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天庭鏖戰幽冥教地仙欲下王屋山


    隻見計都將修羅冥獄鐮刀迎風一晃,那刀化作一丈長短,刃口彎如眉月,隱隱泛出綠光,鋒利無比,每一揮動,都要收割不少天兵天將性命。就連刀下亡魂,也不能逃脫,被饕餮巨口一張,悉數吃進肚去。羅睺也不甘落後,將修羅幽冥旗揮動,不知多少天兵天將,被此旗困住,做了檮杌口之食。


    英招、計蒙見了,也自有些膽寒,不過身為堂堂妖王,如今天庭大將,豈能露出怯戰之意?因此都抖擻精神,運轉神通,分別舞動招搖鉞、曜陽刀,來戰計都、羅睺二將。其麾下天兵天將見主帥神勇,也都鼓起士氣,奮勇上前,與幽冥教眾殺作一團。


    那邊玉帝見冥河老祖殺來,急忙祭起昊天鏡,隻見青蒙蒙的微光射出,如同晨曦初綻,仔細一看,內又有花雨繽紛,金霞片片,風雲水火,變幻無窮。冥河老祖見了其幻境,不由微微一愣。玉帝趁機又祭起乾坤如意,正打冥河老祖額上,竟將冥河老祖打得跌了一跤。


    冥河老祖大怒,喝道:“我倒忘了你會扮豬吃虎!盤王道友便是上了你的惡當,這才不慎殞身。今日別以為得了好法寶,我便奈何你不得!”說罷,將元屠、阿鼻二劍舞得如同疾風驟雨一般,又朝玉帝殺來。


    玉帝連忙揮劍架住,一邊又運轉昊天鏡、乾坤如意二寶,與冥河老祖周旋。好道祖所賜二寶,著實厲害,乾坤如意專打頂門,防不勝防。昊天鏡既能化現幻境,又能護身,即使以冥河老祖元屠、阿鼻之利,一時之間,也傷不得玉帝。


    但冥河老祖畢竟功高,率領幽冥教眾,殺得玉帝一方左右支絀,狼狽不堪,隻能勉力支持,且戰且退,毫無還手之力。


    南門戰得如火如荼,北門之戰,也是轟轟烈烈。王母娘娘被形勢所迫,親自上前,擋住血海老祖。她雖也是大羅金仙,但終究是女仙,不擅殺伐,本不能抵擋血海老祖。幸賴有素色雲界旗護身,化出萬朵白蓮,擋住血海,這才保得自身無虞,又從頭上拔下金簪,施展神通,覷機攻擊血海老祖。她這金簪每一劃動,靈力如同星河,浩蕩澎湃,血海老祖也不能無視。


    雨師、風伯乃是大巫耆宿,真身神通,本就不凡,自從得了鎮元子所傳,又能翻騰變化,運用靈寶,實力比起原來,強了一籌不止,本來可擋住月浡、紫炁二將。但月浡的修羅滅天鏡,紫炁的修羅奈何圭,都是極品先天靈寶,豪光一照,不是將對方元神禁錮,就是直接讓對方墮入輪迴,厲害無比,嚇得眾天兵天將,一時不敢靠近。


    雨師、風伯也自心驚,交戰之時,都小心翼翼,生怕被對方法寶攻到,又將箕風輪、播雨幡二寶合一,化作風雨圖,召來滿天霹靂風雨、葵水神雷,襲擊幽冥教徒,這才堪堪戰成平手。


    不過饒是如此,仍舊被月浡和紫炁座下的窮奇、渾沌大展兇威,吞噬了眾多天兵天將。


    玉帝與王母,終究是天庭之主,雖然立,如同嫩芽吐蕊,氣機昌隆。雖然幽冥教一時得勢,冥河老祖與血海老祖神通法力勝他們二位一籌。但交戰之,他們卻每每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保得自身性命。冥河老祖與血海老祖也是有力難施,明明大占上風,卻偏偏又奈何不得。


    眾仙忘我大戰,不覺時光飛逝,晨曦已現。


    幽冥教眾多是陰魂,大部分都受不得洪荒陽氣。何況如今天之上,白日陽氣烈,有些修行不足的陰魂,被烈日一曬,便要魂飛魄散,身化飛灰。因此冥河老祖與血海老祖見狀,便主動退兵而去。


    天庭眾仙苦戰一宿,終於堪堪保住天庭,到底未被幽冥教擊破,不由精疲力竭之餘,都鬆了一口氣。


    隻是天庭雖然保住,但天兵天將,損失不少。而且交戰的南、北二門附近,到處都是斷壁殘垣,不堪入目。玉帝與王母的苦心經營之功,毀於一旦,活生生似一個敗落門庭,哪裏還有半分天庭旺盛氣象?


    玉帝痛定思痛,召集眾仙說道:“天庭甫定,聲威未立,便遭此劫,實痛心!冥河老祖膽敢率群魔殺上天,有一便有二,如此下去,大損天庭聲望。我等不如主動出擊,下洪荒,入幽冥,直搗巢穴,剿滅群魔。”


    雨師老成持重,上前勸說道:“陛下,幽冥世界是冥河老祖的老巢,幽冥教徒多生於此。他們秉陰氣而生,為陽氣所克。若天交鋒,陽氣旺盛,於我等有利。若洪荒交戰,陰陽交互,白日於我等有利,夜間於彼等有利。但若到了幽之下,至陰之地,隻怕幽冥教徒魔焰熾。”


    玉帝與王母聞言,沉默不語。不料英招聽了,卻斥責雨師道:“你怎敢違拗陛下之意,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真是無膽之輩,怕死之徒!”


    妖巫二族雖然三戰了了因果,但是領之間,總難和睦。因此雨師勸諫雖是好意,英招聽了卻不順耳,仍然出言斥責於他。


    雨師、風伯聞言果然大怒,喝道:“要戰便戰,我巫族豈有怕死之徒?隻怕你妖族到時卻藏頭露尾!”


    眼看雙方又要爆爭吵,玉帝喝道:“統統住口!大敵當前,理當同仇敵愾,不要為意氣之爭,傷了自家和氣!”


    又和顏說道:“朕已決意出兵洪荒,與幽冥教決一死戰,此事無須再議。但戰術安排,卻可靈活變化,無一定之規。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兵法之要也,朕亦知之!以朕之見,屆時諸卿可駐兵洪荒,辰時出擊,酉時防守,因時而動,與幽冥教糾纏。並吩咐下去,令眾兵將多帶至陽之寶,以備不時之需。”


    四將聽了,皆心悅誠服,拜道:“陛下聖明!”


    玉帝又說道:“朕得道祖旨意,上承天命,下順人意,立下天庭,統禦諸天,開化萬方,行天之道,布天之德,又有諸聖鼎力支持,天地萬方護佑。是故此戰既起,戰之必勝,幽冥教雖然猖獗一時,實不足為懼。諸卿奮勇向前,待蕩清魔焰,再迴天庭論功行賞!”


    眾將聽了,大聲響應!


    於是天庭四路,齊下洪荒,與幽冥教交戰。


    冥河老祖見天庭兵將送上門來,不懼反喜,笑道:“天庭生魂,勝洪荒普通生靈倍,倒要慢慢消磨,不要將他們驚跑了!”便令四大弟子率眾出擊,敵住天庭四路,自己與血海老祖倒很少出戰。


    戰事越多,亡魂越多,幽冥教實力越強,冥河老祖自然喜聞樂見。


    玉帝和王母見冥河老祖與血海老祖不出,也不親身與戰,便留天之上,密切關注下方戰事。


    卻說王屋山清虛洞天之,精衛跟隨玄穹道人學道,轉眼已曆黃帝、顓頊、帝嚳三皇,悠悠十年歲月一晃而過。期間,玄穹道人將師門道法,由淺入深,悉心教導於她。精衛根骨悟性俱佳,如今時時有名師旁指點,常常是一點就透,舉一反三,又有鎮元子親自造化的先天道體為寶筏,內運元神,外強筋骨,修為進境,一日千裏。


    至天庭立後,四路大軍洪荒與幽冥教大戰,精衛聽聞此事,暗想道:“雨師、風伯乃是仁慈長者,昔日父親麾下,待我有如至親。如今他們率領巫族與幽冥教苦戰,若是戰功落英招、計蒙率領的妖族大軍之後,不僅是他們二位之恥,以後巫族眾仙,隻怕天庭也抬不起頭來。”


    心生了相助之心,乃向玄穹道人提道:“師尊,弟子聞天庭與幽冥教洪荒大戰,兵出四路,乃是分別由雨師、風伯、英招、計蒙率領。天庭有道祖符命,乃是天地正統。此番討伐幽冥教,是應天命、順人心之舉,必能戰而勝之。四路大軍之,巫族眾仙與我地仙一門相交莫逆,我等何不助其一臂之力?”


    玄穹道人知道她的心思,笑道:“你卻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天地陰陽失調,故出四大兇星、四大兇獸,為禍洪荒,這才使得道祖現世,立下天庭。是故天庭與幽冥教,表麵看來,雖然敵對,但卻是一對因果,相生相克,相輔相成。如今洪荒之劫,正是天庭之劫,隻應由天庭完結。試想天庭若是不經戰伐,又何來威德,統禦眾生?是故眾聖雖然都支持天庭,卻都未出手相助,隻作壁上觀。我等亦不可胡亂插手,否則相互牽連,局勢將加混亂,隻怕大劫有泛濫之災!”


    精衛說道:“師尊,弟子學道有期,頗知變化,卻不信那四大兇星、四大兇獸能有什麽三頭臂,能敵我地仙的神通!”


    玄穹道人聽了,不由惱怒,訓斥道:“你才多大道行,怎能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竟生驕嬌二氣?隻怕災劫一到,無處存身矣!四大兇星、四大兇獸的神通你不知曉,難道雨師、風伯之能,你也不知曉?連他們都奈何不得計都、羅睺四將,你比之他們又如何?何況四將之上,還有冥河老祖,開天辟地之後便已得道,如今且功至混元,便是為師也大大不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地仙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衫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衫薄並收藏地仙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