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陸壓入昆侖女媧投紅線
因為他身份特殊,乃是妖巫大戰的焦點,因果所係,因此鎮元子先為他元嬰定下容貌,才投入他的天靈。原來後土紫府種元嬰,乃是自然而然,元嬰也化成後土的樣貌。這次十太子紫府種元嬰,卻恰恰相反,乃是要令十太子逐漸化成元嬰的樣貌,以免被別人認出。這是根本性的改變,並非一般的神通變化,非一時之功,會以後慢慢體現,隻是十太子自己也察覺不出來而已。
便聽女媧娘娘的聲音十太子耳響起:“妖巫大戰,乃為定數,其責不你一人。你既然自下了媧皇宮,終究是與我無緣。不過,我也身為妖族,又與你父母有舊,不忍見天庭血脈斷絕,終究不能坐視不理,因此今日求得鎮元聖人,成全於你。他不但以靈果助長你的修為,為你改頭換麵,你須體會此的一番深意。此去之後,可尋覓仙山洞府,勤修道德,可期正果,不要執著於往日恩怨,繼續糾纏。若是仍然如同以往一般胡作非為,不僅對不住羲和保全你的一番苦心,到時我也要嚴加懲戒!”
十太子聽了,連忙跪下叩道:“多謝女媧娘娘垂憐!多謝鎮元聖人成全!”站起身來,自語道:“昨日一切,俱是雲煙過望。今後再無天庭十太子,隻有山一散仙!”從此自稱散仙陸壓,往西昆侖而去。
不過血海深仇,能不能放心,卻是誰也不知。
此後但有人問他來曆,他都是模模糊糊,瘋瘋癲癲,胡謅一篇大話。他人都道法力高強的修道之士不打誑語,信以為真,反複考究,卻哪裏能考究得出來。越是反複探尋,反而越是入了迷霧之,辨不清東南西北。當然此乃後話。
卻說媧皇宮,女媧娘娘見十太子的一番變化,也算了結了一樁心事,便令媽祖與童子退下,獨自與鎮元子商談。
鎮元子乃拿出伏羲之物,乃是一道真靈,一具先天真身,與女媧娘娘道:“伏羲道友殞身,也是天道大勢,貧道不能逆天改命,隻能取得其真身與真靈此,特向娘娘複命!”
女媧娘娘接手,不覺垂淚道:“可憐鴻蒙便用功,今日成為畫餅!”到底是鴻蒙之的兄妹,即使成聖也不泯情誼。
鎮元子勸慰道:“娘娘毋須悲傷!伏羲道友福澤深厚,如今雖然殞身,不過是脫去了軀殼而已。他這軀殼,雖是先天妙物,於天道之下,卻也是囚牢。今日出了囚牢,得了自由,當於人族之,成就一大功德。故此不應有悲,應該作喜才是!”
女媧娘娘止了悲傷,說道:“道友既有此語,想必無差。此事我關心則亂,倒不如道友推算周全。既是如此,還望道友親自成全此事!”說罷,將伏羲之物,又給了鎮元子。
鎮元子略一沉吟,說道:“如此也好!”便將伏羲真身與真靈接過,仍然收於地書之。
女媧娘娘又拿出一段桐木,卻還是鎮元子人參果會時送與伏羲之物,說道:“此物也是道友惠贈於伏羲。隻是他自上了天庭,一直忙於妖族事務,無心煉寶,便存放於我處,倒是浪費了良材,有負道友一番美意。一事不煩二主,今日我也將此物交給道友,任憑處置就是!”
鎮元子接過,歎道:“伏羲道友當日看此物,也是慧眼。此物大有玄妙,與他有緣,異日當成一教化功德之寶!”
女媧娘娘道:“道友做事,我自然放心。不過還有一個疑問未解,想與道友請教一番。”
鎮元子問道:“不知所為何事?”
女媧娘娘說道:“當時我大赤天上,也看得明白。伏羲殞身之後,有一怪物,欲啖他真靈。道友可知是何緣故?”
鎮元子說道:“按理伏羲道友不該有此災劫,我也甚是奇怪。幸好當時及時出手,才未鑄成大錯。事後我推算天機,卻是早已為人攪亂,什麽也推算不出。”
女媧娘娘說道:“依道友高見,那怪物當從何而來?”
鎮元子說道:“那怪物乃是陰濁之氣所化,猙獰兇惡,若是從外像觀之,倒像是阿修羅樣貌。不過被我拂塵一掃,居然化為血水,也無神識,與一般生靈迥異。仔細想想,與血海阿修羅族也有些許不同。”
女媧娘娘說道:“不管是不是阿修羅族,終究是陰濁之氣化生的生靈,原來大都血海之。莫非此事與冥河老祖有關?”
鎮元子說道:“我卻以為不然。若是冥河老祖所為,得罪了娘娘,於他有甚益處?何況憑冥河老祖的修為,焉能擾亂天機,蒙蔽於我?”
女媧娘娘問道:“若不是冥河老祖,還有誰能驅使那等生靈?若是害了伏羲,又到底有何目的?便是巫族,也斷斷沒有這般卑鄙心腸!”
鎮元子道:“娘娘真是當局者迷。若是伏羲道友真靈被滅,妖巫大戰,隻怕要演變成聖人之爭。此事貧道已經猜到了一些端倪,卻是不好明言。娘娘便隻如未曾生過,端坐媧皇宮。那主謀者此時雖然未能分曉,日後自有現形之日。”
女媧娘娘微微一笑道:“道友所言有理,是我太執著了。”便放過此事,轉而說道:“此次妖巫之戰已了,道友對於洪荒大局,有何高見?”
鎮元子道:“妖巫掌理天地,為尊洪荒,由來已久,逐漸享盤古遺澤。兩族自得道祖符命以來,不修道德,不積功行,並無大功於天地,反而屢屢結怨洪荒,如此豈能長久?因此終於到得如今,終於天降殺劫,借兩族因果,隕落妖巫,乃是命數。我等聖人,也不可逆之!”
女媧娘娘雖然也是妖族之主,但是想起羲和浴日、十日並出等事,也知道鎮元子所言屬實,歎息一聲,說道:“妖巫之間,因果太深,拚鬥過於慘烈。此戰過後,兩族幸存者,不過半數,其大神通者,是悉數殞身。我隻怕他們下了洪荒,仍然爭鬥不休,無有寧日。如此不僅於妖巫兩族不利,於洪荒也是大災大劫。”
女媧娘娘雖然是妖族聖人,卻是以公心談論此事,對妖族也並不偏袒。
鎮元子心佩服,知道她也是一番慈悲心腸。隻是妖巫久為洪荒霸主,若不是相互爭戰,人族又怎麽還有出頭的機會?因此隻得歎道:“此乃數注定,隻怕我等聖人也無可奈何!”
女媧娘娘說道:“雖是如此,怎麽也要努力一番,為妖巫二族調解!”思一番,說道:“有了!”便將常曦的那件金烏神衣拿出。
女媧娘娘見了這件舊物,又想起常曦,對著這件神衣歎道:“殺劫無情,便是你從來不惹是非,如今也是玉石俱焚。”歎罷,乃從紅繡球上取下一根紅線,又從金烏神衣取了一縷精氣附於其上,複將紅線向洪荒巫族之投去。
鎮元子見了,心暗歎,說道:“娘娘如此作為,隻怕於事無補,反增另外一番遺憾!”
女媧娘娘說道:“妖巫二族相互為敵由來已久,卻從未有過情誼。如今我為他們行此事,雖然結果可能不佳,但終究開了一個先例,可資後世借鑒!待到仇恨淡去,敘起情誼,也有此時掌故。隻是要委屈了常曦,日後我仍要還了她因果。”
鎮元子對女媧娘娘遠見,也隻有拜服!二聖再敘些閑話,便分手而歸。
卻說妖巫二族戰後,實力大損,祖巫與天庭皇族皆沒。因此妖族再無實力管天,巫族也無實力管地。他們聽從太清聖人旨意,下到洪荒,暫時也無力繼續爭鬥,各自舔舐傷口,整理部族。
此時妖族之內成員蕪雜、種族眾多的缺陷就暴露了出來。帝俊掌事時,天庭實力鼎盛,自然有各族紛紛錦上添花。如今天庭崩潰,卻無人雪送炭,又無神通威望都壓服眾族者出來擔當大任。因此大亂當前,各族都有私心,先謀自己的生計。隻有以畢方為的一些妖族,繼承了大一部天庭勢力。
正是樹倒猢猻散,鳥驚各自飛,原來的洪荒族,已經是一盤散沙,散入洪荒去了。
相比而言,巫族的情況卻是好了很多。後羿自從射落日,得了功德,也悄悄長了元神。想必是冥冥之,自有福運,這次妖巫大戰,他雖然衝鋒前,卻是毫無損,成為幸存下來的幾位大巫。
他原來祝融麾下,便以勇而善射廣聞於全族,後來箭射日,為巫族報了大仇,聲威達到了頂峰,祖巫以下,無有能與比擬者。如今祖巫全數隕落,後羿順理成章,被推舉為巫族之主,其下無人不服。
後羿既為巫族之主,深知此時不同以往,不能再行掌理之事,保存實力要緊。因此將洪荒之的所有巫族,又全部召集到一起,歸了西南大山巫族祖庭之。
二族一散一聚,各有機緣。至此洪荒無主,其他各族,終於有了難得的展機會。
因為他身份特殊,乃是妖巫大戰的焦點,因果所係,因此鎮元子先為他元嬰定下容貌,才投入他的天靈。原來後土紫府種元嬰,乃是自然而然,元嬰也化成後土的樣貌。這次十太子紫府種元嬰,卻恰恰相反,乃是要令十太子逐漸化成元嬰的樣貌,以免被別人認出。這是根本性的改變,並非一般的神通變化,非一時之功,會以後慢慢體現,隻是十太子自己也察覺不出來而已。
便聽女媧娘娘的聲音十太子耳響起:“妖巫大戰,乃為定數,其責不你一人。你既然自下了媧皇宮,終究是與我無緣。不過,我也身為妖族,又與你父母有舊,不忍見天庭血脈斷絕,終究不能坐視不理,因此今日求得鎮元聖人,成全於你。他不但以靈果助長你的修為,為你改頭換麵,你須體會此的一番深意。此去之後,可尋覓仙山洞府,勤修道德,可期正果,不要執著於往日恩怨,繼續糾纏。若是仍然如同以往一般胡作非為,不僅對不住羲和保全你的一番苦心,到時我也要嚴加懲戒!”
十太子聽了,連忙跪下叩道:“多謝女媧娘娘垂憐!多謝鎮元聖人成全!”站起身來,自語道:“昨日一切,俱是雲煙過望。今後再無天庭十太子,隻有山一散仙!”從此自稱散仙陸壓,往西昆侖而去。
不過血海深仇,能不能放心,卻是誰也不知。
此後但有人問他來曆,他都是模模糊糊,瘋瘋癲癲,胡謅一篇大話。他人都道法力高強的修道之士不打誑語,信以為真,反複考究,卻哪裏能考究得出來。越是反複探尋,反而越是入了迷霧之,辨不清東南西北。當然此乃後話。
卻說媧皇宮,女媧娘娘見十太子的一番變化,也算了結了一樁心事,便令媽祖與童子退下,獨自與鎮元子商談。
鎮元子乃拿出伏羲之物,乃是一道真靈,一具先天真身,與女媧娘娘道:“伏羲道友殞身,也是天道大勢,貧道不能逆天改命,隻能取得其真身與真靈此,特向娘娘複命!”
女媧娘娘接手,不覺垂淚道:“可憐鴻蒙便用功,今日成為畫餅!”到底是鴻蒙之的兄妹,即使成聖也不泯情誼。
鎮元子勸慰道:“娘娘毋須悲傷!伏羲道友福澤深厚,如今雖然殞身,不過是脫去了軀殼而已。他這軀殼,雖是先天妙物,於天道之下,卻也是囚牢。今日出了囚牢,得了自由,當於人族之,成就一大功德。故此不應有悲,應該作喜才是!”
女媧娘娘止了悲傷,說道:“道友既有此語,想必無差。此事我關心則亂,倒不如道友推算周全。既是如此,還望道友親自成全此事!”說罷,將伏羲之物,又給了鎮元子。
鎮元子略一沉吟,說道:“如此也好!”便將伏羲真身與真靈接過,仍然收於地書之。
女媧娘娘又拿出一段桐木,卻還是鎮元子人參果會時送與伏羲之物,說道:“此物也是道友惠贈於伏羲。隻是他自上了天庭,一直忙於妖族事務,無心煉寶,便存放於我處,倒是浪費了良材,有負道友一番美意。一事不煩二主,今日我也將此物交給道友,任憑處置就是!”
鎮元子接過,歎道:“伏羲道友當日看此物,也是慧眼。此物大有玄妙,與他有緣,異日當成一教化功德之寶!”
女媧娘娘道:“道友做事,我自然放心。不過還有一個疑問未解,想與道友請教一番。”
鎮元子問道:“不知所為何事?”
女媧娘娘說道:“當時我大赤天上,也看得明白。伏羲殞身之後,有一怪物,欲啖他真靈。道友可知是何緣故?”
鎮元子說道:“按理伏羲道友不該有此災劫,我也甚是奇怪。幸好當時及時出手,才未鑄成大錯。事後我推算天機,卻是早已為人攪亂,什麽也推算不出。”
女媧娘娘說道:“依道友高見,那怪物當從何而來?”
鎮元子說道:“那怪物乃是陰濁之氣所化,猙獰兇惡,若是從外像觀之,倒像是阿修羅樣貌。不過被我拂塵一掃,居然化為血水,也無神識,與一般生靈迥異。仔細想想,與血海阿修羅族也有些許不同。”
女媧娘娘說道:“不管是不是阿修羅族,終究是陰濁之氣化生的生靈,原來大都血海之。莫非此事與冥河老祖有關?”
鎮元子說道:“我卻以為不然。若是冥河老祖所為,得罪了娘娘,於他有甚益處?何況憑冥河老祖的修為,焉能擾亂天機,蒙蔽於我?”
女媧娘娘問道:“若不是冥河老祖,還有誰能驅使那等生靈?若是害了伏羲,又到底有何目的?便是巫族,也斷斷沒有這般卑鄙心腸!”
鎮元子道:“娘娘真是當局者迷。若是伏羲道友真靈被滅,妖巫大戰,隻怕要演變成聖人之爭。此事貧道已經猜到了一些端倪,卻是不好明言。娘娘便隻如未曾生過,端坐媧皇宮。那主謀者此時雖然未能分曉,日後自有現形之日。”
女媧娘娘微微一笑道:“道友所言有理,是我太執著了。”便放過此事,轉而說道:“此次妖巫之戰已了,道友對於洪荒大局,有何高見?”
鎮元子道:“妖巫掌理天地,為尊洪荒,由來已久,逐漸享盤古遺澤。兩族自得道祖符命以來,不修道德,不積功行,並無大功於天地,反而屢屢結怨洪荒,如此豈能長久?因此終於到得如今,終於天降殺劫,借兩族因果,隕落妖巫,乃是命數。我等聖人,也不可逆之!”
女媧娘娘雖然也是妖族之主,但是想起羲和浴日、十日並出等事,也知道鎮元子所言屬實,歎息一聲,說道:“妖巫之間,因果太深,拚鬥過於慘烈。此戰過後,兩族幸存者,不過半數,其大神通者,是悉數殞身。我隻怕他們下了洪荒,仍然爭鬥不休,無有寧日。如此不僅於妖巫兩族不利,於洪荒也是大災大劫。”
女媧娘娘雖然是妖族聖人,卻是以公心談論此事,對妖族也並不偏袒。
鎮元子心佩服,知道她也是一番慈悲心腸。隻是妖巫久為洪荒霸主,若不是相互爭戰,人族又怎麽還有出頭的機會?因此隻得歎道:“此乃數注定,隻怕我等聖人也無可奈何!”
女媧娘娘說道:“雖是如此,怎麽也要努力一番,為妖巫二族調解!”思一番,說道:“有了!”便將常曦的那件金烏神衣拿出。
女媧娘娘見了這件舊物,又想起常曦,對著這件神衣歎道:“殺劫無情,便是你從來不惹是非,如今也是玉石俱焚。”歎罷,乃從紅繡球上取下一根紅線,又從金烏神衣取了一縷精氣附於其上,複將紅線向洪荒巫族之投去。
鎮元子見了,心暗歎,說道:“娘娘如此作為,隻怕於事無補,反增另外一番遺憾!”
女媧娘娘說道:“妖巫二族相互為敵由來已久,卻從未有過情誼。如今我為他們行此事,雖然結果可能不佳,但終究開了一個先例,可資後世借鑒!待到仇恨淡去,敘起情誼,也有此時掌故。隻是要委屈了常曦,日後我仍要還了她因果。”
鎮元子對女媧娘娘遠見,也隻有拜服!二聖再敘些閑話,便分手而歸。
卻說妖巫二族戰後,實力大損,祖巫與天庭皇族皆沒。因此妖族再無實力管天,巫族也無實力管地。他們聽從太清聖人旨意,下到洪荒,暫時也無力繼續爭鬥,各自舔舐傷口,整理部族。
此時妖族之內成員蕪雜、種族眾多的缺陷就暴露了出來。帝俊掌事時,天庭實力鼎盛,自然有各族紛紛錦上添花。如今天庭崩潰,卻無人雪送炭,又無神通威望都壓服眾族者出來擔當大任。因此大亂當前,各族都有私心,先謀自己的生計。隻有以畢方為的一些妖族,繼承了大一部天庭勢力。
正是樹倒猢猻散,鳥驚各自飛,原來的洪荒族,已經是一盤散沙,散入洪荒去了。
相比而言,巫族的情況卻是好了很多。後羿自從射落日,得了功德,也悄悄長了元神。想必是冥冥之,自有福運,這次妖巫大戰,他雖然衝鋒前,卻是毫無損,成為幸存下來的幾位大巫。
他原來祝融麾下,便以勇而善射廣聞於全族,後來箭射日,為巫族報了大仇,聲威達到了頂峰,祖巫以下,無有能與比擬者。如今祖巫全數隕落,後羿順理成章,被推舉為巫族之主,其下無人不服。
後羿既為巫族之主,深知此時不同以往,不能再行掌理之事,保存實力要緊。因此將洪荒之的所有巫族,又全部召集到一起,歸了西南大山巫族祖庭之。
二族一散一聚,各有機緣。至此洪荒無主,其他各族,終於有了難得的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