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黑壓雲域——入口之戰(六)


    遼東都督府,不,應該改稱直隸總督府了。


    鄧浩楠升任直隸總督後,提督薊州鎮、宣府鎮、天津衛、遼東都司、順天府、大名府、河間府等八府一百三十二縣,轄區內漢族人口八百三十三萬餘人,使得鄧浩楠有了足夠的兵源。這樣,遼東都督府的職能被直隸總督府代替。


    直隸總督府針對皇太極的二十萬滿蒙聯軍,動員了五十多萬大軍禦敵。其中直隸境內有京師的十萬禁軍,宣府鎮總兵候石碌手中的兩萬騎兵,洪承疇手中的五萬冒牌黑甲精騎,加上環直隸長城63處關隘中,將河北和山西交界處的四十二處關隘守軍全部調出,兵力約十三萬餘人。


    這些都是原來直隸境內的明軍,總兵力約三十萬,配合從天津衛出發的十萬遼東軍主力,組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向通州地區的十三萬滿蒙聯軍挺近。


    其中,鄧浩楠命令楊嗣昌率領十萬禁軍,加上候石碌的兩萬騎兵,在等到從保定府趕來的十三萬明軍抵達後,封鎖北苑至密雲衛一線,防止皇太極從西麵逃竄。


    遼西鎮守使金冠率領調集七萬遼東軍,死守山海關至熊窩頭一線長城各個關隘,其中遼東軍騎炮兵第一師奉命協助金冠守衛長城,防止皇太極從他們那裏突圍。


    東麵是大海,鄧浩楠隻派了幾艘護衛艦巡邏。


    南線是明麵上最強大的,鄧浩楠親統十萬遼東軍,帶著洪承疇的五萬冒牌黑甲精騎向通州進發,他不怕皇太極,就算皇太極沒有被五萬黑甲精騎嚇死,十萬遼東軍也足以擋住皇太極的進攻。況且運河上還有遼東軍的戰艦,這就是皇太極這群旱鴨子的死穴,他們根本無法越過運河。


    目的已經十分明顯,直隸總督府要殲滅長城內的二十萬敵軍。


    明麵上是五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準備剿滅皇太極,暗地裏在北京南郊南苑皇家狩獵場中還埋伏著兩萬騎兵。他們也隸屬黑甲精騎戰鬥序列,但是裝備要差些,因為他們騎得是蒙古戰馬,無法托著全身重盔甲的騎兵作戰,他們身上的盔甲是最開始黑甲精騎使用的那種重點防護的輕型盔甲。不過他們的武器裝備都一樣,都是精鋼鑄造的馬刀,用來劈砍冶鐵水平落後的滿清騎兵裝備的鐵製馬刀很占便宜。


    這支兩萬人的騎兵已經接到了鄧浩楠的手令,要求他們在適當的時機對皇太極大軍發起攻擊,配合主力部隊合圍敵軍。


    另外一支暗藏的軍隊自然就是長城外麵的蒙古哈刺嗔境內埋伏的三萬黑甲精騎和六萬關寧鐵騎了,他們是鄧浩楠真正的殺手鐧,專門用來給皇太極扒層皮的。


    當然,鄧浩楠已經給詹增勇他們下達了命令,要放皇太極一條生路,因為鄧浩楠還要拿皇太極來跟天啟皇帝討價還價呢!


    鄧浩楠大軍出動,沿途百姓紛紛駐足遠遠的眺望。浩浩蕩蕩的大軍,給老百姓們一個十分明顯的信號,那就是皇太極蹦躂不了幾天了。


    當然,鄧浩楠在行軍途中也沒有閑著,不斷的讓兵士們宣傳直隸總督府的政策,挑動老百姓心中那股子壓抑。


    “歡迎遼東軍!”


    “遼國公治下不納糧!”


    ……


    簡簡單單的幾句傳單上的話,卻是觸動了老百姓心中的底線。都知道鄧浩楠治下的遼東免稅三年,賦稅五十納一,幾乎就等於免稅了。加上這次遼東軍平定江西,同樣給了江西老百姓免除了三年賦稅。若說朝中內外廷爭權奪利的事兒,京畿老百姓或許十個中一兩個知道的,但關於遼東都督府的法律這些事情,這些老百姓十個中有九個知道,因為這才是他們最是關心的問題。


    眼下鄧浩楠升任直隸總督,老百姓們歡迎之至,因為他們無形中已經期盼著讓鄧浩楠來統治他們,這樣他們就可以不納稅或者少納稅了。


    鄧浩楠的車隊緩緩駛過每一片人海,到處夾道歡迎的場麵已經不再新鮮了。


    譚婉清和鄧浩楠並駕齊驅,看到這些場麵總是有種莫名的高興。


    或許是在為她的相公高興吧!不過,譚婉清還是嫉妒鄧浩楠,不時的打趣他。


    “你現在是直隸總督了,這些老百姓都盼望著你把他們的賦稅給免了,如果你不免除他們的賦稅,我看不出三天,你這個直隸總督就呆不下去了,非得被老百姓的唾沫星子淹死不可!”


    鄧浩楠有苦知己知,他當然知道這些老百姓為何這般歡迎他,自然是盼望著鄧浩楠給他們免稅。


    然而,這裏可不是江西或者遼東,天子腳下,若是貿然給他們免稅,那天啟皇帝非得跟他攤牌不可。


    譚婉清看出了鄧浩楠的窘相,仿佛勝利了似的笑道:“這直隸被皇太極這麽一折騰,幾百萬人口嗷嗷待哺,看你怎麽辦?”


    鄧浩楠突然笑道:“這幾個月你可是收了不少的禮金!不如把你的私房錢拿出來捐了吧!”


    “想得美!”


    譚婉清頓時給了鄧浩楠一記白眼,鄧浩楠討了個沒趣兒。


    這時,信報遞了過來,各路大軍已經進入順天府地界,但皇太極依然沒動,隻是停止了攻擊通州的行動。


    鄧浩楠暗自一笑,知道現在正是皇太極最糾結的時候,即不想放棄得到了城池,又怕他的大軍斷送在這裏。


    包圍圈正在縮小,皇太極自然心急如焚。


    通州城下,得知鄧浩楠大軍自天津衛出發後,皇太極便下令強攻通州城。然而,通州城守軍同樣得知了鄧浩楠大軍日內抵達的消息,守軍將士頓時士氣大振,拚死抵抗。


    雖然通州城牆已經坍塌了不少,但是通州守軍依然死死的堅持,用大炮,甚至士兵的屍體來填補漏洞,使得皇太極損失數千人馬依然未能攻入城中。


    “皇上,我們必須要撤退了!”


    範文程說道:“探馬來報,鄧浩楠調集了五十萬大軍,從西麵和南麵合圍我們而來,對方騎兵數量眾多,尤其是黑甲精騎竟然增加到了五萬!”


    聽到對方黑甲精騎增加到了五萬,皇太極這才將目光從通州收了迴來。


    “西麵和南麵總計約三四十萬人馬,按照他們推進的方向,是準備合圍我們而來!”


    “兩個方向就想合圍我們?你說笑了吧!”


    代善並沒有看出危險,皇太極突然道:“東麵是大海,北麵是我們唯一的退路。如果遼東軍重新控製了長城,那麽我們就成甕中捉鱉了!”


    範文程說道:“喜峰口傳來消息,對麵的熊窩頭上的明軍數量猛增,遼東軍調集了大批火炮和火槍兵,隨時會發動攻擊。一旦他們重新奪迴喜峰口,以及周邊長城,我們北退的道路便沒有了!”


    皇太極點點頭,道:“這迴鄧浩楠不藏著掖著了,他的五萬黑甲精騎從南麵推進過了,莫非要跟我們來場大決戰!”


    “那就一決雌雄!”


    阿敏突然道:“我就不信了,我們二十萬騎兵,還打不過他們?”


    範文程搖搖頭道:“對方有五萬重騎兵,足以克製我們十萬精銳。在加上對方還有其他騎兵七八萬人,步軍十幾萬,我們絕對不是他們的對手!”


    皇太極突然道:“我們現在還掌握著好幾座城池,足夠為我們側退贏得時間!鄧浩楠的主力在南線,西線上麵隻有候石碌的兩萬騎兵,隻要打垮了他們,我們便可以對那十幾萬明軍步兵發起致命攻擊,就像消滅洪承疇的十二萬大軍一樣,我們隻需要集中兵力將他們個個擊破便可輕易解圍!”


    這便是薩爾滸之戰勝利的關鍵,但是同樣的情況,鄧浩楠會給皇太極機會嗎?


    範文程搖搖頭,道:“我想這是鄧浩楠的計策!如果我們全軍區攻擊西線明軍,一旦短時間內無法破敵,被敵軍纏住的話,鄧浩楠主力從後麵掩殺,我軍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各個擊破固然正確,但是眼下鄧浩楠主力大軍距離不到六十裏,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


    皇太極於是決定撤軍。


    然而,就在這時,京城方向觀皇太極大軍準備撤退,宣府鎮總兵候石碌按照鄧浩楠的命令,依計行事,率領兩萬騎兵殺奔通州方向。


    皇太極見狀本不想理會,因為範文程告訴皇太極,這肯定是鄧浩楠的詭計,用兩萬騎兵來拖住大軍撤退時間,給鄧浩楠主力贏得合圍的時間。


    皇太極自然考慮到了這點,於是下令全軍即刻開拔往北撤退。


    但是候石碌率軍尾追,不斷的攻擊皇太極的後軍。後軍是代善指揮,這代善火爆脾氣,見候石碌這個膽小鬼竟然敢主動出擊,頓時火冒三丈,帶領正紅旗一萬騎兵調頭迎戰。


    不料,候石碌見代善迴軍迎戰,命令手下人用弓箭亂射一通,傷了代善幾十人後立刻調頭逃跑。


    代善為之氣急,想要追擊,恐遭到敵人埋伏,於是強忍著怒氣調頭返迴。


    然而,代善大軍剛剛調頭返迴,行走不到兩裏,候石碌的騎兵又追了上來。


    代善無奈,調頭迎敵,不料對方同樣隻放箭傷人,旋即撤走。


    這樣經曆了幾個迴合後,代善火了,見候石碌又撤,下令猛追。


    鄧浩楠並沒有交代候石碌多少秘密,隻是告訴他不停的騷擾敵人。候石碌沒有想到代善會窮追不舍,知道打不過對方,隻好一個勁兒的逃跑。


    這樣,候石碌的兩萬騎兵前麵拚命跑,後麵代善一萬正紅旗騎兵使勁兒追,一萬騎兵追著兩萬騎兵滿世界的跑,明軍騎兵的臉都被丟盡了。


    候石碌一邊跑一邊想,當初被鄧浩楠秘密招了過去,渾身忐忑不安,生怕鄧浩楠罷免了他這個總兵官,對於鄧浩楠的吩咐他自認為已經全做到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惹毛了代善的後果竟然是很嚴重的。


    照對方的追擊速度,要不了半個時辰便會被追上,到時候可有的哭了。


    候石碌鬱悶無比,這時代善的騎兵已經追了上來。對方不斷的用弓箭射擊候石碌的後軍,造成越來越多的傷亡。


    候石碌並非無知將領,知道避無可避,無奈隻得調頭迎戰。


    代善殺得火起,見對方調頭迎戰,頓時下令全軍衝鋒,準備速戰速決。


    然而,就在代善全軍衝鋒的時候,側後方突然傳來滾滾殺氣,兩側傳來大批騎兵衝鋒時的喊殺聲。


    代善迴身一看,頓時傻眼,隻見兩側土丘上麵突然湧出無數騎兵,看他們的裝備,正是遼東軍黑甲精騎。


    沒錯!


    突然出現的遼東軍黑甲精騎正是秘密隱藏在南苑皇家狩獵場內的兩萬騎兵,由於董楠等人將地道秘密打出了北京城,使得鄧浩楠的家眷可以在關鍵時候逃離京城。這樣一來,留守在南苑的兩萬騎兵便勿須再留在那裏了。


    正好鄧浩楠部署圍殲皇太極的計劃,其中一環便用到候石碌的兩萬騎兵。但鄧浩楠知道候石碌不斷騷擾敵軍會惹毛了敵軍將領,遭到敵軍掩殺。知道候石碌不是對手,於是安排王元龍統帶這兩萬騎兵暗中跟在候石碌大軍後麵,關鍵時候幫他一把。


    候石碌見援軍到了,頓時大喜,暗道鄧浩楠機關算盡,今日算是就他一命,日後當找機會報答。


    “弟兄們,援軍到了,給我殺啊!”


    候石碌一聲大喝,手下騎兵也見援軍趕到,頓時士氣大振,同敵軍衝殺道一起。


    代善的正紅旗將士們見左右殺出了黑甲精騎,不知道對方人數多少,頓時軍心大亂。由於黑甲精騎從側後方突然殺出,使得代善的後軍無法結陣抵擋,頓時被黑甲精騎衝開。


    刀起刀落,盡是敵人頭顱肢體紛飛,鮮血四濺。


    一時間,十幾裏官道上喊殺聲一片。


    明軍騎兵的戰鬥力其實並不比清軍差,差的隻是他們那份膽怯的心。如今有了遼東軍兩萬黑甲精騎突襲敵軍,候石碌的兩萬部下頓時打消了心中的那份懼怕。


    四萬明軍騎兵砍殺一萬遭到伏擊的清軍騎兵,如果再害怕那就說不過去了。


    候石碌喊得比誰都兇,嗷嗷叫的左右衝殺,一直被清軍騎兵壓著欺負的日子,終於在今日得以報仇雪恨。


    代善力戰敵人,但是被黑甲精騎突襲,對方兵力四倍於他,已是無力迴天。


    混戰之中,由於代善的前軍被包圍在最中心,使得代善無法逃脫,直至戰至力竭,被遼東軍斬殺。


    一萬正紅旗騎兵,在半個時辰內全軍覆沒,明軍自入口之戰爆發以來,還是首戰告捷。


    困獸猶鬥,四打一的情況下,代善所部還是給明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遼東軍黑甲精騎傷亡一百餘人,候石碌所部傷亡兩千餘人。


    不過,這等傷亡對候石碌來說,根本算不得傷亡,能夠消滅一萬清軍,這才是他和他的部下們最高興的事情。


    留下傷兵,遼東軍黑甲精騎第三軍司令官王元龍命令候石碌跟著他繼續前去追擊敵軍。候石碌這些天也在研究遼東軍的官職和朝廷官職的對比關係,見王元龍的肩章上麵秀有一顆大魚腦袋,魚骨頭般的杠杠很粗,知道這至少是將官級別的大官,頓時不敢怠慢,屁顛屁顛跟著打下手。


    與此同時,薊鎮長城熊窩頭關上的遼東軍向喜峰口一線發起了猛攻。由於長城上彼此聯通,清軍根本沒有守衛長城的戰鬥經驗,遼東軍沿著長城直接攻到喜峰口關上,用火炮轟開了關閘,火槍兵開路,頓時擊潰了上麵的清軍,迅速收複喜峰口關。很快,遼東軍沿著喜峰口關四麵出擊,紛紛將周邊長城隘口上的清軍擊潰,恢複了對明長城的控製,關閉了皇太極從洪山口城、大安口、龍井關北撤的退路。


    皇太極大軍退至三河時,便接到了遼東軍重新占領長城,封鎖關口的消息。皇太極心急如焚,急令全軍向遵化火速前進,準備在遼東軍沒有完成重修長城城牆之前奪迴出關通道。


    然而,遼東軍的攻擊速度是奇快的,騎炮兵的火力支援下,遼東軍迅速出喜峰口,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從清軍之前攻破遵化城的北門再次攻破入內,迅速擊潰了守城的清軍。拿下遵化便鞏固了喜峰口一線長城防禦,皇太極必須重新攻陷遵化才能進兵喜峰口,否則將會遭到遼東軍前後夾擊。


    遵化城隻有北門城牆遭到破壞,遼東軍入城後,迅速動員城內老百姓修補城牆,加強防禦。


    皇太極大軍火速趕到薊州時,遇到了敗退下來的清軍,得知遵化已經被遼東軍收複。皇太極氣急敗壞,下令要全軍奪迴遵化。範文程急忙阻止,稱現在奪迴遵化很難,而且沒有時間。因為代善陣亡,一萬正紅旗精銳被殲滅。後麵遼東軍騎兵已經尾隨而來,攻擊遵化恐遭到前後夾擊。


    皇太極捶足頓胸,準備掉頭跟鄧浩楠決戰。


    這時,滿蒙聯軍軍心已經動搖。尤其是科爾沁部的寨桑,他已經接到了鄧浩楠給他提供的生路,讓他從馬蘭玉關退迴蒙古大漠。


    寨桑率領他的部眾離開皇太極,走馬蘭玉關,到了那裏果然見關上無人防守,於是順利過關。不過,寨桑不想做絕,隧派人通知皇太極,稱他已經攻克馬蘭玉關,退出關外。


    皇太極正惱火寨桑脫離他獨自離開,聞言後頓時大喜,於是立即命令大軍掉頭,走馬蘭玉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馬車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洋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洋艦並收藏海上馬車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