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襄陽城最近有點人心惶惶,雖然我們這沒有黃巾軍的某一方,但最近的黃巾軍離我們隻不過300裏光景,最近黃巾軍勢大,到處都是官軍失利的消息,本地士紳也不太坐得住了,很多都遷到南方蠻夷之地暫避,我們這種普通老百姓,也不怎麽緊張,聽說,黃巾軍打下一處後,還開倉放糧,姐姐說這個對我們家比較有利,然後就看看我。


    我知道她又想說我是飯桶,所以我就不看她的笑臉。王顧左右而言他。


    因為開春,去年又遭了災,這時襄陽是最不穩定的,官府又不肯開倉放糧,市麵上的糧食越來越貴,也越來越少,還越來越差。我最近很少看見姐姐她笑了,我想她肯定很煩,所以我最近胃口也開始不好了。


    唯一的好事,是那些公雞一天比一天叫地少了,而且中午經常看見它們在我們家的餐桌上。


    我想黃巾軍打來也不錯,雖然會亂一點,但老百姓包括我們家會生活好一點。


    忽然我有個念頭,去黃巾軍那裏弄點糧食迴來,雖然有點危險,但16歲的我哪想到這些,因為何進大將軍正率著各路大軍,進剿黃巾軍,雖然聽說官軍節節失利,冀州已完全歸黃巾之手,幽州也大部失陷,可由於戰線太長,黃巾軍暫時也無力再向西挺進,等他們來這裏給我們散放糧食,我等不及了,現在外麵正亂,到處都有退下來的官兵,城外不時就有無主亂溜達的馬匹,300裏很快就可以迴還。


    可我還是不能不告訴姐姐我要出去,我怕她擔心,我平時晚迴來一個時辰都要找人帶給姐姐一個話,這次出去不知什麽時候才能迴來,一定得說一下,可理由怎麽編,說實話肯定出不去,麻煩!


    但我不是浪得虛名,我自稱襄陽捷才第一,按不僅因為我臉皮厚,我還是有一手的。一見姐我就麵色平靜地說:“姐,子涉犯疹子了,不能出門,他父親又出去弄糧食了,家中就他一個人,我覺得他很寂寞。我能不能去照顧他幾天。”


    我真對不起子涉,我老是咒他,以前為了出去,通常都是以他為理由,為此他為我斷過腿,斷過胳膊,被火燒傷,差點淹死……我想在我姐心裏,子涉肯定是個超級倒黴蛋。不過子涉真夠兄弟,每次後來姐去問候他,他都給我把謊圓的什麽事都沒有。這次我告訴他我要出去辦點事,子涉就沒問我要幹嗎,而是直接問我:“我又得出什麽事了?”“疹子。”


    姐姐平靜地看著我:“好吧,……你想幹什麽?”


    “嗯,姐你這……是什麽意思。”


    “子涉是你最好的朋友,好朋友生病,你卻一點不急,或哪怕一點憂心。”


    “就這個嗎?”


    “這是其一,其二,我剛剛還在街上看見子涉,第三,你的眼光為什麽總是在我身邊飄來飄去。說謊也知道心虛嗎?”


    “姐……我……可是……”


    “說實話!”


    “前方與黃巾之戰吃緊,襄陽要募兵調上前線了,我怕再見不到姐姐你了,就想出去躲一躲……”


    “為什麽不早說!”姐在中廳裏走過來走過去,忽然轉入內室,不出一刻等姐出來時,她的手中就多了一個包裹,她百它放在桌上,打開和我說,這是些換身衣服,那是些首飾細軟,……


    說實話,看著我可親的姐,我唯一的親人,我差點就老實說了。我設下了一個連環計,姐姐以為戳破我的第一個謊言,我在“手足無措”的情況下,就得和盤托出。實際上她不戳破反倒不好,我總不能真讓子涉在家不出門幫我圓謊吧?子涉會發瘋的。


    我能作的隻是一把將姐姐摟住,伏在她的耳邊,說一句:“對不起,姐,我盡快迴來。”


    這句話是真正發自肺腑的實話,我的眼睛已經濕了。


    可姐姐已經泣不成聲了,她第一次哭成這樣,在這樣我會崩潰的,我心一硬,放開手轉身就走。


    “等等……戴上包袱。”姐姐啜泣著,細心的把包袱係在我的身上。我不能正視姐姐的目光。扭過頭,直到淚把胸前幾乎全部打濕。


    我一直走,沒有迴頭。我明白如果我迴頭,我就再也跨不出這襄陽城。


    可是,我沒有意識到我把一切想的太簡單了,我一直認為大道至簡至易,等我出了襄陽城後我發現我忘了算計很多事情。看來我所作的一定不是大道。


    其中最主要的兩點:我忘了帶個火把,在城裏各家各戶的燈火,使我根本沒有料到外麵有這麽黑,想想自己每天暮鼓一聲就迴家,晚上也基本就在城裏晃蕩,哪想到外出的麻煩。


    還有,我不知道黃巾軍在哪,我居然把這事給忘了考慮。


    結果,我又不知道該去哪,又不知道路在哪。在半個時辰的磕磕碰碰之後我決定先睡覺,早知道該早上再和姐姐說那些話。我有點懷念我那張床。


    早上,我被喧鬧所驚醒,我起身一看,走了那麽好久,我居然還是在城邊晃悠。城門還沒開,喧鬧就是城中的所發出的,我打算等城門開了去看看出了什麽事在作定奪。


    城門上,飄著一麵新的旗幟,上麵的字讓我打吃一驚:韋吃驚的原因,隻有一個,整個襄陽城隻有一個姓韋的人,他就是我的先生。


    韋姓,《姓纂》上麵是這樣記載的:“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於豕韋,苗裔以國為姓,家彭城。”


    又據漢書西域誌記載,西域大國疏勒國也有國人以“韋”為姓。韋姓在京兆郡發展成望族,世稱京兆望。


    ――作者注。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e_mc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e_mc2並收藏天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