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虛道院的成功逃脫,讓林初生的天地大墓一行,可謂圓滿。


    他想做到的,基本都已做到,不僅恢複了身源之傷,還獲得了張地天贈送的一場造化,從而達到了神遊二境。


    尤其是在突破的途中,在身源厚土中的一百二十載經曆,讓他受益良多。


    裏麵最為關鍵的,當屬那一場關於卜天術的問心證道。


    其實迴過頭想,他就已經隱隱能察覺到,自己之所以會對六庭問出那句話,很可能是受到了聖人的暗中引導。


    但凡林初生有一絲遲疑,都會讓他的道心出現裂痕,埋下禍根,之後也不可能戰勝聖人的劫道法身。


    這樣的手段,無疑比他在清虛道院中麵對神遊四境掌座更加可怕。


    若非那道法相根自願在林初生的體內化作劫道法根,再加上他為了堅定道心,執不信天之念入魔,也不可能度過那場問心劫。


    而劫道法根,也是他在身源厚土中,最大的收獲。


    擁有此法根後,隨著法根的不斷成長,這天地間的萬萬劫道,將再難滅他!


    但林初生不知道,以劫成法,此乃長世天地間的禁忌,以劫道為法根,更是大禁忌!


    深諳劫道者,天地鎮壓,輕則不得好死,永墮輪迴,重則天誅地滅,一道成空。


    而凝劫道法根者,將被天地遺棄,或墮入永劫,或永夢不醒!


    以後,他會知道!


    現在,他的劫道法根不過是一株幼苗,他也還隻是天地間,一粒微不足道的塵埃,稱不上深諳劫道,也不足以引起天地的矚目。


    除此之外,在身源厚土中,他還得知了黃庭聖洲的存在。


    以前他從不知道,在逝海之上,四洲之外,竟然還有其他的大洲。


    這一點,甚至連身為清虛道院掌座的聞達,都不知道!


    蜉蝣子九世在成為冥仆後,繼承了聞達的所有記憶,知曉的世間隱秘甚多,可竟然也不知道黃庭聖洲。


    而關於黃庭,林初生的了解也不多,基本都是從陰冥口中知曉,故而在離開清虛道院的途中,他問了陰冥許多,才總算有了一些了解。


    這來自上一個紀元的黃庭天地,估計也隻有陰冥這種經曆過紀元輪迴的生靈,才能知道了。


    據陰冥所說,黃庭天地似乎比這一個紀元的皇天後土還要浩大,有著諸天神祇,還有十二位至高神祇,一位天地共主。


    但他的結局,與皇天後土一樣,都覆滅在了一場大浩劫中!


    甚至包括以往的紀元,也都幾乎一樣,天地在浩劫中覆滅,又在浩劫後新生,一個紀元,一場輪迴,天地就這麽周而複始,不斷進行下去。


    可按陰冥的說法,這一個紀元,似乎又比較特殊。


    那場大浩劫已經降臨,皇天後土已經覆滅,紀元本該走向終結,邁向下一個紀元。


    但事實卻是,紀元滅了,但又沒有滅得幹淨,留下了一個延續,甚至誕生出了新道,連當初皇天古帝定下的六道輪迴,都在逐漸複蘇。


    可這個延續代表了什麽,就算是陰冥,也不知道。


    不過他隱隱有所猜測,這一個紀元的走向,或許會有所不同!


    隻是具體會如何走,誰也不知道。


    “對了,你為何喚這尊冥仆為‘蜉蝣子九世’,而不是‘蜉蝣子’?莫非在此之前,你還有八尊冥仆?”


    在蜉蝣子九世體內,林初生看著四方幽黑一片的體內世界,向陰冥問了一個他之前就想問的問題。


    修士的體內世界,原本該是通透的,可自從成了冥仆後,聞達的體內世界就發生了轉變,變成了一片幽暗天地。


    “老祖我好歹也是活了十世的人,有九個冥仆怎麽了?”陰冥理直氣壯道。


    林初生啞然,他本以為,按照陰冥那頑劣的性子,怎麽也得有個千八百萬的冥仆,才九個倒是出乎了他的預料。


    “十世?是十個紀元嗎?”


    “準確地說,應該是九個,這一個紀元還沒完,老祖我便活出了第二世,所以不算。”


    陰冥說著,有些得意地笑了起來,“天地更迭,大道更易,唯有我陰冥道法,長存不息!”


    “怎麽樣?林小子,要不要拜入我陰冥,以你現在的天資悟性,哪怕修的是仙神新道,也足以入我陰冥古道了。”


    “大可不必!”


    林初生想也不想,直接拒絕,他對陰冥古道沒興趣,此道也不適合他。


    似看到林初生拒絕得如此果斷,讓陰冥有些不樂意了,湊上來道:“你這是不知我陰冥古道的好啊!”


    “想在以往的紀元裏,那些大能之輩,縱使鼎盛如黃庭天地,諸天神祇,天地共主,他們哪一個能活出第二世的?”


    “最多不過是成為逝海迷途者,也會隨著這一個紀元的終結化為烏有,活不出第三世!”


    “由此可見,我陰冥古道好,我陰冥古道妙啊!你難道就不想多活一世?”


    林初生看了他一眼,淡淡道:“不想!”


    陰冥聞言,頓時就急眼了,隨後開始在林初生麵前各種推銷,對自己的陰冥古道推崇至極,仿佛不拜入,就是對他陰冥古道的不尊重,就是看不起他陰冥。


    林初生聽得一陣想笑,但到底沒敢真的笑出來,怕真將陰冥給惹紅了眼。


    他最終問道:“這世間,到底有多少個紀元?”


    “很多!”


    陰冥見林初生似乎鐵了心不學,幹脆也放棄了,擺了擺手,懶散道:“一層虛空,代表了一個紀元,我曾經進入過三十二層虛空,仍然沒有闖出此方天地!”


    “三十二層?”


    林初生頓時驚訝,以他現在的能力,拚盡全力施展逍遙九虛,也隻能勉強進入第五層虛空,而且在其中難以動彈。


    第五層虛空就已經如此厚重,那第三十二層虛空,恐怕在他進入的瞬間,就會將他碾成虛無。


    不過稍微一想,他就釋然了。


    陰冥早已經活了十世,在上古皇天時,也曾是仙神大能,甚至能和皇天古帝掰掰手腕,能進入三十二層虛空,倒也不奇怪。


    “也就是說,至少有三十二個紀元……!”


    “不止!”


    陰冥道:“當初張老道為了悠然自在,在虛空之道造詣極深,曾遁入過四十九層虛空,遙望過六十二層虛空,依然見不到盡頭!”


    他說到這裏,忽然悠悠歎息一聲,接著說道:“天地之大,即便老祖我已經活了十世,所見仍是甚微,不過地之一隅,海之一角。”


    “至於那大道青天,青天之外,我們從未真正見過,你小子的路,還長著呢!”


    林初生聽得一陣沉默,緩緩抬頭,雖在體內世界,可卻能收到蜉蝣子九世對外界的一切感知,讓他能以看到那青天大日。


    根據陰冥之言,那大日存在於每一個紀元裏,萬萬古恆在,也不知是在青天之內,或是在青天之外,總之從來沒有人能登上去見過。


    而那片青天,則會在每一個紀元的天地覆滅後,顯現出來,直至新紀元出現,才會隱去,更無人能登上青天,去到青天之外。


    此乃萬古之迷,至今都尚無人破解!


    此刻,第五層虛空中,蜉蝣子九世正以萬倍流光速度不斷前行,很快飛出了道院天淵的範圍,去往了一方荒域。


    西蠻荒洲,有九十九荒域,若隻是尋常修士途徑這些荒域,並不會被太過在意。


    但若是修為達到神遊二境,乃至之上,則很容易被關注,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每一個荒域中,都有許多的荒神,分布在荒域各地,他們基本也都是神遊二境,若是發現其他外來的強者,自然會引起他們的警覺。


    哪怕是不同荒域的荒神,途徑其他荒域也一樣,甚至就算是荒域域主,都不可輕易踏足旁人荒域,故而才有蠻荒戰艦,可以暢通無阻,但不可隨意停留。


    倘若是八大道院的仙神新道修士,則更需要小心謹慎。


    所以他們在趕路時,一般不會進入荒域,而是會沿著荒域邊緣,去往某一個目的地。


    尤其是在這個兩道相爭的時刻,八大道院的修士一旦被蠻荒修士發現,必定是一場生死殺伐。


    但蜉蝣子九世在第五層虛空,沒有那麽多顧忌,可以在荒域中筆直穿行。


    在西蠻荒洲能發現他的,隻有那些神遊五境的大修。


    即便是那些堪比神遊四境的域主,若沒有特殊的洞觀秘法,也很難發現他,沒有哪個域主會無聊到時時刻刻用秘法去洞觀第五層虛空。


    至於此行的目的,一開始就決定了,林初生打算先迴大地荒域。


    他的幾位弟子,蠻小天幾人被傳送到了哪裏,尚且不知。


    即便他的羅盤還在,可這個羅盤在天地大墓中還能使用,在西蠻荒洲因為地域太大,就無法靈光了,不如先迴大地荒域再說。


    如今蠻大地已經成為張地天,大概率還留在那場大道爭中。


    林初生已經從聞達的記憶中得知,西蠻荒洲中央,天地大墓那場關於蠻荒大道的爭奪,還沒有結束。


    他倒不怕大地荒域會因為沒有域主坐鎮而出現亂子,畢竟還有一眾荒神,域主府中強者雲集,縱使亂世,也守得住那一方太平。


    隻是他現在除了大地荒域,其實也沒有什麽別的好去處。


    他隻希望蠻小天幾人,能安然無恙迴到大地荒域內。


    唯一讓林初生擔心的一點,當初在天地大墓中,被傳送走的不隻是那些年輕一輩的修士,還有成百上千的古蠻泥像。


    那些古蠻泥像被妖風寄生,想必現在已經散落蠻荒洲各地,對蠻荒修士來說,那就是成百上千的大造化,一定會引起爭奪!


    而蠻小天幾人,同樣也以寄生奪道法進入了古蠻泥像體內,應該還沒那麽快能奪得其中傳承的蠻荒大道出來。


    萬一他們傳送到某地時,也被當成造化爭奪,那才是大禍!


    盡管他們寄生古蠻泥像的同時,也相當於擁有了神遊二境巔峰的修為實力,可在西蠻荒洲,堪比神遊三境的修士不在少數,一旦將他們視作目標,結果很難說。


    奈何清虛道院距離大地荒域太遠,蠻荒洲又太過浩大,當初張地天帶著他們幾人,以千倍流光速度跨越半洲之地去往黎公荒域,也用了半年的時間。


    蜉蝣子九世的速度盡管更快得多,可也至少需要大半個月。


    而就在這大半個月裏,林初生展開了準備,在陰冥的強烈要求下,開始對其進行七次化丹!


    若是在此之前,林初生沒有把握。


    但是現在,隨著修為達到神遊二境,他也有了很大的把握!


    在他的推演中,七次化丹的難度,要比六次化丹大了太多,所消耗的資源,更是難以形容,至少需要六次化丹的二千四百倍消耗!


    林初生記得很清楚,當初為陰冥六次化丹時,耗費二百二十億左右的逝晶!


    所以對陰冥七次化丹,至少需要準備五十多萬億的逝晶,才有可能完成!


    這個數字,無論是在東聖靈洲,還是在西蠻荒洲,對任何一個勢力來說,都堪稱恐怖!


    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


    甚至可以說八大道院,都有!


    他們占據浩大天淵無數年,其每一道天淵,都堪比東聖靈洲所有天淵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大得多得多!


    數十萬億對他們來說,並不算很難。


    好比林初生與陰冥此次,兩人幾乎搬空了整個清虛道院的寶庫,還忽悠了一群神遊三境長老,他們的收獲,就大大超出了這個數字。


    不過化丹這種事,就算林初生再有把握,也要謹慎應對,因為但凡哪一點出錯,導致化丹失敗,最終的結果都是難以承受的,其所化之丹,會在頃刻間化為塵土。


    林初生全身心參悟萬物化丹訣,一直推演到沒有任何意外後,才最終開始對陰冥進行化丹。


    他先是取出了之前從清虛道院拿走的一尊,極為神異的完整古天遺物丹爐,並對其進行了六次化丹。


    這尊丹爐,本是煉製玄丹的至寶,據說當初清虛老祖還曾以此丹爐親自煉丹,於丹成時,霞光漫天,瑞氣氤氳,又曆經八種驚變,最終煉成八變玄丹!


    在這之後,清虛老祖感歎丹道之玄,坦言自己煉不出九變玄丹,於是從此不再煉丹,便將這尊煉丹爐置放在了道院丹道之地中,也不願道出其名。


    並且自那以後,再也無人用這尊丹爐煉丹,讓至寶蒙了塵,成了一尊無名爐。


    林初生在丹道之地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怦然心動,覺得與此丹爐有緣,定會是他往後化丹的一大助力!


    當經過了六次化丹後,丹爐變得極為厚重,丹爐之內,更宛如一方大世界,若是修為沒有個神遊一境,估計都拿不動它!


    甚至即便達到神遊一境,單純以肉身之力,也難以將之撼動,唯有達到神遊二境,通法之後,才能勉強掌控。


    不過對林初生來說,輕而易舉,他看著眼前古青色的丹爐,緩緩開口。


    “如此至寶,不該無名,從此之後,便喚你作青冥爐!”


    下一瞬,青冥爐微微震顫,其內竟然迸發出一陣“嗡嗡嗡”的聲音,似聽到了林初生的話,給予了迴應。


    這讓林初生神色一怔,沒想到這丹爐在六次化丹後,竟然誕生了些許靈智。


    他輕撫丹爐,又道:“可惜我的青冥宮破碎了,否則倒是可以與你為伴。”


    而後,他與陰冥進入了丹爐之中,開始七次化丹!


    進入丹爐後,便見陰冥神情興奮,揮手便祭出了足足六十萬億逝晶,置放在丹爐世界,環繞在二人周圍,形成了一片逝晶海,以便等會林初生施展萬物化丹訣時,可以盡情揮霍。


    接著他搖身一變,就化作了一枚灰色丹藥,丹藥之上有著一個金色的半圓印記。


    每一枚被二次化丹的丹藥,都有這樣的印記,並且化丹的次數越多,印記就越趨於一個圓。


    林初生計算過,大概十次化丹後,這個圓就能完整形成。


    他由此判斷,十次化丹,大概就是萬物化丹訣的極限。


    至於十次化丹後,當這個圓完整時,會發生什麽,無人知曉。


    陰冥曆經十世,並沒有聽聞過什麽萬物化丹訣,所以也很好奇,有些躍躍欲試。


    不過真正來到這關鍵時刻,他還是不忘了提醒一句。


    “主人,您下手一定要穩啊,老祖我活了十世,可不想就這麽嗝屁了!”


    “放心!”


    林初生迴了一句,接著雙手將陰冥所化之丹托於掌心,驀然運轉起萬物化丹訣。


    當法訣運轉的刹那,他掌心丹藥便開始飛速流轉,從固態轉變成似液似氣的狀態,其內仿佛開始進行無窮變化。


    而想要持續這種變化,就需要極其龐大的能量作為支撐,周圍的逝晶海也很快開始由內而外,逐漸變成純粹能量,被丹藥吸收。


    直至八刻鍾過去,這片足有六十萬億的逝晶海,就已經被吸收了大半!


    當第九刻鍾到來時,其中就隻剩下了數萬億!


    果不其然,與林初生當初計算的一樣,七次化丹的消耗,差不多就是這個數!


    直至某一瞬,丹成!


    當林初生停下運轉萬物化丹訣的瞬間,毫不遲疑,驀然施展了六滅道,並且直接斬出了第二滅道,將陰冥與他因為化丹產生的那份生死因果牽連,完全斬斷!


    如此,陰冥才不會因為林初生的死亡而亡!


    做完這一切後,林初生長舒口氣,短短九刻鍾,卻讓他感受到了難以形容的疲憊。


    這七次化丹,比以往難了太多,不僅是修為,對神魂的消耗也極大,若非他已經點亮魂源,根本無以支撐。


    但見在他麵前,灰色丹藥看上去仍然與之前一樣,看不出太大的區別,唯有其上的金色印記,又長了一截。


    可那丹藥的氣息,卻讓林初生感受到了一種極度的心悸!


    隨著光芒一閃,丹藥又變迴了陰冥的模樣,眉心金色豎紋,掌心金色半圓印記,灰發灰眸,邪逸凜然。


    而他的氣息,赫然已經達到了……!


    “神遊四境!”


    林初生雙目一凝,喃喃說道。


    可陰冥聞言,卻是搖了搖頭,大笑開口:“不是神遊四境,而是半步神遊五境!萬物化丹訣,我陰冥老祖願稱你為世間第六奇功!”


    這一句話,更是讓林初生陷入了驚愕。


    萬物化丹訣,對同樣的東西,每多化丹一次,所能造成的蛻變提升,也會更加驚人。


    當初的六次化丹,不過是讓陰冥從封海達到了神遊一境,盡管也極為驚人,但還遠沒有達到這種程度!


    後來,陰冥通過自己,達到了神遊二境。


    可哪能想到,第七次化丹,竟然能讓陰冥從神遊二境,直達半步神遊五境!


    那麽第八次化丹,是否能讓陰冥踏入神遊五境之上,那在皇天後土崩塌後,至今還沒有人能達到的……第三大境!


    那麽九次化丹呢?第四大境?


    甚至是最後的十次化丹呢?


    這不禁讓林初生想到了王采藥,又想到了自己。


    好比王采藥在陰差陽錯下將自己化丹一樣,若林初生也對自己化丹,隻需要接連七次,他甚至也可能擁有半步神遊五境修為!


    但隻是在一瞬的心動後,林初生便放棄了!


    先不說其他,單說逝晶就不夠!


    他現在雖然也有數十萬億逝晶,也可以對一物進行七次化丹。


    可對旁人旁物化丹,和對自己化丹,消耗是不一樣的。


    當初林初生對自己的道山化丹,消耗就幾乎是尋常之物的四十倍,對自己化丹的消耗,絕對不會比這個少。


    王采藥就是例子,當初為了籌夠給自己六次化丹的逝晶,他準備了足足數千億逝晶,也才堪堪足夠消耗!


    數千億的兩千四百倍,不敢想!


    而若隻是六次化丹,對現在的林初生來說,無法產生什麽質的變化,沒有意義!


    最終,他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陰冥的那句話上,問道:“還有另外的五大奇功是什麽?”


    可陰冥正在那好一陣興奮,不斷感受自身,隻是簡單地應付了一句,並未說出個所以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道上青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六道螞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六道螞蚱並收藏道上青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