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唐輝和幾個船員也走出了控製室來到甲板上,都忙了一夜,可是一點疲態都沒有,一個個還是神采奕奕。

    金強把手裏的望遠鏡遞給了唐輝:“船長,你看看,那是什麽?”

    唐輝看了一陣,搖了搖頭:“不好說,也許是鯨魚一類的大型水生動物吧?”

    馬青一直在拿著望遠鏡觀看,聽了唐輝的話,眼睛也沒有離開望遠鏡,說道:“好像不對,那動物的皮應該很厚。

    你看那些海鳥啄食起來很費勁。”

    唐輝又看了看說到:“是啊,看樣子真的不像鯨魚一類的動物,可是在海中還能有什麽樣的動物是這麽大的呢?”

    又看了一會兒,金強問道:“船長,現在這洋流是從哪裏過來的?”

    唐輝迴答道:“是從西麵過來的。也就是從複活節島那裏分流過來的。”

    金強點了點頭,唐輝說道:“要不要我們下去看看,看看那到底是什麽東西?”

    大家一聽,都說好。

    唐輝指揮著船員們把裝著小分隊的救生船放了下去。

    很快幾個人來到了那個動物的身邊。

    轟走了海鳥,近距離的看了看那動物,那動物的外麵皮膚是很堅實鱗片,不過這個動物沒有頭,是個半截的身體。

    又加上身體巨大,沒有辦法確定是什麽。

    最後金強決定用鋼索,把這個動物吊到船上去,仔細觀察。

    費了很大的力氣,才把那個動物的屍體吊到上了船上。

    那動物的屍體一吊到甲板上,大家才看清楚,隻是這半截的屍體,就有七,八米長。

    而且有兩個後爪子。

    前半截的身體不見了,要是屍體完整這個動物的長度恐怕會超過十五米。

    金強上下打量著這個動物的屍體,說道:“這動物應該不是生活在海裏的動物。”

    幾個人也點了點頭。

    因為大家都看出來了,這個動物巨大的後肢就是不適宜劃水的,如果是生活在海中的動物是不會進化成這樣的。

    可是這個動物的身體實在是太大了,陸地上很難有動物有這麽大的個子,它吃什麽?

    馬青看了半天說到:“這家夥不是恐龍吧?要是恐龍我們可發達了,嘿嘿!”

    老梅出奇的沒有抬杠,竟然點了點頭:“差不多!”

    幾個人都把目光看向老梅,沒想到老梅會同意馬青這麽離奇的說法。

    老梅看了看大家說道:“看我幹什麽,這就不是恐龍,也是恐龍的近親。

    我看他應該是一種大型的蜥蜴。

    他的爪子,外皮層上的好像鎧甲一樣的鱗片。

    都和爬行類動物吻合。”

    林紅也點了點頭:“是,應該是蜥蜴這一類的動物。

    不過現在已知的最大的蜥蜴就是科莫多巨蜥,不過那隻有在科莫多島上才有。

    而且也沒有這麽大個頭。”

    老梅笑了笑:“這世界,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多了,誰知道在哪個旮旯就長出這麽個東西。”

    這時候,一直沉默的何菲說話了:“你們說這家夥的頭去了哪裏呢?”

    這也是金強現在在琢磨的,金強發現那動物的傷口處有巨大的牙印,這說明它是被別的動物咬掉了頭的。

    那麽咬掉了它的頭的動物又是什麽呢?

    它有多大呢?

    幾個人聽了金強的想法,也都仔細看了起來,確實如金強所說那樣。

    那巨大的牙印讓人看著心寒。

    最後,還是有把這個巨大的屍體,推迴到了海裏。

    金強看著西麵,哪裏到底有著什麽呢?

    真的有這麽巨大的蜥蜴嗎?

    就在那裏?

    又在海上航行了兩天,不過這兩天一直是風平浪靜,讓幾個人忘記了那夜瘋狂的風暴了。

    這天幾個人正站在甲板上聊天突然在右前方,出現了一個島嶼。

    航行了這麽久,終於看到了島嶼。

    金強拿著望遠鏡看著那個島上。

    唐輝說道:“那是薩拉 戈麥斯島,過了那個島,再有兩天就可以達到複活節島了。”

    金強對唐輝笑了笑:“船長,你去過複活節島嗎?”

    唐輝點了點頭:“當然,這是我們的固定航線,而且島上還有三千多人,我們會定時運送給養。”

    大家一聽,都來了興趣,把唐輝圍在了中間。

    何菲問道:“唐輝船長,您知道那個到為什麽叫複活節島嗎?”

    唐輝笑了笑:“1722年4月5日,荷蘭海軍上將、荷蘭西印度公司探險家雅各布•羅格文率領的一支艦隊發現了這個位於南太平洋中的這個小島。

    羅格文在航海圖上用墨筆記下了這個此島的位置,由於發現該島這一天正好是基督教的複活節,他在旁邊記下複活節島,從此複活節島之名為世人所知。他的英文名字叫做:easterind 而在玻裏尼西亞文中就叫做:rapa nui他的意思就是大地方之意,te-pito-o-te-henua世界之肚臍或中心之意。

    西班牙語:i de pascua 即譯為複活節。

    尤指耶穌之複活,亦稱拉伯努伊島rapa nui。”

    大家沒想到唐輝會給這這麽完整的答案。

    不僅對唐輝刮目相看。

    何菲說道:“沒想到唐輝船長,對複活節島這麽了解。”

    唐輝笑了笑:“談不上了解,隻是我會對於我的航線上的地方都了解一下。”

    林紅問道:“那麽這裏島上的居民為什麽把這個島稱作地球之臍呢?”

    唐輝想了想說道:“據說,有一種從其祖先傳下來的名稱叫‘特皮托•庫拉’,它一度被譯成‘地球之肚臍’,這個說法引起了許多人浮想聯翩。

    令人驚訝的是,複活節島的居民稱自己居住的地方為‘地球之肚臍’。

    這種叫法,一開始人們並不理解,直到後來航天飛機上的宇航員從高空鳥瞰地球時,才發現這種叫法完全沒錯,複活節島孤懸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確實跟一個小小的‘肚臍’一模一樣。

    難道古代的島民也曾從高空俯瞰過自己的島嶼嗎?

    假如確實如此,那又是誰,用什麽飛行器把他們帶到高空的呢?

    但這個‘地球之肚臍’未必指全島,可能僅指島上的火山口,那就沒什麽神秘之處了。

    而且據語言學家w•邱吉爾的考證,這個稱唿的準確含意可能是‘大地的盡頭’。

    也就是說,很有可能是我們翻譯得有問題。

    或者就是島上的居民知道自己當時的環境,從高空俯望過字所居住的島嶼。

    總之,這個島嶼有很多神秘之處。”

    這時候船正好經過薩拉 戈麥斯島,突然海麵上又飄過來一個東西。

    這次離船很近,大家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那也是一個動物的屍體,不過這次這個動物是黑色的,也很大。

    這次唐輝直接派船員把那個動物的屍體吊到了船甲板上。

    這個動物一被吊上來,所有人都傻眼了。

    因為那是一個黑色的大老鼠。

    這老鼠足有三米長。

    對於這個長度實在是太驚人了。

    這老鼠的個頭就像一個小轎車。

    所有人都麵麵相覷。

    怎麽會有這麽大的老鼠。

    林紅看了半天,說道:“不對啊,越來越不對。

    這些動物怎麽長得這麽大,好像受了輻射。

    據資料上顯示,當年蘇聯的契爾諾貝利核電站核泄漏的時候,有一些老鼠和螞蟻受到了輻射,發生了變異,變得巨大了。

    我看這老鼠,就像是受到了輻射。”

    魏大海戴上了手套,上前檢查了一下老鼠的屍體,他發現,這隻大老鼠受傷受的很嚴重,幾乎所有的肋骨都折斷了。

    而且脊椎也骨折了。

    連最堅硬的頭骨也有多處的骨折。

    魏大海說到:“這隻老鼠也夠可憐的,不知道遇上了什麽樣的強勁的對手。

    身上的骨骼基本都骨折了。

    一個能把這麽大的老鼠打成這樣的,恐怕那家夥也很厲害。”

    大家都點點頭,每個人都想想著一個什麽樣對手能擺這麽大的老鼠置於死地。

    魏大海繼續說道:“看樣子,這隻老鼠的屍體,在海上已經飄了大概兩天了。”

    唐輝說道:“那根據洋流的動向和時間,就應該是從複活節島那裏飄過來的。”

    馬青問到:“船長,你是上過複活節島的。

    你見過那裏有這麽大的動物嗎?”

    唐輝搖了搖頭:“野生動物中,除了外來的老鼠和一種小蜥蜴可能是本土的,沒有任何一種大型昆蟲。

    它甚至沒有本土的蝙蝠和陸地鳥類。

    至於家養動物,則隻有雞。

    海島孤立的環境使動物有很大的局限性,脊椎動物隻有魚類,或具有長途飛行能力的海鳥。

    此外還有蜘蛛、昆蟲、蚯蚓、蝸牛、蜈蚣等。1866年傳教士引入綿羊、馬、牛、豬等牲畜。

    穴居於荒野山洞的大量野貓不清楚是怎樣傳入的。

    在有人類之前,僅有的脊椎動物是魚類或可長途飛翔的海鳥。

    陸地上的動物則隻有很少幾個種的等足類動物、蜘蛛、昆蟲、蚯蚓、蝸牛和百腳蟲。

    近代又出現了大量的蒼蠅、大蟑螂和一種小蠍。

    當地可食用的玻裏尼西亞鼠以後被較大的歐洲鼠取代。

    1864年來該島安身的傳教士引入綿羊、馬、牛和豬。

    1870年外國牧場主開始經營商業性牧場飼養後,在大約100年的時期中,綿羊特別多。

    在1980年代中期,綿羊飼養告一段落,但牛的飼養業繁榮了。

    自1880年以來,野生動物中又增加了智利鶉雞、鵪鶉和一種小鷹。

    海龜和海豹現在是珍稀動物,海岸周圍有龍蝦和各種沿海的和深海的魚類。

    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巨型生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亞特蘭蒂斯密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佛動凡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佛動凡心並收藏亞特蘭蒂斯密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