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儀並沒有這樣就結束了,她還看得出,康熙隻是在猶豫,並沒有點頭應承。芳儀遲疑了一下,對著康熙時稍稍低下了頭,道:“按說,在太皇太後娘娘麵前,承祜也該當孝敬,順順老人家的意,辛苦一點兒也不算啥。衛貴人之事,老人家也是不知道底細的。可要不是那丫頭不懂事,唉,這話我也不該說。”
果然,這話一說,康熙的臉比剛才還黑。可芳儀的心也就定下來了,這事,妥當了。要說,衛氏被抬舉了,芳儀絕不是最添堵的人。惠妃,宜嬪,還有康熙,誰是第一人,芳儀也不去追究了,隻要這話在這裏管用就好。當初,太皇太後娘娘說要賞衛氏個貴人,康熙不好說什麽,可是私底下能不憋氣?芳儀現在提著個,不僅僅是因為兒的事情,還存著煽風點火的意思,誰讓她自己剛剛得罪了老太太了,總要做點兒打算的。
不過,什麽話都隻能點到而止,特別是對於康熙這種人,不然的話,煽風點火變成引火燒身,就麻煩了。所以芳儀也就忙著擼順毛了。好一會兒,康熙的臉色才好了起來,對著芳儀說道:“你啊,就算再不滿意,也要緩和點兒。況且,有的是法,你怎麽就那樣了?得了,老人家那兒,朕想想法。”這語氣,已經沒有了責怪的意思。芳儀這才算是解除了警報。
倆人說了不一會兒,三個小調皮蛋兒在外頭嚷嚷著要見阿瑪了。康熙揚聲讓抱進來。這三個一進來,先是像模似樣的見了禮,而後這個鬧騰啊,真像是三隻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就是平時話稍嫌少的胤禟,這會兒也是阿瑪阿瑪的叫喚。
康熙這會兒是徹底的沒了脾氣,懷裏摟著瑞嘉,背上爬著胤誐,而胤禟也跨坐在康熙的一條腿上。康熙還咧著嘴,嘿嘿的樂著,哪有做皇帝的樣,跟上一輩芳儀見慣了的三好老爸一個模樣。
芳儀看了看邊上跟進來的李奶嬤,就知道是李奶嬤的主意,不然,這幾個小調皮蛋哪會來得這麽快?
康熙和孩們鬧著玩兒,就看到了胤禟腰間的一個小荷包。這幾個孩,現在康熙是能分清楚了。瑞嘉是女孩兒,留著頭,而胤禟和胤誐雖然長得一模一樣,打扮也是一模一樣的,可胤禟腰間隨時別著個小荷包。不過,芳儀還是相信康熙不是通過這個來分辨孩的,畢竟是孩們的阿瑪,又那麽疼愛孩們,哪會還認不出兒?
不過,這個荷包,還真是這阿瑪和哥哥們慣得惹出來的事情。這幾個從小胤禟還不懂事的時候就給這小孩兒玩那些個寶石珠,養成了這孩拿那些玩藝兒當玩具的習慣,就連抓周都是衝著好看的石頭去的。慢慢的孩大了,會跑會跳了,可到哪兒身上都揣幾顆他的小玩具,奶嬤們就給做了個小荷包讓他帶著小玩意兒。芳儀真是不隻一次的感歎,這可真是皇阿哥啊
現在,康熙就在逗著胤禟,來猜猜兒今兒個帶著的是什麽東西,是藍的還是紅的,要不就是大珠?連猜了幾迴,胤禟都咯咯兒的笑著搖著頭,邊上的瑞嘉也拍著小巴掌說道:“阿瑪阿瑪,再來再來”
康熙也不知道真是猜不出,還是跟孩們逗樂兒,就故意悄悄的問胤誐,“禟禟揣的什麽,你知道不?偷偷告訴阿瑪,迴頭阿瑪帶你騎大馬”
原本是康熙鬧著玩兒說的話,可是小家夥卻為難上了。胤誐皺著小包臉,對康熙說道:“禟哥哥不讓說的。可是,阿瑪要問,做兒的應該迴話的。隻是兒不要騎大馬了,阿瑪讓禟哥哥騎大馬吧?”
那邊瑞嘉一拍胤誐的頭,“小誐笨笨,阿瑪那是跟你鬧著玩兒的。”胤誐卻搖著腦袋道:“不管玩兒的事。大哥哥說的,阿瑪的話要聽,這叫父命。還說過,人要言而有信。所以阿瑪問了,兒要迴答。可是那就對禟哥哥沒有言而有信了,所以要道歉,大馬讓哥哥騎。”
康熙聽了,哈哈大笑,說道:“好兒,說得好。你大哥哥教得好,你也學得好啊。”這邊康熙還在笑著,那邊胤禟卻打開了一直捂著的小荷包,往裏頭掏了掏,然後把小手掌攤在了康熙的跟前,“阿瑪,兒自己個兒告訴您,不算小誐言而無信,您還是帶他去騎大馬吧”
康熙更是開懷了,一邊接過胤禟小手裏的東西一邊笑著說,“好好,都是好孩,禟禟照顧弟弟,瑞嘉也很聰明,阿瑪都帶你們去騎大馬,都去都去”
幾個孩都開心極了,雖然馬對皇家算不得是什麽,可這幾個小東西才三歲,誰敢帶他們去騎馬?這下阿瑪親口答應,怎麽會不高興呢?胤誐更是高興,趴在阿瑪背上就蹦躂開了。幸虧康熙現在也不過三十出頭,又素來強健,不然還真吃不消個小墩在背上跳。而另倆個也在懷裏扭搭,康熙眼看都抱不住了。
芳儀在一邊看不過去了,上前解圍道:“好了好了,都別鬧了。讓額娘也來看看禟禟到底藏了個什麽好東西。”
這話一出,幾個小的才太平了下來。康熙嗬嗬笑著衝芳儀攤開了手掌,自己也低頭看看到底是什麽玩意兒,這一看,才發現,是顆圓溜溜的小石頭。康熙一看,認識這玩意兒,就有點兒奇怪,“兒,怎麽就把這個帶在身上了?”
胤禟小臉兒有點兒紅,“這是阿瑪給的。”
康熙有點兒聽懂這話,因為是自己給的東西所以珍惜就帶在了身上,可是卻更加糊塗了,“可那些漂亮的寶石珠也有阿瑪給的,你怎麽就撿這石頭了呢?”
胤禟小臉兒就更紅了,抿了抿嘴停了會兒,還是張口了,“不一樣。這個石頭,是阿瑪不在宮裏時,讓人捎迴來的。阿瑪不在,兒想阿瑪呢。”
康熙這會兒是徹底明白了,因為是自己從外頭捎迴來的,所以兒格外看重,因為是想阿瑪了,所以一直帶在身邊。雖然,兒不一定知道這隻是個普通的石頭,而那些卻是珍貴的寶石,可這會兒自己卻認定了,兒是都懂的,卻還是認為這石頭比那些寶石更珍貴。
康熙在外頭的時候,日日都是給宮裏的皇後遞消息的,這是從倆人大婚起,就養成的習慣。也每每會給皇後捎些東西迴去。後來有了孩,也要在信裏頭說說孩的情況,給孩捎些什麽迴去。這次在外頭,因為心情不好,就沒有特地去找些什麽好東西往京裏捎,都是很普通的東西。給瑞嘉的,有小木釵,小稻草人等物;給胤誐的,有小風車,小木刀等物;而給胤禟的也是這些普通的東西。一日在幹涸的河床上看到這個被衝刷得圓潤的小石頭,也不知怎麽的就撿了捎迴去給了胤禟。
“好兒,好兒”康熙鄭重地把那顆石頭放在了胤禟的荷包裏頭,又仔細的攏住了荷包的口。康熙的嘴頭曆來是刻薄的,對於這幾個孩雖然是疼愛如寶,卻並不怎麽在嘴上誇讚,隻用行動來表達愛寵,今兒個,卻又是好孩又是好兒的,可見是實在高興狠了。
康熙是端著臉來的,咧著嘴走的。估計宮裏頭,又有好猜的了。太皇太後娘娘那裏,也沒有跟皇後娘娘表示什麽。因為那日太皇太後娘娘的發作讓範嬤嬤掌嘴,所以那日的事情,也沒有往外頭傳出來。隻是,第二日,太皇太後娘娘卻臥床病倒了。
太皇太後娘娘生了病,那可是件大事,連萬歲爺都在慈寧宮衣不解帶的伺候著。別的人就更不用說了。隻是太皇太後娘娘病重不耐人多,除了有頭有臉的,其他那些,連床前伺候都沒有身份。
從知道太皇太後娘娘病了,芳儀就知道不好。且不說這是真是假,若傳出什麽話去,自己就麻煩了。幸虧前頭康熙把事情攬了過去。有康熙擋著,那些話是傳不出來的。
芳儀也跟著康熙,放下手頭的事情,沒日沒夜的在慈寧宮伺候著。雖然以前做過住院醫生,可是這都多少年過去了,這養尊處優的日過慣了,現在還真是有些吃力的。這些體力上的事情倒也罷了,可坤寧宮那裏,還有幾個那麽小的孩讓芳儀牽掛呢。這等時候,芳儀隻能遣了自己的奶嬤嬤照看著。而承祜跟胤礽等,也在太皇太後娘娘處敬孝的,這時候也顧不到弟弟妹妹們。
隻是,這等時候,偏還有人不消停。芳儀都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私底下商量好的。
那時,太皇太後還是在臥床昏睡不醒。康熙不肯離開,又不能真的扔了朝政不管。所以就在內殿放了個案幾,一邊守著老太太,一邊看著折。而芳儀坐在炕前守著老太太。蘇麻喇姑則伺立炕頭邊。其他宮妃都在外間候著。
這時,就有個慈寧宮的小侍進了來,湊到了芳儀身邊,說是宣妃娘娘有事想同皇後娘娘商量,這事還是為了太皇太後娘娘的。
果然,這話一說,康熙的臉比剛才還黑。可芳儀的心也就定下來了,這事,妥當了。要說,衛氏被抬舉了,芳儀絕不是最添堵的人。惠妃,宜嬪,還有康熙,誰是第一人,芳儀也不去追究了,隻要這話在這裏管用就好。當初,太皇太後娘娘說要賞衛氏個貴人,康熙不好說什麽,可是私底下能不憋氣?芳儀現在提著個,不僅僅是因為兒的事情,還存著煽風點火的意思,誰讓她自己剛剛得罪了老太太了,總要做點兒打算的。
不過,什麽話都隻能點到而止,特別是對於康熙這種人,不然的話,煽風點火變成引火燒身,就麻煩了。所以芳儀也就忙著擼順毛了。好一會兒,康熙的臉色才好了起來,對著芳儀說道:“你啊,就算再不滿意,也要緩和點兒。況且,有的是法,你怎麽就那樣了?得了,老人家那兒,朕想想法。”這語氣,已經沒有了責怪的意思。芳儀這才算是解除了警報。
倆人說了不一會兒,三個小調皮蛋兒在外頭嚷嚷著要見阿瑪了。康熙揚聲讓抱進來。這三個一進來,先是像模似樣的見了禮,而後這個鬧騰啊,真像是三隻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就是平時話稍嫌少的胤禟,這會兒也是阿瑪阿瑪的叫喚。
康熙這會兒是徹底的沒了脾氣,懷裏摟著瑞嘉,背上爬著胤誐,而胤禟也跨坐在康熙的一條腿上。康熙還咧著嘴,嘿嘿的樂著,哪有做皇帝的樣,跟上一輩芳儀見慣了的三好老爸一個模樣。
芳儀看了看邊上跟進來的李奶嬤,就知道是李奶嬤的主意,不然,這幾個小調皮蛋哪會來得這麽快?
康熙和孩們鬧著玩兒,就看到了胤禟腰間的一個小荷包。這幾個孩,現在康熙是能分清楚了。瑞嘉是女孩兒,留著頭,而胤禟和胤誐雖然長得一模一樣,打扮也是一模一樣的,可胤禟腰間隨時別著個小荷包。不過,芳儀還是相信康熙不是通過這個來分辨孩的,畢竟是孩們的阿瑪,又那麽疼愛孩們,哪會還認不出兒?
不過,這個荷包,還真是這阿瑪和哥哥們慣得惹出來的事情。這幾個從小胤禟還不懂事的時候就給這小孩兒玩那些個寶石珠,養成了這孩拿那些玩藝兒當玩具的習慣,就連抓周都是衝著好看的石頭去的。慢慢的孩大了,會跑會跳了,可到哪兒身上都揣幾顆他的小玩具,奶嬤們就給做了個小荷包讓他帶著小玩意兒。芳儀真是不隻一次的感歎,這可真是皇阿哥啊
現在,康熙就在逗著胤禟,來猜猜兒今兒個帶著的是什麽東西,是藍的還是紅的,要不就是大珠?連猜了幾迴,胤禟都咯咯兒的笑著搖著頭,邊上的瑞嘉也拍著小巴掌說道:“阿瑪阿瑪,再來再來”
康熙也不知道真是猜不出,還是跟孩們逗樂兒,就故意悄悄的問胤誐,“禟禟揣的什麽,你知道不?偷偷告訴阿瑪,迴頭阿瑪帶你騎大馬”
原本是康熙鬧著玩兒說的話,可是小家夥卻為難上了。胤誐皺著小包臉,對康熙說道:“禟哥哥不讓說的。可是,阿瑪要問,做兒的應該迴話的。隻是兒不要騎大馬了,阿瑪讓禟哥哥騎大馬吧?”
那邊瑞嘉一拍胤誐的頭,“小誐笨笨,阿瑪那是跟你鬧著玩兒的。”胤誐卻搖著腦袋道:“不管玩兒的事。大哥哥說的,阿瑪的話要聽,這叫父命。還說過,人要言而有信。所以阿瑪問了,兒要迴答。可是那就對禟哥哥沒有言而有信了,所以要道歉,大馬讓哥哥騎。”
康熙聽了,哈哈大笑,說道:“好兒,說得好。你大哥哥教得好,你也學得好啊。”這邊康熙還在笑著,那邊胤禟卻打開了一直捂著的小荷包,往裏頭掏了掏,然後把小手掌攤在了康熙的跟前,“阿瑪,兒自己個兒告訴您,不算小誐言而無信,您還是帶他去騎大馬吧”
康熙更是開懷了,一邊接過胤禟小手裏的東西一邊笑著說,“好好,都是好孩,禟禟照顧弟弟,瑞嘉也很聰明,阿瑪都帶你們去騎大馬,都去都去”
幾個孩都開心極了,雖然馬對皇家算不得是什麽,可這幾個小東西才三歲,誰敢帶他們去騎馬?這下阿瑪親口答應,怎麽會不高興呢?胤誐更是高興,趴在阿瑪背上就蹦躂開了。幸虧康熙現在也不過三十出頭,又素來強健,不然還真吃不消個小墩在背上跳。而另倆個也在懷裏扭搭,康熙眼看都抱不住了。
芳儀在一邊看不過去了,上前解圍道:“好了好了,都別鬧了。讓額娘也來看看禟禟到底藏了個什麽好東西。”
這話一出,幾個小的才太平了下來。康熙嗬嗬笑著衝芳儀攤開了手掌,自己也低頭看看到底是什麽玩意兒,這一看,才發現,是顆圓溜溜的小石頭。康熙一看,認識這玩意兒,就有點兒奇怪,“兒,怎麽就把這個帶在身上了?”
胤禟小臉兒有點兒紅,“這是阿瑪給的。”
康熙有點兒聽懂這話,因為是自己給的東西所以珍惜就帶在了身上,可是卻更加糊塗了,“可那些漂亮的寶石珠也有阿瑪給的,你怎麽就撿這石頭了呢?”
胤禟小臉兒就更紅了,抿了抿嘴停了會兒,還是張口了,“不一樣。這個石頭,是阿瑪不在宮裏時,讓人捎迴來的。阿瑪不在,兒想阿瑪呢。”
康熙這會兒是徹底明白了,因為是自己從外頭捎迴來的,所以兒格外看重,因為是想阿瑪了,所以一直帶在身邊。雖然,兒不一定知道這隻是個普通的石頭,而那些卻是珍貴的寶石,可這會兒自己卻認定了,兒是都懂的,卻還是認為這石頭比那些寶石更珍貴。
康熙在外頭的時候,日日都是給宮裏的皇後遞消息的,這是從倆人大婚起,就養成的習慣。也每每會給皇後捎些東西迴去。後來有了孩,也要在信裏頭說說孩的情況,給孩捎些什麽迴去。這次在外頭,因為心情不好,就沒有特地去找些什麽好東西往京裏捎,都是很普通的東西。給瑞嘉的,有小木釵,小稻草人等物;給胤誐的,有小風車,小木刀等物;而給胤禟的也是這些普通的東西。一日在幹涸的河床上看到這個被衝刷得圓潤的小石頭,也不知怎麽的就撿了捎迴去給了胤禟。
“好兒,好兒”康熙鄭重地把那顆石頭放在了胤禟的荷包裏頭,又仔細的攏住了荷包的口。康熙的嘴頭曆來是刻薄的,對於這幾個孩雖然是疼愛如寶,卻並不怎麽在嘴上誇讚,隻用行動來表達愛寵,今兒個,卻又是好孩又是好兒的,可見是實在高興狠了。
康熙是端著臉來的,咧著嘴走的。估計宮裏頭,又有好猜的了。太皇太後娘娘那裏,也沒有跟皇後娘娘表示什麽。因為那日太皇太後娘娘的發作讓範嬤嬤掌嘴,所以那日的事情,也沒有往外頭傳出來。隻是,第二日,太皇太後娘娘卻臥床病倒了。
太皇太後娘娘生了病,那可是件大事,連萬歲爺都在慈寧宮衣不解帶的伺候著。別的人就更不用說了。隻是太皇太後娘娘病重不耐人多,除了有頭有臉的,其他那些,連床前伺候都沒有身份。
從知道太皇太後娘娘病了,芳儀就知道不好。且不說這是真是假,若傳出什麽話去,自己就麻煩了。幸虧前頭康熙把事情攬了過去。有康熙擋著,那些話是傳不出來的。
芳儀也跟著康熙,放下手頭的事情,沒日沒夜的在慈寧宮伺候著。雖然以前做過住院醫生,可是這都多少年過去了,這養尊處優的日過慣了,現在還真是有些吃力的。這些體力上的事情倒也罷了,可坤寧宮那裏,還有幾個那麽小的孩讓芳儀牽掛呢。這等時候,芳儀隻能遣了自己的奶嬤嬤照看著。而承祜跟胤礽等,也在太皇太後娘娘處敬孝的,這時候也顧不到弟弟妹妹們。
隻是,這等時候,偏還有人不消停。芳儀都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私底下商量好的。
那時,太皇太後還是在臥床昏睡不醒。康熙不肯離開,又不能真的扔了朝政不管。所以就在內殿放了個案幾,一邊守著老太太,一邊看著折。而芳儀坐在炕前守著老太太。蘇麻喇姑則伺立炕頭邊。其他宮妃都在外間候著。
這時,就有個慈寧宮的小侍進了來,湊到了芳儀身邊,說是宣妃娘娘有事想同皇後娘娘商量,這事還是為了太皇太後娘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