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三千裏鋼鉗(一)
聖彼得堡西南,普斯科夫,e軍最高統帥部。
沙皇尼古拉二世有點局促不安地坐在他的新任總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將軍麵前,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
就在三天前,原e軍最高統帥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和總參謀長吉林斯基同時被免職,沙皇宣布親自就任最高統帥並任命原西北方麵軍司令阿列克謝耶夫為總參謀長。
今天是沙皇抵達統帥部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看得出來,這位不諳軍事的皇上還未適應這件與其陰沉麻木性格相背的工作――也許一輩子都無法適應。
“皇上?”阿列克謝耶夫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可以開始了嗎?”
尼古拉二世這才恍然點頭道:“哦,你說,你說。”
“情況很糟糕,但還沒到最糟……”阿列克謝耶夫緩慢地說道,同時抬眼看了看沙皇,揣摩著主子的反應。
“說下去。”尼古拉二世保持著他聆聽國事時一貫的冰冷表情――與其說他鎮定,不如說他其實不知所措。
“上個月我們放棄了華沙,接著統帥部把德奧戰線上的軍隊重整為三個方麵軍,希望每個方麵軍能掩護一個方向,北方方麵軍掩護彼得堡,西方方麵軍掩護莫斯科,西南方麵軍掩護烏克蘭……”
“請看這裏……”阿列克謝耶夫起身來到地圖板前。
“北方方麵軍的任務是固守裏加-德文斯克-維爾諾一線,阻止敵軍衝出立陶宛,逼近彼得堡。西方方麵軍的任務是固守維爾諾-比亞威斯脫克-布列斯特一線,阻止敵軍通過白俄羅斯進攻莫斯科腹地。南方方麵軍的任務是穩固布列斯特-科韋爾直至羅馬尼亞邊境一線,阻止加裏西亞的敵軍衝向烏克蘭。”
“至於對付土耳其的高加索方麵軍和對付中國的西伯利亞、土耳其斯坦方麵軍,仍執行今年5月1日奏報地原任務。”
“今年戰局開始時,我們共有一百零八個師。到昨天為止。總師數增加到一百一十六個,其中八十九個用於德奧戰線,十三個用於中國戰線,四個用於土耳其戰線,還有十個師在內地駐防整訓。”
“我們對麵的敵人,估計德奧戰線有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個師,中國戰線有四十到五十個師,土耳其戰線有八到十個師。”
沙皇在這裏打斷了總參謀長的報告:“你是否覺得。敵我數量對比已經很懸殊了?”
阿列克謝耶夫恭敬地低低頭:“我隻能說,中國戰線的敵人占有絕對優勢,無論是兵員還是技術裝備,都在數量和質量上遠遠超過我們,自從中國參戰以來,我們的東線就一直處於巨大的危機中……”
“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除非我們能與德奧媾和,把德奧戰線上的兵力調往東方。”阿列克謝耶夫直言不諱。
尼古拉二世沉默了。
過了許久,惴惴不安地阿列克謝耶夫聽到沙皇虛弱而忐忑地問:“他們會讓我媾和嗎?”
阿列克謝耶夫不解地眨眨眼:“皇上?‘他們’是誰?”
尼古拉二世卻並不迴答。自顧低頭喃喃道:“從開始到現在,誰也無法阻止,上帝需要我獻身……是的,上帝……”
“皇上?您在說什麽?”
尼古拉二世伸手扶住額頭:“沒什麽――剛才你說到哪了?土耳其戰線?”
阿列克謝耶夫隻得恪盡職守繼續報告。
“臣剛剛介紹了我軍的部署和敵我大致的力量對比。”
“說下去,我在聽。”
“是。我軍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於人力,我們在一九一四年戰局中就征召了一百四十萬新兵,不但補充了各師的損耗,還重建了東普魯士戰役中成建製損失的幾個軍。然而。我們嚴重缺乏武器彈藥。開戰以來,我們雖用盡辦法發展軍火生產,步槍、機槍和火炮、炮彈的產量與戰場初期相比增加了一到一點五倍,子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但還是遠遠無法滿足前線地需要,很多時候部隊隻能得到所需彈藥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成千上萬的士兵連步槍也沒有。”
“實在沒辦法,我們隻能寄希望於盟國的援助。可是開戰以來。盟國僅交付了我們按期訂貨的很小一部分,比如說,步槍和子彈僅交付了百分之八,炮彈交付了百分之十三,火炮交付了不到百分之五,而我們地糧食、煤炭、金屬礦和石油則毫無延誤的按期交付……即便如此,盟國提供的軍火對我們來說還是必不可缺的,而擴充本國軍火工業所需地機器設備也非得依賴盟國不可。”
“現在。隨著中國軍隊深入土耳其斯坦南部。經由波斯的對外交通線麵臨被切斷的危險,另一方麵。據悉保加利亞正倒向德奧,恐怕不久就會加入同盟陣營,經由巴爾幹的交通線也危險了。目前這兩條交通線維持著我們與盟國之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貿易,如果二者都被切斷,短期內無法恢複到原來的運輸量,這將同時影響我們的軍火儲備和軍工擴充計劃,軍隊會更加缺乏武器彈藥,我們將不得不驅趕更多徒手的農夫去作戰……”
尼古拉二世聽到這裏,不安地在胸前畫起十字來:“上帝……這是什麽樣地懲罰啊……請饒恕我們的罪惡,怎麽可以讓徒手的農夫與全副武裝的敵人作戰?我的總參謀長,你一定要想辦法避免這種事發生……”
“這種事已經發生了……而且早就不止一次地上奏了……”
阿列克謝耶夫心裏這麽想,嘴上還是習慣性地湊近馬屁股拍兩下:“皇上的仁慈連上帝也會感動,何況是那些無知的粗野農夫,為皇上而死是他們的光榮,就算手無寸鐵,他們也一定會滿懷忠君愛國之情,勇敢衝向敵人地。”
“不,至少給他們每人一把刺刀,怎麽可以手無寸鐵……那太殘忍了。”
上帝聽到此話想必也要淚流滿麵。
“那麽,你打算如何解決這些麻煩事?我地參謀長?”
尼古拉二世的口氣仿佛是在詢問自己地管家要如何解決客廳采光不足之類的塵芥問題。
“皇上,在摩爾曼斯克港的配套設施完備到足以完全替代這兩條交通線的運量之前,我們必須阻止敵人切斷它們。也就是說,大概到1916年中期之前,我們不能放棄巴爾幹和土耳其斯坦。”
“為此,在巴爾幹方麵,我們要繼續援助塞爾維亞,拉攏羅馬尼亞,威懾保加利亞,同時利用盟國的關係穩住希臘,保住我們的巴爾幹交通線。不過,因為我們抽不出身直接進兵巴爾幹,巴爾幹交通線的保障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靠外交博弈。至於土耳其斯坦方麵……”
阿列克謝耶夫為難地咂咂嘴,搖頭道:“中國有一句話,叫‘拆了東牆補西牆’,現在我們隻能反過來,拆西牆來補東牆了。”
尼古拉二世心不在焉地“哦”了一聲,示意阿列克謝耶夫說下去。
“請看這裏……六月以來,我們在立陶宛、波蘭和加裏西亞有計劃地大踏步後退,運走物資、炸毀橋梁、破壞鐵道,使敵人無法及時得到補給,延緩他們的進攻速度,同時也避免了我軍主力被敵人包抄分割。現在,各方麵軍主力都已按計劃撤退到了預定防線上,這樣一來,我們就拉平了戰線,提高了戰線上的兵力密度,而軍隊與後方補給中心的距離也變近了……我想我們有希望在這條較容易防禦的戰線上把敵人拖入冬季。”
“如此,我們就可以抽調一些預備隊師去東線,具體地說,去高加索和土耳其斯坦,以保衛我們的波斯交通線。”
“這樣就沒問題了?”沙皇看了看牆上的鍾,他希望每天隻在這裏呆一個鍾頭,以免打亂他平常的活動日程,比如說,寫寫信,打打獵,喝喝下午茶什麽的。
十年前的亞俄戰爭似乎吞噬了尼古拉二世閃躲在皇後裙角後麵的那一點點雄心與信心,那場戰爭結束後不到一年,當沙皇一家來到彼得羅夫要塞視察時,一發榴彈從他們所在的塔樓邊飛過,落進附近的海灣,轟然炸響,飛濺的水霧冰涼了沙皇的鼻尖,尼古拉二世作為沙皇的意誌之梁坍塌了。事實上,當他的士兵向彼得堡那群手捧聖像高唱聖歌並且心底裏由衷熱愛沙皇“小父親”的請願者開火時,羅曼諾夫王朝數百年的鐵血強霸之夢便已搖搖欲墮。
阿列克謝耶夫顯然還未能充分體察聖心。
“恩,是這樣的,我們最多能抽調15個師的機動兵力,這已經包括了統帥部和西線三個方麵軍的全部預備隊,實際抽調時隻會更少,不可能再多。這些兵力應該足以守住土耳其斯坦,保住我們的波斯交通線,可問題就來了,如果隻去守土耳其斯坦,不去管西伯利亞,敵人很可能會以壓倒性的優勢兵力迅速吞沒西伯利亞,突破烏拉爾山,從而包抄到土耳其斯坦後方,那樣後果將十分嚴重。”
“所以呢?”沙皇又看了一眼鍾。
“我們要抓住機會,也許是最後的機會……”
聖彼得堡西南,普斯科夫,e軍最高統帥部。
沙皇尼古拉二世有點局促不安地坐在他的新任總參謀長阿列克謝耶夫將軍麵前,一時不知該說些什麽。
就在三天前,原e軍最高統帥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和總參謀長吉林斯基同時被免職,沙皇宣布親自就任最高統帥並任命原西北方麵軍司令阿列克謝耶夫為總參謀長。
今天是沙皇抵達統帥部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看得出來,這位不諳軍事的皇上還未適應這件與其陰沉麻木性格相背的工作――也許一輩子都無法適應。
“皇上?”阿列克謝耶夫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可以開始了嗎?”
尼古拉二世這才恍然點頭道:“哦,你說,你說。”
“情況很糟糕,但還沒到最糟……”阿列克謝耶夫緩慢地說道,同時抬眼看了看沙皇,揣摩著主子的反應。
“說下去。”尼古拉二世保持著他聆聽國事時一貫的冰冷表情――與其說他鎮定,不如說他其實不知所措。
“上個月我們放棄了華沙,接著統帥部把德奧戰線上的軍隊重整為三個方麵軍,希望每個方麵軍能掩護一個方向,北方方麵軍掩護彼得堡,西方方麵軍掩護莫斯科,西南方麵軍掩護烏克蘭……”
“請看這裏……”阿列克謝耶夫起身來到地圖板前。
“北方方麵軍的任務是固守裏加-德文斯克-維爾諾一線,阻止敵軍衝出立陶宛,逼近彼得堡。西方方麵軍的任務是固守維爾諾-比亞威斯脫克-布列斯特一線,阻止敵軍通過白俄羅斯進攻莫斯科腹地。南方方麵軍的任務是穩固布列斯特-科韋爾直至羅馬尼亞邊境一線,阻止加裏西亞的敵軍衝向烏克蘭。”
“至於對付土耳其的高加索方麵軍和對付中國的西伯利亞、土耳其斯坦方麵軍,仍執行今年5月1日奏報地原任務。”
“今年戰局開始時,我們共有一百零八個師。到昨天為止。總師數增加到一百一十六個,其中八十九個用於德奧戰線,十三個用於中國戰線,四個用於土耳其戰線,還有十個師在內地駐防整訓。”
“我們對麵的敵人,估計德奧戰線有一百一十到一百二十個師,中國戰線有四十到五十個師,土耳其戰線有八到十個師。”
沙皇在這裏打斷了總參謀長的報告:“你是否覺得。敵我數量對比已經很懸殊了?”
阿列克謝耶夫恭敬地低低頭:“我隻能說,中國戰線的敵人占有絕對優勢,無論是兵員還是技術裝備,都在數量和質量上遠遠超過我們,自從中國參戰以來,我們的東線就一直處於巨大的危機中……”
“沒有解決的辦法嗎?”
“除非我們能與德奧媾和,把德奧戰線上的兵力調往東方。”阿列克謝耶夫直言不諱。
尼古拉二世沉默了。
過了許久,惴惴不安地阿列克謝耶夫聽到沙皇虛弱而忐忑地問:“他們會讓我媾和嗎?”
阿列克謝耶夫不解地眨眨眼:“皇上?‘他們’是誰?”
尼古拉二世卻並不迴答。自顧低頭喃喃道:“從開始到現在,誰也無法阻止,上帝需要我獻身……是的,上帝……”
“皇上?您在說什麽?”
尼古拉二世伸手扶住額頭:“沒什麽――剛才你說到哪了?土耳其戰線?”
阿列克謝耶夫隻得恪盡職守繼續報告。
“臣剛剛介紹了我軍的部署和敵我大致的力量對比。”
“說下去,我在聽。”
“是。我軍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於人力,我們在一九一四年戰局中就征召了一百四十萬新兵,不但補充了各師的損耗,還重建了東普魯士戰役中成建製損失的幾個軍。然而。我們嚴重缺乏武器彈藥。開戰以來,我們雖用盡辦法發展軍火生產,步槍、機槍和火炮、炮彈的產量與戰場初期相比增加了一到一點五倍,子彈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但還是遠遠無法滿足前線地需要,很多時候部隊隻能得到所需彈藥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成千上萬的士兵連步槍也沒有。”
“實在沒辦法,我們隻能寄希望於盟國的援助。可是開戰以來。盟國僅交付了我們按期訂貨的很小一部分,比如說,步槍和子彈僅交付了百分之八,炮彈交付了百分之十三,火炮交付了不到百分之五,而我們地糧食、煤炭、金屬礦和石油則毫無延誤的按期交付……即便如此,盟國提供的軍火對我們來說還是必不可缺的,而擴充本國軍火工業所需地機器設備也非得依賴盟國不可。”
“現在。隨著中國軍隊深入土耳其斯坦南部。經由波斯的對外交通線麵臨被切斷的危險,另一方麵。據悉保加利亞正倒向德奧,恐怕不久就會加入同盟陣營,經由巴爾幹的交通線也危險了。目前這兩條交通線維持著我們與盟國之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貿易,如果二者都被切斷,短期內無法恢複到原來的運輸量,這將同時影響我們的軍火儲備和軍工擴充計劃,軍隊會更加缺乏武器彈藥,我們將不得不驅趕更多徒手的農夫去作戰……”
尼古拉二世聽到這裏,不安地在胸前畫起十字來:“上帝……這是什麽樣地懲罰啊……請饒恕我們的罪惡,怎麽可以讓徒手的農夫與全副武裝的敵人作戰?我的總參謀長,你一定要想辦法避免這種事發生……”
“這種事已經發生了……而且早就不止一次地上奏了……”
阿列克謝耶夫心裏這麽想,嘴上還是習慣性地湊近馬屁股拍兩下:“皇上的仁慈連上帝也會感動,何況是那些無知的粗野農夫,為皇上而死是他們的光榮,就算手無寸鐵,他們也一定會滿懷忠君愛國之情,勇敢衝向敵人地。”
“不,至少給他們每人一把刺刀,怎麽可以手無寸鐵……那太殘忍了。”
上帝聽到此話想必也要淚流滿麵。
“那麽,你打算如何解決這些麻煩事?我地參謀長?”
尼古拉二世的口氣仿佛是在詢問自己地管家要如何解決客廳采光不足之類的塵芥問題。
“皇上,在摩爾曼斯克港的配套設施完備到足以完全替代這兩條交通線的運量之前,我們必須阻止敵人切斷它們。也就是說,大概到1916年中期之前,我們不能放棄巴爾幹和土耳其斯坦。”
“為此,在巴爾幹方麵,我們要繼續援助塞爾維亞,拉攏羅馬尼亞,威懾保加利亞,同時利用盟國的關係穩住希臘,保住我們的巴爾幹交通線。不過,因為我們抽不出身直接進兵巴爾幹,巴爾幹交通線的保障很大程度上還是要依靠外交博弈。至於土耳其斯坦方麵……”
阿列克謝耶夫為難地咂咂嘴,搖頭道:“中國有一句話,叫‘拆了東牆補西牆’,現在我們隻能反過來,拆西牆來補東牆了。”
尼古拉二世心不在焉地“哦”了一聲,示意阿列克謝耶夫說下去。
“請看這裏……六月以來,我們在立陶宛、波蘭和加裏西亞有計劃地大踏步後退,運走物資、炸毀橋梁、破壞鐵道,使敵人無法及時得到補給,延緩他們的進攻速度,同時也避免了我軍主力被敵人包抄分割。現在,各方麵軍主力都已按計劃撤退到了預定防線上,這樣一來,我們就拉平了戰線,提高了戰線上的兵力密度,而軍隊與後方補給中心的距離也變近了……我想我們有希望在這條較容易防禦的戰線上把敵人拖入冬季。”
“如此,我們就可以抽調一些預備隊師去東線,具體地說,去高加索和土耳其斯坦,以保衛我們的波斯交通線。”
“這樣就沒問題了?”沙皇看了看牆上的鍾,他希望每天隻在這裏呆一個鍾頭,以免打亂他平常的活動日程,比如說,寫寫信,打打獵,喝喝下午茶什麽的。
十年前的亞俄戰爭似乎吞噬了尼古拉二世閃躲在皇後裙角後麵的那一點點雄心與信心,那場戰爭結束後不到一年,當沙皇一家來到彼得羅夫要塞視察時,一發榴彈從他們所在的塔樓邊飛過,落進附近的海灣,轟然炸響,飛濺的水霧冰涼了沙皇的鼻尖,尼古拉二世作為沙皇的意誌之梁坍塌了。事實上,當他的士兵向彼得堡那群手捧聖像高唱聖歌並且心底裏由衷熱愛沙皇“小父親”的請願者開火時,羅曼諾夫王朝數百年的鐵血強霸之夢便已搖搖欲墮。
阿列克謝耶夫顯然還未能充分體察聖心。
“恩,是這樣的,我們最多能抽調15個師的機動兵力,這已經包括了統帥部和西線三個方麵軍的全部預備隊,實際抽調時隻會更少,不可能再多。這些兵力應該足以守住土耳其斯坦,保住我們的波斯交通線,可問題就來了,如果隻去守土耳其斯坦,不去管西伯利亞,敵人很可能會以壓倒性的優勢兵力迅速吞沒西伯利亞,突破烏拉爾山,從而包抄到土耳其斯坦後方,那樣後果將十分嚴重。”
“所以呢?”沙皇又看了一眼鍾。
“我們要抓住機會,也許是最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