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春醒(一)
時光瞬轉到一九一五年五月,歐戰爆發後第十個月,中美參戰後第六個月,華麗的世界大戰距離結局尚遙遙無期。
5月14日,印度次大陸西海岸,孟買港,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上升起了協約聯合艦隊司令官傑利科的海軍上將旗。
這一天,傑利科上將正式開始統率這支印度洋上從未出現過的超強艦隊。
屹立於“女王”號天台上,環顧港內一座座熟悉或陌生的艨艟巨艦,雖然從斯帕卡灣受命出發至今已過了兩個月,身材瘦高的傑利科上將仍是心緒難平。
眼前這支林林總總鋪滿了盟買港6000米泊地的聯合艦隊,其實力絕不亞於兩個月前集合在斯卡帕的皇家海軍大艦隊。
艦隊的基幹是20艘無畏型戰列艦,包括:
“伊麗莎白女王”級4艘:“伊麗莎白女王”號、“剛勇”號、“巴勒姆”號、“厭戰”號(主炮8門381毫米,最大航速25節);
“喬治五世”級4艘:“喬治五世”號、“百人隊長”號、“大膽”號、“阿賈克斯”號(10門343毫米,21節);
“獵戶座”級4艘:“獵戶座”號、“征服者”號、“君主”號、“雷鳴”號(10門343毫米,21節);
“巨人”級2艘:“巨人”號、“大力神”號(10門305毫米,21節);
“海王星”級1艘:“海王星”號(10門305毫米,21節);
法國“丹東”級2艘:“狄德羅”號、“康多塞”號(12門305毫米,21節);
法國“科爾貝”級2艘:“科爾貝”號、“海洋”號(12門305毫米,21節);
荷蘭“爪哇”級1艘:“蘇門答臘”號(12門305毫米,21節)。
以上艦隻統編入4個戰列艦中隊,其中女王級4艦編為臨時第1戰列艦中隊。由傑利科中將親領;喬治五世級和獵戶座級8艦編為第2中隊,由傑拉姆中將指揮;巨人級2艦、海王星號和蘇門答臘號編為第3中隊,由由原太平洋協約聯合艦隊司令官伯尼中將指揮;法軍4艦編為第4中隊,由日爾姆中將指揮。
主力艦行列中還包括5艘戰列巡洋艦,它們是:
“獅”級4艘:“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皇”號、“虎”號、(主炮8門343毫米,28節);
“不倦”級1艘,即“不倦”號(8門305毫米,27節)。
5艦統編為第1偵察中隊。由貝蒂中將統一指揮。
大艦巨炮的行列中,胡德中將的平頂船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一航母中隊的3艘百眼巨人級,各搭載64架艦載機,第二航母中隊的3艘人馬座級,各搭載6架水上飛機,加上主力艦搭載的32架水上飛機,整個協約聯合艦隊按編製應搭載有242架各式飛機。
此外,艦隊中還有8艘英國裝甲巡洋艦。包括:
“德雷克”級1艘,即好望角號(14000噸,23節,2門234毫米炮,16門152毫米炮。03年完工);
“愛丁堡”級2艘:“愛丁堡”號、“黑王子”號(11500噸,22-23節,6門9點2英寸炮,10門6英寸炮。06年完工);
“德文舍爾”級1艘,即羅森伯格號(10800噸,22-23節,4門7點5英寸炮,16門6英寸炮,05年完工);
“蒙茅斯”級4艘:“貝德福德”號、“肯特”號、“埃塞克斯”號和“蘭開斯特”號(9800噸,22-23節,14門152毫米炮。02-04年完工)。
以及屬於英、法、荷、美的總共12艘輕巡洋艦,它們是:
“查塔姆”級2艘:“都柏林”號、“南安普頓”號(5400噸,8門6英寸炮,26節,12年完工);
“布裏斯托”級3艘:“布裏斯托”號、“格拉斯哥”號、“利物浦”號、(4800噸,2門6英寸炮,10門4英寸炮,26節。10-11年完工);
“布勞德”級2艘:“布勞德”號、“布萊徹”號(3350噸。10門4英寸炮,4門3磅炮。2座21英寸魚雷發射管,25-26節,10-11年完工);
法國1艘,即“安南”號(2600噸,4門5點5英寸炮,22節);
荷蘭2艘,即“巴達維亞”號和“巨港”號(2500噸,8門12磅炮,24節);
美國2艘,即“底特律”號和“馬布爾黑德”號(2235噸,2門6寸炮、8門5寸炮,18節)。
以上重型和中型兵力由來自四國地總共53艘驅逐艦和29艘潛艇掩護支援。
傑利科明白,皇家海軍六成的主力艦已然集結在此,斯卡帕的那支“大艦隊”已是空有其名,不,很快就連“大艦隊”的光榮名號也不得不忍痛割舍,改換為那拗口的、毫無語言美感的“英美大西洋聯合艦隊”罷。
事情要追溯到兩個多月前,在卡薩布蘭卡的協約國戰略協調會議上,英國領導人費盡口舌,總算令美國人梢加讓步,改變了原來要求皇家海軍機動兵力協助反攻夏威夷的“獅子大開口”立場,同意派出包括主力艦在內地海軍分遣隊開赴英國本土,協助皇家海軍繼續封鎖德國大洋艦隊以及對付日益猖獗的德國潛艇。
如此一來,英方雖然沒能說服美國人加入英國主導的針對東亞聯軍的協約國太平洋/印度洋聯合艦隊,卻得以從本土部隊中抽調更多機動兵力投入對東亞軍的作戰,實際上也達到了目的。
此外,3月中旬,意大利宣布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令原本負責地中海戰區的法國海軍大感輕鬆,得以從手頭的7艘無畏型戰列艦中抽調出4艘加入這支聯合艦隊。
然而,麵對這支由“上帝給予地幸運”而順利拚湊成的龐大艦隊,傑利科卻絲毫不覺輕鬆,相反,在新加坡失陷、科倫坡和亭科馬裏基地遭敵艦載機部隊襲擊的嚴峻形勢前,他正努力抵禦不斷襲來的沉重感。
時光瞬轉到一九一五年五月,歐戰爆發後第十個月,中美參戰後第六個月,華麗的世界大戰距離結局尚遙遙無期。
5月14日,印度次大陸西海岸,孟買港,戰列艦“伊麗莎白女王”號上升起了協約聯合艦隊司令官傑利科的海軍上將旗。
這一天,傑利科上將正式開始統率這支印度洋上從未出現過的超強艦隊。
屹立於“女王”號天台上,環顧港內一座座熟悉或陌生的艨艟巨艦,雖然從斯帕卡灣受命出發至今已過了兩個月,身材瘦高的傑利科上將仍是心緒難平。
眼前這支林林總總鋪滿了盟買港6000米泊地的聯合艦隊,其實力絕不亞於兩個月前集合在斯卡帕的皇家海軍大艦隊。
艦隊的基幹是20艘無畏型戰列艦,包括:
“伊麗莎白女王”級4艘:“伊麗莎白女王”號、“剛勇”號、“巴勒姆”號、“厭戰”號(主炮8門381毫米,最大航速25節);
“喬治五世”級4艘:“喬治五世”號、“百人隊長”號、“大膽”號、“阿賈克斯”號(10門343毫米,21節);
“獵戶座”級4艘:“獵戶座”號、“征服者”號、“君主”號、“雷鳴”號(10門343毫米,21節);
“巨人”級2艘:“巨人”號、“大力神”號(10門305毫米,21節);
“海王星”級1艘:“海王星”號(10門305毫米,21節);
法國“丹東”級2艘:“狄德羅”號、“康多塞”號(12門305毫米,21節);
法國“科爾貝”級2艘:“科爾貝”號、“海洋”號(12門305毫米,21節);
荷蘭“爪哇”級1艘:“蘇門答臘”號(12門305毫米,21節)。
以上艦隻統編入4個戰列艦中隊,其中女王級4艦編為臨時第1戰列艦中隊。由傑利科中將親領;喬治五世級和獵戶座級8艦編為第2中隊,由傑拉姆中將指揮;巨人級2艦、海王星號和蘇門答臘號編為第3中隊,由由原太平洋協約聯合艦隊司令官伯尼中將指揮;法軍4艦編為第4中隊,由日爾姆中將指揮。
主力艦行列中還包括5艘戰列巡洋艦,它們是:
“獅”級4艘:“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皇”號、“虎”號、(主炮8門343毫米,28節);
“不倦”級1艘,即“不倦”號(8門305毫米,27節)。
5艦統編為第1偵察中隊。由貝蒂中將統一指揮。
大艦巨炮的行列中,胡德中將的平頂船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第一航母中隊的3艘百眼巨人級,各搭載64架艦載機,第二航母中隊的3艘人馬座級,各搭載6架水上飛機,加上主力艦搭載的32架水上飛機,整個協約聯合艦隊按編製應搭載有242架各式飛機。
此外,艦隊中還有8艘英國裝甲巡洋艦。包括:
“德雷克”級1艘,即好望角號(14000噸,23節,2門234毫米炮,16門152毫米炮。03年完工);
“愛丁堡”級2艘:“愛丁堡”號、“黑王子”號(11500噸,22-23節,6門9點2英寸炮,10門6英寸炮。06年完工);
“德文舍爾”級1艘,即羅森伯格號(10800噸,22-23節,4門7點5英寸炮,16門6英寸炮,05年完工);
“蒙茅斯”級4艘:“貝德福德”號、“肯特”號、“埃塞克斯”號和“蘭開斯特”號(9800噸,22-23節,14門152毫米炮。02-04年完工)。
以及屬於英、法、荷、美的總共12艘輕巡洋艦,它們是:
“查塔姆”級2艘:“都柏林”號、“南安普頓”號(5400噸,8門6英寸炮,26節,12年完工);
“布裏斯托”級3艘:“布裏斯托”號、“格拉斯哥”號、“利物浦”號、(4800噸,2門6英寸炮,10門4英寸炮,26節。10-11年完工);
“布勞德”級2艘:“布勞德”號、“布萊徹”號(3350噸。10門4英寸炮,4門3磅炮。2座21英寸魚雷發射管,25-26節,10-11年完工);
法國1艘,即“安南”號(2600噸,4門5點5英寸炮,22節);
荷蘭2艘,即“巴達維亞”號和“巨港”號(2500噸,8門12磅炮,24節);
美國2艘,即“底特律”號和“馬布爾黑德”號(2235噸,2門6寸炮、8門5寸炮,18節)。
以上重型和中型兵力由來自四國地總共53艘驅逐艦和29艘潛艇掩護支援。
傑利科明白,皇家海軍六成的主力艦已然集結在此,斯卡帕的那支“大艦隊”已是空有其名,不,很快就連“大艦隊”的光榮名號也不得不忍痛割舍,改換為那拗口的、毫無語言美感的“英美大西洋聯合艦隊”罷。
事情要追溯到兩個多月前,在卡薩布蘭卡的協約國戰略協調會議上,英國領導人費盡口舌,總算令美國人梢加讓步,改變了原來要求皇家海軍機動兵力協助反攻夏威夷的“獅子大開口”立場,同意派出包括主力艦在內地海軍分遣隊開赴英國本土,協助皇家海軍繼續封鎖德國大洋艦隊以及對付日益猖獗的德國潛艇。
如此一來,英方雖然沒能說服美國人加入英國主導的針對東亞聯軍的協約國太平洋/印度洋聯合艦隊,卻得以從本土部隊中抽調更多機動兵力投入對東亞軍的作戰,實際上也達到了目的。
此外,3月中旬,意大利宣布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令原本負責地中海戰區的法國海軍大感輕鬆,得以從手頭的7艘無畏型戰列艦中抽調出4艘加入這支聯合艦隊。
然而,麵對這支由“上帝給予地幸運”而順利拚湊成的龐大艦隊,傑利科卻絲毫不覺輕鬆,相反,在新加坡失陷、科倫坡和亭科馬裏基地遭敵艦載機部隊襲擊的嚴峻形勢前,他正努力抵禦不斷襲來的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