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日上午,第四航空轟炸大隊的一架“晴風”輕轟在海參崴東北偏東400公裏外的捷爾涅伊海岸發現了第二浮攻大隊的202號艇,該艇因缺乏燃料,隻得在聞訊趕來的海軍陸戰隊員幫助下降落在捷爾涅伊村附近的平地上,由海軍魚雷艇送來汽油後再起飛返航。


    大約同一時間,海軍搜索部隊在宗穀海峽附近救起了209號艇的6名乘員,當時這些乘員坐在集體橡皮救生艇上隨波飄蕩,他們的“紫雲”艇三天前墜入海中,由於飛艇龍骨斷裂,外殼和氣囊撕毀,乘員不得不棄艇。


    當日中午,207號艇因油料瀕臨耗盡而迫降在庫頁島南部的科爾薩科夫,次日在海軍飛機的引領下迴到阿爾喬姆基地。


    六月六日,海軍搜索隊發現了漂浮在海麵上的209號艇的部分氣囊,該艇乘員於六月十日被阿爾喬姆的搜索本部確認為“失蹤”。


    六月十日,在錫霍特山脈南段標高1855米的雲霧山中,發現了208號艇的殘骸及4名乘員的屍體,這裏距離海參崴約170公裏,另外兩名乘員的屍骸直到1910年才被尋山的獵人偶然發現。


    六月十一日,“崴港風擊事件搜索本部”撤消,搜索行動結束,確認3艘“紫雲”飛艇損毀,乘員4人死亡,8人失蹤。


    在這期間,“海參崴航空方麵軍”繼續執行對海參崴港的打擊任務。


    六月四日,航空方麵軍出動飛機200餘架次,其中80架次搭載小型炸彈專門攻擊敵殘餘艦艇,當日炸沉敵驅逐艦3艘,炸毀拖船、破冰船各2艘,並迫使餘下的1艘驅逐艦擱淺。俄軍第一太平洋艦隊至此徹底毀滅。


    六月六日至十日,航空方麵軍先後出動飛機1200餘架次,集中攻擊海參崴市區、岸防炮兵陣地、要塞兵營、炮台等目標,投彈150噸。


    六月十一日,大本營下令終止“群蜂”作戰,海參崴航空方麵軍解散,所屬部隊迴歸各航浮集群。持續12天的“群蜂”作戰落下了帷幕,其間,海參崴航空方麵軍共損失58架飛機和5艘飛艇(包括非戰鬥事故損失),131名飛行乘員陣亡、失蹤。


    就在有關“群蜂作戰”、“崴港風擊事件”以及“色楞格-烏達戰役”(即四河戰役)的相關報道占據東亞聯盟各國報紙頭條的同時,東亞聯合艦隊主力於六月三日奉大本營之命南下。六月四日,聯合艦隊主力隊在膠州灣集結完畢,當天,海軍參謀局向大本營提交了預定六月六日前完成的東亞聯合艦隊新編組,計劃如下:


    東亞聯盟聯合艦隊光興九年乙號編組計劃甲密三三二五號


    第一部分:必要性


    (略)


    第二部分:指揮體係編組


    聯合艦隊指揮體係確認如下:


    艦隊司令長官:林泰曾中將(坐鎮瑞祥)


    參謀長:薩鎮冰少將


    副司令長官:戴康伯少將(坐鎮飛電)


    (其餘略)


    第三部分:艦隊編組。


    擬將東亞聯盟聯合艦隊編組為三隊,如下:


    一、主力隊:


    下轄:


    *第一戰隊:聯合艦隊司令長官親領,戰隊及主力隊總旗艦瑞祥。


    轄


    第一分隊:一等戰艦――瑞祥、瑞吉、瑞仙,


    第二分隊:一等戰艦――飛電、雷電、雲電,


    *第二戰隊:司令官馬升宇少將,戰隊旗艦杭州。


    轄


    第一分隊:一等裝巡――杭州、吹雲、彩雲、淩雲、白雲、香雲


    第二分隊:日本一等裝巡――富士、磐手、出雲、八雲


    *第三戰隊:司令官廖勝真準將,戰隊旗艦龍劍。


    轄


    第一分隊:輕巡1戰隊――龍劍、虎劍、寶劍、風劍


    第二分隊:輕巡3戰隊――穀雨、霧雨、冬雨、鬆雨


    第三分隊:輕巡4戰隊――夏雨、暴雨、雷雨、山雨


    第四分隊:輕巡2戰隊――大刀、陌刀、長刀、馬刀、


    第五分隊:日本輕巡1戰隊――朝日、春日、日清、日進


    *第四戰隊:司令官舒時德上校,戰隊旗艦朧月。


    轄


    第一分隊:驅逐2戰隊――朧月、雲月、麗月、寒月、珍月、酒月、日月、暮月


    第二分隊:驅逐5戰隊――凝月、靜月、清月、明月、汀月、翎月、圓月、白月


    第三分隊:驅逐1戰隊――白雪、林雪、深雪、暮雪、山雪、雅雪、沐雪、瓦雪


    第四分隊:驅逐6戰隊――冰雪、素雪、融雪、梅雪、新雪、瑞雪、晴雪、花雪


    *第一航空戰隊:司令官梁書銘上校,戰隊旗艦飛鷹。


    轄


    水機母艦――飛鷹、天鷹


    艦載水機12架


    附主力隊大口徑火炮統計:


    50門305毫米(12英寸)


    16門203毫米(8英寸)


    二、偵察警戒隊:司令官劉冠雄少將,旗艦超風。


    *輕巡6戰隊――超風、狂風、海風、和風


    *輕巡7戰隊――大風、雲風、擎風、火風、


    *日本輕巡3、4戰隊――高砂、千歲、音羽、利根、笠置、阿蘇、宗穀、津輕


    *朝鮮輕巡1、2戰隊――江華、群山、濟州、釜山、仁川、鎮海、蔚山、元山


    *驅逐3戰隊――湖月、桂月、神月、娥月


    *驅逐4戰隊――雨雪、皚雪、朦雪、風雪、雲雪、陣雪、梨雪


    三、支援隊:司令官嚴複少將,旗艦龍威。


    *二等戰艦――龍威、鳳翔、定遠、鎮遠


    *三等戰艦(實為二等裝巡)――建東


    *二等裝巡――建北、建南、新遠、恆遠


    *輕巡8戰隊――追風、颶風


    *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官譚雅林上校,坐鎮廣州。


    配備100架非艦載飛機和12艘飛艇。


    *驅逐艦和小型驅逐艦共36艘,略


    *魚雷艇共118艘,略


    以上,海軍參謀局呈報大本營,光興九年六月四日。


    海軍總司令兼海軍參謀局參謀長劉步蟾上將把整個計劃在大本營上簡要敘述完畢後,實際主持大本營會議的楊正金大將悠聲問了一句:“預定的作戰海域確定了嗎?”


    看著資曆比自己弱很多卻不可思議地壓到了自己頭上的那位太過年輕的國防大臣,劉步蟾心裏微微地感慨了一下,依然保持著完美的嚴謹形象報告道:“是,參謀局認為應采取丁案,即在馬六甲海峽出口附近實施作戰,使敵艦隊無法突入南海,斷絕敵艦隊可能實施的各種作戰方案。”


    “考慮到英國的反應了嗎?馬六甲海峽可是英國人的地盤,雖然英國現在是我們名義上的盟國,可是在人家地盤上開戰無異於莫大的羞辱及挑釁……”


    外交大臣曾紀澤插道。


    “會盡量考慮在公海上開戰,並且已經決定邀請英國軍事觀察員在適當的時候搭乘我軍艦出海觀戰,此外的事情已不在海軍權限之內。”


    劉步蟾盡量客氣地應道,對於身為同光中興名臣曾國藩之子兼光緒光興年間著名外交家的曾紀澤,劉步蟾還是打心眼裏尊敬的。


    “要對英國軍事觀察員采取保密措施,此外,事先不必通知英國方麵,即使行動被英方察覺,也有必要采取瞞騙和搪塞態度應對之,總之,海軍可放手去幹,外交方麵的問題由政府全權負責。”總理大臣張誌高自特遣隊事件以來越發顯出大人物的氣勢,連說話的口氣都頗有劉雲之風。


    “有政府的支持,海軍自當全力以赴。”劉步蟾謹慎地應道,對於政治和政治家,他一向采取謹小慎微的態度。


    “接下來報告海軍應對俄第二太平洋艦隊的作戰計劃。”


    “第一階段,6月5日起,以偵察警戒隊前出至印度洋,在安達曼海至馬六甲海峽間展開偵察警戒網,該隊艦隻應避免與敵纏鬥,應盡量尾隨敵艦並將敵艦隊位置定時向上傳遞。6月10日前,編組完畢的主力隊在膠州灣備戰,實施高強度海上實彈演練。”


    “第二階段,6月10日起,聯合艦隊主力隊自膠州灣,為避人耳目計,先向東出大隅海峽,自外圈繞過琉球、台灣,從巴士海峽東麵進入南海,6月15日前進入新加坡島至納土納群島之間的伏擊陣位。”


    “第三階段,一待俄艦出馬六甲海峽,主力隊即行與敵決戰。若主力隊戰敗或處於戰敗形勢,其殘部應盡力在偵察警戒隊掩護下撤到膠州灣重整,聯合艦隊重新整合兵力後暫行依托沿海要塞阻滯敵艦北犯,以待聯合艦隊總體力量之恢複。若主力隊戰勝或處於戰勝形勢,機動於南海中部之支援隊及尾隨敵艦隊之偵察警戒隊應立即進入作戰海域,清掃敵艦隊殘部。”


    “第四階段,作戰勝利完畢後,以偵察警戒隊一部監視法國遠東艦隊,一部監視英國新加坡艦隊,支援隊後方隊監視英國香港艦隊,主力隊在支援隊前方隊掩護下返迴膠州灣休整……”


    “第二太平洋艦隊現在的位置在哪裏?”光興皇帝突然問道。


    “迴皇上,敵第二太平洋艦隊自5月23日於馬達加斯加貝島,據6月2日英國海軍之通報,在查戈斯群島至馬爾代夫之間發現俄艦隊蹤影,也就是說,十天之後,俄艦隊將進入馬六甲海峽。”


    “那麽,海軍有信心打敗敵人嗎?”


    “請皇上放心,敵軍勞師遠征,我軍兵精船強,若不能得勝,天道亦乃不常!”


    網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蘭之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蘭之劍並收藏鐵血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