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元嬰生紫府後土化輪迴
冥河老祖的不祥預感雖然越來越強烈,卻是終究沒有成聖,不能推算那已被蒙蔽的天機。隻是心一日比一日焦躁,一日比一日煩悶。
這一日,陡然南方有一陣怪風襲來,其隱含一種莫名的氣機,牽引之下,連血海都受了感染,生靈紛紛鼓噪不已。冥河老祖心知有異,乃悄悄出了血海,往南方而去。
卻說鎮元子這一日正調鼎鼐,理陰陽,煉製丹藥。陡然也心頭有感,停下手來,略略一算,便知道洪荒之,又要有大事生。
他便來到殿內,吩咐清風明月道:“今日將有貴客至,爾等與我取三枚人參果,再多準備一些待客之物,也好招待嘉賓!”清風明月心奇怪,老爺向來慷慨,往日會客,所取人參果多是雙數,偏偏今日所取,卻是單數,也不知道是來一個人,還是來兩個人,或者是三個人。不過他們也不敢多問,自去準備去了。
鎮元子又喚來玄昊,吩咐道:“今日有故人前來,你且代為師前去迎接!”玄昊領命而去,心卻是納悶,不知道到底是哪位故人。
不一刻,果然有後土娘娘至萬壽山,求見鎮元子,早有玄昊山門外將其迎入。
此時後土娘娘見了玄昊,卻比以前加親切,一路走來,問長問短,宛如至親長輩。玄昊已經到了太乙境界,也算有道之仙,七,逐漸清淨,隻是對於娘娘的關懷,同樣也是感激不已。
二人入了大殿,見過鎮元子,後土娘娘坐了客位。鎮元子便吩咐玄昊,門外等候吩咐。
後土娘娘方欲開言,鎮元子卻先說道:“娘娘來意,我已知之矣!今日故友重逢,緣分不淺,宜先敘舊情,再談別事。請娘娘先嚐一嚐貧道的山果,看看味道如何!”
後土娘娘曾來多次,與萬壽山並不陌生,因此倒也不客氣。隻是剛向桌上看時,陡然見到了其那三個人參果,都是有手有腳,形狀特異,極為打眼,不由驚道:“這莫非就是先天靈根所生的人參果?我聞道友曾開人參果會,以此物待客,聞其名久矣,惜乎未曾一見,一直以為遺憾。倒沒想到今日居然能得償心願!”
鎮元子笑道:“上次若請了娘娘,其他祖巫豈能不請?一下多了十二位,我卻也難招唿得周全!”又說道:“娘娘可先食二枚,剩餘一枚,另有妙用。”
後土娘娘吃了一個,還沒嚐出味道,已經入口即化,順津而下,連忙又拿了一個,小心細細品嚐。隻覺得渾身元氣流轉,精氣充沛,舒暢無比,不由讚歎道:“有生之年能吃到這先天靈果,亦不枉矣!”
鎮元子說道:“娘娘積累功德,當有天佑。區區人參果,倒也不值得娘娘如此感慨!”
後土娘娘道:“道友,我非是感慨這人參果,乃是感慨冥冥天數。天道如棋,我也不過是一枚棋子,化生洪荒,終究是要全了天數。若非道友一番苦心,隻怕如今還懵懵懂懂,如同芻狗一般。”
鎮元子道:“然則天心慈,娘娘順應天意,應有善報!”
後土娘娘苦笑道:“道友此言,也是安慰之詞。若論天道大勢,浩浩蕩蕩,卻是不分善惡,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她修煉元神之後,果然大有所獲,對於天道規律,已經隱隱悟得了一些精髓,不愧是慧根深種、十二祖巫之的佼佼者。
鎮元子說道:“娘娘所言,也是至理。不過或昌或亡,不僅要看天意,也要看人事。須知順天者逸,逆天者勞。娘娘順天而為,自然易取得自己那一線生機!”
後土娘娘點頭稱是,也不再與鎮元子論道,直接說了來意,道:“如今我已煉化道法輪,明了陰陽轉化、魂魄轉生的至理,時機已至,當以身化輪迴,一則為洪荒眾生造福,二則辟幽冥世界取代血海,去了洪荒與巫族一大禍源。不管有無那一線生機,此事卻是不得不行,乃是我天生的命數。道友以為如何?”
鎮元子說道:“此乃一大功德,亦是洪荒眾生之福,巫族之福!娘娘為此,也是順天道、全洪荒。從此洪荒眾生,世世代代,都要拜娘娘恩德!”
後土娘娘歎道:“然則我行此事之後,大概洪荒之上,再無後土矣!將來是何局麵,卻也難以預知。”
鎮元子沉默不語,半響才說道:“大道之數,天衍四,終究留了一線生機。眾生也都有眾生的命數,娘娘不必過於憂慮?”
後土娘娘道:“我生而為祖巫,又掌管一大部洲,如今便要離去,豈能無憂哉?”
鎮元子歎息一聲,說道:“娘娘有何憂慮,還請講來!”他雖是聖人,也知大勢,對於後土娘娘,卻終究不能硬起心腸,拒她於千裏之外。
後土娘娘道:“我所憂慮者有二,其一乃是為我那一大部洲的生靈,日後無人管理,若是生了禍亂,卻如何是好?”
鎮元子因道:“我那幾個徒兒,正好五莊觀修行,略有小成,正該下山行走。我可令他們對娘娘的這一部洲,多加看顧,亦可襄助娘娘部下,行管理之事,如此庶幾可以無憂。何況萬壽山有我此,若真有大事,我也不會旁觀。如此,娘娘可放心否?”
後土娘娘道:“既是如此,此憂自然消除。隻是我如今修得神通,感悟天機,也隱隱知道些洪荒大勢。卻還有一不情之請!”
鎮元子問道:“可是巫族之事?”
後土娘娘答道:“正是!”
鎮元子皺眉道:“娘娘剛明了天道大勢之理,如何又執著起來?”
後土娘娘道:“然則還有生機一線,特來請求聖人憐憫!”說罷,站起身來,就要向鎮元子下拜!
鎮元子卻是不敢當她之禮,連忙止之,思了一番,說道:“巫族也是盤古精血所化,但有一線生機,我必為其謀之!娘娘勿再多言!”
後土娘娘得了鎮元子此語,自然知道進退,亦喜道:“得聖人此語,我無憂矣!”
鎮元子微微笑道:“我卻還是原話:娘娘行此事,雖然兇險,卻未必沒有否極泰來之時!”因用手一指,那剩餘的一枚人參果,頓時彷佛通靈一般,輕輕一跳,入了娘娘的紫府之。
後土娘娘還沒反應過來,這枚人參果已經入了紫府,直奔她的元神而去,與其撞一起,毫無排斥,逐漸合為一體,不分彼此。其形容相貌,也慢慢改變,越來越神似後土娘娘,倒像是後土娘娘的嬰兒之相。
鎮元子這一指,頓時成就了開天辟地以來修煉者第一個元嬰,間接為後世的修煉者指出了一條修煉元神、顯化嬰兒的途徑。後來俗世之,此道由於修行快捷,還漸漸成了主流,當然這是後話了。
後土娘娘再運轉神通時,頓時明了其神妙,喜道:“道友此舉,讓我爭得那線生機的把握,卻又多了幾分。此果還有如此神妙,我卻將其做了果腹之物,真是暴殄天珍!”言下之意,對那吃下去的兩個人參果,卻是心痛不已。
鎮元子笑道:“此果雖妙,也隻能成就有緣之人。娘娘不必可惜!”
後土娘娘因說道:“如今諸事已了,我將去矣!玄昊與我有緣,我欲將三滴精血與之,不知道友肯準否?”
鎮元子道:“娘娘厚賜,也是他的緣分,豈敢推辭!”因將玄昊喚入,讓其收了娘娘的三滴精血,玄昊拜謝不迭。
後土娘娘因辭別而去,鎮元子親自起身,與玄昊一起,將她送到山門之外。
後土娘娘別去之時,陡然迴頭,朝玄昊問道:“道友,可同去乎?”
玄昊不知所以,鎮元子代答曰:“機緣一至,自然同來!”
後土娘娘遂不再問,一笑而去!
不提鎮元子為玄昊以精血熔鑄金身,卻說後土娘娘此去,迴了故居,將部洲的大小事務,一並交代部下。做完這些事情之後,娘娘心無掛礙,也不告知其他祖巫,便於部洲之,西南之地,尋一靈山,獨自行功,靜靜感悟天數。
這一日,天地有感,後土娘娘知道機緣已至,毫不猶豫,陡然現出祖巫龐大真身,一掌劈身前大地之上,竟將洪荒都劈開了一條裂縫,直到幽地之下。後土娘娘便往其一跳,從此再無消失無蹤。
其他十位祖巫失了後土娘娘的感應,不知又生了什麽劇變,連忙跑來看時,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隻見那裂縫之下,幽寒陰氣逼人,有廣大地域,自成一體,比血海不知大了多少倍。其儼然成一世界,卻是滿含至陰之氣,連一絲陽氣也無,與洪荒大地迥異。
這幽冥世界無量深處,有一個法輪,正緩緩轉動,碩大無朋,其上分為道,映對天上地下,萬眾生靈,井然有序,合乎天道之數。心之處,又分橋,為金橋、銀橋、玉橋、石橋、木橋、竹橋,衡量眾生世功業,分別通行!
從此眾生魂魄,歸於此處,先入道,再過橋,不分種族,一視同仁,以顯其公正無私。
後土娘娘,已然身化輪迴矣!
冥河老祖的不祥預感雖然越來越強烈,卻是終究沒有成聖,不能推算那已被蒙蔽的天機。隻是心一日比一日焦躁,一日比一日煩悶。
這一日,陡然南方有一陣怪風襲來,其隱含一種莫名的氣機,牽引之下,連血海都受了感染,生靈紛紛鼓噪不已。冥河老祖心知有異,乃悄悄出了血海,往南方而去。
卻說鎮元子這一日正調鼎鼐,理陰陽,煉製丹藥。陡然也心頭有感,停下手來,略略一算,便知道洪荒之,又要有大事生。
他便來到殿內,吩咐清風明月道:“今日將有貴客至,爾等與我取三枚人參果,再多準備一些待客之物,也好招待嘉賓!”清風明月心奇怪,老爺向來慷慨,往日會客,所取人參果多是雙數,偏偏今日所取,卻是單數,也不知道是來一個人,還是來兩個人,或者是三個人。不過他們也不敢多問,自去準備去了。
鎮元子又喚來玄昊,吩咐道:“今日有故人前來,你且代為師前去迎接!”玄昊領命而去,心卻是納悶,不知道到底是哪位故人。
不一刻,果然有後土娘娘至萬壽山,求見鎮元子,早有玄昊山門外將其迎入。
此時後土娘娘見了玄昊,卻比以前加親切,一路走來,問長問短,宛如至親長輩。玄昊已經到了太乙境界,也算有道之仙,七,逐漸清淨,隻是對於娘娘的關懷,同樣也是感激不已。
二人入了大殿,見過鎮元子,後土娘娘坐了客位。鎮元子便吩咐玄昊,門外等候吩咐。
後土娘娘方欲開言,鎮元子卻先說道:“娘娘來意,我已知之矣!今日故友重逢,緣分不淺,宜先敘舊情,再談別事。請娘娘先嚐一嚐貧道的山果,看看味道如何!”
後土娘娘曾來多次,與萬壽山並不陌生,因此倒也不客氣。隻是剛向桌上看時,陡然見到了其那三個人參果,都是有手有腳,形狀特異,極為打眼,不由驚道:“這莫非就是先天靈根所生的人參果?我聞道友曾開人參果會,以此物待客,聞其名久矣,惜乎未曾一見,一直以為遺憾。倒沒想到今日居然能得償心願!”
鎮元子笑道:“上次若請了娘娘,其他祖巫豈能不請?一下多了十二位,我卻也難招唿得周全!”又說道:“娘娘可先食二枚,剩餘一枚,另有妙用。”
後土娘娘吃了一個,還沒嚐出味道,已經入口即化,順津而下,連忙又拿了一個,小心細細品嚐。隻覺得渾身元氣流轉,精氣充沛,舒暢無比,不由讚歎道:“有生之年能吃到這先天靈果,亦不枉矣!”
鎮元子說道:“娘娘積累功德,當有天佑。區區人參果,倒也不值得娘娘如此感慨!”
後土娘娘道:“道友,我非是感慨這人參果,乃是感慨冥冥天數。天道如棋,我也不過是一枚棋子,化生洪荒,終究是要全了天數。若非道友一番苦心,隻怕如今還懵懵懂懂,如同芻狗一般。”
鎮元子道:“然則天心慈,娘娘順應天意,應有善報!”
後土娘娘苦笑道:“道友此言,也是安慰之詞。若論天道大勢,浩浩蕩蕩,卻是不分善惡,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她修煉元神之後,果然大有所獲,對於天道規律,已經隱隱悟得了一些精髓,不愧是慧根深種、十二祖巫之的佼佼者。
鎮元子說道:“娘娘所言,也是至理。不過或昌或亡,不僅要看天意,也要看人事。須知順天者逸,逆天者勞。娘娘順天而為,自然易取得自己那一線生機!”
後土娘娘點頭稱是,也不再與鎮元子論道,直接說了來意,道:“如今我已煉化道法輪,明了陰陽轉化、魂魄轉生的至理,時機已至,當以身化輪迴,一則為洪荒眾生造福,二則辟幽冥世界取代血海,去了洪荒與巫族一大禍源。不管有無那一線生機,此事卻是不得不行,乃是我天生的命數。道友以為如何?”
鎮元子說道:“此乃一大功德,亦是洪荒眾生之福,巫族之福!娘娘為此,也是順天道、全洪荒。從此洪荒眾生,世世代代,都要拜娘娘恩德!”
後土娘娘歎道:“然則我行此事之後,大概洪荒之上,再無後土矣!將來是何局麵,卻也難以預知。”
鎮元子沉默不語,半響才說道:“大道之數,天衍四,終究留了一線生機。眾生也都有眾生的命數,娘娘不必過於憂慮?”
後土娘娘道:“我生而為祖巫,又掌管一大部洲,如今便要離去,豈能無憂哉?”
鎮元子歎息一聲,說道:“娘娘有何憂慮,還請講來!”他雖是聖人,也知大勢,對於後土娘娘,卻終究不能硬起心腸,拒她於千裏之外。
後土娘娘道:“我所憂慮者有二,其一乃是為我那一大部洲的生靈,日後無人管理,若是生了禍亂,卻如何是好?”
鎮元子因道:“我那幾個徒兒,正好五莊觀修行,略有小成,正該下山行走。我可令他們對娘娘的這一部洲,多加看顧,亦可襄助娘娘部下,行管理之事,如此庶幾可以無憂。何況萬壽山有我此,若真有大事,我也不會旁觀。如此,娘娘可放心否?”
後土娘娘道:“既是如此,此憂自然消除。隻是我如今修得神通,感悟天機,也隱隱知道些洪荒大勢。卻還有一不情之請!”
鎮元子問道:“可是巫族之事?”
後土娘娘答道:“正是!”
鎮元子皺眉道:“娘娘剛明了天道大勢之理,如何又執著起來?”
後土娘娘道:“然則還有生機一線,特來請求聖人憐憫!”說罷,站起身來,就要向鎮元子下拜!
鎮元子卻是不敢當她之禮,連忙止之,思了一番,說道:“巫族也是盤古精血所化,但有一線生機,我必為其謀之!娘娘勿再多言!”
後土娘娘得了鎮元子此語,自然知道進退,亦喜道:“得聖人此語,我無憂矣!”
鎮元子微微笑道:“我卻還是原話:娘娘行此事,雖然兇險,卻未必沒有否極泰來之時!”因用手一指,那剩餘的一枚人參果,頓時彷佛通靈一般,輕輕一跳,入了娘娘的紫府之。
後土娘娘還沒反應過來,這枚人參果已經入了紫府,直奔她的元神而去,與其撞一起,毫無排斥,逐漸合為一體,不分彼此。其形容相貌,也慢慢改變,越來越神似後土娘娘,倒像是後土娘娘的嬰兒之相。
鎮元子這一指,頓時成就了開天辟地以來修煉者第一個元嬰,間接為後世的修煉者指出了一條修煉元神、顯化嬰兒的途徑。後來俗世之,此道由於修行快捷,還漸漸成了主流,當然這是後話了。
後土娘娘再運轉神通時,頓時明了其神妙,喜道:“道友此舉,讓我爭得那線生機的把握,卻又多了幾分。此果還有如此神妙,我卻將其做了果腹之物,真是暴殄天珍!”言下之意,對那吃下去的兩個人參果,卻是心痛不已。
鎮元子笑道:“此果雖妙,也隻能成就有緣之人。娘娘不必可惜!”
後土娘娘因說道:“如今諸事已了,我將去矣!玄昊與我有緣,我欲將三滴精血與之,不知道友肯準否?”
鎮元子道:“娘娘厚賜,也是他的緣分,豈敢推辭!”因將玄昊喚入,讓其收了娘娘的三滴精血,玄昊拜謝不迭。
後土娘娘因辭別而去,鎮元子親自起身,與玄昊一起,將她送到山門之外。
後土娘娘別去之時,陡然迴頭,朝玄昊問道:“道友,可同去乎?”
玄昊不知所以,鎮元子代答曰:“機緣一至,自然同來!”
後土娘娘遂不再問,一笑而去!
不提鎮元子為玄昊以精血熔鑄金身,卻說後土娘娘此去,迴了故居,將部洲的大小事務,一並交代部下。做完這些事情之後,娘娘心無掛礙,也不告知其他祖巫,便於部洲之,西南之地,尋一靈山,獨自行功,靜靜感悟天數。
這一日,天地有感,後土娘娘知道機緣已至,毫不猶豫,陡然現出祖巫龐大真身,一掌劈身前大地之上,竟將洪荒都劈開了一條裂縫,直到幽地之下。後土娘娘便往其一跳,從此再無消失無蹤。
其他十位祖巫失了後土娘娘的感應,不知又生了什麽劇變,連忙跑來看時,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隻見那裂縫之下,幽寒陰氣逼人,有廣大地域,自成一體,比血海不知大了多少倍。其儼然成一世界,卻是滿含至陰之氣,連一絲陽氣也無,與洪荒大地迥異。
這幽冥世界無量深處,有一個法輪,正緩緩轉動,碩大無朋,其上分為道,映對天上地下,萬眾生靈,井然有序,合乎天道之數。心之處,又分橋,為金橋、銀橋、玉橋、石橋、木橋、竹橋,衡量眾生世功業,分別通行!
從此眾生魂魄,歸於此處,先入道,再過橋,不分種族,一視同仁,以顯其公正無私。
後土娘娘,已然身化輪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