?不過,額娘現在這一招倒是很好,不管他們以前如何,這以後,說不定還會成了仇人了。”


    胤礽眼睛也一亮,點頭道:“可不是嘛額娘這一招連消帶打的,真是高啊。”不過,旋即又道:“不過,大哥哥,我看著這內廷裏頭一個個的那些個女人,還真是煩透了。明年,又是選秀之年,這宮裏又要多上那麽些人,額娘又要累著了。以後我若是大了,不知道能不能跟阿瑪說說,就一個嫡福晉就夠了,省得折騰”


    承祜聽了這話,眼神也暗了暗,“開枝散,是咱們的本分,是為愛新覺羅氏該做的事情。這一個個,一代代,哪個能逃避這個責任?”


    胤礽看著哥哥這樣,知道哥哥想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了,哥哥也是厭煩這些的。隻是,自己還好說些,可哥哥作為太,若嗣不旺的話,怕是還要被人詬病。這嗣繁茂了,日後,這侄之間,是不是也會像自己這一代一樣?估計是可以肯定的吧?


    這種事情,多想無意。胤礽深恨自己多嘴,就忙顧著找話題,“哥哥,前些日,你不是說,湯師傅給你來信,讓你幫著在歲稅上都看顧些?”


    承祜知道弟弟的心意,也就順著話題說道,“是啊,今年江南艱難,天時不利,沒有大災讓戶部救濟已經是不錯的了,可這課稅上頭就不行了。這上報戶部,想請個減免的。說到這個,這戶部尚書餘國柱又來了個笑話。他就明著跟湯師傅說了,說是要報減免也行,孝敬得若幹若幹呢。我讓湯師傅不必理他,直接給阿瑪上折以陳江南旱情,雖說有點兒越級,不過湯師傅的為人,阿瑪是知道的。再說了,這曹寅在江寧,對於當地的收成,也該是有折給阿瑪的。這事情倒是不用擔心了。”


    “這說起來,又是一樁罪狀。且等著”


    是啊,且等著。承祜眯了眯眼,又想起那一天,明珠笑眯眯的走道自己跟前行禮的樣。總有一天的現在雖說政務通達,可羅刹人未清,這鄂羅斯可是蠢蠢欲動,就是蒙古那邊,也不一定就是太平的,而安南等屬國也是動蕩的。今年江南、江西、山東、山西、湖廣等省七十四州縣旱災澇災輕重不等,黃河又決堤,就是宮裏也是一出接著一出的事情。朝廷,是不能幹戈太大。阿瑪能忍,自己也能,而且自己要比阿瑪還能忍


    說到蒙古,那些蒙古王開始倒是叫著要來給太皇太後娘娘伺疾的,可真等阿瑪同意了,卻又推三阻四的,一個兩個的,不是太過掛念太皇太後娘娘而生病了,就是出了意外受了傷,最後來的,也就是那幾位的兒孫。哼也算是什麽?試探?


    不光承祜為這個事情惱火,就是康熙在看到這些意外的折後,臉色也不好看了。不過,在這個事情上頭,康熙還不能跟這些小的計較。隻是不計較管不計較,可也不能落了皇帝的氣勢。所以,康熙連這些人的麵都不見,就連太,也不讓出麵,直接把二阿哥拎了出去。在康熙看來,這些人還不配自己寵愛的嫡出麵,可沒想到,這二阿哥可認為這是個天大的好事啊


    胤禔這些日極為興奮,要不是太皇太後娘娘還躺著,自己的生母惠妃還奉旨“養病”,又碰上了佟皇貴妃薨逝,這人就要飄起來了。可即便是這樣,這人的嘴角總也要克製不住地往上翹。這是多大的好事啊,太曾經替皇阿瑪善後有什麽?不過是說幾句話,然後就急著往迴趕了。現在自己可是要照應這各路蒙古人好些個日呢。這期間,混得大家都熟了好了,這日後……


    所以,這幾日,胤禔每日裏都忙著往外頭跑,其它的事情也就都先放著了。這胤禔光顧著要討好這蒙古來客,就想著怎麽的才能讓人舒坦了。還別說,就算胤禔身邊現在跟的是太監,可還真是有能人的,除了吃喝,這就想到了八大胡同了。那什麽,就算下麵沒了,那也知道男人的對吧?


    好在那些蒙古人裏頭雖然有好幾個是混不吝的,但也是有明白人的。其一位,就是蒙阿泰,這人就是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和塔的次,宣妃的兄長。要說別人或多或少有些被家裏大人當成棄的味道的,可這蒙阿泰卻是自己要來的。


    這會兒,這蒙阿泰就出來說話了:“二阿哥,我等過來,都是替家裏父兄等人來探望侍奉太皇太後娘娘的。雖然知道這是二阿哥的一番美意,體恤我等遠道而來,讓我等見識見識京的繁華,可現在太皇太後娘娘還病著,我等都很焦心啊。還望二阿哥見諒啊”


    餘下之人,或多或說都是被家裏關照過的,雖然還有一兩個是不太樂意的,不過這時候大多還是附和著蒙阿泰的說話的。


    胤禔原本是興衝衝的,這迴被蒙阿泰這樣一說,雖然這話說得很婉轉漂亮,但胤禔還是覺得這臉燒得慌,心裏忍不住罵道,自己這是為了誰啊,還不是為了讓這幾個蒙古土豹見識見識嗎?自己還要置著皇貴妃孝期不顧呢。沒想到不領情便罷了,還說這些。這下,這人就把打頭的蒙阿泰給記上了。雖然胤禔馬上改口了,但臉上總是有點兒意思意思的,特備是看向蒙阿泰的眼神不怎麽好。


    這蒙阿泰是什麽人啊?早幾年就能送宣妃進京了,還能跟康熙有說有笑的,這一下就明白了。本來想找機會讓二阿哥轉呈萬歲爺的一封信,就捂在懷裏,不拿出來了。


    這信裏說的可是要緊的事情,是自己好不容易勸了父汗讓父汗寫的。而自己又不放心別人處理,才親自討了這差事來京見皇上的。父汗倒是想自己進京的,可是被自己以“別人都是兒等替勞,父汗不宜太過突出”的理由勸下了。憑著這些,還有自己想辦法要說清這都是自己的功勞,這一迴,這王位,估計十停就到手了八/停了。


    現在看看二阿哥這樣,實不放心讓他轉呈,更別說讓他想法幫自己麵見聖上了。


    蒙阿泰轉著心思,這事,說不得,還得落在太殿下身上。可這太殿下,現在並不出頭呀


    這蒙阿泰也算是個膽大敢做的,既然按著正常的法見不到,那就花死功夫堵人唄自己雖然不能明擺著等在宮門口等著,可是這世上有樣東西,可以讓人替他等人。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啊


    這蒙阿泰就跟宮門口的侍衛墨跡上了,先拐著彎兒打聽著太等人的平時的進出時辰什麽的,而後又想著法讓人帶口信。這終於的,還是與太殿下搭上話了。


    這承祜原本也不想理這人的,可是想到以前景陽表舅對這人的評價不錯,還有這人現在弄出的動靜,再要弄大了,也不是什麽好事。也就一日,“偶爾”在宮門外頭當著眾人碰上了。


    蒙阿泰見遇上了太殿下,就上前行禮了。既然遇上了,太也就很有禮節的跟這個蒙阿泰說了幾句。蒙阿泰也不含糊,一通該有的禮節下來,就先說了,自家汗父要上個請罪折,可是,這有些話又不能就這樣說了,就讓自己給萬歲爺帶了封自罪信,還千叮萬囑,讓自己能在聖上跟前自陳罪狀。隻是現在這樣,還望太殿下成全。


    承祜看著這蒙阿泰,想了想,才道:“你父倒是有心了。上次你進京,是跟著舒穆祿景陽大人一起的,不知道,這迴,你有沒有去探望過他?”


    說完,也不等著蒙阿泰再多說什麽,就拱手告辭了。


    有道是聽話聽音兒。太承祜要顧忌著康熙愛麵的個性,又要注意不私下結交大臣,不能在明麵上幫助這個蒙阿泰,可蒙阿泰卻是可以借著探望故交,讓景陽出麵的。這景陽本就還兼著萬歲爺的領侍衛內大臣,若這蒙阿泰說話屬實,還真能幫得上他呢。


    於是,康熙現在就在看著那封所謂的自罪信,而蒙阿泰就跪在了康熙的跟前。


    而這一份信,就是科爾沁達爾汗親王和塔說著自己在自己女兒年幼時如何如何放鬆了對她的管教,以至於這女兒現在如何的失德等等,這下,就不算是康熙管教妃不力,而是這女從小根兒沒打好,雖然隻是場麵上的話,不過,也算是表明了不用顧忌這宣妃的出身,該怎麽罰就怎麽罰了,也堅定地表明了立場了。


    這倒是真讓康熙心情好了許多。於是也就問起蒙阿泰這和塔身如何之類的家常了。


    蒙阿泰聽著康熙說話和氣,知道這迴自己真的做對了,也就婉轉的表明自己在這裏頭的作用,也不知道這蒙阿泰是如何的靈機一動,忽然叩首道:“臣聽聞宣妃娘娘病體沉重,已經到了神思不清、胡言亂語的程度。臣厚顏懇請皇上,是否可以讓宣妃娘娘迴科爾沁榮養。那片大草原,是宣妃娘娘自小看到的。沒準到了那裏,就能讓她好了起來。就算是,就算是再也好不了了,能在自幼長大的地方渡過最後的日,也是萬歲爺皇恩浩蕩了”


    康熙聽了這話,眼睛猛地一縮,這算什麽?遣返娘家?這些做法以前在草原上倒真是有的。隻是現在旗人已經進了關,自己也是這天下的主人,這倒叫自己一時拿不定主意。不過,看來,這蒙阿泰倒是忠心得很啊。康熙漫聲說道:“這事再議了”


    這日,等康熙忙完了,才想起這宣妃的事情,老實說,對於宣妃,遣返娘家,還真是便宜她了。不過,其實這蒙阿泰想說的是,最後的日吧?這人,聰明,急功近利,日後估計用起來也方便,那好吧,就給個皇恩浩蕩予他。


    這迴,這些蒙古人在京還算是老實,除了進宮拜見太皇太後娘娘,平時一改往日的吃喝鬧事,隻在驛館貓著。這讓一力想與這些蒙古小王爺混熟混好的二阿哥來說,還真是無處下手的。不免的,就對這蒙阿泰又恨上幾分了。而且,這二阿哥又打聽到,這蒙阿泰曾經一路想與太殿下套近乎,就更是憤憤的。他不好對太大哥有所不敬,隻能在皇阿瑪麵前上眼藥。


    哪想到,康熙早就知道這裏頭的原委了。那日太當眾見了蒙阿泰以後,就把這事情告訴了康熙。其實,他要瞞也瞞不住,還不如自己坦白爽快。康熙對太如此坦蕩,對自己毫不遮瞞,本就欣慰幾分,後來又是因為蒙阿泰說的是那樣的事情,就更是分功於太了。現在這二阿哥不懂眼色,上來說個有的沒的,倒讓康熙罵個狗血噴頭的。


    對於這個兒,康熙其實還算是喜歡,特別是這孩的勇猛勁兒,以及平時肯刻苦下死力氣,再說,康熙早年沒了那麽多個孩,現在長那麽大的阿哥也不多,哪個做父親的會輕易放棄自己的孩的?


    康熙一向是在意的,才肯狠狠的罵,就想讓這兒更明白更懂事些,若換做小七,康熙還不太多說呢。


    隻是現在的二阿哥哪知道這些,這一通痛罵,就讓二阿哥腳都軟了。本來這人還想著什麽時候把這章佳氏的醜事告訴皇阿瑪,可現在這一罵,就給罵忘了說了。


    這不知道是章佳氏的福氣還是黴運。這要說是黴運吧,因為這二阿哥忘了說,康熙現在又要樹個新寵,再加上李煦的關係,這章佳氏倒是狠得了幾分康熙的眼。要說是福氣吧,就因為現在狠得了康熙的寵愛,日後若是這些事情都露出來,康熙就會更火大。隻是,現在,誰又知道日後到底會怎麽樣呢?


    就算是衛貴人自以為熟背熟記曆史的,現在也很犯暈了。這真的是自己的蝴蝶?還是說還有老鄉?


    因為章佳氏的出現,與衛貴人自以為知道的曆史不一樣,這衛貴人又把眼珠放在了這章佳氏身上了。看看,原本隻是個包衣奴才,一朝得了康熙的愛情,就成了章佳氏貴人了,這和那些清穿上寫的,還真是像啊聽那些宮女太監轉述康熙的話,聽說這章佳氏琴棋書畫都很出色,這可就是個不小的漏洞啊。這包衣旗下,小選進宮的,又是在乾清宮這麽個地方當差的,怎麽可能會是認字的?可這人不但琴棋書畫樣樣好,最主要的,還是康熙還沒有怪罪這,這說明什麽?自己當初,可是借了太皇太後娘娘的勢,得了個才女的名頭,後來自己又裝著被逼認字學寫什麽的……


    這樣七想八想的,這衛貴人還真是有點兒就認定了。不過,這衛貴人雖然這樣認定了,卻不想上門認親。她細細盤算過了,這人,應該就是那個俠王的額娘。既如此,那人就沒有什麽想頭?照理說,那人應該是個短命的,可是這穿越的,總會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吧?而且不管那人自己長命短命,那對於她兒呢?最起碼,這做額娘的,不會看著兒被圈禁十多年吧?那會不會還有更進一步的想頭?要知道,這十三小時候,康熙可是很寵愛的,最起碼比自己的兒更得寵呢那這樣一來,自己不就是多了個對頭了?若這人也是熟知曆史的話?那自己不就是更麻煩了?


    所以,不能認親這樣,才能有心算無心而且,自己還要盡快的摸清這人的路數於是,這衛貴人就更勤快地跑永壽宮了。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衛貴人一邊煩惱著這些有的沒有的,一邊小心的試探著章佳氏。而皇後芳儀這迴也是有著很煩惱的事情。這事情,還不小呢,事關兩個孩的婚姻大事呢


    (昨天的少了1000字,今天5000字,補上)


    (謝謝freeseas_7的更新票和襪,謝謝頤月的帽,麽麽


    各位童鞋雙旦快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笑清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喝壺好茶嘎山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喝壺好茶嘎山糊並收藏笑清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