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棄吃過了東西,陪著傅雲蘿說了一會兒話,又睡了過去。
當他再醒來的時候就有些粘人,一步也不願意傅雲蘿離開,但他又有些懼怕傅雲蘿,隻一步步跟在傅雲蘿的後頭。
“我說過了,你娘親沒有拋棄你,她隻是去了很遠的地方,如果你很想她的話,以後你每年生辰就對著月亮說話,月亮會轉告給你娘親的。”傅雲蘿安慰著阿棄,真相太殘酷了,他不該知道那麽多。
“真的嗎?”阿棄將信將疑的問。
“真的。在你娘親來接你之前,我會照顧好你的。而你也要答應我,照顧好你自己。”
“可你是公主,你怎麽會照顧我呢?娘親說,我們是奴隸是下人。”
“不,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身上也沒有刻字,沒有人是奴隸。”傅雲蘿心疼的摸了摸阿棄的頭發,這個孩子經曆太多了。
珠兒說過,阿棄是因為父親偷了東西而被判入獄,他的妻兒被判充奴的。這種誅九族、被牽連的事,在現代社會隻會存在於觀念裏,而現在的法律是允許的。
允許一個人歧視另一個人,允許一個階層歧視另一個階層。
光明正大的。
傅雲蘿再三的保證和安慰,並沒有讓阿棄好過一些,畢竟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傅雲蘿也無法強求,漸漸行宮裏的人也習慣她走到哪兒都有一個小跟班。
李嬤嬤對待嚇人愈發的嚴厲,不允許任何人把話給說出去。否則,別人還真以為公主養了個這麽大的兒子。
流言蜚語是淹不死人的,隻會增加點壓力而已。傅雲蘿作為骨科醫生,什麽壓力都經曆過了。
隻求能夠慢慢淡化阿棄心裏的傷痛。
他要跟著就讓他跟著,傅雲蘿甚至帶他一起去郊外見了張思寧。
“一直就聽聞公主是個交友廣闊之人,隻是不知道思寧有什麽長處是公主願意結交的。”涼亭裏,張思寧驚訝的問道。
“可能就是因為沒有長處。”傅雲蘿有些好笑的挑釁道。
“你……”
張思寧總歸是克製的,她從來都很克製,在睿王府裏能容忍一個側妃獨占鼇頭。從來沒給傅雲蘿穿過小鞋,也沒有說過半點壞話。她與傅雲蘿,都是睿王心儀的棋子。
“開個玩笑,張小姐不要介意。天氣這麽熱,弄的人也跟著煩悶。張小姐也知道,麗陽已經隻是個郡主,與公主兩個字不沾關係,張小姐若是不嫌棄可以叫我的閨名雲蘿。”就算是個公主,地位也是比不上丞相府的嫡出千金的。傅雲蘿很有自知之明,謙卑能夠令一個人產生好感,不是嗎?
富有教養的女人,給個台階就知道如何下。更何況,張思寧已經領悟傅雲蘿並不是來找仇人的。
雖然還不知道她有什麽目的,但給臉了,張思寧不會不要。
“雲蘿對景國百姓有恩,縱然沒有公主的封號,皇上也會厚待你的。燁城百姓總在猜測,雲蘿到底會嫁給哪一位王爺,甚至有人為此開了賭注。公主知道被押寶最多的人,是哪一位嗎?”
“睿王?”傅雲蘿裝作不知的問。
張思寧乃是深閨中的小姐,她沒料到傅雲蘿會迴答。這樣公然問出來,不就是已經屬意了蕭辰錦嗎?
見張小姐臉上的表情五花八門,傅雲蘿才笑了起來淡然的說:“雲蘿並沒有對睿王有意思,隻是坊間傳聞丞相有意推睿王成為儲君,所以丞相府和睿王府來往甚密。加之在麗陽縣的時候,睿王對雲蘿照顧有加,是個心胸開闊的男兒,所以雲蘿想用睿王來與張小姐拉近關係。畢竟這燁城、皇城,都是要步步為營的地方,雲蘿想多了解一下局勢,以免將來會遭禍事。”
“這麽說,雲蘿是不看好睿王?”張思寧像是一個守護幼崽的羔羊,麵前縱然是獅子也不會底下自己的頭。
“皇上有八位皇子,除了早年夭折的大皇子,如今健在的可還有七位。這朝堂上,張小姐與雲蘿都是說不上話的人,但押錯了寶可是會殺頭的。”
張思寧很是不服氣的說:“睿王一表人才,言辭談吐都是我景國的棟梁之才。戶部在他的治理下是如何坦蕩,對景國國策影響深遠。”
“看來傳言是真的,丞相府真的要押寶在睿王的身上。不知道張小姐與睿王的私交怎麽樣?”
“睿王乃是堂堂男兒,不會與女子打交道的。何況,思寧常年居住後院,就算睿王來訪也並無想見機會。”
“那張小姐同樣居住後院的庶出妹妹張思怡,見過睿王嗎?”
“公主什麽意思?”張思寧忍無可忍的問。
“沒什麽意思,就是說笑而已。這郊外山水如畫,張小姐不想去看看嗎?”
說著,傅雲蘿轉頭往前走,徹底的岔開話題。往後談論的,都是些女兒家的話題,她不會做刺繡,坦然的想請張思寧挑幾個簡單的繡樣送到行宮來,想以此來打發時間。
但都知道,繡樣什麽的,都是借口。她的目的已經達成,在張思寧的心底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就算蕭辰錦和張思怡做的隱秘,隱秘到連家裏的姐姐都不知道他們認識。但有心尋找,早晚是要露出馬腳的。
傅雲蘿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麽要捅破這個,讓張思寧去做那個蕭辰錦豎起來的靶子不好嗎?明著享受寵愛,實則真愛都在別人身上,想想也很可憐。當然也有其他目的,隻要張思寧和蕭辰錦鬧掰了,她就算不會站在傅雲蘿的身邊,也至少會是中立的。而蕭辰錦,就多了一個敵人。
田稅已經上升到五吊錢,一戶五口之家一年收上來的糧食也不過賣十吊錢。
就這個業績,蕭辰錦也敢說戶部坦蕩、對國家影響深遠?到也是,這些生活在上層的人,縱然是看到下層舉家要飯,也隻會說何不知肉糜。
不過也由此可以看出,沉重的賦稅讓國庫還是挺充盈的。
傅雲蘿當然不會想去打擊國庫劫富濟貧,而是等到了一位早就該迴來的人。
榮王迴來了。
當他再醒來的時候就有些粘人,一步也不願意傅雲蘿離開,但他又有些懼怕傅雲蘿,隻一步步跟在傅雲蘿的後頭。
“我說過了,你娘親沒有拋棄你,她隻是去了很遠的地方,如果你很想她的話,以後你每年生辰就對著月亮說話,月亮會轉告給你娘親的。”傅雲蘿安慰著阿棄,真相太殘酷了,他不該知道那麽多。
“真的嗎?”阿棄將信將疑的問。
“真的。在你娘親來接你之前,我會照顧好你的。而你也要答應我,照顧好你自己。”
“可你是公主,你怎麽會照顧我呢?娘親說,我們是奴隸是下人。”
“不,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身上也沒有刻字,沒有人是奴隸。”傅雲蘿心疼的摸了摸阿棄的頭發,這個孩子經曆太多了。
珠兒說過,阿棄是因為父親偷了東西而被判入獄,他的妻兒被判充奴的。這種誅九族、被牽連的事,在現代社會隻會存在於觀念裏,而現在的法律是允許的。
允許一個人歧視另一個人,允許一個階層歧視另一個階層。
光明正大的。
傅雲蘿再三的保證和安慰,並沒有讓阿棄好過一些,畢竟觀念是根深蒂固的。傅雲蘿也無法強求,漸漸行宮裏的人也習慣她走到哪兒都有一個小跟班。
李嬤嬤對待嚇人愈發的嚴厲,不允許任何人把話給說出去。否則,別人還真以為公主養了個這麽大的兒子。
流言蜚語是淹不死人的,隻會增加點壓力而已。傅雲蘿作為骨科醫生,什麽壓力都經曆過了。
隻求能夠慢慢淡化阿棄心裏的傷痛。
他要跟著就讓他跟著,傅雲蘿甚至帶他一起去郊外見了張思寧。
“一直就聽聞公主是個交友廣闊之人,隻是不知道思寧有什麽長處是公主願意結交的。”涼亭裏,張思寧驚訝的問道。
“可能就是因為沒有長處。”傅雲蘿有些好笑的挑釁道。
“你……”
張思寧總歸是克製的,她從來都很克製,在睿王府裏能容忍一個側妃獨占鼇頭。從來沒給傅雲蘿穿過小鞋,也沒有說過半點壞話。她與傅雲蘿,都是睿王心儀的棋子。
“開個玩笑,張小姐不要介意。天氣這麽熱,弄的人也跟著煩悶。張小姐也知道,麗陽已經隻是個郡主,與公主兩個字不沾關係,張小姐若是不嫌棄可以叫我的閨名雲蘿。”就算是個公主,地位也是比不上丞相府的嫡出千金的。傅雲蘿很有自知之明,謙卑能夠令一個人產生好感,不是嗎?
富有教養的女人,給個台階就知道如何下。更何況,張思寧已經領悟傅雲蘿並不是來找仇人的。
雖然還不知道她有什麽目的,但給臉了,張思寧不會不要。
“雲蘿對景國百姓有恩,縱然沒有公主的封號,皇上也會厚待你的。燁城百姓總在猜測,雲蘿到底會嫁給哪一位王爺,甚至有人為此開了賭注。公主知道被押寶最多的人,是哪一位嗎?”
“睿王?”傅雲蘿裝作不知的問。
張思寧乃是深閨中的小姐,她沒料到傅雲蘿會迴答。這樣公然問出來,不就是已經屬意了蕭辰錦嗎?
見張小姐臉上的表情五花八門,傅雲蘿才笑了起來淡然的說:“雲蘿並沒有對睿王有意思,隻是坊間傳聞丞相有意推睿王成為儲君,所以丞相府和睿王府來往甚密。加之在麗陽縣的時候,睿王對雲蘿照顧有加,是個心胸開闊的男兒,所以雲蘿想用睿王來與張小姐拉近關係。畢竟這燁城、皇城,都是要步步為營的地方,雲蘿想多了解一下局勢,以免將來會遭禍事。”
“這麽說,雲蘿是不看好睿王?”張思寧像是一個守護幼崽的羔羊,麵前縱然是獅子也不會底下自己的頭。
“皇上有八位皇子,除了早年夭折的大皇子,如今健在的可還有七位。這朝堂上,張小姐與雲蘿都是說不上話的人,但押錯了寶可是會殺頭的。”
張思寧很是不服氣的說:“睿王一表人才,言辭談吐都是我景國的棟梁之才。戶部在他的治理下是如何坦蕩,對景國國策影響深遠。”
“看來傳言是真的,丞相府真的要押寶在睿王的身上。不知道張小姐與睿王的私交怎麽樣?”
“睿王乃是堂堂男兒,不會與女子打交道的。何況,思寧常年居住後院,就算睿王來訪也並無想見機會。”
“那張小姐同樣居住後院的庶出妹妹張思怡,見過睿王嗎?”
“公主什麽意思?”張思寧忍無可忍的問。
“沒什麽意思,就是說笑而已。這郊外山水如畫,張小姐不想去看看嗎?”
說著,傅雲蘿轉頭往前走,徹底的岔開話題。往後談論的,都是些女兒家的話題,她不會做刺繡,坦然的想請張思寧挑幾個簡單的繡樣送到行宮來,想以此來打發時間。
但都知道,繡樣什麽的,都是借口。她的目的已經達成,在張思寧的心底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就算蕭辰錦和張思怡做的隱秘,隱秘到連家裏的姐姐都不知道他們認識。但有心尋找,早晚是要露出馬腳的。
傅雲蘿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麽要捅破這個,讓張思寧去做那個蕭辰錦豎起來的靶子不好嗎?明著享受寵愛,實則真愛都在別人身上,想想也很可憐。當然也有其他目的,隻要張思寧和蕭辰錦鬧掰了,她就算不會站在傅雲蘿的身邊,也至少會是中立的。而蕭辰錦,就多了一個敵人。
田稅已經上升到五吊錢,一戶五口之家一年收上來的糧食也不過賣十吊錢。
就這個業績,蕭辰錦也敢說戶部坦蕩、對國家影響深遠?到也是,這些生活在上層的人,縱然是看到下層舉家要飯,也隻會說何不知肉糜。
不過也由此可以看出,沉重的賦稅讓國庫還是挺充盈的。
傅雲蘿當然不會想去打擊國庫劫富濟貧,而是等到了一位早就該迴來的人。
榮王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