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6.第1526章 打假促銷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 作者:沐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廖淞這個朋友在古玩街開了一家古玩店,吃完午飯,一行三人就往這家店走去。
這是一家很大的古玩店,店鋪的門麵比仙魚坊要大了一倍,而且還是上下兩層的格局,這樣的店麵在魔都古玩街這一帶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老店了。
大老遠地就看到了那店麵的名字,叫“德馨社”,寓意德藝雙馨的意思。
霍思寧來過古玩街很多次,但是通常都是在舊貨攤上淘東西,這樣的大店麵進來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
不是因為這些店的東西不好,而是因為,像這樣正規的老店,往往都雇傭了經驗老道鑒定技能滿分的行內人當掌櫃。
有這樣的人負責店麵的物品管理,店裏麵的東西保真的概率基本上都能達到八九成以上,但是想要在這樣的老店裏麵撿漏,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了。
霍思寧習慣了撿漏,總覺得唯有這樣的方式,才能體味到淘古的興奮與刺激,所以,這樣的老店她基本上是不會涉足的。
見霍思寧盯著那門牌看,一旁的廖淞笑著解釋道:“這德馨社是我朋友的祖產,也是大幾十年的老牌子了,不過比起帝都琉璃廠那邊的博古齋徽墨堂還是要差幾個檔次。”
霍思寧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跟在廖淞鍾子凡的身後進了這家古玩店。
進了門,就出乎意料都看到了二三十位顧客在這家店裏麵挑東西。
霍思寧頓感困惑,下意識地朝著旁邊的廖淞看了過去:“這家店生意這麽好?”
古玩店做的一般都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買賣,所以無論是帝都還是魔都,這樣的店往往都是相對清冷的,就連霍思寧在帝都開的那家“聚寶閣”也不例外。
這還是霍思寧第一次見到生意這麽好的古玩店,看到這店裏麵如此熱鬧的情形,霍思寧心下當然是又意外又納悶。
見霍思寧表情狐疑,廖淞頓時就樂了:
“這是一個促銷手段而已,我那朋友鬼點子多,為了招攬顧客,早幾年就在店裏搞了這樣一個活動,每逢禮拜五,下午兩點到五點這個時間段,顧客可以上門來砸場子。”
霍思寧聞言挑眉,不解地問道:“砸場子?什麽意思?”
廖淞還準備解釋,一旁的一個小夥計忽然迎了上來,插話道:
“所謂的砸場子,其實就是打假。在這個時間段,任何一個顧客在我們德馨社找到一件贗品,德馨社願意照這件東西的店內標價予以獎勵。”
霍思寧頓時呆住,沒有想到這德馨社居然還有這樣的魄力,難怪別的古玩店生意冷清,隻有這家店裏麵這麽多人,估計這個時間段逛古玩街的人大部分都跑這兒來了。
霍思寧心下暗忖,看樣子,廖淞的這個朋友,還挺有幾分意思的。
那夥計顯然是認識廖淞的,所以態度很是殷勤,跟廖淞打了個招唿之後,問明白廖淞的來意,就點了點頭,去了樓上找老板。
不到一分鍾,那夥計又蹭蹭蹭地跑了下來,一臉歉意地對著廖淞道:
“廖總,我們唐總讓你們稍等幾分鍾,他現在正在樓上接待幾個客人,幾位先坐會兒吧。”
廖淞點了點頭,那夥計也是個會來事兒的,引著三人在一旁的待客沙發上坐下,就馬不停蹄地去泡茶了。
霍思寧的目光隨即便在這家店裏麵四下逡巡。
這個古玩店裏麵的東西不少,一樓擺放著很多古典和現代的字畫,各色各式瓷器和擺件琳琅滿目,還有很多雜件,分門別類,看樣子廖淞說得也不是假話,這家店,應該是經營了幾十年的老牌子了。
博古架上的那些東西,霍思寧沒有上手,但是她略掃了幾眼,也能判定出一部分物件為大開門的真東西。
這也難怪,古玩店講究的就是一個真字,如果賣的東西出了問題,對店鋪的聲譽是有很大影響的。
越是老店,就越是對信譽非常看重,所以像帝都徽墨堂博古齋這樣的品牌老店,要麽不開張做生意,如果要做,就必須做到不能出半點紕漏。
徽墨堂甚至還開有自己的拍賣公司和博物館,專家團隊非常強大,這家公司每年都會聘請國內很多頗具名望的老專家坐鎮。
當然,眼前的這個德馨社店麵雖然不小,但是要做到像徽墨堂那樣,實力方麵還是略遜色了幾分。
喝了一杯茶,廖淞那朋友卻還沒有下來,霍思寧等得也有些無趣,不自覺地就在店裏麵逛了起來。
將那博古架上的東西一一檢測過之後,霍思寧就意外地在一個櫃子的隔板上發現了一件贗品。
古玩店裏麵收到贗品是難免的事兒,任何一個鑒定師都不敢說自己絕對不會打眼,就連她的師父,如今古玩鑒定圈的泰山北鬥周世濤,都不敢說這樣的大話。
所以,看到了一件贗品,霍思寧並不覺得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當,霍思寧對於這家店的所謂打假活動也並不感興趣,她不過就是坐在待客區有些閑得無聊,跑來摸這些古董,純粹為了打發時間。
而且她是陪廖淞過來看國寶金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也不至於這樣沒有眼色,真給人砸場子,真要把那件贗品給找出來了,廖淞那朋友指不定就要翻臉了,到時候說不定連那國寶金匱都不拿出來了,那她可就虧大了。
這樣想著,霍思寧臉上的表情一點也沒有表現出來,反而是不動聲色地轉到了另一邊。
這一轉,就轉到了古典家具的區域所在,幾件大件古董家具出現在了霍思寧的跟前。
霍思寧的目光落在了一對古燈架上,腳步不由自主地慢慢踱到了這一對燈架麵前。
這是一對主體為高檔黃花梨材質的燈架,架子高為兩米左右,燈罩是用黃花梨鏤空雕刻而成,在燈罩裏麵還鑲嵌有山水圖,兩隻燈架保存都十分完整,看起來應該是很難得的古代燈架精品。
這是一家很大的古玩店,店鋪的門麵比仙魚坊要大了一倍,而且還是上下兩層的格局,這樣的店麵在魔都古玩街這一帶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老店了。
大老遠地就看到了那店麵的名字,叫“德馨社”,寓意德藝雙馨的意思。
霍思寧來過古玩街很多次,但是通常都是在舊貨攤上淘東西,這樣的大店麵進來的次數卻是屈指可數。
不是因為這些店的東西不好,而是因為,像這樣正規的老店,往往都雇傭了經驗老道鑒定技能滿分的行內人當掌櫃。
有這樣的人負責店麵的物品管理,店裏麵的東西保真的概率基本上都能達到八九成以上,但是想要在這樣的老店裏麵撿漏,卻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了。
霍思寧習慣了撿漏,總覺得唯有這樣的方式,才能體味到淘古的興奮與刺激,所以,這樣的老店她基本上是不會涉足的。
見霍思寧盯著那門牌看,一旁的廖淞笑著解釋道:“這德馨社是我朋友的祖產,也是大幾十年的老牌子了,不過比起帝都琉璃廠那邊的博古齋徽墨堂還是要差幾個檔次。”
霍思寧點了點頭,沒有說話,跟在廖淞鍾子凡的身後進了這家古玩店。
進了門,就出乎意料都看到了二三十位顧客在這家店裏麵挑東西。
霍思寧頓感困惑,下意識地朝著旁邊的廖淞看了過去:“這家店生意這麽好?”
古玩店做的一般都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買賣,所以無論是帝都還是魔都,這樣的店往往都是相對清冷的,就連霍思寧在帝都開的那家“聚寶閣”也不例外。
這還是霍思寧第一次見到生意這麽好的古玩店,看到這店裏麵如此熱鬧的情形,霍思寧心下當然是又意外又納悶。
見霍思寧表情狐疑,廖淞頓時就樂了:
“這是一個促銷手段而已,我那朋友鬼點子多,為了招攬顧客,早幾年就在店裏搞了這樣一個活動,每逢禮拜五,下午兩點到五點這個時間段,顧客可以上門來砸場子。”
霍思寧聞言挑眉,不解地問道:“砸場子?什麽意思?”
廖淞還準備解釋,一旁的一個小夥計忽然迎了上來,插話道:
“所謂的砸場子,其實就是打假。在這個時間段,任何一個顧客在我們德馨社找到一件贗品,德馨社願意照這件東西的店內標價予以獎勵。”
霍思寧頓時呆住,沒有想到這德馨社居然還有這樣的魄力,難怪別的古玩店生意冷清,隻有這家店裏麵這麽多人,估計這個時間段逛古玩街的人大部分都跑這兒來了。
霍思寧心下暗忖,看樣子,廖淞的這個朋友,還挺有幾分意思的。
那夥計顯然是認識廖淞的,所以態度很是殷勤,跟廖淞打了個招唿之後,問明白廖淞的來意,就點了點頭,去了樓上找老板。
不到一分鍾,那夥計又蹭蹭蹭地跑了下來,一臉歉意地對著廖淞道:
“廖總,我們唐總讓你們稍等幾分鍾,他現在正在樓上接待幾個客人,幾位先坐會兒吧。”
廖淞點了點頭,那夥計也是個會來事兒的,引著三人在一旁的待客沙發上坐下,就馬不停蹄地去泡茶了。
霍思寧的目光隨即便在這家店裏麵四下逡巡。
這個古玩店裏麵的東西不少,一樓擺放著很多古典和現代的字畫,各色各式瓷器和擺件琳琅滿目,還有很多雜件,分門別類,看樣子廖淞說得也不是假話,這家店,應該是經營了幾十年的老牌子了。
博古架上的那些東西,霍思寧沒有上手,但是她略掃了幾眼,也能判定出一部分物件為大開門的真東西。
這也難怪,古玩店講究的就是一個真字,如果賣的東西出了問題,對店鋪的聲譽是有很大影響的。
越是老店,就越是對信譽非常看重,所以像帝都徽墨堂博古齋這樣的品牌老店,要麽不開張做生意,如果要做,就必須做到不能出半點紕漏。
徽墨堂甚至還開有自己的拍賣公司和博物館,專家團隊非常強大,這家公司每年都會聘請國內很多頗具名望的老專家坐鎮。
當然,眼前的這個德馨社店麵雖然不小,但是要做到像徽墨堂那樣,實力方麵還是略遜色了幾分。
喝了一杯茶,廖淞那朋友卻還沒有下來,霍思寧等得也有些無趣,不自覺地就在店裏麵逛了起來。
將那博古架上的東西一一檢測過之後,霍思寧就意外地在一個櫃子的隔板上發現了一件贗品。
古玩店裏麵收到贗品是難免的事兒,任何一個鑒定師都不敢說自己絕對不會打眼,就連她的師父,如今古玩鑒定圈的泰山北鬥周世濤,都不敢說這樣的大話。
所以,看到了一件贗品,霍思寧並不覺得有什麽好大驚小怪的。
當,霍思寧對於這家店的所謂打假活動也並不感興趣,她不過就是坐在待客區有些閑得無聊,跑來摸這些古董,純粹為了打發時間。
而且她是陪廖淞過來看國寶金匱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她也不至於這樣沒有眼色,真給人砸場子,真要把那件贗品給找出來了,廖淞那朋友指不定就要翻臉了,到時候說不定連那國寶金匱都不拿出來了,那她可就虧大了。
這樣想著,霍思寧臉上的表情一點也沒有表現出來,反而是不動聲色地轉到了另一邊。
這一轉,就轉到了古典家具的區域所在,幾件大件古董家具出現在了霍思寧的跟前。
霍思寧的目光落在了一對古燈架上,腳步不由自主地慢慢踱到了這一對燈架麵前。
這是一對主體為高檔黃花梨材質的燈架,架子高為兩米左右,燈罩是用黃花梨鏤空雕刻而成,在燈罩裏麵還鑲嵌有山水圖,兩隻燈架保存都十分完整,看起來應該是很難得的古代燈架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