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一字並肩王
天啟八年八月五日,鄧浩楠派人秘密將他的家眷全部接出京城,在通州府衙安頓。
鄧浩楠包著他的兒子不知道有多高興,直隸總督府官員們紛紛跑來湊熱鬧,看看他們的小主人。
一時間,通州府衙到處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
反過來,京城內卻依然人心惶惶。文武百官稍微有些頭腦的都知道眼下的局勢。他們不擔心清軍破城了,反而擔心鄧浩楠和天啟皇帝打起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皇帝正統他們不敢忤逆,但是鄧浩楠兵強馬壯,旦夕可破北京城,他們更是不敢得罪,恐一家老小的命不保。
反倒是黃立極等人放開手腳的公開跟鄧浩楠唱反調,因為他們自認為不可能再跟鄧浩楠和解了,因此破罐子破摔,吃了稱砣鐵了心。
楊嗣昌本來還對鄧浩楠忌憚三分,可是被皇帝數次召見並托付重任,多次被灌迷魂湯之後,他便不再怕鄧浩楠,指揮十萬禁軍守衛京城。
鄧浩楠自然是不怕楊嗣昌的,他忌憚的是三邊總督楊鶴。因為楊鶴手裏的二十萬邊軍一直剿匪作戰,戰力可觀。同時肩負著剿匪大任,鄧浩楠不希望陝西暴亂失去控製蔓延到其他省份。
鄧浩楠對楊嗣昌的容忍,是看在他老子的份上。但是隨著皇後分娩日子的臨近,鄧浩楠的這份耐性也漸漸減弱。
八月六日,皇後順產誕下一名男嬰。天啟皇帝整整比鄧浩楠晚了一個時辰才收到消息。
天啟皇帝大喜,當即宣布立為皇太子,未來的儲君,並發皇榜昭告天下。同時,信王也得到了封地,封在甘肅蘭州。
可能是極為擔心的緣故,天啟皇帝知道他前幾個孩子都早夭了,因此十分擔心這個孩子也早夭。為此,天啟皇帝當即下令大赦天下,把皇太子的出生當做新皇登基一樣看待。
事實上,天啟皇帝長期吸食鴉片,因此他的孩子肯定無法活下來的。但明朝除了鄧浩楠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道理。而魏忠賢事實上隻害死了一個皇子,卻被皇帝和皇後認定害死了所有皇子公主。
對此,鄧浩楠隻能苦笑。不過,想起給皇帝扣了綠帽子,他心中有些愧疚。
“大人,是不是開始行動?”
鄧浩楠點點頭,到了這個時候,不可能有婦人之仁。
“按原計劃執行!”
一道彩色炮竹射向天空,大半個京城的人都看到了。
內廷總管小六子將完全無毒仙藥送給天啟皇帝,與此同時,唐鏡囑咐禦醫王明繼續給皇帝服用解藥。
這時,小六子總管已經假傳聖旨把文武百官都叫到了外麵,稱唐鏡和王明進獻仙藥給皇上。
唐鏡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隻好點頭承認。然而,就在這一刻,天啟皇帝突然中毒,群臣大驚,小六子頓時下令侍衛拿下唐鏡和王明,先入為主的給他們扣上了毒殺皇帝的大罪。
唐鏡大驚,知道上了小六子的當。於是反咬一口,是毒藥是鄧浩楠送來的。一時間文武百官被整糊塗了,不知道誰說的對。
這時,禦醫分別取了鄧浩楠的仙藥和王明的仙藥做檢查,結果鄧浩楠的仙藥當然沒有任何毒藥在內,反而都是增補的補藥。而王明的仙藥卻是劇毒。
結果不言而喻,文武百官都知道鄧浩楠進獻仙藥救了皇帝的命。而唐鏡就醒皇帝後,為了不逼鄧浩楠造反,未敢聲張,外界都以為是鄧浩楠的仙藥使得皇帝病好清醒。如今唐鏡作繭自縛,悔之晚矣,知道上了鄧浩楠的圈套,但卻百口莫辯。
王明怕得要死,被侍衛一嚇唬,頓時承認他的藥物確實是劇毒,同時反咬是唐鏡是背後主謀,結果唐鏡成了謀殺皇帝的兇手。
唐鏡知道自己技不如人,輸給了鄧浩楠,對此他隻能打掉牙齒自己吞,畢竟他確實是毒殺了皇帝,隻得揮劍自刎。
唐鏡自刎,隨後王明也在獄中上吊自殺,他們留下了很多的疑點和線索,成為後世學者爭論的一個話題,大明宮廷接連兩位皇帝死於仙藥,兩次紅丸案就此成為懸案,在大明曆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第二次紅丸案最大的受益人是鄧浩楠,天啟皇帝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繼位,皇太後張嫣垂簾聽政已經成為不可爭辯的事實。
天啟八年八月八日,剛剛出生三天的皇太子登基,年號同治,是為同治皇帝。同治,顧名思義當然是一同治理了。滿朝文武隻以為是太後張嫣垂簾聽政,開創大明帝國後宮執政的先河,但是卻無力阻止,因為後黨勢力龐大,無人敢唱反調。
天啟皇帝還沒有來得及給同治皇帝起名字就掛了,而皇太後張嫣更是決絕欽天監給她兒子起名字,隻能稱唿其為同治皇帝。隻有內廷坤寧宮的人知道,皇後管同治皇帝叫國興,他流著鄧家的血。
當天,鄧浩楠以恭賀新皇登基為名返迴北京。楊嗣昌想要阻止,但卻因為有太後命令而無法攔住對方。
與此同時,鄧浩楠正式宣布取得關外大捷,全殲滿蒙聯軍二十萬,並斬殺滿清賊酋皇太極。
這下子頓時震驚了朝野,鄧浩楠的威勢瞬間猛增千丈,成為國朝舉足輕重的人物。
新皇剛剛登基,鄧浩楠便取得決定性大勝。太後張嫣於是決定封鎖功臣,進封鄧浩楠為王。
太後垂簾聽政,後黨占據朝野一大半人,且都不敢得罪鄧浩楠,並無異議。
由於天啟皇帝生前已經批準了關於封鄧浩楠為王的聖旨,內閣已經擬旨用印,此時黃立極生怕張嫣把鄧浩楠的封地放在中原,於是急忙同意封王,並稱先帝已經批準,封鄧浩楠為遼王。
在大明,活著被封異姓王的隻有鄧浩楠一人。曆史上明朝的異姓王也不少,但都是明亡後,南方小朝廷封的異姓王。
不過,那些異姓王都不被承認。
鄧浩楠的這個遼王,嚴格的說就是傳說中的一字並肩王。
一字並肩王,顧名思義。按照帝國時代禮儀,皇帝行走時任何官員都不能與其並肩而行,能擁有與皇帝並肩而行是一種非常高的禮遇,封授並肩王象征此人擁有與皇帝比肩的地位。
明朝的親王又分“一字王”和“兩字王”。“一字王”在爵位體製中僅次於皇帝。皇帝的嫡出兒子可以封一字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幾個兒子都封為“一字王”,像“燕王”、“秦王”。“兩字王”地位較低,皇帝的侄子或皇室其它成員若是立有大功,可以得到這一爵位,明初朱元璋的一個侄孫朱守謙被封在桂林作“靖江王”。
鄧浩楠封遼王,一個字,地位崇高,僅次於皇帝。加上他被封太師,作為帝師,見皇帝不跪,如同皇帝父親般禮遇,加上鄧浩楠統領內閣軍政大權在握,一字並肩王成為事實。
在中國,自劉邦白馬盟“非劉不王”後,凡異姓封王從無好下場。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但凡異姓王的,無不起兵造反,吳三桂造反就是典型的例子。從鄧浩楠進位國公開始,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了,因此造反或者篡位已經成為鄧浩楠唯一的出路。
鄧浩楠進位遼王,但是張嫣卻沒有按照黃立極的意思辦,沒有罷免鄧浩楠直隸總督的職權,反而授予鄧浩楠太師的頭銜,統領內閣,成為事實上的監國攝政王。
對此,黃立極等人頓時傻眼,出言力諫反對,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敢支持他。
就這樣,鄧浩楠順利得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監國攝政王的位置,成為大明帝國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
名正言順的上位,這一直是鄧浩楠所要的。
坤寧宮內,鄧浩楠迫不及待的過來看張嫣,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兒子鄧國興。
“見了皇帝怎麽還不下跪?”
張嫣見鄧浩楠來了,頓時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鄧浩楠知道張嫣是惱他沒能過來守著她生孩子,那曾經是鄧浩楠答應過她的,可是形勢所迫,鄧浩楠兩個老婆生孩子都未能夠守在她們身邊,對此鄧浩楠感到愧疚。
“哪有老子跪兒子的?”
“你還知道啊?”張嫣嗔怪的看著他的男人,眼淚已經蒙上了眼睛。
鄧浩楠急忙好生安慰,老半天才哄得張嫣舒坦了些。
“你可知道,當我突然得知皇上醒來的時候,我有多麽害怕嗎?”
張嫣麵露驚恐之色,顯然又迴想起了當時的害怕情景。
“你不在我身邊,我都準備好一屍兩命了!”
鄧浩楠可以感受到當時張嫣的恐懼心情,於是摟緊她安慰道:“好了!一切都過去了!”
二人溫存了一陣子,張嫣突然道:“對了!你得趕緊想辦法!不管你是造反也好,篡位也罷,總之我和國興不要現在的身份!”
鄧浩楠點點頭,道:“我會盡快安排的!慢則三五年,快則一年半載!”
“幹嘛要那麽久?”張嫣道:“你現在是軍政大權在握,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做任何事!”
話雖如此,但鄧浩楠知道現在不是篡位的時候,因為明朝皇室的力量還非常大。別看中央朝廷又窮又沒人,可是地方藩王卻是既有錢又有人,實力不容小覷。鄧浩楠現在需要借助張嫣和同治皇帝的名頭來彈壓他們,一個個的剪出這些敵人才是鄧浩楠即將要做的。
“放心吧!國興根本不記事,我保證在他記事前給他身份!”
“那我呢?”
“當然你還得裝幾天太後,等我修理了朝中文武大臣後,你再乖乖的做相公的嬌娘子!”
被鄧浩楠哄著,張嫣很快便忘記了這事兒。
“王爺,入夜了,讓臣妾伺候您沐浴休息好嗎?”
鄧浩楠一愣,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為了王爺。一字並肩王,僅次於皇帝的最高存在。
看著張嫣滿臉的嬌媚,嗲聲嗲語的撒嬌,鄧浩楠的意誌很快便被她磨滅,決定留宿皇宮慶祝一下。
二人從浴池一直溫存到了張嫣的鳳床上,忽然間,鄧浩楠想起一件事,忙問道:“你剛剛生了孩子,身體還虛著,我差點害了你!”
張嫣先是一愣,旋即眼中閃過幾分感激,扭了鄧浩楠一把,嬌嗔道:“還以為你忘記了呢!”
鄧浩楠吃痛,正待要反駁,卻見張嫣靠進他懷中,滿臉幸福的道:“我現在才知道你是真的疼我!”
鄧浩楠一愣,旋即咯吱她道:“原來你以前把我對你的疼愛都給打了水漂了?”
張嫣架不住鄧浩楠咯吱她,急忙求饒道:“本來就是你強行占有我的!”
“又翻舊賬了是不?”
鄧浩楠上下其手,弄的她嬌喘連連,忙叫饒命投降。
鄧浩楠剛一停手,張嫣立刻不饒的道:“是你自己在夢裏說的,占有皇後很有成就感!你叫我怎麽相信你真的的疼我,如果不是懷了你的孩子,早就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了!”
“……”
“我說夢話?”
鄧浩楠愕然的看著張嫣,見她狡黠的笑著,忽然間悟道:“原來你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懷孕了!”
張嫣沒迴答,隻是衝著他撅撅嘴,很是得意的樣子。
這就是女人心啊!
鄧浩楠心中一陣大汗,暗道自己走運,否則就麻煩大了。
“不行!為夫要動家法了!”
張嫣自然知道鄧浩楠的家法,連忙求饒卻無濟於事。
很快,張嫣被鄧浩楠挑逗的渾身滾燙,滿臉的酡紅,嬌豔欲滴的樣子恨不得趕快吃掉她。
但,鄧浩楠卻停手了,他知道直到今天他才真正占有張嫣的心。這一刻,鄧浩楠才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征服感。
今夜隻抱你入睡!
鄧浩楠關心張嫣的身體虛弱,不忍心占有她,隻是哄著她。可是張嫣卻使壞的反過來折磨鄧浩楠,使得鄧浩楠欲火高漲卻苦苦忍著。
“你這小妖精!”
鄧浩楠抗議,無奈一張鳳凰上,躲不開張嫣的使壞。
“忍不住就不要忍啊!”
張嫣滿臉的壞笑,不斷的挑逗著鄧浩楠的底線。
鄧浩楠氣得牙癢癢的,忽然間靈光一閃,道:“來,為夫教你一種新玩法!”
“什麽玩法?”
“吹簫!”
“吹簫?”
鄧浩楠壞笑著看著張嫣,並指引張嫣去做。
……
“討厭,你壞死了!我不幹!”
張嫣抗議了,鄧浩楠隻得安撫。
“你眼睜睜的看著我欲火焚身嗎?很傷身體的!”
攻心為上,鄧浩楠開始誘導她。
“不行!羞死人了!”
“這樣才是愛相公!”
“真的?”
“當然?”
……
“是這樣嗎?”
“哦――對!就這樣――哦――”
“好些了嗎?”
“舒服!哦――再用力一些!”
“哦――”
……
……
第二天早朝,鄧浩楠故技重施,直接從內廷到朝堂。
張嫣沒有來,此刻正無力的酣睡在她的鳳床上。張嫣不來上朝,那就隻有鄧浩楠一人說的算了。
“王爺駕到!”
太監扯著嗓子喊著,一聲接著一聲的延傳下去,直到半個紫禁城都聽到為止。
“太後懿旨,遼王乃國之柱石。同治朝剛經戰亂,百廢待興,然幼帝少不更事,急需遼王出來掌控大局。從即日起,由遼王監國攝政,打理朝政,諸位臣工悉心輔佐,不得有誤!”
朝堂上,文武百官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大多數都可以坦然接受。少數不肯接受的也無法忤逆太後的懿旨,否則鄧浩楠肯定趁機發難,清除異己。
“參見遼王千歲,恭賀遼王監國攝政!”
鄧浩楠換上了五抓金龍黃袍,坐於龍椅下方二層平台左側,再多四個爪子就是皇帝了。瞥了一眼身後的龍椅,他知道他已經離著那個位置不遠了。
台下,看著一群穿著紅綠官服的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著,鄧浩楠這時才能體會到高高在上的感覺。
有些刺激,或許這就是權力的誘惑吧!
“平身!”
“謝王爺!”
群臣起身,太監傳召,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爾爾。
“臣有本上奏!”
黃立極出列,鄧浩楠冷冷的一笑,暗道這死老頭子看來要一條道跑到黑了。
“準奏!”
“謝王爺!”黃立極拿出一打奏折,遞給太監交給鄧浩楠查閱,然後口中複述事情。
“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人畜廬舍漂溺無數,嘉興颶風淫雨,濱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勝計。紹興大風,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陰、會稽、簫山、上虞、餘姚被溺死者,各以萬計。廣東海嘯……廣西旱災……山東黃河泛濫成災……直隸戰後重建……雲雲。”
黃立極喋喋不休的說了半個時辰,最後道:“臣請迅速撥款賑災!”
“需要多少銀子?”
“初步預算需用銀七百萬兩!幫助災民全部渡過難關需用銀一千八百萬兩!”
鄧浩楠氣得胡子都站起來了,暗道:奶奶的,這個死老頭故意想給他下馬威看的。
鄧浩楠輕咳了一聲,知道第一天上朝需要鎮住這個死老頭,否則日後休想駕馭文武百官。
於是道:“戶部何在?”
來宗道出列道:“臣在!”
“著戶部迅速撥款賑濟!”
“啟稟王爺,戶部沒錢,因入口之戰,各地勤王大軍抵京,導致虧空七百三十萬兩!”
天啟八年八月五日,鄧浩楠派人秘密將他的家眷全部接出京城,在通州府衙安頓。
鄧浩楠包著他的兒子不知道有多高興,直隸總督府官員們紛紛跑來湊熱鬧,看看他們的小主人。
一時間,通州府衙到處都洋溢著喜悅的氣氛。
反過來,京城內卻依然人心惶惶。文武百官稍微有些頭腦的都知道眼下的局勢。他們不擔心清軍破城了,反而擔心鄧浩楠和天啟皇帝打起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皇帝正統他們不敢忤逆,但是鄧浩楠兵強馬壯,旦夕可破北京城,他們更是不敢得罪,恐一家老小的命不保。
反倒是黃立極等人放開手腳的公開跟鄧浩楠唱反調,因為他們自認為不可能再跟鄧浩楠和解了,因此破罐子破摔,吃了稱砣鐵了心。
楊嗣昌本來還對鄧浩楠忌憚三分,可是被皇帝數次召見並托付重任,多次被灌迷魂湯之後,他便不再怕鄧浩楠,指揮十萬禁軍守衛京城。
鄧浩楠自然是不怕楊嗣昌的,他忌憚的是三邊總督楊鶴。因為楊鶴手裏的二十萬邊軍一直剿匪作戰,戰力可觀。同時肩負著剿匪大任,鄧浩楠不希望陝西暴亂失去控製蔓延到其他省份。
鄧浩楠對楊嗣昌的容忍,是看在他老子的份上。但是隨著皇後分娩日子的臨近,鄧浩楠的這份耐性也漸漸減弱。
八月六日,皇後順產誕下一名男嬰。天啟皇帝整整比鄧浩楠晚了一個時辰才收到消息。
天啟皇帝大喜,當即宣布立為皇太子,未來的儲君,並發皇榜昭告天下。同時,信王也得到了封地,封在甘肅蘭州。
可能是極為擔心的緣故,天啟皇帝知道他前幾個孩子都早夭了,因此十分擔心這個孩子也早夭。為此,天啟皇帝當即下令大赦天下,把皇太子的出生當做新皇登基一樣看待。
事實上,天啟皇帝長期吸食鴉片,因此他的孩子肯定無法活下來的。但明朝除了鄧浩楠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道理。而魏忠賢事實上隻害死了一個皇子,卻被皇帝和皇後認定害死了所有皇子公主。
對此,鄧浩楠隻能苦笑。不過,想起給皇帝扣了綠帽子,他心中有些愧疚。
“大人,是不是開始行動?”
鄧浩楠點點頭,到了這個時候,不可能有婦人之仁。
“按原計劃執行!”
一道彩色炮竹射向天空,大半個京城的人都看到了。
內廷總管小六子將完全無毒仙藥送給天啟皇帝,與此同時,唐鏡囑咐禦醫王明繼續給皇帝服用解藥。
這時,小六子總管已經假傳聖旨把文武百官都叫到了外麵,稱唐鏡和王明進獻仙藥給皇上。
唐鏡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隻好點頭承認。然而,就在這一刻,天啟皇帝突然中毒,群臣大驚,小六子頓時下令侍衛拿下唐鏡和王明,先入為主的給他們扣上了毒殺皇帝的大罪。
唐鏡大驚,知道上了小六子的當。於是反咬一口,是毒藥是鄧浩楠送來的。一時間文武百官被整糊塗了,不知道誰說的對。
這時,禦醫分別取了鄧浩楠的仙藥和王明的仙藥做檢查,結果鄧浩楠的仙藥當然沒有任何毒藥在內,反而都是增補的補藥。而王明的仙藥卻是劇毒。
結果不言而喻,文武百官都知道鄧浩楠進獻仙藥救了皇帝的命。而唐鏡就醒皇帝後,為了不逼鄧浩楠造反,未敢聲張,外界都以為是鄧浩楠的仙藥使得皇帝病好清醒。如今唐鏡作繭自縛,悔之晚矣,知道上了鄧浩楠的圈套,但卻百口莫辯。
王明怕得要死,被侍衛一嚇唬,頓時承認他的藥物確實是劇毒,同時反咬是唐鏡是背後主謀,結果唐鏡成了謀殺皇帝的兇手。
唐鏡知道自己技不如人,輸給了鄧浩楠,對此他隻能打掉牙齒自己吞,畢竟他確實是毒殺了皇帝,隻得揮劍自刎。
唐鏡自刎,隨後王明也在獄中上吊自殺,他們留下了很多的疑點和線索,成為後世學者爭論的一個話題,大明宮廷接連兩位皇帝死於仙藥,兩次紅丸案就此成為懸案,在大明曆史上留下重重一筆。
第二次紅丸案最大的受益人是鄧浩楠,天啟皇帝駕崩,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繼位,皇太後張嫣垂簾聽政已經成為不可爭辯的事實。
天啟八年八月八日,剛剛出生三天的皇太子登基,年號同治,是為同治皇帝。同治,顧名思義當然是一同治理了。滿朝文武隻以為是太後張嫣垂簾聽政,開創大明帝國後宮執政的先河,但是卻無力阻止,因為後黨勢力龐大,無人敢唱反調。
天啟皇帝還沒有來得及給同治皇帝起名字就掛了,而皇太後張嫣更是決絕欽天監給她兒子起名字,隻能稱唿其為同治皇帝。隻有內廷坤寧宮的人知道,皇後管同治皇帝叫國興,他流著鄧家的血。
當天,鄧浩楠以恭賀新皇登基為名返迴北京。楊嗣昌想要阻止,但卻因為有太後命令而無法攔住對方。
與此同時,鄧浩楠正式宣布取得關外大捷,全殲滿蒙聯軍二十萬,並斬殺滿清賊酋皇太極。
這下子頓時震驚了朝野,鄧浩楠的威勢瞬間猛增千丈,成為國朝舉足輕重的人物。
新皇剛剛登基,鄧浩楠便取得決定性大勝。太後張嫣於是決定封鎖功臣,進封鄧浩楠為王。
太後垂簾聽政,後黨占據朝野一大半人,且都不敢得罪鄧浩楠,並無異議。
由於天啟皇帝生前已經批準了關於封鄧浩楠為王的聖旨,內閣已經擬旨用印,此時黃立極生怕張嫣把鄧浩楠的封地放在中原,於是急忙同意封王,並稱先帝已經批準,封鄧浩楠為遼王。
在大明,活著被封異姓王的隻有鄧浩楠一人。曆史上明朝的異姓王也不少,但都是明亡後,南方小朝廷封的異姓王。
不過,那些異姓王都不被承認。
鄧浩楠的這個遼王,嚴格的說就是傳說中的一字並肩王。
一字並肩王,顧名思義。按照帝國時代禮儀,皇帝行走時任何官員都不能與其並肩而行,能擁有與皇帝並肩而行是一種非常高的禮遇,封授並肩王象征此人擁有與皇帝比肩的地位。
明朝的親王又分“一字王”和“兩字王”。“一字王”在爵位體製中僅次於皇帝。皇帝的嫡出兒子可以封一字王。明太祖朱元璋的幾個兒子都封為“一字王”,像“燕王”、“秦王”。“兩字王”地位較低,皇帝的侄子或皇室其它成員若是立有大功,可以得到這一爵位,明初朱元璋的一個侄孫朱守謙被封在桂林作“靖江王”。
鄧浩楠封遼王,一個字,地位崇高,僅次於皇帝。加上他被封太師,作為帝師,見皇帝不跪,如同皇帝父親般禮遇,加上鄧浩楠統領內閣軍政大權在握,一字並肩王成為事實。
在中國,自劉邦白馬盟“非劉不王”後,凡異姓封王從無好下場。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但凡異姓王的,無不起兵造反,吳三桂造反就是典型的例子。從鄧浩楠進位國公開始,他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了,因此造反或者篡位已經成為鄧浩楠唯一的出路。
鄧浩楠進位遼王,但是張嫣卻沒有按照黃立極的意思辦,沒有罷免鄧浩楠直隸總督的職權,反而授予鄧浩楠太師的頭銜,統領內閣,成為事實上的監國攝政王。
對此,黃立極等人頓時傻眼,出言力諫反對,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敢支持他。
就這樣,鄧浩楠順利得登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監國攝政王的位置,成為大明帝國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
名正言順的上位,這一直是鄧浩楠所要的。
坤寧宮內,鄧浩楠迫不及待的過來看張嫣,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兒子鄧國興。
“見了皇帝怎麽還不下跪?”
張嫣見鄧浩楠來了,頓時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鄧浩楠知道張嫣是惱他沒能過來守著她生孩子,那曾經是鄧浩楠答應過她的,可是形勢所迫,鄧浩楠兩個老婆生孩子都未能夠守在她們身邊,對此鄧浩楠感到愧疚。
“哪有老子跪兒子的?”
“你還知道啊?”張嫣嗔怪的看著他的男人,眼淚已經蒙上了眼睛。
鄧浩楠急忙好生安慰,老半天才哄得張嫣舒坦了些。
“你可知道,當我突然得知皇上醒來的時候,我有多麽害怕嗎?”
張嫣麵露驚恐之色,顯然又迴想起了當時的害怕情景。
“你不在我身邊,我都準備好一屍兩命了!”
鄧浩楠可以感受到當時張嫣的恐懼心情,於是摟緊她安慰道:“好了!一切都過去了!”
二人溫存了一陣子,張嫣突然道:“對了!你得趕緊想辦法!不管你是造反也好,篡位也罷,總之我和國興不要現在的身份!”
鄧浩楠點點頭,道:“我會盡快安排的!慢則三五年,快則一年半載!”
“幹嘛要那麽久?”張嫣道:“你現在是軍政大權在握,沒有人能夠阻止你做任何事!”
話雖如此,但鄧浩楠知道現在不是篡位的時候,因為明朝皇室的力量還非常大。別看中央朝廷又窮又沒人,可是地方藩王卻是既有錢又有人,實力不容小覷。鄧浩楠現在需要借助張嫣和同治皇帝的名頭來彈壓他們,一個個的剪出這些敵人才是鄧浩楠即將要做的。
“放心吧!國興根本不記事,我保證在他記事前給他身份!”
“那我呢?”
“當然你還得裝幾天太後,等我修理了朝中文武大臣後,你再乖乖的做相公的嬌娘子!”
被鄧浩楠哄著,張嫣很快便忘記了這事兒。
“王爺,入夜了,讓臣妾伺候您沐浴休息好嗎?”
鄧浩楠一愣,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為了王爺。一字並肩王,僅次於皇帝的最高存在。
看著張嫣滿臉的嬌媚,嗲聲嗲語的撒嬌,鄧浩楠的意誌很快便被她磨滅,決定留宿皇宮慶祝一下。
二人從浴池一直溫存到了張嫣的鳳床上,忽然間,鄧浩楠想起一件事,忙問道:“你剛剛生了孩子,身體還虛著,我差點害了你!”
張嫣先是一愣,旋即眼中閃過幾分感激,扭了鄧浩楠一把,嬌嗔道:“還以為你忘記了呢!”
鄧浩楠吃痛,正待要反駁,卻見張嫣靠進他懷中,滿臉幸福的道:“我現在才知道你是真的疼我!”
鄧浩楠一愣,旋即咯吱她道:“原來你以前把我對你的疼愛都給打了水漂了?”
張嫣架不住鄧浩楠咯吱她,急忙求饒道:“本來就是你強行占有我的!”
“又翻舊賬了是不?”
鄧浩楠上下其手,弄的她嬌喘連連,忙叫饒命投降。
鄧浩楠剛一停手,張嫣立刻不饒的道:“是你自己在夢裏說的,占有皇後很有成就感!你叫我怎麽相信你真的的疼我,如果不是懷了你的孩子,早就把你打入十八層地獄了!”
“……”
“我說夢話?”
鄧浩楠愕然的看著張嫣,見她狡黠的笑著,忽然間悟道:“原來你從一開始就知道你懷孕了!”
張嫣沒迴答,隻是衝著他撅撅嘴,很是得意的樣子。
這就是女人心啊!
鄧浩楠心中一陣大汗,暗道自己走運,否則就麻煩大了。
“不行!為夫要動家法了!”
張嫣自然知道鄧浩楠的家法,連忙求饒卻無濟於事。
很快,張嫣被鄧浩楠挑逗的渾身滾燙,滿臉的酡紅,嬌豔欲滴的樣子恨不得趕快吃掉她。
但,鄧浩楠卻停手了,他知道直到今天他才真正占有張嫣的心。這一刻,鄧浩楠才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征服感。
今夜隻抱你入睡!
鄧浩楠關心張嫣的身體虛弱,不忍心占有她,隻是哄著她。可是張嫣卻使壞的反過來折磨鄧浩楠,使得鄧浩楠欲火高漲卻苦苦忍著。
“你這小妖精!”
鄧浩楠抗議,無奈一張鳳凰上,躲不開張嫣的使壞。
“忍不住就不要忍啊!”
張嫣滿臉的壞笑,不斷的挑逗著鄧浩楠的底線。
鄧浩楠氣得牙癢癢的,忽然間靈光一閃,道:“來,為夫教你一種新玩法!”
“什麽玩法?”
“吹簫!”
“吹簫?”
鄧浩楠壞笑著看著張嫣,並指引張嫣去做。
……
“討厭,你壞死了!我不幹!”
張嫣抗議了,鄧浩楠隻得安撫。
“你眼睜睜的看著我欲火焚身嗎?很傷身體的!”
攻心為上,鄧浩楠開始誘導她。
“不行!羞死人了!”
“這樣才是愛相公!”
“真的?”
“當然?”
……
“是這樣嗎?”
“哦――對!就這樣――哦――”
“好些了嗎?”
“舒服!哦――再用力一些!”
“哦――”
……
……
第二天早朝,鄧浩楠故技重施,直接從內廷到朝堂。
張嫣沒有來,此刻正無力的酣睡在她的鳳床上。張嫣不來上朝,那就隻有鄧浩楠一人說的算了。
“王爺駕到!”
太監扯著嗓子喊著,一聲接著一聲的延傳下去,直到半個紫禁城都聽到為止。
“太後懿旨,遼王乃國之柱石。同治朝剛經戰亂,百廢待興,然幼帝少不更事,急需遼王出來掌控大局。從即日起,由遼王監國攝政,打理朝政,諸位臣工悉心輔佐,不得有誤!”
朝堂上,文武百官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大多數都可以坦然接受。少數不肯接受的也無法忤逆太後的懿旨,否則鄧浩楠肯定趁機發難,清除異己。
“參見遼王千歲,恭賀遼王監國攝政!”
鄧浩楠換上了五抓金龍黃袍,坐於龍椅下方二層平台左側,再多四個爪子就是皇帝了。瞥了一眼身後的龍椅,他知道他已經離著那個位置不遠了。
台下,看著一群穿著紅綠官服的文武百官齊刷刷的跪著,鄧浩楠這時才能體會到高高在上的感覺。
有些刺激,或許這就是權力的誘惑吧!
“平身!”
“謝王爺!”
群臣起身,太監傳召,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爾爾。
“臣有本上奏!”
黃立極出列,鄧浩楠冷冷的一笑,暗道這死老頭子看來要一條道跑到黑了。
“準奏!”
“謝王爺!”黃立極拿出一打奏折,遞給太監交給鄧浩楠查閱,然後口中複述事情。
“七月二十三日,浙江海溢,人畜廬舍漂溺無數,嘉興颶風淫雨,濱海及城郊居民被溺死者不可勝計。紹興大風,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山陰、會稽、簫山、上虞、餘姚被溺死者,各以萬計。廣東海嘯……廣西旱災……山東黃河泛濫成災……直隸戰後重建……雲雲。”
黃立極喋喋不休的說了半個時辰,最後道:“臣請迅速撥款賑災!”
“需要多少銀子?”
“初步預算需用銀七百萬兩!幫助災民全部渡過難關需用銀一千八百萬兩!”
鄧浩楠氣得胡子都站起來了,暗道:奶奶的,這個死老頭故意想給他下馬威看的。
鄧浩楠輕咳了一聲,知道第一天上朝需要鎮住這個死老頭,否則日後休想駕馭文武百官。
於是道:“戶部何在?”
來宗道出列道:“臣在!”
“著戶部迅速撥款賑濟!”
“啟稟王爺,戶部沒錢,因入口之戰,各地勤王大軍抵京,導致虧空七百三十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