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這樣了,皇後可能懷了龍胎,但又有不穩之相,這自然是頭等大事,其他的都先擱一擱了,所以太皇太後派人小心的把皇後送迴宮去,因派別人不放心,所以心腹蘇麻喇姑就攬了這個差事。
康熙原也想著陪著芳儀一起去坤寧宮的,芳儀和她腹中的孩子,這會兒可是他心裏最牽掛的事情之一。隻是想著,自己過去了,未免芳儀心裏掛著自己要來服侍,底下的人也要顧著自己不能專心服侍皇後,就先等等,等都弄妥當了再去。再說了,自己是過來給太皇太後她老人家請安的,這話未說上兩句就走,也不太好。所以,康熙也就派著梁九功領人跟著小心伺候著皇後迴宮,自己還是坐著不動。
殊不知,康熙這個行為,倒是讓太皇太後心裏點了點頭,這孫子,還是有些分寸的,還是再多探探,若是孫子還能掰迴來,自己也不用費那麽多的心思了。
這一個本來就想著要奉承著皇祖母,一個又有心要探著孫子的心思,所以倒也顯得格外的融洽。等看著時辰差不多,到了傳膳的時候,康熙就要留著陪太皇太後用膳,太皇太後笑著說:“我今兒個是用齋,沒得讓你跟著一起吃素的。你現在一天很是勞累的,還是要多動些葷腥才好。”說笑著就把康熙給打發了。康熙原本心裏就牽掛著坤寧宮那頭,太皇太後娘娘既然這樣,他也就順勢告退出來了。
看著孫子離開,太皇太後心裏琢磨著,皇帝雖然太過在意皇後了,不過還沒到眼裏容不下他人的地步,那就多弄些人來分分皇帝的心思。這次選秀,還得多選些新人才好。
皇後娘娘忽然被太皇太後傳過去了,這讓宮裏的那些人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看好戲的,要知道這可是不多見的,有些個心思重的就心裏暗喜了。可是忽然又是傳了太醫,而後皇後娘娘又被小心的送迴坤寧宮,有蘇麻喇姑跟著,還有皇上身邊的梁九功,這就讓那些人心裏轉著各種奇怪的念頭,有說皇後領了責罰的,有說皇後得了急症的,更有說皇後要失寵了,沒看見萬歲爺沒跟著過去?這下子,就打著注意如何要勾住萬歲爺的。可是這些還沒等落定,就有人探著萬歲爺急忙忙的趕著去了坤寧宮,讓那些躁動的心,又添上滿滿幾大缸子的酸醋。誰說山西老陳醋是好的?要說,這內廷後/宮,才是最盛產醋的。
第二天,皇後免了請安,眾人才慢慢打聽出來,原來是皇後又傳了好消息。這下子,這內廷裏頭有多了多少的碎手帕子、碎茶盞、碎古董等物件,內務府的書記怕是又要忙上一陣子了。
不過,有些心思快的,已經在想著如何往皇上跟前湊了,這不,皇後有了身子,坤寧宮就不能留宿了不是?再有些稍有頭臉的,就想著這代理宮務上頭了,這時候出了頭,這次提位份,還能不拔了頭籌?
上頭貴人的消息傳得快,下麵奴才之間的小道更是發達。這皇後娘娘千歲懷有身孕的消息也早就散開了。其實,要說,原本也就是他們先散的。隻是到了永壽宮這兒,還是有些時候的。
衛氏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掃著院子,聽著人那些低低的議論,臉上就帶出了疑惑,有心就往那些人跟前湊了過去,聽了那些人傳得有模似樣的,心裏更是疑惑,皇後娘娘生了兩個皇子,她自己安泰,而皇子阿哥都帶得好好的,這就已經奇怪了,還抱養了胤禛阿哥,這更是有古怪,怎麽這迴子還會有身孕?不過,聽他們也傳了,太醫高手也說了,時日太淺,還不能確定呢。[.超多好看小說]一邊想著,一邊不由又把手探到自己的小腹,慢慢的撫摸著。
那兩個小宮女本來還在小聲嘀咕著,更有對著皇後的無比羨慕,這宮裏頭好些個人都是夢想著一日飛上枝梢頭的,看著衛氏這個樣子,不免就冷語刺了出來,“喲,看看,皇後娘娘千歲傳了好消息,這位也跟著摸肚子呢。可是想男人想瘋了不成?真是不要臉的也不打量打量自己是個什麽身份,就算長了個狐媚子身段妖孽臉,可惜呀,卻是罪籍賤奴,就算到了時候也是配個人生個賤奴而已”
這話直刺到衛氏的心裏,前程往事,不由得兜上心頭,隻是這會兒她還是默不作聲的繼續手上的工作。想當初,自己初來時,因為不懂隱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自己雖慢慢認清了現實,可也是暗暗發誓,不能就這樣過下去,總會有那麽一天的而現在的自己,又豈會為了幾句冷言冷語,而沉不住氣的?
那晚上的事情,除了衛氏,這永壽宮裏值夜的,都受了牽連。雖然沒人敢提,但想著那日晚上的人都不見了,也就隻有衛氏安然無恙,這周圍的人看她的眼光不免異樣,再加上衛氏生得出挑,本來就受人排擠,這下子就更讓人不待見她了。暗地裏那些髒的累的活,總是留給衛氏的。這些還不算,往日的那些作弄就更是升級換代了。雖然,那日梁公公給衛氏留了話兒,也關照管事好好看顧些,可是初來那時的日子,讓衛氏明白,管事可不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都能護著她的,若是自己依仗這些,接下來的可就更是難對付了,再一說,也不知道這管事會不會陰奉陽違呢。且先忍忍,等過了這段日子再說,這些刁難,總比那些貴人的手段好些。
不過,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現在還不是芳儀所關心的,這會兒,肚子裏的寶寶,才是她最為著緊的。她沒想到,那位太皇太後的禦用馬太醫的醫術如此了得,自己因為是憑著精算日子,才推測自己有了的,而馬太醫幾根手指頭,就媲美於上一世早早孕測試紙了。所以,也就相當放心的讓馬太醫給她保養身子。
隻是,等空了下來,再琢磨琢磨這件事情,不由心裏疑惑起來。自己當時因為太著緊了,才會那麽說的,實沒指望著太醫能看出些什麽,但就是想著不能再跪著蹲著為身子添加負累了,又想到那些太醫一貫的脾氣,總是順著主子的說話,沒毛病也要說出幾分來的,才順著康熙來這麽一出的。隻是沒想到太皇太後會傳馬太醫,這馬太醫可是隻服侍太皇太後一個人的,那是多少年的心腹了,那會兒會過來給她診脈,倒是有些古怪了。
要說太皇太後格外心疼自己,也不像,那時候的場景氣氛,自己可還是記得的。那要說是因為太皇太後為難自己,想著拆穿自己,這倒是有些可能的。可是,一向以來,就像是太皇太後那時說的,那位對自己都是挺照顧的,怎麽那會兒就會弄這麽一出來?就因為這段時間,宮裏頭的事情太多了?不管怎麽說,自己還是要小心些的,別真的讓那位不待見起來了,自己也就有苦頭吃了。
因為皇後娘娘出了這檔子事情,要好好保養,而康熙又存了那樣的心思,所以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就雷聲大雨點小的收了場。嚴格說起來,戕害皇嗣,可是要殺頭的,可是現在哪個不是推個下人出去頂缸的?而且這裏頭還要顧及皇上的麵子,所以總是模模糊糊的不說的。這一迴也是,隻是,下人奴才頂著大缸,而郭絡羅氏頂著小缸。
郭絡羅氏自從翠兒被抓了,就知道事情不好了,隻是她想著,戴佳氏那兒自己是被冤枉的,而以前的事情,這翠兒也不是能知道底細的,無非是送兩個荷包罷了,這宮裏頭,誰沒有送過荷包的?她也不擔心納拉氏那個宮女反水,反正反水那個宮女也是個死,還連累了家人九族,可若是頂住了,自己許她弟弟的榮華富貴以及那些已經送出去的好處,就都不落空了。再一說,隻要閉緊了嘴,即便要死,也隻死她一個,還有可能抗過去不死這一說呢。自己當初選人,可就是衝著這個韌性耐苦上頭看的,也虧得這人心裏念著家人,所以稍稍在外頭動了手段,然後對著人懷柔施恩樣樣皆出,才成了事情的。
這樣想著雖然好過點,但還是提心吊膽的,這人可不是那些個坐以待斃的,隻是,皇上那兒現在湊不過去,而孩子又不在跟前,借不上力,隻能勤往太皇太後那裏跑,想著怎麽把這個委屈訴上一訴,還要把自己摘幹淨了。隻是沒想到,迅雷不及掩耳的,上頭發了話,說是自己沒管好人,由著自己這邊規矩散漫,致使下奴恃寵而驕,不把宮規放在眼裏,連著其他宮裏的人一起偷懶耍滑,等等等等,罰了自己禁足半年,供奉減半。這身邊的人又大肆全換了一圈。
這一責罰,弄得郭絡羅氏都趕上那首歌了,又是歡喜又是憂。歡喜的是,看來前事並沒被翻出來,而且,因為戴佳氏的事情,那個翠兒還會留下命來?也省得自己除後患了。而憂心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想著爭出頭的法子眼看著就成了,這迴算是完了,禁足半年啊在提位份前的了這樣的處置,還能指望什麽?不光如此,最重要的是,在萬歲爺看來,自己是要對戴佳氏動手的人,陷害皇上的骨血,這以後,還能的了好?不看看那個佟佳氏,現在可是個什麽下場,人家還是萬歲爺的表妹呢。
不行,可不能就這樣認了,總要想著法子,把事兒再挽迴了過來。那些構陷自己的,自己也不能放過,得好好想著些個辦法,探查一番,到底是誰在這裏頭弄了手腳,然後在萬歲爺麵前洗淨冤屈。說不得,萬歲爺念著自己委屈,還會額外的憐惜一下。
不得不說,郭絡羅氏內心是很強大,隻是太過聰明的人往往會太自以為是,總看低了別人。她哪想得到康熙留著她的心思,隻以為自己琢磨透了皇上了。
芳儀在剛聽到康熙定下處置詢問自己意見時,也挺詫異的,她能感覺得到康熙因為顧念自己,不想讓自己再多費心思。隻是沒想到會這樣就輕饒了郭絡羅氏的。那個翠兒說的事情因該是個線索吧?康熙不是很能幹的嗎?而且,就算不是那個事情,還有戴佳氏那話兒在呢。因此,芳儀就多看了康熙兩眼,隻見康熙滿臉的嚴肅,用力捏了捏芳儀的手,道:“你放心,朕知道這個郭絡羅氏是個歹毒的。隻是,先留著她而已。也算是為戴佳氏肚子裏的孩子做福德功。不過以後,那人若是有個什麽不對的,你也不要軟著手。”
芳儀沒有錯過康熙眼底的陰冷,再聽到這“歹毒”兩個字,就知道那人在康熙心裏已經沒有迴轉的餘地了,她也不知道康熙到底如何打算的,隻是康熙的心思,有時候還是不要打聽的好。至於那個給戴佳氏孩子做福德功的借口,也挺好笑的,而芳儀這麽些年的心得,也讓她本能的給康熙留路子架梯子,“我這一切不是有著您嗎?隻是,您說,要給戴佳氏肚子裏的孩子做福德功,那我的呢?”
適時的小馬屁,讓康熙剛剛被郭絡羅氏帶出來的陰冷已經散去了不少,而芳儀表現出來的小醋性,倒更是轉移開了康熙的話頭,“你的?你還要什麽?你不是說你那一切都是有著朕嗎?這孩子自然是有朕的福德籠著呢。酸,真酸,話說,朕的皇後娘娘這迴肯定又是給朕添個小阿哥,有道是,酸兒辣女啊”
祥和溫馨一片的氣氛又開始充斥著屋裏,等過了會兒,胤礽下了學也趕了過來。這父子間一番說話,若是讓別的宮裏的人看著,怕是要羨慕得覺都睡不著了。芳儀看著康熙心情真的不錯,又想著胤禛現在膽子也大上了不少,就讓人把那孩子也抱過來,總要讓他們父子也親熱些才好呢。
這番舉動,自然也是落到了康熙的眼裏,就更是讓康熙感慨,“你啊,還是少操些心吧。朕知道,都是朕的兒子。”所以這迴,康熙對這胤禛也是好臉色。而胤禛現在本來就機靈了不少,看著皇阿瑪也是和顏悅色的,膽子也就更大了,幾番問答,也是挺妥貼的。這也讓康熙心裏點頭,到底是朕的皇後好啊,因而笑著說:“胤禛看著也懂事了不少。都是皇後的功勞啊”
胤礽本是跟阿瑪親熱慣了,也接著阿瑪的話說:“那阿瑪要怎麽謝謝額娘?啊,這裏頭也有我跟哥哥的份呢,阿瑪也不能漏了我們的。”
“這孩子,渾說什麽。額娘本就是嫡母,你們也是兄弟手足,這些,還不都是應該的?”芳儀忙笑著說道。
“你額娘說的有理,不過,既然你已經厚皮討賞了,朕不給,反倒是朕小氣了”康熙心情好,也就由著兒子說話。芳儀推辭不過,也就隨便要了個東西,胤礽倒是想著要一匹好馬,至於承祜,太子還沒有來,那就先放放。
康熙哪裏看不出芳儀的隨便,這人也就是這樣,碰上芳儀這樣越不想要的,他就上趕著越要多給。就是胤禛也趁了便了,也賞了些小玩意兒。不過,念著芳儀,康熙還賞了這孩子一部孝經,因說道:“你能有今日,都是你皇額娘的慈善。這孝經,雖然你現在未必懂得,你也要終身牢記這些才好。而你哥哥們對你的好,你也要無時不忘。”
胤禛從沒有得到過皇阿瑪的好臉色,現在這樣,幾經是開心已極了。更何況是第一次得到了父皇的賞賜?不要說他什麽還年幼不懂,小孩子的本性就讓他知道親近對自己好的,而那些擔驚受怕的日子終是讓他比別的孩子更早熟的。今日這一切,牢牢地記在了心裏。而且,他本來就對著額娘兄長親昵,這現在聽了父皇的話,更是要在心裏親上了幾分的。
這說笑的時間過得特別的快,等承祜過來時,已經到了晚膳的時分。康熙看著大兒子一臉風塵的樣子,就知道是出了宮的。因為不想讓芳儀跟著操心,隻是稍微的問了幾句就罷了。想著太子現在已經議政,就說道:“詹事府的人可用著的趁手?要個什麽人,盡管開口了。”
承祜可不是那種不知進退的,“詹事府都是阿瑪精心選的,當然甚是盡心的。兒子現在也不過跟著阿瑪身邊學著看著,哪要用到什麽人?等兒子真的辦差了,想著用什麽人了,再向阿瑪開口也不遲。”
這話說得康熙心裏很是欣慰,做父親的沒有不盼望自己兒子好的,更何況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的?而一想到皇帝的職責,康熙就對承祜更為嚴格些。這段日子,雖說是議政了,可是自己為了打磨兒子,故意難為了他,隻給他派著文案工作,讓他整理曆代聖諭,這可是個瑣碎勞累的活計,就是詹事府那裏,也是案牘勞累的很。沒想到這孩子就這樣生生受了,也不抱怨,聽著人來報,還甚是用心。其實這些東西哪用整理,都是有著底錄檔記的。自己一方麵要打磨兒子心性,一方麵想著讓兒子循序漸進,了解這些聖諭背後的事情,慢慢的知道,何謂政務。然後再跟在自己身邊,了解何謂朝堂,何謂天下。
康熙心裏高興,忽想起件事情,就說道:“明兒你讓人去景陽那裏跑一次,就說朕說的,讓他給你挑兩班侍衛,就在禦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裏頭挑。這名頭,就統歸在乾清門侍衛裏頭。”
這話一出,讓芳儀母子皆為一驚,這可是有些太過盛寵了。上一輩子,芳儀並不知道這個侍衛的利害,隻以為是保鏢,來了大清,才知道滿不是這麽迴事情的,那是官名,選滿蒙勳戚子弟及武進士為侍衛,雖確實充當宿衛扈從,但並不隻是如此。一般的侍衛還好些,所以,一般出外走動的皇子阿哥身邊,也是有這樣的侍衛跟著的,現在承祜身邊就是有這樣的侍衛。
可禦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卻是由皇帝親自選授。這些人基本是滿洲、蒙古王公勳戚子弟、宗室子弟及皇帝所賞識的侍衛中擢其優者任之,因為是天子近臣,對於王公大臣來說,意義是無比重要的。可是反過來看,這些人身後的力量,也是皇帝所看重的。當初,康熙可是仰仗著他們,才鬥敗鼇拜奪了權的。
這迴子卻給太子選了兩班,如此殊榮,怎麽不讓芳儀等人心驚?雖然這樣一來,承祜的勢力開始有了根基,但是殊榮,終究是不好的。
承祜也不用芳儀說話,馬上推辭著。康熙卻是打定了主意,這迴子的康熙,滿心是疼愛兒子的,況且,他現在還是身處青年,沒有芳儀從電視裏看來的那些對兒子的猜忌,所以笑著說:“你現在經常出宮,外頭比不上宮裏,身邊自然是要好的侍衛。不然,別說你額娘不放心,朕也有些擔憂的。既然你覺得是個大恩寵,那麽,今**弟弟給你討的賞賜就算這個了。”
承祜還是以阿瑪安危為重推辭著,康熙卻大手一揮,道:“朕身邊人多著呢,能有什麽事情,再說了,朕還不相信,就憑朕的身手,還有刺客近得了身的?”
話到這個地步,就不能再推辭了,承祜起身,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頭領賞。這迴這麽正式,所以胤礽也免不了起身陪著。胤禛也不懂這些,反正看著哥哥們都起身了,也就扭著下來,跟著哥哥們一齊磕頭謝恩。
康熙看著兒子們懂事本就欣慰,眼睛一撇,又看著小胤禛滿臉困惑,卻是有模似樣的跟著兩個哥哥磕頭,心裏就更高興了。養了幾天的兒子就這般懂事了,那這肚子裏的親生的呢?康熙不免盼望起這個孩子了,更何況這孩子還沒出生,就先替他額娘解了次圍呢。
(兩章合一,這是今天和昨天的份,繼續努力,再多寫一章,完成9000字的三更。)。.。
康熙原也想著陪著芳儀一起去坤寧宮的,芳儀和她腹中的孩子,這會兒可是他心裏最牽掛的事情之一。隻是想著,自己過去了,未免芳儀心裏掛著自己要來服侍,底下的人也要顧著自己不能專心服侍皇後,就先等等,等都弄妥當了再去。再說了,自己是過來給太皇太後她老人家請安的,這話未說上兩句就走,也不太好。所以,康熙也就派著梁九功領人跟著小心伺候著皇後迴宮,自己還是坐著不動。
殊不知,康熙這個行為,倒是讓太皇太後心裏點了點頭,這孫子,還是有些分寸的,還是再多探探,若是孫子還能掰迴來,自己也不用費那麽多的心思了。
這一個本來就想著要奉承著皇祖母,一個又有心要探著孫子的心思,所以倒也顯得格外的融洽。等看著時辰差不多,到了傳膳的時候,康熙就要留著陪太皇太後用膳,太皇太後笑著說:“我今兒個是用齋,沒得讓你跟著一起吃素的。你現在一天很是勞累的,還是要多動些葷腥才好。”說笑著就把康熙給打發了。康熙原本心裏就牽掛著坤寧宮那頭,太皇太後娘娘既然這樣,他也就順勢告退出來了。
看著孫子離開,太皇太後心裏琢磨著,皇帝雖然太過在意皇後了,不過還沒到眼裏容不下他人的地步,那就多弄些人來分分皇帝的心思。這次選秀,還得多選些新人才好。
皇後娘娘忽然被太皇太後傳過去了,這讓宮裏的那些人都伸長了脖子等著看好戲的,要知道這可是不多見的,有些個心思重的就心裏暗喜了。可是忽然又是傳了太醫,而後皇後娘娘又被小心的送迴坤寧宮,有蘇麻喇姑跟著,還有皇上身邊的梁九功,這就讓那些人心裏轉著各種奇怪的念頭,有說皇後領了責罰的,有說皇後得了急症的,更有說皇後要失寵了,沒看見萬歲爺沒跟著過去?這下子,就打著注意如何要勾住萬歲爺的。可是這些還沒等落定,就有人探著萬歲爺急忙忙的趕著去了坤寧宮,讓那些躁動的心,又添上滿滿幾大缸子的酸醋。誰說山西老陳醋是好的?要說,這內廷後/宮,才是最盛產醋的。
第二天,皇後免了請安,眾人才慢慢打聽出來,原來是皇後又傳了好消息。這下子,這內廷裏頭有多了多少的碎手帕子、碎茶盞、碎古董等物件,內務府的書記怕是又要忙上一陣子了。
不過,有些心思快的,已經在想著如何往皇上跟前湊了,這不,皇後有了身子,坤寧宮就不能留宿了不是?再有些稍有頭臉的,就想著這代理宮務上頭了,這時候出了頭,這次提位份,還能不拔了頭籌?
上頭貴人的消息傳得快,下麵奴才之間的小道更是發達。這皇後娘娘千歲懷有身孕的消息也早就散開了。其實,要說,原本也就是他們先散的。隻是到了永壽宮這兒,還是有些時候的。
衛氏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掃著院子,聽著人那些低低的議論,臉上就帶出了疑惑,有心就往那些人跟前湊了過去,聽了那些人傳得有模似樣的,心裏更是疑惑,皇後娘娘生了兩個皇子,她自己安泰,而皇子阿哥都帶得好好的,這就已經奇怪了,還抱養了胤禛阿哥,這更是有古怪,怎麽這迴子還會有身孕?不過,聽他們也傳了,太醫高手也說了,時日太淺,還不能確定呢。[.超多好看小說]一邊想著,一邊不由又把手探到自己的小腹,慢慢的撫摸著。
那兩個小宮女本來還在小聲嘀咕著,更有對著皇後的無比羨慕,這宮裏頭好些個人都是夢想著一日飛上枝梢頭的,看著衛氏這個樣子,不免就冷語刺了出來,“喲,看看,皇後娘娘千歲傳了好消息,這位也跟著摸肚子呢。可是想男人想瘋了不成?真是不要臉的也不打量打量自己是個什麽身份,就算長了個狐媚子身段妖孽臉,可惜呀,卻是罪籍賤奴,就算到了時候也是配個人生個賤奴而已”
這話直刺到衛氏的心裏,前程往事,不由得兜上心頭,隻是這會兒她還是默不作聲的繼續手上的工作。想當初,自己初來時,因為不懂隱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自己雖慢慢認清了現實,可也是暗暗發誓,不能就這樣過下去,總會有那麽一天的而現在的自己,又豈會為了幾句冷言冷語,而沉不住氣的?
那晚上的事情,除了衛氏,這永壽宮裏值夜的,都受了牽連。雖然沒人敢提,但想著那日晚上的人都不見了,也就隻有衛氏安然無恙,這周圍的人看她的眼光不免異樣,再加上衛氏生得出挑,本來就受人排擠,這下子就更讓人不待見她了。暗地裏那些髒的累的活,總是留給衛氏的。這些還不算,往日的那些作弄就更是升級換代了。雖然,那日梁公公給衛氏留了話兒,也關照管事好好看顧些,可是初來那時的日子,讓衛氏明白,管事可不是一天十二個時辰都能護著她的,若是自己依仗這些,接下來的可就更是難對付了,再一說,也不知道這管事會不會陰奉陽違呢。且先忍忍,等過了這段日子再說,這些刁難,總比那些貴人的手段好些。
不過,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現在還不是芳儀所關心的,這會兒,肚子裏的寶寶,才是她最為著緊的。她沒想到,那位太皇太後的禦用馬太醫的醫術如此了得,自己因為是憑著精算日子,才推測自己有了的,而馬太醫幾根手指頭,就媲美於上一世早早孕測試紙了。所以,也就相當放心的讓馬太醫給她保養身子。
隻是,等空了下來,再琢磨琢磨這件事情,不由心裏疑惑起來。自己當時因為太著緊了,才會那麽說的,實沒指望著太醫能看出些什麽,但就是想著不能再跪著蹲著為身子添加負累了,又想到那些太醫一貫的脾氣,總是順著主子的說話,沒毛病也要說出幾分來的,才順著康熙來這麽一出的。隻是沒想到太皇太後會傳馬太醫,這馬太醫可是隻服侍太皇太後一個人的,那是多少年的心腹了,那會兒會過來給她診脈,倒是有些古怪了。
要說太皇太後格外心疼自己,也不像,那時候的場景氣氛,自己可還是記得的。那要說是因為太皇太後為難自己,想著拆穿自己,這倒是有些可能的。可是,一向以來,就像是太皇太後那時說的,那位對自己都是挺照顧的,怎麽那會兒就會弄這麽一出來?就因為這段時間,宮裏頭的事情太多了?不管怎麽說,自己還是要小心些的,別真的讓那位不待見起來了,自己也就有苦頭吃了。
因為皇後娘娘出了這檔子事情,要好好保養,而康熙又存了那樣的心思,所以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也就雷聲大雨點小的收了場。嚴格說起來,戕害皇嗣,可是要殺頭的,可是現在哪個不是推個下人出去頂缸的?而且這裏頭還要顧及皇上的麵子,所以總是模模糊糊的不說的。這一迴也是,隻是,下人奴才頂著大缸,而郭絡羅氏頂著小缸。
郭絡羅氏自從翠兒被抓了,就知道事情不好了,隻是她想著,戴佳氏那兒自己是被冤枉的,而以前的事情,這翠兒也不是能知道底細的,無非是送兩個荷包罷了,這宮裏頭,誰沒有送過荷包的?她也不擔心納拉氏那個宮女反水,反正反水那個宮女也是個死,還連累了家人九族,可若是頂住了,自己許她弟弟的榮華富貴以及那些已經送出去的好處,就都不落空了。再一說,隻要閉緊了嘴,即便要死,也隻死她一個,還有可能抗過去不死這一說呢。自己當初選人,可就是衝著這個韌性耐苦上頭看的,也虧得這人心裏念著家人,所以稍稍在外頭動了手段,然後對著人懷柔施恩樣樣皆出,才成了事情的。
這樣想著雖然好過點,但還是提心吊膽的,這人可不是那些個坐以待斃的,隻是,皇上那兒現在湊不過去,而孩子又不在跟前,借不上力,隻能勤往太皇太後那裏跑,想著怎麽把這個委屈訴上一訴,還要把自己摘幹淨了。隻是沒想到,迅雷不及掩耳的,上頭發了話,說是自己沒管好人,由著自己這邊規矩散漫,致使下奴恃寵而驕,不把宮規放在眼裏,連著其他宮裏的人一起偷懶耍滑,等等等等,罰了自己禁足半年,供奉減半。這身邊的人又大肆全換了一圈。
這一責罰,弄得郭絡羅氏都趕上那首歌了,又是歡喜又是憂。歡喜的是,看來前事並沒被翻出來,而且,因為戴佳氏的事情,那個翠兒還會留下命來?也省得自己除後患了。而憂心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想著爭出頭的法子眼看著就成了,這迴算是完了,禁足半年啊在提位份前的了這樣的處置,還能指望什麽?不光如此,最重要的是,在萬歲爺看來,自己是要對戴佳氏動手的人,陷害皇上的骨血,這以後,還能的了好?不看看那個佟佳氏,現在可是個什麽下場,人家還是萬歲爺的表妹呢。
不行,可不能就這樣認了,總要想著法子,把事兒再挽迴了過來。那些構陷自己的,自己也不能放過,得好好想著些個辦法,探查一番,到底是誰在這裏頭弄了手腳,然後在萬歲爺麵前洗淨冤屈。說不得,萬歲爺念著自己委屈,還會額外的憐惜一下。
不得不說,郭絡羅氏內心是很強大,隻是太過聰明的人往往會太自以為是,總看低了別人。她哪想得到康熙留著她的心思,隻以為自己琢磨透了皇上了。
芳儀在剛聽到康熙定下處置詢問自己意見時,也挺詫異的,她能感覺得到康熙因為顧念自己,不想讓自己再多費心思。隻是沒想到會這樣就輕饒了郭絡羅氏的。那個翠兒說的事情因該是個線索吧?康熙不是很能幹的嗎?而且,就算不是那個事情,還有戴佳氏那話兒在呢。因此,芳儀就多看了康熙兩眼,隻見康熙滿臉的嚴肅,用力捏了捏芳儀的手,道:“你放心,朕知道這個郭絡羅氏是個歹毒的。隻是,先留著她而已。也算是為戴佳氏肚子裏的孩子做福德功。不過以後,那人若是有個什麽不對的,你也不要軟著手。”
芳儀沒有錯過康熙眼底的陰冷,再聽到這“歹毒”兩個字,就知道那人在康熙心裏已經沒有迴轉的餘地了,她也不知道康熙到底如何打算的,隻是康熙的心思,有時候還是不要打聽的好。至於那個給戴佳氏孩子做福德功的借口,也挺好笑的,而芳儀這麽些年的心得,也讓她本能的給康熙留路子架梯子,“我這一切不是有著您嗎?隻是,您說,要給戴佳氏肚子裏的孩子做福德功,那我的呢?”
適時的小馬屁,讓康熙剛剛被郭絡羅氏帶出來的陰冷已經散去了不少,而芳儀表現出來的小醋性,倒更是轉移開了康熙的話頭,“你的?你還要什麽?你不是說你那一切都是有著朕嗎?這孩子自然是有朕的福德籠著呢。酸,真酸,話說,朕的皇後娘娘這迴肯定又是給朕添個小阿哥,有道是,酸兒辣女啊”
祥和溫馨一片的氣氛又開始充斥著屋裏,等過了會兒,胤礽下了學也趕了過來。這父子間一番說話,若是讓別的宮裏的人看著,怕是要羨慕得覺都睡不著了。芳儀看著康熙心情真的不錯,又想著胤禛現在膽子也大上了不少,就讓人把那孩子也抱過來,總要讓他們父子也親熱些才好呢。
這番舉動,自然也是落到了康熙的眼裏,就更是讓康熙感慨,“你啊,還是少操些心吧。朕知道,都是朕的兒子。”所以這迴,康熙對這胤禛也是好臉色。而胤禛現在本來就機靈了不少,看著皇阿瑪也是和顏悅色的,膽子也就更大了,幾番問答,也是挺妥貼的。這也讓康熙心裏點頭,到底是朕的皇後好啊,因而笑著說:“胤禛看著也懂事了不少。都是皇後的功勞啊”
胤礽本是跟阿瑪親熱慣了,也接著阿瑪的話說:“那阿瑪要怎麽謝謝額娘?啊,這裏頭也有我跟哥哥的份呢,阿瑪也不能漏了我們的。”
“這孩子,渾說什麽。額娘本就是嫡母,你們也是兄弟手足,這些,還不都是應該的?”芳儀忙笑著說道。
“你額娘說的有理,不過,既然你已經厚皮討賞了,朕不給,反倒是朕小氣了”康熙心情好,也就由著兒子說話。芳儀推辭不過,也就隨便要了個東西,胤礽倒是想著要一匹好馬,至於承祜,太子還沒有來,那就先放放。
康熙哪裏看不出芳儀的隨便,這人也就是這樣,碰上芳儀這樣越不想要的,他就上趕著越要多給。就是胤禛也趁了便了,也賞了些小玩意兒。不過,念著芳儀,康熙還賞了這孩子一部孝經,因說道:“你能有今日,都是你皇額娘的慈善。這孝經,雖然你現在未必懂得,你也要終身牢記這些才好。而你哥哥們對你的好,你也要無時不忘。”
胤禛從沒有得到過皇阿瑪的好臉色,現在這樣,幾經是開心已極了。更何況是第一次得到了父皇的賞賜?不要說他什麽還年幼不懂,小孩子的本性就讓他知道親近對自己好的,而那些擔驚受怕的日子終是讓他比別的孩子更早熟的。今日這一切,牢牢地記在了心裏。而且,他本來就對著額娘兄長親昵,這現在聽了父皇的話,更是要在心裏親上了幾分的。
這說笑的時間過得特別的快,等承祜過來時,已經到了晚膳的時分。康熙看著大兒子一臉風塵的樣子,就知道是出了宮的。因為不想讓芳儀跟著操心,隻是稍微的問了幾句就罷了。想著太子現在已經議政,就說道:“詹事府的人可用著的趁手?要個什麽人,盡管開口了。”
承祜可不是那種不知進退的,“詹事府都是阿瑪精心選的,當然甚是盡心的。兒子現在也不過跟著阿瑪身邊學著看著,哪要用到什麽人?等兒子真的辦差了,想著用什麽人了,再向阿瑪開口也不遲。”
這話說得康熙心裏很是欣慰,做父親的沒有不盼望自己兒子好的,更何況是自己最疼愛的兒子的?而一想到皇帝的職責,康熙就對承祜更為嚴格些。這段日子,雖說是議政了,可是自己為了打磨兒子,故意難為了他,隻給他派著文案工作,讓他整理曆代聖諭,這可是個瑣碎勞累的活計,就是詹事府那裏,也是案牘勞累的很。沒想到這孩子就這樣生生受了,也不抱怨,聽著人來報,還甚是用心。其實這些東西哪用整理,都是有著底錄檔記的。自己一方麵要打磨兒子心性,一方麵想著讓兒子循序漸進,了解這些聖諭背後的事情,慢慢的知道,何謂政務。然後再跟在自己身邊,了解何謂朝堂,何謂天下。
康熙心裏高興,忽想起件事情,就說道:“明兒你讓人去景陽那裏跑一次,就說朕說的,讓他給你挑兩班侍衛,就在禦前侍衛和乾清門侍衛裏頭挑。這名頭,就統歸在乾清門侍衛裏頭。”
這話一出,讓芳儀母子皆為一驚,這可是有些太過盛寵了。上一輩子,芳儀並不知道這個侍衛的利害,隻以為是保鏢,來了大清,才知道滿不是這麽迴事情的,那是官名,選滿蒙勳戚子弟及武進士為侍衛,雖確實充當宿衛扈從,但並不隻是如此。一般的侍衛還好些,所以,一般出外走動的皇子阿哥身邊,也是有這樣的侍衛跟著的,現在承祜身邊就是有這樣的侍衛。
可禦前侍衛、乾清門侍衛卻是由皇帝親自選授。這些人基本是滿洲、蒙古王公勳戚子弟、宗室子弟及皇帝所賞識的侍衛中擢其優者任之,因為是天子近臣,對於王公大臣來說,意義是無比重要的。可是反過來看,這些人身後的力量,也是皇帝所看重的。當初,康熙可是仰仗著他們,才鬥敗鼇拜奪了權的。
這迴子卻給太子選了兩班,如此殊榮,怎麽不讓芳儀等人心驚?雖然這樣一來,承祜的勢力開始有了根基,但是殊榮,終究是不好的。
承祜也不用芳儀說話,馬上推辭著。康熙卻是打定了主意,這迴子的康熙,滿心是疼愛兒子的,況且,他現在還是身處青年,沒有芳儀從電視裏看來的那些對兒子的猜忌,所以笑著說:“你現在經常出宮,外頭比不上宮裏,身邊自然是要好的侍衛。不然,別說你額娘不放心,朕也有些擔憂的。既然你覺得是個大恩寵,那麽,今**弟弟給你討的賞賜就算這個了。”
承祜還是以阿瑪安危為重推辭著,康熙卻大手一揮,道:“朕身邊人多著呢,能有什麽事情,再說了,朕還不相信,就憑朕的身手,還有刺客近得了身的?”
話到這個地步,就不能再推辭了,承祜起身,跪下恭恭敬敬的磕了個頭領賞。這迴這麽正式,所以胤礽也免不了起身陪著。胤禛也不懂這些,反正看著哥哥們都起身了,也就扭著下來,跟著哥哥們一齊磕頭謝恩。
康熙看著兒子們懂事本就欣慰,眼睛一撇,又看著小胤禛滿臉困惑,卻是有模似樣的跟著兩個哥哥磕頭,心裏就更高興了。養了幾天的兒子就這般懂事了,那這肚子裏的親生的呢?康熙不免盼望起這個孩子了,更何況這孩子還沒出生,就先替他額娘解了次圍呢。
(兩章合一,這是今天和昨天的份,繼續努力,再多寫一章,完成9000字的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