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潮起!鋼鐵的咆哮!(十三)
距離印度東海岸約100海裏的孟加拉灣海麵上,4艘桅頂飄揚英國皇家海軍白地紅十字帶左上角藍地紅線白縫米字軍旗的平頂船,正以齊整的菱形(◇)陣向東北方破浪疾馳,位於航進方向菱形頂端的正是協約聯合艦隊第1航母中隊旗艦,皇家海軍最大最新的全通甲板艦隊航空母艦“光輝”號,一麵白地紅十字帶左上角紅色實心圓的將旗懸掛其上,迎著接近北緯十六度的溫濕海風獵獵作響。
“光輝號”右舷艦島中層,狹窄的航海艦橋中,第1航母中隊司令官胡德中將正透過不算寬敞的舷窗遙望蔚藍澄淨的天空――偶爾也微微低頭,瞥幾眼海麵的情況。
右舷前方,貝蒂中將的5艘戰列巡洋艦和托馬斯少將的5艘快速戰列艦各成一路縱隊,齊頭並進;在這兩路巨艦的東麵,費雷上校第3驅逐艦隊的“迅速”號驅逐領艦和16艘驅逐艦以兩路疏散縱隊並行護衛;在以上四路縱隊正前方,分兩線展開了5艘輕巡洋艦作為先導,第一線是偵察部隊直屬的“都柏林”號和“南漢普頓”號,第二線是艾德蘭準將第4輕巡中隊的“布裏斯托”號、“格拉斯哥”號和“利物浦”號。
“光輝”號前方兩側,古德諾夫準將第2輕巡中隊的兩艘三煙囪快速輕巡洋艦“卡羅琳”號和“考狄莉亞”號正並排前行,忠實地執行著先導艦的任務,在兩艦中間靠前位置是一艘外形簡潔的i級驅逐艦“鐵人”號,無須朝其他方向觀望,胡德中將心中有數:第2輕巡中隊的另外兩艘輕巡洋艦“科瑪斯”號和“征服”號拱衛在航母中隊的後方兩側,而航母中隊菱形陣的另外三個對角延長線上,也各安排有一艘擔任護衛的驅逐艦。
左舷稍遠處。並行護衛著溫特爾上校第14驅逐艦隊地“猛烈”號驅逐領艦和8艘驅逐艦,以一路縱隊航進。
當然,不用迴頭看,胡德也知道,後方稍遠,納皮爾準將第5輕巡中隊的4艘小型巡洋艦應該還維持著一字橫隊,忠實地擔當整支偵察部隊的後衛。
再往左後方幾十海裏,主力部隊和支援部隊的31艘新舊戰列艦和67艘其他作戰艦隻應該還循著偵察部隊的航跡。沿著西南向東北延伸的印度東海岸,向孟加拉灣深處,優雅而壓迫性的開進……
“哐啷”一聲,身後的艙門被人用力推開,一股輕風隨之帶進,微涼了胡德中將沁著汗滴地脖頸。
“找到敵人了!”情報參謀裏維爾中校情緒激動地急促報告道。
胡德麵無表情地擺擺手:“在海圖上標出來。”
“是――”
裏維爾往海圖上放下電文紙,拾起角尺和鉛筆,唰唰幾下標出了偵察機報告的敵艦隊位置。
“就在我們航線正前方。距離不到150海裏!發現航母2艘,戰艦或大型巡洋艦6艘,小型艦若幹,航向230,航速25節――這是13時55分發出的報告。”
胡德往下拉了拉黑簷上滿綴著金葉的白頂軍帽。略略鬆了口氣。
“最早報告擊落敵機是在什麽時候?”
“13時20分……不過在此之前,無線電室已經截聽了那個方向上的無線電拍發――連續好幾分鍾,我們應該假定對方在13時20分之前已經獲知了我方的位置。”
胡德微微“恩”了一聲,伸手往海圖上裏維爾剛剛畫了叉的位置輕輕一點。不假思索道下令:“準備第一波空襲隊,把情況通報貝蒂中將、總司令和岸基航空隊司令部。”
……
一道道螺旋槳高速旋轉形成的白色弧圈在“大鵬”號飛行甲板上綻開,從距離飛行甲板艏端50公尺地起飛線迭次排列至尾端的33架飛機――6架“海雲電”艦上戰鬥機和27架“金雕”艦上攻擊機――全部裝足了油彈,各機乘員正在甲板工作員的協助下做起飛前的最後調試。
汽笛尖叫,信號旗升起,起飛線前部如籬笆般豎起的防風格柵隨著液壓杆地驅動徐徐放平,時速60公裏以上的甲板風唿嘯掃過,把前兩排翼下空空、全重不過八百來公斤的“海雲電”戰鬥機吹得飄晃不已。
甲板前端右舷。黃馬甲的起飛指揮員揮動起手中地信號旗,最後三聲急促的汽笛響徹全艦,“立即起飛”的彩色三角信號旗一溜煙竄上桅頂,機號“504-01”的“海雲電”開始頂風滑行,短短幾秒鍾裏機輪就擦過了四十多公尺的木質甲板,在接近甲板首端的那一刹那,襟翼果斷地壓下,機體看似吃力而遲緩地騰空而起。隨即輕快地向左偏離甲板軸線。開始環繞母艦盤旋――
機頭緊跟著機尾,頭一架的機輪剛剛離開甲板。後一架已經開始滑行,一刻鍾的功夫,“大鵬”號偌大地飛行甲板上已經空空如也,其左後方的同戰隊僚艦“雲鵬”號,以及後方第二航空戰隊的體形較小的“金隼”、“獵隼”號,也按時完成了放飛,各艦放飛的機群在“大鵬”號上空集結編隊,組成總共114機(第一航空戰隊66機,第二航空戰隊48機,計艦戰24機,艦攻90機,攜450毫米魚雷88條)的大機群,由第一攻擊波總指揮、“大鵬”號第1艦載聯隊聯隊長蔡勇上校的座機前出引導,烏雲般向西南方遮壓而去……
“大鵬”號司令艦橋。
“剛剛接到護衛隊信號,擊落敵雙座機一架,根據無線電監聽的結果,敵機很可能已經拍發出了我們地位置……”
作戰參謀王子龍小心翼翼、生怕摸到老虎尾巴似地向梁書銘報告道。
“很好,”梁書銘背著手轉過半邊臉――令人心驚膽顫地仰著下巴微笑著,“王冠屬於誰?珍珠港地勝利者,還是基爾港的勝利者?很快就要得出結論了……”
距離印度東海岸約100海裏的孟加拉灣海麵上,4艘桅頂飄揚英國皇家海軍白地紅十字帶左上角藍地紅線白縫米字軍旗的平頂船,正以齊整的菱形(◇)陣向東北方破浪疾馳,位於航進方向菱形頂端的正是協約聯合艦隊第1航母中隊旗艦,皇家海軍最大最新的全通甲板艦隊航空母艦“光輝”號,一麵白地紅十字帶左上角紅色實心圓的將旗懸掛其上,迎著接近北緯十六度的溫濕海風獵獵作響。
“光輝號”右舷艦島中層,狹窄的航海艦橋中,第1航母中隊司令官胡德中將正透過不算寬敞的舷窗遙望蔚藍澄淨的天空――偶爾也微微低頭,瞥幾眼海麵的情況。
右舷前方,貝蒂中將的5艘戰列巡洋艦和托馬斯少將的5艘快速戰列艦各成一路縱隊,齊頭並進;在這兩路巨艦的東麵,費雷上校第3驅逐艦隊的“迅速”號驅逐領艦和16艘驅逐艦以兩路疏散縱隊並行護衛;在以上四路縱隊正前方,分兩線展開了5艘輕巡洋艦作為先導,第一線是偵察部隊直屬的“都柏林”號和“南漢普頓”號,第二線是艾德蘭準將第4輕巡中隊的“布裏斯托”號、“格拉斯哥”號和“利物浦”號。
“光輝”號前方兩側,古德諾夫準將第2輕巡中隊的兩艘三煙囪快速輕巡洋艦“卡羅琳”號和“考狄莉亞”號正並排前行,忠實地執行著先導艦的任務,在兩艦中間靠前位置是一艘外形簡潔的i級驅逐艦“鐵人”號,無須朝其他方向觀望,胡德中將心中有數:第2輕巡中隊的另外兩艘輕巡洋艦“科瑪斯”號和“征服”號拱衛在航母中隊的後方兩側,而航母中隊菱形陣的另外三個對角延長線上,也各安排有一艘擔任護衛的驅逐艦。
左舷稍遠處。並行護衛著溫特爾上校第14驅逐艦隊地“猛烈”號驅逐領艦和8艘驅逐艦,以一路縱隊航進。
當然,不用迴頭看,胡德也知道,後方稍遠,納皮爾準將第5輕巡中隊的4艘小型巡洋艦應該還維持著一字橫隊,忠實地擔當整支偵察部隊的後衛。
再往左後方幾十海裏,主力部隊和支援部隊的31艘新舊戰列艦和67艘其他作戰艦隻應該還循著偵察部隊的航跡。沿著西南向東北延伸的印度東海岸,向孟加拉灣深處,優雅而壓迫性的開進……
“哐啷”一聲,身後的艙門被人用力推開,一股輕風隨之帶進,微涼了胡德中將沁著汗滴地脖頸。
“找到敵人了!”情報參謀裏維爾中校情緒激動地急促報告道。
胡德麵無表情地擺擺手:“在海圖上標出來。”
“是――”
裏維爾往海圖上放下電文紙,拾起角尺和鉛筆,唰唰幾下標出了偵察機報告的敵艦隊位置。
“就在我們航線正前方。距離不到150海裏!發現航母2艘,戰艦或大型巡洋艦6艘,小型艦若幹,航向230,航速25節――這是13時55分發出的報告。”
胡德往下拉了拉黑簷上滿綴著金葉的白頂軍帽。略略鬆了口氣。
“最早報告擊落敵機是在什麽時候?”
“13時20分……不過在此之前,無線電室已經截聽了那個方向上的無線電拍發――連續好幾分鍾,我們應該假定對方在13時20分之前已經獲知了我方的位置。”
胡德微微“恩”了一聲,伸手往海圖上裏維爾剛剛畫了叉的位置輕輕一點。不假思索道下令:“準備第一波空襲隊,把情況通報貝蒂中將、總司令和岸基航空隊司令部。”
……
一道道螺旋槳高速旋轉形成的白色弧圈在“大鵬”號飛行甲板上綻開,從距離飛行甲板艏端50公尺地起飛線迭次排列至尾端的33架飛機――6架“海雲電”艦上戰鬥機和27架“金雕”艦上攻擊機――全部裝足了油彈,各機乘員正在甲板工作員的協助下做起飛前的最後調試。
汽笛尖叫,信號旗升起,起飛線前部如籬笆般豎起的防風格柵隨著液壓杆地驅動徐徐放平,時速60公裏以上的甲板風唿嘯掃過,把前兩排翼下空空、全重不過八百來公斤的“海雲電”戰鬥機吹得飄晃不已。
甲板前端右舷。黃馬甲的起飛指揮員揮動起手中地信號旗,最後三聲急促的汽笛響徹全艦,“立即起飛”的彩色三角信號旗一溜煙竄上桅頂,機號“504-01”的“海雲電”開始頂風滑行,短短幾秒鍾裏機輪就擦過了四十多公尺的木質甲板,在接近甲板首端的那一刹那,襟翼果斷地壓下,機體看似吃力而遲緩地騰空而起。隨即輕快地向左偏離甲板軸線。開始環繞母艦盤旋――
機頭緊跟著機尾,頭一架的機輪剛剛離開甲板。後一架已經開始滑行,一刻鍾的功夫,“大鵬”號偌大地飛行甲板上已經空空如也,其左後方的同戰隊僚艦“雲鵬”號,以及後方第二航空戰隊的體形較小的“金隼”、“獵隼”號,也按時完成了放飛,各艦放飛的機群在“大鵬”號上空集結編隊,組成總共114機(第一航空戰隊66機,第二航空戰隊48機,計艦戰24機,艦攻90機,攜450毫米魚雷88條)的大機群,由第一攻擊波總指揮、“大鵬”號第1艦載聯隊聯隊長蔡勇上校的座機前出引導,烏雲般向西南方遮壓而去……
“大鵬”號司令艦橋。
“剛剛接到護衛隊信號,擊落敵雙座機一架,根據無線電監聽的結果,敵機很可能已經拍發出了我們地位置……”
作戰參謀王子龍小心翼翼、生怕摸到老虎尾巴似地向梁書銘報告道。
“很好,”梁書銘背著手轉過半邊臉――令人心驚膽顫地仰著下巴微笑著,“王冠屬於誰?珍珠港地勝利者,還是基爾港的勝利者?很快就要得出結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