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經營台灣


    夕陽如潮,花嶼島上的飛禽走獸們經過一天的活動,此時都紛紛返迴自己的窩裏。


    然而,在距離它們不遠處的大海上,卻是炮聲轟鳴,硝煙彌漫。


    太平洋艦隊第一戰隊已經跟荷蘭東印度艦隊周旋了一下午了,雙方彼此互贈滾燙的炮彈作為見麵禮,著實親熱的緊。


    雙方在距離七百米左右的海麵上相互開炮射擊,炮彈紛飛,海水沸騰。戰艦每次射擊完畢,都會被濃濃的硝煙籠罩,如同在雲層內行駛一般,忽隱忽現的像群幽靈。


    六點十五分,荷蘭東印度艦隊第一分隊再次右轉迫近,同時第二分隊也出現在第一戰隊左側,即將形成夾擊態勢。


    帕拉斯號巡航艦上,沈仰灝看了看天色,南洋的夏季夜晚來的比較晚,此時夕陽的光芒依然很強。


    “看起來天黑還要一兩個小時!”


    一兩個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夠雙方來一次劇烈的火拚了。然而,第一戰隊可是不敢跟荷蘭人進行劇烈火拚,一旦隊形打散,荷蘭艦隊數量的優勢將會是致命的。


    說話間,荷蘭艦隊第一分隊再次開火。炮彈嗖嗖嗖的打來,在帕拉斯號的左舷船殼上留下了一個個記號。由於距離過遠,大多數炮彈是無法擊穿橡木船殼的。不過每一次中彈,船身都會發出陣陣顫抖。


    “我的船!”


    約翰十分大膽,頂著敵人的炮火,竟然敢探出頭去查看帕拉斯號的受損情況。


    “不能這樣下去了!”


    施劍飛搖搖頭,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我們主動出擊!”


    沈仰灝點頭道:“我們以線性戰列對敵,眼下左麵的荷蘭艦隊跟我們齊頭並進,難以搶占‘t’字頭橫位。倒是右側的荷蘭艦隊馬上就追上來了,我們突然右轉的話,或許能夠占到便宜!”


    施劍飛望向右舷,荷蘭艦隊第二分隊的頭艦已經跟第一戰隊第七艘巡航艦平齊,如果等到他們追上帕拉斯號的話,那麽第一戰隊將會遭到左右夾攻,後果堪憂。


    “傳令!全艦隊右轉,右舷炮火接敵!”


    命令下達,舵手急忙右滿舵,帕拉斯號艦首水手迅速將斜桅移到左舷。海風猛吹斜桅,帕拉斯號快速右轉。炮甲板內,炮手們鎖死左舷火炮,貓著腰迅速跑到右舷,抓緊了扶手。


    “抓穩了!”


    隨著艦首劈開海浪,卷起浪花飛濺。帕拉斯號巨大的艦身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好像要散架了一般。


    施劍飛雖然不是第一次這樣急速轉彎了,但是每次轉彎聽到這種聲音心裏總是打怵,生怕戰艦散架了。


    第一戰隊突然右轉,令對左側的荷蘭艦隊第一分隊感到驚訝。


    雷約茲不解,為何他們要轉彎?難道不知道這種時候戰艦轉彎將會縮短兩軍之間的距離嗎?


    副官蒂爾笑道:“我看他們是忍不住要跟我們決戰了!早就該這樣了,也省的我們苦苦追擊!”


    “這樣也好!”雷約茲點點頭,道:“我們正好堵住他們的去路,包圍他們!”


    接著,荷蘭艦隊第一分隊同樣右轉,不過角度要小得多,目的就是要機動到太平洋艦隊的前麵去,截住第一戰隊前進的道路。


    由於荷蘭海軍沒有戰列線炮戰的思想和準備,他們包圍第一戰隊的目的也是要進行跳幫混戰。


    然而,雷約茲見到對方艦隊總是整體一致的行動,不管往哪麵轉彎,十一艘戰艦總是保持一條直線。哪怕最後麵一艘戰艦遭到左右夾擊也不改變方向,這一直令雷約茲少將不解。然而,海戰當中,他已經顧不得想那麽多了。


    隨著第一戰隊迅速右轉,荷蘭艦隊第二分隊正擔心追不上,被第一分隊搶了戰果。此時見到對方右轉向他們,以為對方要跟他們決戰了,頓時高興的不得了,做好跳幫混戰的準備。


    六點四十五分,隨著第一戰隊前麵五艘戰艦率先完成右轉,對荷蘭第二分隊形整體成了“l”字型,對敵人頭艦形成有利的“t”字頭橫位。


    “集中火力猛打他們的頭艦!”


    “校射準備!”


    “開炮!”


    咚的一聲巨響,帕拉斯號右舷一號炮位發射了一發炮彈,海風吹走濃煙,隻見炮彈落到了敵艦一百米開外。


    這時,炮長們紛紛計算彈道軌跡,通過彈著點判斷下一刻在哪裏開炮擊中敵艦的幾率最高。


    六點五十分,經過五六發炮彈的校射後,總攻擊命令下達。


    這時,已經有八艘戰艦完成了右轉,“t”字頭位優勢相當明顯。


    “開炮!”


    咚咚咚!


    帕拉斯號首先開炮,右舷艦炮火舌噴吐,一發發炮彈掠過海麵,射向敵艦。


    經過數次校射,齊射後的命中率頓時提高,頃刻間五發炮彈擊中敵艦。刹那間,滾燙的炮彈撕開敵艦的船板,在敵艦艦身上射穿了一排不規則的窟窿眼兒。


    緊接著,後麵的七艘巡航艦依次開火,漫天的炮彈射向荷蘭艦隊第二分隊頭艦。總計四十多發炮彈擊中敵艦,敵艦的艦身瞬間被打成了馬蜂窩。


    這時,115號巡航艦完成右轉,再次朝著敵艦開炮。由於不斷的的被炮彈擊中,敵艦速度大減。結果115號巡航艦的第一次火力齊射有六發炮彈擊中敵艦水線帶,刹那間,炮彈擊穿船殼,一連擊穿數道擋板,海水倒灌進去,敵艦頓時朝著左舷傾斜,速度再次大減。


    接著,116號、117號巡航艦經過敵艦時,一次火力齊射火,頓時將敵艦左舷打的稀巴爛,海上大量擁進,敵艦迅速朝著左舷傾覆。由於外國人的戰船缺乏水密艙設計,抗沉能力太差,在第一戰隊的戰列線打擊之下,荷蘭艦隊第二分隊頭艦在五分鍾內被打殘,十分鍾後沉入大海。


    隨著鄧浩楠抵達台灣,先在台北視察了聖撒爾巴多要塞和聖多明哥要塞,接著抵達台南,視察了北港、北港海防要塞、龍門港水寨、熱蘭遮要塞和普洛文希亞要塞。對於軍事上的布置,鄧浩楠十分滿意。


    然而,麵對北港兩百萬老百姓,鄧浩楠第一次頭疼了。


    鄧浩楠的部下基本上都是武官,打仗沒得說,但是治理地方就差了很多。


    按照之前的承諾和決定,鄧浩楠在熱蘭遮要塞成立了台灣府,黃大海被任命為第一任台灣總督。然而,鄧浩楠將台灣視為他的大本營,雖然對黃大海新任,但是不能保證他的手下們當中沒有鄭芝龍的餘黨。


    對此,總參謀部幕僚黃祖培給出了方案。那就是將施大宣留在台灣府,因為施大宣一係人跟黃大海一係人向來不和,以此作為平衡台灣府雙方勢力。同時要害部門要換上鄧浩楠的嫡係人馬,這樣就可以維持台灣府穩定。


    於是,鄧浩楠任命施大宣為台灣府巡撫,統管台灣政務。不過,鄧浩楠以整編為由,將黃大海的部下和施大宣的部下進行了一番拆汰和整合,將雙方的老弱病殘人馬拆汰,留下青壯混編在一起。使得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用不了多久黃大海和施大宣對他們手下人的影響力就會逐漸減弱。


    敲定了台灣府的大方略,剩下的就好辦了。


    北港地區集中的人口太多,為此鄧浩楠劃分了一係列新的城市居住區。首先從台北開始,聖撒爾巴多要塞更名為基隆要塞,基隆要塞周邊的居民區劃入基隆市管轄。聖多明哥要塞更名為桃園要塞,附近劃入桃園市,管轄範圍包括淡水地區。兩個要塞城市各遷徙居民五十萬,以采礦、冶金、鑄造等工業為基礎,打造台北工業基地。


    從北往南,依次建立新竹、新港、苗栗、彰化、雲林、北港六座二等城市,分配每個城市十萬人口,以種植業為基礎。主營玉米、水稻、紅薯、馬鈴薯等糧食生產,打造台中農業基地,為遼東都督府提供穩定的糧食供應。


    熱蘭遮要塞更名嘉義要塞,成立嘉義市,轄人口二十萬。普洛文希亞要塞更名東寧要塞,周圍轄人口二十萬,作為台灣府州府所在地。東寧和嘉義二市組成台南工業區,因為氣候炎熱,主要種植甘蔗等經濟作物,用於製糖。同時,台南也是紡織基地,利用當地大量的桑樹大規模的養蠶,成為生絲生產基地。


    澎湖群島以龍門港為基地,恢複大明澎湖巡撫司職位,有遼東都督府總參謀部直接管轄,暫由太平洋海軍司令部代理行駛權利。


    台灣島東部地區由於經常遭遇台風,因此很少有人願意過去。台灣本土的高山族等部落,雖然無法抗拒大批漢人遷入台灣,其中很多部落都跟漢族混居,但是還有不少部落退往深山,不願意接觸。


    這批人如果不願意跟漢人混居,那麽就很難控製,如果有外部勢力趁機利用他們對付鄧浩楠的話,會產生很大的麻煩。


    為此鄧浩楠一方麵感謝多羅角部落的慷慨幫忙,一方麵在多羅角成立了花蓮市,由多羅角部落首領擔任市長。希望通過花蓮市來逐步改變這些原始部落人的生活習慣,讓他們適應漢人的入主。


    劃分好了台灣各級行政區,剩下的工作就要進一步分散聚集在北港附近的老百姓了。


    然而,令鄧浩楠吃驚的是,這裏的老百姓竟然請求返迴大陸老家。


    東寧總督府內,鄧浩楠聽著施大宣的報告,眉頭頓時擰成了鐵疙瘩。


    竟然有將近五十萬的老百姓請求返迴福建沿海各府,如果鄧浩楠放他們迴去了,那麽台灣誰來開發?鄧浩楠還準備把台灣當作他的大後方基地呢!


    黃大海說道:“老百姓思念故土,如果不放他們迴去,早晚會鬧出事情!”


    鄧浩楠點點頭,他心中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不過放這麽多老百姓迴去,那可是莫大的經濟損失啊!如今鄧浩楠要打造台灣工農業基地,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補充。


    施大宣看出了鄧浩楠的為難之處,於是道:“大都督不若實行海禁,隻要老百姓沒有船隻,他們就迴不去。隻要在台灣呆上幾年時間,各自都有了舍不得的家業,那時候就沒事了!”


    鄧浩楠問道:“以前你們是怎麽做的?”


    “禁海和保甲製度!”黃大海說道:“使用艦隊在海上巡邏,同時將老百姓分別劃分成甲,沒甲二十戶,設甲長一名。如果有任何一戶逃走,則一甲二十戶居民統統處決!”


    鄧浩楠為之愕然,這招固然狠毒,不過鄧浩楠可是不想這樣幹。因為這樣將會導致他失去民心,不利於台灣發展。


    見鄧浩楠搖頭,施大宣說道:“我觀大都督在金州實行的政策就非常好!如果可以用到台灣府,想必也會留住大部分老百姓的心。隻是這樣一來,大都督需要投入相當大的資金才行!”


    想起金州投入的巨大資金鄧浩楠就肉疼,為了金州差點兒就斷糧了,如果不是墨西哥貿易即使填補了虧空,還真不知道什麽結果。


    “說說看!”


    施大宣迴答道:“首先大都督張榜安民,稱荷蘭人還在海上,戰爭還沒有結束。上次朝廷跟荷蘭人打了八個月,因此這裏的老百姓都清楚不會懷疑。這樣一來,老百姓可以安穩住一年左右。然後,大都督實行和遼東一樣的免稅政策,五十稅一,三年免稅,這種優惠老百姓心理可是亮堂著,足夠吸引一大批人留下來。同時發布榜文,稱朝廷已經將這些老百姓定義為鄭芝龍同黨,在大都督再三懇求下,朝廷才允許他們留在台灣,但不允許他們迴去。這樣一來,老百姓將會對大都督感恩戴德,一年以後,老百姓得到了實惠,自然會跟著大都督走,留在台灣。”


    不愧是是軍師,鄧浩楠十分讚賞的點點頭,道:“如此甚好!這件事情就交個你全權處理了!”


    “屬下遵命!”


    施大宣在鄧浩楠麵前展露了一番才華,自然洋洋得意。


    安民榜一出,頓時引起轟動。鄧浩楠肯放老百姓返迴福建,這令老百姓十分感激。頓時將所有的怒火都歸罪於鄭芝龍和朝廷,使得鄭芝龍在他們心中的地位每況愈下,混雜在人群中的鄭芝龍餘孽們更是不敢見人,生怕被憤怒的老百姓給撕了。


    無形當中,朝廷背了黑鍋,而鄧浩楠則是名利雙收,強化了對台灣的統治。


    老百姓無法返迴大陸,因此不得不迴歸現實。按照台灣府頒發的條例,老百姓開始向整個台灣島各個劃分的市區遷徙。


    當然,老百姓之前在北港的家財可以轉讓或者直接賣給台灣府。而台灣府也承諾,所有遷徙到其他城市的人,都將獲得台灣府財政補貼,並且政府擔保所有人都會有工作、有田種。


    於是乎,麵對台灣府頒布的法令,三年免稅,五十稅一,永不加賦的巨大誘惑力,老百姓們最終無法抗拒,紛紛按照台灣府的計劃遷徙到各地。


    台北二市作為工業基地,鄧浩楠投入的資金很大,第一期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就高達五百萬兩白銀。五角城內剩下的機器設備全部轉移到基隆,給老百姓承諾的工作就是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由於勞動力充足,資金充裕,台北工業基地的建設全麵鋪開。


    按照計劃,台北地區的工業基地將要建成大型煉鐵廠兩座,設計年產鐵水一千噸。煉鐵需要焦炭,受限於技術問題,煉鐵高爐容積很低,因此消耗的焦炭非常高。熔煉一千噸鐵水,需要年產三百噸的大型焦炭廠兩座。大型煉鋼廠一座,預計年產值九百噸鋼。大型鍛造廠一座,用以將鋼材鍛軋成各部門所需要的鋼材。


    整體來說,台北工業基地基本上隻為軍工服務,所有的鋼鐵基本上都要消耗在大型兵工廠內。另外還有配套的火藥廠、服裝廠。


    值得一提的是,鄧浩楠在淡水河上修建攔河水庫,一來水庫的水可以灌溉附近的農田莊稼。二來這個水庫將安裝十幾個巨大的水輪,雖然鄧浩楠不能用來發電,但是可以借助水輪和齒輪傳動技術來完成人力所無法完成的工作。


    利用水車和齒輪來完成工作早就出現在世界各國的民間了,不過一般都是小規模的。而像鄧浩楠這樣直接築起水庫,用巨大的水輪進行鋼鐵鍛造和衝壓還是尚屬首次。


    這個計劃首先被兵工廠采用。一來北京王恭廠火藥庫的爆炸給鄧浩楠敲醒了警鍾,因此兵工廠修建在淡水河旁。這樣一來,淡水河水庫的水輪機器將首先應用到兵工廠內。


    鄧浩楠隻是設計了一個藍圖,剩下的被兵工廠內的師傅和技工們修改和發揚光大。聰明的工匠們設計了人類曆史上第一個自來水供應係統。當然,不是後世的自來水管道,而是自來水水槽。水槽圍繞著兵工廠各個車間、倉庫、工作室、休息室等地方環繞,利用水庫的高水位落差,使得水槽時刻有流淌著水。這樣因為水槽將各個地區隔開,一旦發生火災或者爆炸,震動時將令水槽斷開,達到滅火和隔離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馬車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洋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洋艦並收藏海上馬車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