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7月1日,上海吳凇口外。
16艘舷側刷成白色的戰列艦靜靜地停泊著,艦如山,桅如林,炮如枝。
各艦從艏到艉掛滿了花花綠綠的三角小旗,桅頂和艏艉都飄揚著巨幅星條旗――沒錯,這支龐大的艦隊正是來自美利堅合眾國,曆史將記下這支艦隊的華麗名字:大白艦隊(thegreatwhitefleet)。
16艘萬噸巨艦,以4艘為一隊,首尾相銜,下錨熄火,在吳凇口一側沿海岸線結成一道5公裏的鋼鐵長牆。長牆之內,另泊有同樣塗成華麗白色的大型供應船4艘,小老鼠般的魚雷驅逐艦6艘。
“這個米粒煎國,還真做得出來。”
海軍鎮洋艦隊司令薩鎮冰中將肅立於“北嶽”號戰艦左舷飛橋上,頗有些不屑地注視著海口外的那道戰列艦山脈。
大約11個月前,即1907年8月1日,在切薩皮克灣,羅斯福總統與來訪的中華帝國女皇儲劉千樺一同乘坐“五月花”號遊艇,檢閱了整齊排列著的美國最新和最好的16艘戰列艦。當天,以這16艘戰列艦為核心的“大白艦隊”正式啟航,開始了震動全世界的、炫耀性的環球“大遊行”。
擔負這一華麗任務的巨大海上堡壘將在史書留下它們的光輝名號:bb5“奇爾沙治”號,bb6“肯塔基”號,bb7“伊利諾斯”號,bb8“亞拉巴馬”號,bb9“威斯康星號”,bb11“密蘇裏”號,bb12“俄亥俄”號,bb13“弗吉尼亞”號,bb15“喬治亞”號,bb16“新澤西”號,bb17“羅德島”號,bb18“康涅狄格”號(旗艦)……
所有16艘戰列艦編成兩個分艦隊(squadron),每個分艦隊又分為兩個分隊(division),共四個分隊,每分隊4艘戰列艦,以海軍少將洛布利•;d•;伊文思為總指揮。
第一段航程是從切薩皮克灣到西海岸的舊金山,艦隊走走停停,先後訪問了特立尼達的西班牙港,巴西的裏約熱內盧,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秘魯的卡亞俄,墨西哥的馬格達那拉灣,最後在1908年1月6日抵達舊金山,曆時近5個月。
大白艦隊在舊金山休整近兩個月後,由海軍少將查爾斯•;s•;斯佩裏接任艦隊總指揮,於3月7日開始了前往亞洲訪問的第二段航程,橫渡太平洋途中,艦隊先在夏威夷停靠補給後,先後訪問了新西蘭的奧克蘭,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和奧爾巴尼,於6月4日抵達馬尼拉,稍事休整後,於6月12日出發開始在亞洲的訪問,6月20日艦隊抵達日本橫濱,並在那裏逗留到27日,隨後於7月1日抵達整個艦隊亞洲之行最重要的訪問地――中國上海。
在這裏等待它們的將是什麽呢?
各種輪船和木帆船在艦隊附近來來往,船上的各國水手向這些耀眼的白色戰艦投來飽含種種情緒的目光……驚訝?震撼?羨慕?妒忌?敵視?
不要緊,無論你們怎麽看我們,我們的強大是不容置疑的!
戰艦上的美海軍官兵或許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才會如此高傲而憐憫般地麵對那些無知的水手吧。
然而,當他們看見中國海軍最新式的“北嶽”號戰列艦時,大多數人那種驕傲的、高高在上的心情瞬間坍塌了。
看看什麽是真正的戰列艦!睜大眼睛看清楚了!
流暢的艦身,高大漂亮的、從正麵看頗似寶塔的半一體化艦橋,前主桅頂部那兩根令人驚訝的、長長的測距儀反射鏡管,看起來如此厚實、沉重的四座雙聯主炮塔(前後各兩座背負式),舷側排布整齊幹淨的副炮炮廓,寬扁的、帶導煙罩的兩座新式煙囪更是在視覺觀感上遠勝於美艦上那種老土的圓筒煙囪,同時也暗示著該艦動力方麵必定不在人下……
這樣的戰艦不僅有1艘!前來迎接美艦的一共是兩艘同型的新式戰艦――舷號13的“北嶽”和舷號14的“南嶽”,它們與美艦一樣掛了滿旗,同時還各在艦艉樹起一麵巨幅紅地金龍鑲藍白邊的中華帝國海軍旗。
美艦隊指揮官斯斯佩裏少將在望遠鏡中仔細端詳過兩艘中國戰艦後不由驚唿:“我的上帝……這東西要比我們還在測試的‘南卡羅來納’要大得多,我看它至少有兩萬噸!看看那整齊厚實的四座炮塔,還有高高在上的測距儀――這意味著4座炮塔有統一集火射擊的能力,巨大得驚人的艦體,還有那種奇怪樣子的煙囪,裝甲和航速應該都遠在艦隊裏任何一艦之上……1條這種玩意能對付我手下的幾艘戰艦?兩艘?四艘?中國人在戰艦質量上已經遠遠走到我們前頭了嗎?”
不用懷疑,斯佩裏少將很清楚他率領的這支外表耀眼華麗的大艦隊內裏究竟是什麽貨色。
看看艦隊中最新最大的康涅狄格級:排水量16000噸,航速18節,2座隻能單獨瞄準射擊的雙聯12英寸(305毫米)主炮炮塔,4座同樣隻能單獨瞄準射擊的8英寸(203毫米)副炮炮塔,以及12門安裝在炮廓中的7英寸炮(當時技術條件下能夠生產的最大口徑的速射炮)。裝甲?主裝甲帶厚度為98-220毫米,裝甲甲板水平部分厚36毫米,連接主裝甲帶與裝甲甲板的穹甲傾斜部分厚73毫米,此外,主炮塔正麵厚294毫米,側麵與後方均為196毫米,頂部厚61毫米。
雖然還不清楚中國新型戰列艦的詳細數據,但僅僅是從外表上,斯佩裏就足以感受到雙方之間宛若天地的差距。
繞過大半個美洲大陸,橫跨波濤萬裏的太平洋,來到這神秘的東方古國,就是為了遭受如此沉重的打擊嗎?
斯佩裏冷靜地搖搖頭。
美國人不怕遭受打擊,他們隻會越挫越勇,美利堅的精神,比這大白艦隊的外表更加耀眼而永恆。
那麽,就按照預定的計劃,好好珍惜這三周時間,參觀訪問也好,聯合演習也好,都要拿出百分百的精力來應對,了解美國與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最強大最危險的假想敵――這正是大白艦隊訪問亞洲最重要的目的。
此時此刻,一千公尺外的“北嶽”號上,薩鎮冰中將的想法與斯佩裏少將不謀而合。
海岸邊和路過民船的甲板上,聚集了無數看熱鬧的人,年輕的英國駐上海副領事布蘭德與風度翩翩的英國皇家海軍中校斯汀諾、外加略有些圓胖的克林西中校也在其間。
“斯汀諾中校,您看到了什麽?瘋狂的美國人,還是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的中國人?”布蘭德舒服地靠在遊艇甲板的躺椅上,手上還點著根雪茄。
這艘不到三十公尺長的小遊艇是英國領事特意租來觀看大白艦隊的,沒想到領事本人在出發前突然暈倒,副領事布蘭德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照原計劃帶著他的老朋友斯汀諾海軍中校和克林西陸軍中校上了遊艇,帶著半嘲諷半警惕的心情開往大白艦隊的駐泊地。
此時,16艘美國戰列艦與兩艘中國新式戰列艦就在不遠處,幾艘中國巡邏艇在周圍勤快地繞著圈子,半小時前,一艘巡邏艇登上了遊艇,檢查過證件之後警告這些好奇心太重的英國人:“看到警戒線沒有?離軍艦遠點,否則後果自負。”
警戒線由若幹浮筒之間連起的彩色繩索為標記,不時有小艇靠近某個浮筒設置夜間標誌警戒線用的燈標。
布蘭德當時隻是聳了聳肩,以嘲諷的語氣對斯汀諾笑道:“我理解他們,沒人想再遭遇一次‘緬因’號事件。”
斯汀諾當時的迴應是:“我想他們也明白,中國不是西班牙,上海不是古巴。”
1898年,美國戰列艦‘緬因’號在古巴哈瓦那港突然爆炸沉沒,美國遂以此為借口向西班牙宣戰,吞並了原屬西班牙的古巴和菲律賓――這也不過是十年前的事情。
斯汀諾中校此時正聚精會神地從望遠鏡中觀察中美戰艦,聽到布蘭德問他話,仍抓著望遠鏡不放:“那些沒文化的美國農民,做出這種傻笨的事情一點都不奇怪,真正有品位的國家,怎麽會把全國的老舊主力艦拚湊在一起搞這種無聊的全球大遊行?我看,巴西的桑巴大狂歡都比這個有意思。”
“那你為什麽還看個不停?”
“我在看中國人帶給我們的驚喜,你也看到了,多好的船,跟我們的‘無畏’號不相上下。”
“比我們的‘無畏’號少一個炮塔。”秉承愛國主義的布蘭德強調道。
斯汀諾目不轉睛:“但是每一舷都能有8門主炮發揮火力,這一點是完全一樣的,而且這船看起來比我們的無畏還大一點,也就是說,它有更多的噸位來加強裝甲和動力。布蘭德先生,我們落後了!誰也不能否認這一點!”
“看起來的確很強大。”陸軍中校克林西捧著有些發福的肚皮發話道,“不過我不認為在即將發生的事件中,這個漂亮的鐵堡壘能發揮什麽有意義的作用。”
“即將發生的事件?什麽事?”布蘭德問。
克林西漂亮地打了個響指:“非洲,非洲要有好戲看了,後天我就動身去那裏,屆時我會在信中向你們詳細解釋……總之你們等著看吧,新時代的十字軍要反攻了。”
布蘭德與斯汀諾麵麵相覷,似懂非懂。
禮炮聲響起,遠處夢幻般的戰艦群噴出一股股白煙,令它們看起來更像是被雲幹擾的海市蜃樓。
布蘭德他們或許想象不到,在這風雨飄搖的大工業時代,人類還將創造出更偉大更瘋狂的海市蜃樓。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16艘舷側刷成白色的戰列艦靜靜地停泊著,艦如山,桅如林,炮如枝。
各艦從艏到艉掛滿了花花綠綠的三角小旗,桅頂和艏艉都飄揚著巨幅星條旗――沒錯,這支龐大的艦隊正是來自美利堅合眾國,曆史將記下這支艦隊的華麗名字:大白艦隊(thegreatwhitefleet)。
16艘萬噸巨艦,以4艘為一隊,首尾相銜,下錨熄火,在吳凇口一側沿海岸線結成一道5公裏的鋼鐵長牆。長牆之內,另泊有同樣塗成華麗白色的大型供應船4艘,小老鼠般的魚雷驅逐艦6艘。
“這個米粒煎國,還真做得出來。”
海軍鎮洋艦隊司令薩鎮冰中將肅立於“北嶽”號戰艦左舷飛橋上,頗有些不屑地注視著海口外的那道戰列艦山脈。
大約11個月前,即1907年8月1日,在切薩皮克灣,羅斯福總統與來訪的中華帝國女皇儲劉千樺一同乘坐“五月花”號遊艇,檢閱了整齊排列著的美國最新和最好的16艘戰列艦。當天,以這16艘戰列艦為核心的“大白艦隊”正式啟航,開始了震動全世界的、炫耀性的環球“大遊行”。
擔負這一華麗任務的巨大海上堡壘將在史書留下它們的光輝名號:bb5“奇爾沙治”號,bb6“肯塔基”號,bb7“伊利諾斯”號,bb8“亞拉巴馬”號,bb9“威斯康星號”,bb11“密蘇裏”號,bb12“俄亥俄”號,bb13“弗吉尼亞”號,bb15“喬治亞”號,bb16“新澤西”號,bb17“羅德島”號,bb18“康涅狄格”號(旗艦)……
所有16艘戰列艦編成兩個分艦隊(squadron),每個分艦隊又分為兩個分隊(division),共四個分隊,每分隊4艘戰列艦,以海軍少將洛布利•;d•;伊文思為總指揮。
第一段航程是從切薩皮克灣到西海岸的舊金山,艦隊走走停停,先後訪問了特立尼達的西班牙港,巴西的裏約熱內盧,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秘魯的卡亞俄,墨西哥的馬格達那拉灣,最後在1908年1月6日抵達舊金山,曆時近5個月。
大白艦隊在舊金山休整近兩個月後,由海軍少將查爾斯•;s•;斯佩裏接任艦隊總指揮,於3月7日開始了前往亞洲訪問的第二段航程,橫渡太平洋途中,艦隊先在夏威夷停靠補給後,先後訪問了新西蘭的奧克蘭,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和奧爾巴尼,於6月4日抵達馬尼拉,稍事休整後,於6月12日出發開始在亞洲的訪問,6月20日艦隊抵達日本橫濱,並在那裏逗留到27日,隨後於7月1日抵達整個艦隊亞洲之行最重要的訪問地――中國上海。
在這裏等待它們的將是什麽呢?
各種輪船和木帆船在艦隊附近來來往,船上的各國水手向這些耀眼的白色戰艦投來飽含種種情緒的目光……驚訝?震撼?羨慕?妒忌?敵視?
不要緊,無論你們怎麽看我們,我們的強大是不容置疑的!
戰艦上的美海軍官兵或許正是抱著這樣的想法,才會如此高傲而憐憫般地麵對那些無知的水手吧。
然而,當他們看見中國海軍最新式的“北嶽”號戰列艦時,大多數人那種驕傲的、高高在上的心情瞬間坍塌了。
看看什麽是真正的戰列艦!睜大眼睛看清楚了!
流暢的艦身,高大漂亮的、從正麵看頗似寶塔的半一體化艦橋,前主桅頂部那兩根令人驚訝的、長長的測距儀反射鏡管,看起來如此厚實、沉重的四座雙聯主炮塔(前後各兩座背負式),舷側排布整齊幹淨的副炮炮廓,寬扁的、帶導煙罩的兩座新式煙囪更是在視覺觀感上遠勝於美艦上那種老土的圓筒煙囪,同時也暗示著該艦動力方麵必定不在人下……
這樣的戰艦不僅有1艘!前來迎接美艦的一共是兩艘同型的新式戰艦――舷號13的“北嶽”和舷號14的“南嶽”,它們與美艦一樣掛了滿旗,同時還各在艦艉樹起一麵巨幅紅地金龍鑲藍白邊的中華帝國海軍旗。
美艦隊指揮官斯斯佩裏少將在望遠鏡中仔細端詳過兩艘中國戰艦後不由驚唿:“我的上帝……這東西要比我們還在測試的‘南卡羅來納’要大得多,我看它至少有兩萬噸!看看那整齊厚實的四座炮塔,還有高高在上的測距儀――這意味著4座炮塔有統一集火射擊的能力,巨大得驚人的艦體,還有那種奇怪樣子的煙囪,裝甲和航速應該都遠在艦隊裏任何一艦之上……1條這種玩意能對付我手下的幾艘戰艦?兩艘?四艘?中國人在戰艦質量上已經遠遠走到我們前頭了嗎?”
不用懷疑,斯佩裏少將很清楚他率領的這支外表耀眼華麗的大艦隊內裏究竟是什麽貨色。
看看艦隊中最新最大的康涅狄格級:排水量16000噸,航速18節,2座隻能單獨瞄準射擊的雙聯12英寸(305毫米)主炮炮塔,4座同樣隻能單獨瞄準射擊的8英寸(203毫米)副炮炮塔,以及12門安裝在炮廓中的7英寸炮(當時技術條件下能夠生產的最大口徑的速射炮)。裝甲?主裝甲帶厚度為98-220毫米,裝甲甲板水平部分厚36毫米,連接主裝甲帶與裝甲甲板的穹甲傾斜部分厚73毫米,此外,主炮塔正麵厚294毫米,側麵與後方均為196毫米,頂部厚61毫米。
雖然還不清楚中國新型戰列艦的詳細數據,但僅僅是從外表上,斯佩裏就足以感受到雙方之間宛若天地的差距。
繞過大半個美洲大陸,橫跨波濤萬裏的太平洋,來到這神秘的東方古國,就是為了遭受如此沉重的打擊嗎?
斯佩裏冷靜地搖搖頭。
美國人不怕遭受打擊,他們隻會越挫越勇,美利堅的精神,比這大白艦隊的外表更加耀眼而永恆。
那麽,就按照預定的計劃,好好珍惜這三周時間,參觀訪問也好,聯合演習也好,都要拿出百分百的精力來應對,了解美國與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最強大最危險的假想敵――這正是大白艦隊訪問亞洲最重要的目的。
此時此刻,一千公尺外的“北嶽”號上,薩鎮冰中將的想法與斯佩裏少將不謀而合。
海岸邊和路過民船的甲板上,聚集了無數看熱鬧的人,年輕的英國駐上海副領事布蘭德與風度翩翩的英國皇家海軍中校斯汀諾、外加略有些圓胖的克林西中校也在其間。
“斯汀諾中校,您看到了什麽?瘋狂的美國人,還是總能給我們帶來驚喜的中國人?”布蘭德舒服地靠在遊艇甲板的躺椅上,手上還點著根雪茄。
這艘不到三十公尺長的小遊艇是英國領事特意租來觀看大白艦隊的,沒想到領事本人在出發前突然暈倒,副領事布蘭德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照原計劃帶著他的老朋友斯汀諾海軍中校和克林西陸軍中校上了遊艇,帶著半嘲諷半警惕的心情開往大白艦隊的駐泊地。
此時,16艘美國戰列艦與兩艘中國新式戰列艦就在不遠處,幾艘中國巡邏艇在周圍勤快地繞著圈子,半小時前,一艘巡邏艇登上了遊艇,檢查過證件之後警告這些好奇心太重的英國人:“看到警戒線沒有?離軍艦遠點,否則後果自負。”
警戒線由若幹浮筒之間連起的彩色繩索為標記,不時有小艇靠近某個浮筒設置夜間標誌警戒線用的燈標。
布蘭德當時隻是聳了聳肩,以嘲諷的語氣對斯汀諾笑道:“我理解他們,沒人想再遭遇一次‘緬因’號事件。”
斯汀諾當時的迴應是:“我想他們也明白,中國不是西班牙,上海不是古巴。”
1898年,美國戰列艦‘緬因’號在古巴哈瓦那港突然爆炸沉沒,美國遂以此為借口向西班牙宣戰,吞並了原屬西班牙的古巴和菲律賓――這也不過是十年前的事情。
斯汀諾中校此時正聚精會神地從望遠鏡中觀察中美戰艦,聽到布蘭德問他話,仍抓著望遠鏡不放:“那些沒文化的美國農民,做出這種傻笨的事情一點都不奇怪,真正有品位的國家,怎麽會把全國的老舊主力艦拚湊在一起搞這種無聊的全球大遊行?我看,巴西的桑巴大狂歡都比這個有意思。”
“那你為什麽還看個不停?”
“我在看中國人帶給我們的驚喜,你也看到了,多好的船,跟我們的‘無畏’號不相上下。”
“比我們的‘無畏’號少一個炮塔。”秉承愛國主義的布蘭德強調道。
斯汀諾目不轉睛:“但是每一舷都能有8門主炮發揮火力,這一點是完全一樣的,而且這船看起來比我們的無畏還大一點,也就是說,它有更多的噸位來加強裝甲和動力。布蘭德先生,我們落後了!誰也不能否認這一點!”
“看起來的確很強大。”陸軍中校克林西捧著有些發福的肚皮發話道,“不過我不認為在即將發生的事件中,這個漂亮的鐵堡壘能發揮什麽有意義的作用。”
“即將發生的事件?什麽事?”布蘭德問。
克林西漂亮地打了個響指:“非洲,非洲要有好戲看了,後天我就動身去那裏,屆時我會在信中向你們詳細解釋……總之你們等著看吧,新時代的十字軍要反攻了。”
布蘭德與斯汀諾麵麵相覷,似懂非懂。
禮炮聲響起,遠處夢幻般的戰艦群噴出一股股白煙,令它們看起來更像是被雲幹擾的海市蜃樓。
布蘭德他們或許想象不到,在這風雨飄搖的大工業時代,人類還將創造出更偉大更瘋狂的海市蜃樓。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