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太監帝國


    果然是太監!


    鄧浩楠偷偷溜到了艙門邊上,窺視著外麵的情況後,漸漸的知道了自己當前的處境。


    沒有想到竟然意外的被內廷的官船所救!


    鄧浩楠心想:須得等到對方靠岸後再找機會逃出去,不過眼下看他們的航線,往北走,應該是從海路返迴京城。


    以這慢吞吞的官船速度,怕是要十天半個月了!


    還是先偽裝一下自己,混入他們當中微妙!


    於是,鄧浩楠一邊想著,一邊找了一具比較幹淨的太監屍體,將他的衣服扒下來,自己先換上。


    拿著自己換下來的衣服,鄧浩楠將其包好,來到外麵,趁著傍晚光線不好,無人注意的時候,迅速離開。


    船艙過道上,鄧浩楠跟著一隊太監走在最後麵,低著頭,出了底艙。


    到了外麵甲板,鄧浩楠便脫離了隊伍,順手抄起一把榔頭,塞進衣服當中,走過船垣時,將其沉入海底。


    “你在那幹什麽呢?”


    一聲陰陽怪氣的聲音傳來,下了鄧浩楠一跳。


    迴身轉頭一看,一名身穿淡青色,頭扣黑色方帽的太監正在喊他。


    鄧浩楠應了聲公公,然後便不再言語,心中卻是在思量如何答複與他。


    那太監走了過來,觀其衣著,應該是個頭頭。


    “叫什麽名字?跟哪位公公混的?還是新進上京的崽子?”


    鄧浩楠半低著頭,說道:“這位公公,小的腦子裏什麽都記不起來了,正到處轉轉看看能不能想起點兒啥來!”


    那太監一皺眉,靠近看了看鄧浩楠身上的衣服,見還有些濕潤,問道:“莫不是剛才的颶風也將你吹下了大海?”


    鄧浩楠默不作聲的搖搖頭,表示記不得了。那太監點點頭,又道:“看起來是撞傷了腦子!”


    接著叫過來一名小太監,吩咐了幾句,然後讓鄧浩楠跟著那小太監離開。


    那小太監自我介紹,他叫李六,聽名字就是家中排行老六。不過才14歲,進宮當太監就已經七個年頭了,小時候家裏父母養不活他,便賣做了太監。


    當然,他不能稱之為太監,因為太監隻能是混出頭的才叫太監,整個大明的宦官十幾萬人,隻有幾十個可以稱之為太監,隻有魏忠賢一人可以稱大太監。像李七這種小角色,隻能叫宦官。


    認識他的人都管他叫小李子,或者小六子,鄧浩楠便稱唿他為小六哥。


    小六帶著鄧浩楠去見大夫,替他檢查一下腦袋,順便將左胸口的燒傷處處理一下。


    一路上,小六不停的詢問鄧浩楠,鄧浩楠一直裝傻,稱不記得了。


    給太監看病的大夫也是三腳貓功夫,隻能治療一些簡單的小病。因為大太監們從來不會請一些好大夫來給小太監們看病的,因為小太監們命比草賤。


    不過,像鄧浩楠這種胸口燒傷的情況倒是容易處理,給鄧浩楠塗上了膏藥之後,卻是不怎麽疼了。


    至於鄧浩楠失去記憶的問題,不光這大夫沒法處理,就是現代高度發達的醫學也無法治療。


    何況是故意裝傻的鄧浩楠?


    鄧浩楠本是不知道該怎麽迴答對方,也不知道太監都有什麽規矩,更不敢隨便冒充別人被人查出來,這次才裝傻的!


    不料,這種裝傻反倒幫了鄧浩楠的大忙。


    小六見鄧浩楠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什麽都忘記了,連晚上睡覺和吃飯的地方都找不到。


    同樣是太監,小六深知這些年的苦楚,於是同情鄧浩楠,見鄧浩楠傻唿唿的,卻是很壯實,便有心交鄧浩楠當朋友,於是便讓鄧浩楠跟著他做事。


    鄧浩楠心中偷著樂,正巧不知道該怎麽蒙混過關,度過這些天的海上生活。如今跟著小六做事,便有了著落。


    小六心中同樣偷著樂,因為他身板小,瘦弱,在同等級的太監當中,經常被別人欺負,打不過人家。如今找了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傻子當幫手,以後打架就讓他上,即便打不過,也可以令自己抽身逃跑。


    見鄧浩楠沒有名字,小六子便給鄧浩楠起了個名兒。因為他沒啥文化,不懂得起名,他自己叫小六子,於是讓鄧浩楠叫小七。


    於是鄧浩楠便以小七的身份,在太監窩裏留了下來。


    李六的頭,也就是鄧浩楠見到的那個太監,叫程平,是司禮監外放的南京守備。


    明初,內廷宦官機構開始設立。明太祖統治期間,宦官機構及有關職官設置變動頻繁,宦官數量不斷增加,相關機構逐步膨脹。到洪武年間,明代宦官機構及職官設置已基本形成定製。明代的宦官機構,以“二十四衙門”為基本主體。


    二十四衙門包括有十二監、四司、八局。宦官除在內廷任職之外,還能出任各種外差使職。按照原來的規定,這二十四衙門主要隻是在皇帝周圍服役、為其生活服務的部門。但事實上,明代的宦官已經發展成為極其重要的政治勢力,不但掌管了宮廷內有關飲食起居的一般事務,還控製了全國的軍政要務。


    司禮監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中的首席,也是整個宦官係統中權勢地位最高者,司禮監“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


    明代曆代擅政的宦官如王振、劉瑾、馮保、魏忠賢等,均為司禮監太監。司禮監的職權主要有三項,一是批答奏章,傳宣諭旨,這是司禮監最重要的職權。二是總管有關宦官事務,司禮監不僅在各宦官機構中處於“第一署”的龍頭老大的地位,而且實際上也居於總管、統領其他宦官機構的地位。三是兼顧其他重要官職,當時宦官係統的其他一些重要官職,如東廠提督、南京守備等,或專由司禮兼領,或為司禮外差,這也是司禮監職權的一個重要方麵。


    程平便是司禮外差,在南京擔任守備。在魏忠賢全麵發動清剿東林黨殘餘勢力的時候,程平作為南京守備,沒少屠戮相關士人學子。


    不過,太監呆在南直隸顯然不及呆在北京,呆在天子腳下。因此程平趁著魏忠賢的嫡係陳寧派往江南總督清剿東林黨殘餘的時候,全力巴結陳寧,最後陳寧在重金的賄賂下,給程平謀了個禦馬監掌司一職。


    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中,除了司禮監,禦馬監是最值得重視的。所掌乃禦廄兵符等項,與兵部相關。司禮監代皇帝審批閣票,與內閣對柄機要,實為“內相”。禦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為內廷“樞府”。其實,禦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為明廷的“內管家”。兩度設置的西廠,也由禦馬監提督,與司禮監提督的東廠分庭抗禮。


    當然,李六對於禦馬監也不是很清楚,因此鄧浩楠也無從得知更多的消息。


    在鄧浩楠的潛意識裏,禦馬監除了弼馬溫之外,好像沒有什麽值得出名的了。


    從李六的口中,鄧浩楠還了解到了明朝這個“太監帝國”的龐大,足以令鄧浩楠瞠目咂舌了。


    除了司禮監、禦馬監外,其他十監是:內官監(主要掌管采辦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圍屏、床榻、桌櫃等)、禦用監(掌造辦宮遷所用圍屏、床榻諸木器,以及紫檀、象牙、烏木、螺甸等玩器)、司設監(掌管卥簿、儀仗、圍幙、帳幔、雨具等)、神宮監(掌管太廟及各廟的灑掃及香燈等)、尚膳監(掌管禦膳、宮內食用和筵宴等)、尚寶監(掌管寶璽、敕符、將軍印信)、印綬監(掌管古今通集庫以及鐵券、誥敕、貼黃、印信、圖書、勘合、符驗、信符等)、直殿監(掌管各殿及廊廡灑掃之事)、尚衣監(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襪等)、都知監(起初負責各監行移、關知、勘合等事,後來專門跟隨皇帝,負責導引清道)。


    宦官四司是:惜薪司(掌管宮中所用柴炭和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內臣柴炭等)、鍾鼓司(掌管皇帝上朝時鳴鍾擊鼓以及演出內樂、傳奇、過錦、打稻等雜戲)、寶鈔司(掌管造辦粗細草紙)、混堂司(掌管沐浴之事)。


    宦官八局是:兵仗局(掌造軍器,包括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類兵器)、銀作局(負責打造金銀器飾)、浣衣局(該局是二十四衙門中唯一不在皇宮中的宦官機構,局址在德勝門以西,由年老及有罪退廢的宮人充任)、巾帽局(掌管宮中內使帽靴、駙馬冠靴及藩王之國諸旗尉帽靴)、針工局(負責製作宮中衣服)、內織染局(職掌染造禦用及宮內應用緞匹絹帛之事)、酒醋麵局(掌管宮內食用酒、醋、糖、漿、麵、豆等物)、司苑局(掌管宮中各處蔬菜瓜果及種藝之事)。


    在二十四衙門以外,明代宦官還擁有相當多的組織機構:內府供用庫(掌宮內及皇帝陵墓等處宦官食糧以及禦用黃臘、白臘、沉香街道時)、司鑰庫(掌收貯製錢以供賞剛之用)、內承運庫(掌管大內庫藏金銀珍寶)、廣盈庫(掌貯存紵絲、紗羅、綾錦、紬絹)、廣惠庫(掌儲存錢鈔)、廣積庫(掌貯存硫磺、硝石)、贓罰庫(掌沒入官物)、禦酒房(掌造禦用酒)、禦藥房(職掌禦用藥餌與太醫院官相表裏)、禦茶房(供奉茶酒、瓜果及進禦膳)、牲口房(收養異獸珍禽)、刻漏房(掌管每日時刻,每一時即令直殿監官入宮換牌,夜報刻水)、更鼓房(有罪內官職司之)、甜食房(掌造辦虎眼、窩絲等糖及諸甜食,隸禦用監)、彈子房(專備泥彈)、靈台(掌觀星氣雲物測候災祥)、絛作(掌造各色兜羅絨及諸絛綬)、盔甲廠(掌造軍器)、蕃育署(負責養殖雞鴨鵝)、嘉蔬署(負責栽種蔬菜之事)、良牧署(專門從事豬牛羊的豢養)、林衡署(負責皇家禦果園子)、織染所(宮廷禦用服裝廠)、安樂堂(安置無權勢、重病垂危太監之所)等。


    可見,明代宦官的組織機構和職權都達到了最高點,職權已滲透到社會生活及宮廷生活的各個方麵,二十四衙門已大大超過了明代以前宦官組織機構的規模,但是,明代宦官的組織機構絕還不僅僅限於這二十四衙門。在二十四衙門以外,明代宦官還擁有相當多的組織機構。如內府供用庫、司鑰庫、內承運庫、廣盈庫、廣惠庫、廣積庫、禦酒房、禦茶房、牲口房、刻漏房、更鼓房、盔甲廠、林衡署、織染所、安樂堂等。


    了解到這些,鄧浩楠不禁感慨萬千。


    這“太監帝國”果然強大,光從宦官的機構來看,這就是一個國中之國,甚至比南直隸這個陪都的機構都要龐大的多。


    鄧浩楠心道:怪不得魏忠賢如此囂張,敢稱九千歲!如此龐大的機構,加上錦衣衛、武驤禁軍這等大明的精銳,他就是大明第二個皇帝。


    太監也是有錢途的!


    如果不用自宮就好了!當個假太監也不錯!


    鄧浩楠腦中念頭閃過,結果就被小六子給掐滅了。


    小六子告訴鄧浩楠,皇帝對於後宮和太監管理的非常嚴格,接近苛刻和殘酷。為了保持皇室血脈正統,每年都有一次身體體檢。皇宮不禁止太監和宮女對食,但是宮女若是沒有受到皇帝寵幸,便沒了處子標誌,就要遭極刑。而太監同樣每年要檢查閹割情況,沒閹靜的要挨第二刀,就連大太監魏忠賢也不例外,由皇帝親自檢查。


    鄧浩楠打了個冷顫,心道:這些太監都是嚴重心裏變態的人,因此斷然不會允許沒閹割的男人留在宮裏的。試問,都是太監,若是冒出來個有把的,被一群變態們發現,那麽他的下場將會是非常慘的。


    算了,冒充假太監一時還可以,還是趁早開溜吧!


    鄧浩楠打定主意,隻待官船靠岸,便找機會跑路。


    第二天,所有的統計結果都出來了。


    三百多新進太監,死亡了一百多人,另有幾十人失蹤。沒有人懷疑鄧浩楠,因此鄧浩楠度過了這關。


    宮女死了三人,令陳寧很是頭疼。不過好在隻是第一關海選,丟了幾個宮女並不是什麽大問題,隻需要那些銀兩疏通一下即可。然後再給宮女的家屬一個安家費,以暴病染疾而亡便可以打發了。


    這天,船行至登州靠岸補給。


    小六子和其他幾個程平手下的太監們,一起奉命到岸上采購,於是鄧浩楠便纏著小六子,哀求他帶著自己上岸長長見識。


    “好吧!小七!先說明白了,到了岸上可不準到處亂跑,必須聽我的!”


    鄧浩楠高興的點點頭,道:“六哥放心!”


    於是,小六子便帶著鄧浩楠一起,隨著其他幾個太監一起登岸采辦。


    因為陳寧走海路,耽擱了時間,急於趕迴北京,因此原本收刮一番登州的計劃也落空了。


    不過,陳寧沒去登州府收刮,登州府也得掏銀子給陳寧踐行。


    登州知府親自前來拜會陳寧,挽留陳寧,至少也吃頓飯再走。不過,陳寧最終隻收下了兩千兩銀子,表示下次再來討饒。


    這邊,小六子帶著鄧浩楠來到一家酒肆,準備采辦一些酒迴去。


    鄧浩楠突然說肚子疼,要如廁。


    酒家不敢怠慢宦官,派小二跟著。


    鄧浩楠想要翻牆跑路,結果發現小二就跟著後麵,頓時氣的直翻白眼。


    “你莫要跟著我!”


    那小二道:“掌櫃的吩咐,萬不敢怠慢了公公!”


    鄧浩楠急道:“我上廁所你跟著我幹嘛?走開!走開!”


    那小二猶豫道:“那個——公公!茅廁不在這!在那邊!”


    鄧浩楠為之氣急。


    瞪了他一眼,道:“我自己過去,你走吧!”


    鄧浩楠轉身走了幾步,猛地一轉身,那小二卻是還跟在後麵。


    “站住!”鄧浩楠喝道:“再往前走老子就宰了你!”


    鄧浩楠兇狠的看著那小二,然後試探了幾次,見那小二不跟著了,於是朝著小二所指的茅廁方向走去。


    “公公!您是去男廁還是女廁啊!我隻是想要提醒您,左邊是男廁,右邊的是女廁!”


    我叉!


    鄧浩楠一個踉蹌,差點兒沒摔倒。


    老子不跟你計較!


    三步並作兩步,鄧浩楠來到廁所附近,瞅了一眼廁所後麵的院牆,左右見無人,頓時雙腳鉚力,施展功夫,幾步便攀上了院牆。


    結果院牆那邊不是街道,還是院落。


    我靠!


    鄧浩楠拍拍腦袋,暗罵自己真蠢,直接問小二有沒有後門不就行了!


    跳什麽牆啊!


    晃晃腦袋,鄧浩楠見東麵一個月亮小門,便走了過去。


    轉過月亮門,又是一個大院子,鄧浩楠翻翻白眼,直接順著穿過一道道的門,當穿過第四道門後,鄧浩楠傻眼了。


    眼前赫然是已經采辦好了酒水,正在等著自己的小六子。


    我叉!


    又轉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海上馬車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巡洋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巡洋艦並收藏海上馬車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