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祜收迴了眼神,還是在琢磨著心事。一是這隆科多做件好事為什麽還要躲躲閃閃的,二是這到底是隆科多要做好事了還是佟府裏的意思。這兩個,可都夠著能細細推敲的。
隻是,現在站在朝堂上,這外部環境並不容承祜在往細裏想。康熙這就開始議事了。原本這樣的大朝會,討論的事情都是很泛泛的,真正的議事,那是臣們寫在折裏的,或是在乾清宮裏的,再就是南書房裏的。今兒個原本也是這樣,可一會兒,康熙就開始發了脾氣,說是如此大朝,臣工卻是廢話連連,所奏之事,要不是雞毛蒜皮,要不就是毫無新意。這一通脾氣,著時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是明珠,也當堂讓康熙給下了麵,狠批了兩句。
別人都是誠惶誠恐的,就連明珠也擺出副唯唯諾諾的樣來。承祜心裏卻不太安生起來。阿瑪的脾氣,承祜不說是知之甚詳,可也不是很陌生的。但凡阿瑪要正經處置一個人,不太會就這樣先如暴風雨般的發作一通的。而阿瑪一向是把責任放在最前麵的地方,哪怕是額娘,自己,還有自己那些個弟弟妹妹們,都不會越過那個去。那現在這說明了什麽?
承祜走神了,走得還很遠,直到退了朝,才迴過神來。等出了來,承祜“正好”遇見了明珠。明珠倒是很有禮貌的給承祜行禮問安。承祜也就隻有忍著,還笑嘻嘻的跟明珠聊了幾句。
承祜還是那麽的微笑著,哪怕是已經跟明珠分開,迴到了華殿,直到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承祜臉上的笑意也沒有退卻。隻是心裏,一股火兒燃得旺旺的。這明珠,真以為自己奈何不了他?就這麽敢跑到自己的麵前說話?他以為他是誰?
好吧,現在自己明白了,隆科多為什麽躲躲閃閃的了,如果事情的身後是明珠的話,那這隆科多就是擺明了不想直接跟明珠對上其實,自己也隱隱明白,卻沒有今天感觸那麽深。隻是,這個明珠再怎麽樣,也就是個奴才,阿瑪就這麽重視他?隨著承祜越想越多,胸的怒火雖然還在,可腦卻是越來越清晰。
明珠於平叛有功,於台灣那兒也有建樹,現在三藩餘逆雖然還沒最後消除,台灣鄭氏還在,這個時候,若是處置了明珠,勢必讓人心動蕩。臣們大概隻會認為南海的事情隻是皇家的一個借口罷了。況且,明珠在朝也是有些個勢力的。而現在的朝堂,最需要的就是安穩。
所以,阿瑪大概會選擇高高吊起又輕輕放下吧?隻是,阿瑪能忍,自己卻不想忍。
承祜忽然自嘲了一下,就是不想忍,可還必須忍。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阿瑪給的,自己現在能做得了什麽?忽然,承祜不想再想下去了。這個問題,牽涉的太多,太危險了。
雖然現在太的讀書處還是在華殿,可是,現在的太已經不再像早些時候那樣需要苦讀苦練了。可現在,承祜還是親自研了墨,開始練起了字來。總要給自己找些事情來做才好。練字,需要專心,正好現在承祜不想再動腦了。
承祜越來越專心,沉靜了下去,渾然忘記了周遭了。隻是忽然間,就覺得手頭的筆杆猛地傳過一陣大力,有人從身後猛地想抽出他手握的筆。隻是承祜練字力透筆身,這一抽,除了帶動了筆身,讓筆尖在紙上畫了一道痕跡外,並沒有讓毛筆脫手。
到了這個時候,承祜不用轉身就知道來的是誰了。這一手,康熙時常跟他幾個親近的兒們玩的。
承祜轉身行禮,康熙也不扶起他,隻是在邊上翻開承祜剛剛寫的字。從剛開始的浮躁,到後麵的沉靜,一張張的都攤開在案台上麵。康熙看得很仔細,一張都沒有漏掉。隻等看到最後那幾張,康熙才開始點了點頭。
把承祜叫起了,康熙看著眼前的兒,笑著說,“心能靜得下來,還算是過得去。朕沒有白教你。”能從康熙嘴裏掏出這幾個字來,已經著實不易了。康熙對於兒的教導,總是分外的嚴格,而這一點,對於太更甚。
拉著兒做了下來,康熙說到:“開始時很窩火吧?都說說,是為了什麽?”
承祜看著阿瑪,老實的說到:“兒猜想著,南苑之事,與明珠有莫大的關係。隻是,兒又想明白了,現在不宜動他。所以很窩火,很憋屈。”
康熙看著兒,點點頭,道:“明珠乃朝重臣,隻是猜想,是不夠的。不過,朕今兒個教你的是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就算是朕,也不能隨心所欲,任何時候,都當以朝政為重,以天下為重,這才是帝王你要牢牢記住”
承祜低著頭,低聲言是。康熙看著身邊這個跟自己很像的兒,自己疼到骨裏的兒,歎了口氣,說道:“朕知道,這很難,真的很難。隻是,作為天,這一定要做到。朕,也是像你這樣,一步步地過來的。你也一定要做到,朕,愛新覺羅?玄燁的太,不能也不允許是個軟弱的。”
康熙聲音並不太大,可卻一下下的撞擊著承祜的心,越來越沉,越來越重。可是,承祜知道,阿瑪說的是對的。不,這一刻,不是阿瑪,而是父皇。
康熙並沒有多做停留,隻是臨走時還是摟了摟兒,關照道:“先去看看你弟弟吧。這迴,也算是給他個教訓。不過,阿瑪也不能讓你們一點兒氣都不出的。既然抱成了團兒,那就勻點兒給那團的其它人。還有,你要記住,此一時,彼一時。”
康熙並沒有把話說得很明白,他就是喜歡讓兒自己想明白這裏頭的事情,他一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懂得。當然,懂得還不夠,還要迴用。隻是,在後麵一點上,太還很年少,還需要更多的打磨。作為一個帝王,這時候的康熙教導起太來,還是不遺餘力的。
(缺一千字,今天更新時加上。困了。先去唿唿了)。
隻是,現在站在朝堂上,這外部環境並不容承祜在往細裏想。康熙這就開始議事了。原本這樣的大朝會,討論的事情都是很泛泛的,真正的議事,那是臣們寫在折裏的,或是在乾清宮裏的,再就是南書房裏的。今兒個原本也是這樣,可一會兒,康熙就開始發了脾氣,說是如此大朝,臣工卻是廢話連連,所奏之事,要不是雞毛蒜皮,要不就是毫無新意。這一通脾氣,著時讓人摸不著頭腦。就是明珠,也當堂讓康熙給下了麵,狠批了兩句。
別人都是誠惶誠恐的,就連明珠也擺出副唯唯諾諾的樣來。承祜心裏卻不太安生起來。阿瑪的脾氣,承祜不說是知之甚詳,可也不是很陌生的。但凡阿瑪要正經處置一個人,不太會就這樣先如暴風雨般的發作一通的。而阿瑪一向是把責任放在最前麵的地方,哪怕是額娘,自己,還有自己那些個弟弟妹妹們,都不會越過那個去。那現在這說明了什麽?
承祜走神了,走得還很遠,直到退了朝,才迴過神來。等出了來,承祜“正好”遇見了明珠。明珠倒是很有禮貌的給承祜行禮問安。承祜也就隻有忍著,還笑嘻嘻的跟明珠聊了幾句。
承祜還是那麽的微笑著,哪怕是已經跟明珠分開,迴到了華殿,直到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承祜臉上的笑意也沒有退卻。隻是心裏,一股火兒燃得旺旺的。這明珠,真以為自己奈何不了他?就這麽敢跑到自己的麵前說話?他以為他是誰?
好吧,現在自己明白了,隆科多為什麽躲躲閃閃的了,如果事情的身後是明珠的話,那這隆科多就是擺明了不想直接跟明珠對上其實,自己也隱隱明白,卻沒有今天感觸那麽深。隻是,這個明珠再怎麽樣,也就是個奴才,阿瑪就這麽重視他?隨著承祜越想越多,胸的怒火雖然還在,可腦卻是越來越清晰。
明珠於平叛有功,於台灣那兒也有建樹,現在三藩餘逆雖然還沒最後消除,台灣鄭氏還在,這個時候,若是處置了明珠,勢必讓人心動蕩。臣們大概隻會認為南海的事情隻是皇家的一個借口罷了。況且,明珠在朝也是有些個勢力的。而現在的朝堂,最需要的就是安穩。
所以,阿瑪大概會選擇高高吊起又輕輕放下吧?隻是,阿瑪能忍,自己卻不想忍。
承祜忽然自嘲了一下,就是不想忍,可還必須忍。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阿瑪給的,自己現在能做得了什麽?忽然,承祜不想再想下去了。這個問題,牽涉的太多,太危險了。
雖然現在太的讀書處還是在華殿,可是,現在的太已經不再像早些時候那樣需要苦讀苦練了。可現在,承祜還是親自研了墨,開始練起了字來。總要給自己找些事情來做才好。練字,需要專心,正好現在承祜不想再動腦了。
承祜越來越專心,沉靜了下去,渾然忘記了周遭了。隻是忽然間,就覺得手頭的筆杆猛地傳過一陣大力,有人從身後猛地想抽出他手握的筆。隻是承祜練字力透筆身,這一抽,除了帶動了筆身,讓筆尖在紙上畫了一道痕跡外,並沒有讓毛筆脫手。
到了這個時候,承祜不用轉身就知道來的是誰了。這一手,康熙時常跟他幾個親近的兒們玩的。
承祜轉身行禮,康熙也不扶起他,隻是在邊上翻開承祜剛剛寫的字。從剛開始的浮躁,到後麵的沉靜,一張張的都攤開在案台上麵。康熙看得很仔細,一張都沒有漏掉。隻等看到最後那幾張,康熙才開始點了點頭。
把承祜叫起了,康熙看著眼前的兒,笑著說,“心能靜得下來,還算是過得去。朕沒有白教你。”能從康熙嘴裏掏出這幾個字來,已經著實不易了。康熙對於兒的教導,總是分外的嚴格,而這一點,對於太更甚。
拉著兒做了下來,康熙說到:“開始時很窩火吧?都說說,是為了什麽?”
承祜看著阿瑪,老實的說到:“兒猜想著,南苑之事,與明珠有莫大的關係。隻是,兒又想明白了,現在不宜動他。所以很窩火,很憋屈。”
康熙看著兒,點點頭,道:“明珠乃朝重臣,隻是猜想,是不夠的。不過,朕今兒個教你的是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就算是朕,也不能隨心所欲,任何時候,都當以朝政為重,以天下為重,這才是帝王你要牢牢記住”
承祜低著頭,低聲言是。康熙看著身邊這個跟自己很像的兒,自己疼到骨裏的兒,歎了口氣,說道:“朕知道,這很難,真的很難。隻是,作為天,這一定要做到。朕,也是像你這樣,一步步地過來的。你也一定要做到,朕,愛新覺羅?玄燁的太,不能也不允許是個軟弱的。”
康熙聲音並不太大,可卻一下下的撞擊著承祜的心,越來越沉,越來越重。可是,承祜知道,阿瑪說的是對的。不,這一刻,不是阿瑪,而是父皇。
康熙並沒有多做停留,隻是臨走時還是摟了摟兒,關照道:“先去看看你弟弟吧。這迴,也算是給他個教訓。不過,阿瑪也不能讓你們一點兒氣都不出的。既然抱成了團兒,那就勻點兒給那團的其它人。還有,你要記住,此一時,彼一時。”
康熙並沒有把話說得很明白,他就是喜歡讓兒自己想明白這裏頭的事情,他一向認為,隻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懂得。當然,懂得還不夠,還要迴用。隻是,在後麵一點上,太還很年少,還需要更多的打磨。作為一個帝王,這時候的康熙教導起太來,還是不遺餘力的。
(缺一千字,今天更新時加上。困了。先去唿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