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的威脅其實從某些方麵來說算不上什麽突然襲擊。


    他們又不是什麽瞎子,不提每日進入巴蜀之地的商隊,就在巴人當初剛剛建立巴城的時候,蜀國就發現了他們發生的異動。


    要知道蜀國原本就是殷商王朝派出來監視和防禦巴人的一隻部族。


    就和當初後照一族被當時的人皇派出來監視和防禦九黎一樣的性質。


    畢竟當年商湯做掉夏桀,剛剛在人族當家做主,起兵當老大的時候。


    巴人可是跳的很厲害的。


    被大領導討厭,自然也同樣會被穿小鞋。


    巴人也就因為這樣,被商人和蜀國的勢力一點點的被從肥沃的天府之國被排擠到巴山山脈之中當了這麽多年的野人。


    現在有看著巴族重新興盛起來的苗頭,蜀國自然不願意看到被自己欺負了這麽多年的老朋友重新變得強大。


    到時候巴國會不會再次對抗商朝不一定,但是絕對不會放過蜀國。


    於是這代的蜀國國君就派遣使者聯合著在巴蜀北方一代剛剛興起的苴族,準備一起聯手把死灰複燃的巴人按死,順便奪取這座剛剛建起來的城邑。


    看著麵前隻有幾歲那麽大的所謂廩君,蜀國使者麵上雖然沒什麽表情,但是心裏卻是很不屑:


    “蠻夷就是蠻夷,沒想到數千年過去了,巴人居然尊一個不足四五歲的稚子為廩君,真是愚昧無知!”


    原本對巴族的重視也變得十分不屑,同時將當初出使之時,蜀王交付給自己探查巴城虛實的任務拋之腦後。


    公孫路也沒心思和這家夥玩心思,很是幹脆的讓竅龍把這個耀武揚威的玩意丟出巴城。


    摘桃子居然想到了老子身上了,找死!


    然後公孫路就很幹脆的傳遞了全城備戰的號令,


    當即巴人就沸騰了,或許是混雜著巫族的血脈,巴人對戰爭的態度一點都懼怕甚至還十分興奮,而且還是麵對欺壓了他們數千年的蜀國。


    士氣和軍心那時蹭蹭蹭的往上漲起來了。


    看著原本還比較零散的氣運瞬間就聚成一隻猛虎模樣,正在磨牙礪爪,好似下一秒就要玩一波猛虎下山了。


    見此,公孫路還是頗為滿意的點了點頭,當初答應接下廩君之位的時候,他就考慮到氣運,看來也沒白費自己調教這麽多日子,小貓咪終於變成大老虎了


    畢竟巴族氣運對他而言太過重要了,沒了這個護體。


    他在洪荒上就像是一個沒有護照的街溜子,隨時會被嚴打的黑戶。


    有了這個,他就是人道氣運手底下小弟,幹什麽也能被護著點!


    戰爭一打起來,基本上就是一邊倒。


    這個時代的戰陣兵法,除卻雲氣這種不科學的東西。


    基本上還處於一種十分的原始的狀態,似乎也更加看重個人武力。


    不過公孫路可沒興趣和對方玩拉單挑。


    他直接安排巴族人在山脈走勢險要之處之間建立各大軍寨和堡壘,依山防禦進攻的巴族人和北方相比巴人更加野蠻的苴族人的聯軍共二十萬人。


    在耗盡了他們的氣力之後,就直接讓竅龍和虎牧兩個分別帶兵衝擊他們的部隊。


    都是山地上生存的民族,在經過呂玲綺的調教以後,這些巴族已經知道什麽叫做小規模作戰,什麽叫戰略切割,什麽叫遊擊戰。


    雖然初步運用這些戰法,還比較稚嫩,但是在戰場上,五萬巴族大軍迅速的成熟了起來,一個個的如同山中虎豹狼梟一般,神出鬼沒。在一次次高頻的突擊戰之中,一次又一次的擊潰了對方的優勢兵力。


    才不過三個月的時間,殲滅萬人,四五萬人被俘獲!


    剩下的兵將也各自做鳥獸散了。


    巴城沒有理會作鳥獸散的苴族人,這種還沒脫離原始部落的民族也沒什麽油水,生活的苴地比大巴山還要貧瘠,也就是最近幾年跟著西岐和朝歌當當雇傭軍,打了幾十年的雜,才稍微的富裕了一點罷了。


    主力部隊反而是一個勁的進攻蜀地,大軍直接把前鋒戰線推到了蜀中的平原地帶。


    麵對來勢洶洶,似乎要把整個蜀國滅亡了的巴族,蜀國也吃不下了,當即就求助了自己的宗主國作為南方二百裏諸侯之長的南鄂。


    並表示願意把蜀東肥腴的廣大平原獻與鄂侯表示感謝。


    其實這也是禍水東引,畢竟現在蜀東已經被巴族所掌握了。


    不過南鄂也沒有拒絕。


    當即就派出十萬大軍,並派出自己的兒子鄂順討伐巴族。同時派出使者前往巴城勸降,表示如果巴人願意退兵並歸降南鄂,他願意劃出蜀東北方的一小塊平原贈予廩君,並向上奏朝歌人皇,冊封廩君為巴伯。


    鄂侯也不是傻的,巴人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勇武,所以他準備軟硬兼施,到時候既能收獲一大片土地,又能收獲一個強大的附庸國,何樂而不為啊。


    結局自然也很簡單,南鄂的使者同樣被丟出巴城之中。


    而巴族和南鄂的戰局也十分明朗。


    許褚帶著一萬巴族大軍以及一千五丁力士在巴山的山峽之中打遊擊。


    十萬南鄂大軍可謂是死的死,傷的傷,在半路上就死傷近半,最後鄂順隻能退兵。


    就在鄂侯鄂崇禹勃然大怒,準備聚全國精銳之兵消滅這個突然蹦出來的小赤佬的時候,


    朝歌那邊終於有動靜了!


    當時的亞相,商朝的皇叔。


    不對,現在應該還是皇弟比幹奉自己的哥哥帝乙的號令,帶著朝歌的號令來到了巴城。


    表明巴族的廩君已經答應臣服朝貢殷商,並表示商朝要調停巴國、蜀國和南鄂之間的矛盾,而且還拿出了帝乙的封刺,賜封巴國廩君為巴侯!


    這個爵位已經是比較高的了,目前大商上下也就隻有幾十位侯爺而已。


    ......


    戰爭永遠都是政治的延伸,當南鄂插手的時候,公孫路就派遣了使者前往了朝歌,表示願意臣服殷商!


    帝乙這邊也是很開心的接受了竅龍的投效。


    一來,巴族人一直都不服王化,即使是麵對自己祖先商湯的刀子也一直梗著脖子剛硬到底。


    而現在在自己的治下,這個硬骨頭現在居然服軟了,這都是可是他廣布仁德所得到的功業和政績啊。


    當然啦,一個優秀的帝王腦子裏麵不會全裝著所謂的功業,更多的則是政治和廟算。


    這些年雖然在他的治理下,四海承平,百姓安居樂業,看似天下太平。


    但是對於殷商來說,社稷其實並不算十分穩定,無論是東方的東夷、西方的犬絨,南方的群蠻,還有剛征服下來的北海地區,其實大商的統治都不算十分穩固定!


    不過最讓帝乙擔憂的威脅並不是在外部。


    堡壘往往都是在被攻陷的!


    洪荒也許沒有這句話,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懂這個意思。


    而天下的四位統禦四方的諸侯之長,就是朝歌中央王朝的最大的心腹之患。


    其中商王最忌憚的勢力就是位於西岐的周人。


    他們上一代的領袖季曆因為實在太能打了,甚至威名都能壓住當初的商王文丁。


    出於擔憂,所以文丁用了一種很髒的手段把他騙到朝歌,最後幽禁而死!


    而這一代的西伯侯姬昌看似人畜無害,對朝歌也是忠心耿耿,可是賢名卻是遍布天下,西岐的勢力也是與日俱增。


    麵對這偌大的名聲擺在那裏,再隨便玩髒的,就會失去大量的人心!


    所以到現在帝乙都沒有想到什麽辦法來掣肘這位讓他無從下手的西伯侯。


    直到竅龍的到來!


    巴人雖然新立,但是看其戰功也知道彪悍無比


    而且巴城的地利位置也很好,向北可出西岐,向東可威脅南鄂,而且背景也比較幹淨。


    有這樣一支親近與朝歌的力量存在,就等於在他們後麵狠狠插上了一枚釘子!


    隻要好好拉攏就足以牽製兩大諸侯國,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養老計劃從三國擴到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在辦公室碼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在辦公室碼字並收藏養老計劃從三國擴到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