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臣都大罵了起來。


    不過,各部尚書,還有左右丞相等人,都沒有怎麽說話。


    李世民已經聽明白了。


    原來是修路,導致大量的農民跑去修路。


    而且,修路也催生了很多產業,這些人也進入到了各產業當中。


    李世民此時,心裏平靜。


    他可是知道,這些人更多的不是因為土地減產。


    他們更在乎的是,因為土地價格暴跌,現在距離高的時候,已經跌去了五成。


    整整五成啊。


    一些人,想變賣掉去做生意。


    而一些人看到了土地經營困難,也賣掉了。


    這導致,短期內,許多人賣土地,價格直接暴跌了五成。


    李世民等眾人都罵完了,他才開口。


    “農業,糧食,我大唐之基石。”


    “朕,十分的關心,十分的重視。”


    “故,長安周圍,凡是土地超過五十畝的,都必須購買精良的農具,提高耕種效率。”


    “另外,工部與戶部,立即配合,大興水力,多挖水渠灌溉。”


    “所有水渠,都應該用水泥來造,直接投標,交給民間來做。”


    “凡是水渠經過的土地,土地是誰的,都要出人來修,沒人的,可以出錢,若是沒人認領的,等秋收,官府直接去收糧食,將應該給的錢,先收迴來。”


    李世民突然出一個政策,讓他們措手不及。


    你們說,土地減產,動搖國本。


    好,那就增加糧食產量。


    眾臣被打個措手不及,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各種說辭,準備對付李世民。


    但是現在,李世民提出了增加糧食產量的辦法。


    你們還想說什麽?


    難道修路錯了,這修水渠也錯了?


    不是說土地拋荒,沒人種?


    那就買大河村精良的鋼製農具。


    這樣,更少的人,能耕種更多的土地。


    你不買?


    朕不逼你,但是你不能再拿農民出走,土地拋荒這事說事了。


    大殿,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


    眾臣,互相看著。


    連房玄齡、長孫無忌、高士廉、褚遂良等人也是十分的詫異。


    因為,這些事情,李世民都沒有跟他們商量過。


    這還讓他們怎麽反對。


    暫時沒有理由了。


    這些人,很多在長安城周圍都有產業,可謂是損失慘重。


    土地價格暴跌,而且農民的待遇還要提高。


    你不提高,人家要跑了。


    李世民見一群人臉都綠了,心中十分的高興。


    這些臉綠的人,是家裏土地太多,導致損失巨大。


    李世民又掃視了一圈,然後說道:“另外,朕也讓人調查過了。”


    “修路賺的錢,不如農民種地賺的多,而且,農民農閑的時候,也能去幹點活。”


    “隻要肯幹,種地加上農閑幫忙,賺的比修路多了。”


    “這修路,十分的勞累,故農民是不可能拋棄土地去修路了。”


    “如果會,那證明這些人就是沒有土地的,既然沒有土地,難道朕就不應該為這些百姓找一條出路?”


    “這些百姓,也是朕的子民,朕每每想起他們沒有飯可以吃,朕也吃不下飯。”


    “故,朕修路,吸收這些流民,給他們一頓飽飯吃。”


    “你們說,朕應該不應該修路?”


    李世民的邏輯沒毛病。


    修路,又不可能天天有活幹。


    而種田,也不用天天幹活。


    修路,沒幹活就沒收入。


    種田,農閑的時候還能弄點副業什麽的。


    怎麽比較都是種田更劃算,所以沒有人傻到會拋棄土地去修路。


    那麽,修路的都是沒土地的。


    故,大臣們所奏的事情,都是不成立的。


    農民為什麽拋棄土地,李世民不知道,但是絕對不是因為修路。


    嗯,對,跟修路沒關係。


    那麽,你們還反對修路?


    不能反對,因為兩件事情沒有因果關係。


    另外,朕還下旨,讓工部跟戶部,研究一下,大量的興修水利。


    這是提高糧食的產量的好辦法。


    眾大臣,都安靜了下來。


    李世民做那麽多,都是為百姓著想。


    這修路,都是沒土地的農民。


    既然沒土地了,就是沒飯吃。


    那麽,李世民修路,讓他們有飯吃。


    這誰反對,誰就是沒有道德,誰就該死。


    這些大臣們,仔細迴味李世民的話之後,頓時都啞巴了。


    那幾個禦史,幾個清流,以前最喜歡罵李世民的人。


    現在,這些人都沒繼續說的理由。


    剛剛罵的那麽兇,現在個個都沒有脾氣了。


    李世民心中暗樂。


    現在正是他裝逼的好機會。


    “諸位愛卿,你們既然為官一任,也要心係百姓。”


    “那些擁有大量土地,卻不想著怎麽提高產量的,實在是該死,不應該憐憫。”


    “工部,研究水渠先修哪裏的時候,要先調查,看哪裏的工具多,精良工具多少。”


    “多的先修,少的後麵修。”


    “你們想想啊,他們都不想提高產量,那麽朕幫他們也是白幫。”


    “對於那些,幾畝地就有一把精良鋤頭鐵鍬,甚至是有上等耕牛,還有梨的人。”


    “朕,當然要幫他們一把,他們那麽努力,那麽上進,朕自然要幫他們一把。”


    “對於那些,土地很多,卻不怎麽買好的農具的,他們是對糧食不在乎。”


    “既然他們都不在乎了,朕將水渠修過去,恐怕他們都不愛去種,浪費朕的一片苦心。”


    “故,工部規劃的時候,一定要調查好,並且要他們發到百姓的家裏,同時農耕的時候,還要派人去調查,如果沒有隻是臨時借的,那就是欺君之罪,修水渠的錢,他們要自己出。”


    “朕到時候會派人上門討要,若是不給,朕就沒收了他們的土地。”


    這邏輯有問題嗎?


    沒啊。


    在乎產量的,朕盡量幫他們。


    不在乎產量的,你有錢,朕也不管你。


    所以,不幫就是了。


    你要朕幫你,那你也要拿出態度來,也要幫自己啊。


    眾大臣,沒想到,李世民還有這騷操作。


    他們可是很明白。


    不是他們不想買農具,是因為成本太高了。


    農民不值錢,但是農具值錢。


    不給他們好的農具,讓他們在地裏多幹活就是了。


    農具會生鏽,會損耗。


    用了農具,百姓十天能幹完的活,現在隻用了五天。


    這五天不幹活,他們能幹嘛,地主看了就生氣。


    因為,他們往往是人太多,所以一家土地也分不了多少。


    故,想要農具,都是佃戶們自己準備,地主是不會幫他們準備的。


    這些事情,李世民知道,這些大臣也知道。


    但是,李世民不說那些地主,從普通百姓角度出發。


    一個大臣站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獲得霸王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赤炎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赤炎鬼並收藏大唐:開局獲得霸王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