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第614章 晏大師手筆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 作者:沐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話說得在理,千金難買心頭好,在這方麵你參悟的道理倒是比我們這些老頭子還多,這境界我們幾個活了大半輩子都沒能達到。”秦連山讚賞地點了點頭。
“秦老,您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這套簪子真值五千萬?”
那些看客可不懂什麽境界不境界的,他們關心的就是簪子的真實價值。
“這套簪子的價值不止五千萬。”秦連山笑道。
“看,我就說嘛,不就是幾個破簪子嗎?怎麽可能賣五千萬這麽離譜!”
最開始問價的那個女士聽了以為秦連山說的是這套簪子不值五千萬,頓時麵露不悅,很是憤怒的大聲說道,顯然是對霍思寧胡亂開價很是不滿。
“這位女士,我說的是這套簪子不止五千萬,而不是不值!”秦連山臉色有些不好看。
“這套簪子本身的價值就已經非常高了,高冰種翡翠有多難得想來大家都懂,要湊齊六塊不同顏色的高冰種甚至是玻璃種翡翠,還要有魄力將這些翡翠割開雕刻成鏤空翡翠,這其中需要浪費多少料?”
說到這兒秦連山語氣頓了頓,目光朝著周圍的這些看客掃視了一圈,歎道:
“所以我說,這套簪子本身價值五千萬這自然無可厚非,但是我為什麽要說這套簪子不止五千萬?”
秦連山從紫檀木盒中隨手取出來一支:“大家看,這簪子的雕刻工藝,是不是非常精美,賞心悅目?”
見周圍的人紛紛點頭,秦連山繼續科普道:
“這樣的工藝,被稱為鏤空雕藝,是明清時期非常常見的雕刻工藝,但是這項技術非常的繁瑣複雜,後來慢慢就沒有人傳承了,到現在,隻要少數幾處地方還保留著這套傳統工藝。”
“你們看這簪子的尾部,有一個‘晏’的標記,證明這套簪子是由一個晏姓師傅雕刻出來的作品。”
“說晏姓師傅你們可能沒人會知道,但是木雕大師晏楓你們應該都知道,這位年輕的雕刻大師名氣享譽國內外,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個晏楓,就是這套鏤空玉簪的製作者。”
秦連山的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複雜的神色,他沒有想到,霍思寧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這小丫頭片子不光鑒寶跟賭石厲害,竟然還請動了那個晏楓那個“釘子戶”出山。
眾人聽了秦連山這番話,一個個都驚訝地朝著紫檀木盒看去。
果然在木盒的底部有一張鑒定證書,證書上的作者簽名一項,留的正是晏楓的名字。
“晏楓?原來是他啊!我知道這個人,可是這位大師不是一直在和田不肯出山嗎,怎麽會被這個‘冠玉美人’的老板給請出來了,這‘冠玉美人’的老板是誰?可真厲害!”
“你是帝都的可能不知道,‘冠玉美人’在我們s市可是非常有名,就這半年多忽然崛起的,老板就是展位裏站著的那兩位。”
“怎麽是兩個年輕的女人?她們真是這‘冠玉美人’的老板?”
“當然啊,我幹什麽騙你?你別看那兩個女人年輕,但是本事可不小呢!幾個月前瑞麗賭盤,就是這個霍小姐,把賭王柳崇仁的孫女都給打敗了!”
“哎呀,原來你說的是她啊!我就說怎麽看起來這麽眼熟!難怪那個晏大師肯出山,他們這些做大師的,輕易不肯動刀,除非碰到好料子。這位霍小姐手裏肯定有不少好翡翠,所以霍小姐才能說得動晏大師出山!”
“……”
這套精美的複古簪子是在玉石協會承辦的珠寶展上出現的,北京玉石協會自然也能跟著沾光。
華夏國玉飾的精髓鏤空雕工藝繁瑣精致,而且還是純手工雕刻而成,就連外國考察團見了都驚歎不已。
不光是秦連山帶來的這些考察團,就連外麵圍著的那些人也是議論紛紛。
本來“冠玉美人”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工作室而已,但是在那些遊客的口口相傳中,這個工作室迅速地紅火了起來。
很快地,冠玉美人的名頭就傳遍了整個珠寶展銷會,並且大有往外圍散播的趨勢,就連那些記者們都像聞了生腥的貓一般趕了過來。
開玩笑,一個國內的普通珠寶展,有價值數百萬的珠寶展示出來就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現在居然出現了一套價值五千萬的首飾,這不就是他們這些新聞工作者們苦苦找尋的頭條嗎?
《珠寶展驚現天價翡翠首飾,千萬鏤空翡翠係大師作品》,相信有了這條新聞,明天這些報社都可以賺個盆滿缽滿了。
霍思寧可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麵,一群記者架著攝像機就對著她所在的展位蜂擁而至,若不是她反應快閃到了一旁裝作遊客,隻怕就被這些記者給抓拍了。
眼看著那些記者們瘋狂拍攝,霍思寧急忙朝著白亦珊使了個眼色,讓她去應付那些記者,她則找了個空擋鑽出了櫃台,朝著人員稀少的地方走去。
“做名人的感覺怎麽樣?”
不知道什麽時候,歐陽軍和秦天忽然從一旁給鑽了出來,兩個人湊到霍思寧麵前笑嗬嗬地問道。
霍思寧沒好氣地白了他倆一眼:“盛名太累,倒不如做個普通人悠閑自在。他們想拍那些首飾我沒有意見,但是我對於出名沒有興趣。”
在她不會被曝光的情況下,霍思寧當然不介意借這些記者的手做文章。
隻要明天“金陵十二釵”上了頭條,那些報紙賣到各地大街小巷,“冠玉美人”的名氣就能家喻戶曉,這樣的免費廣告不做白不做,反正對她是百利無害。
歐陽軍自然知道霍思寧的意思,笑了笑道:“這你盡管放心,我外公自然會跟那些記者打招唿的,到時候肯定不上你的正臉照,也不會將你的私人信息透露半個字,你就等著坐收漁翁之利吧。”
霍思寧忍不住撇了撇嘴:“你倒好意思說,我這可也是在給秦老的玉石協會做無償宣傳,咱們這是雙贏關係,半斤八兩!”
“秦老,您這話是什麽意思?難道這套簪子真值五千萬?”
那些看客可不懂什麽境界不境界的,他們關心的就是簪子的真實價值。
“這套簪子的價值不止五千萬。”秦連山笑道。
“看,我就說嘛,不就是幾個破簪子嗎?怎麽可能賣五千萬這麽離譜!”
最開始問價的那個女士聽了以為秦連山說的是這套簪子不值五千萬,頓時麵露不悅,很是憤怒的大聲說道,顯然是對霍思寧胡亂開價很是不滿。
“這位女士,我說的是這套簪子不止五千萬,而不是不值!”秦連山臉色有些不好看。
“這套簪子本身的價值就已經非常高了,高冰種翡翠有多難得想來大家都懂,要湊齊六塊不同顏色的高冰種甚至是玻璃種翡翠,還要有魄力將這些翡翠割開雕刻成鏤空翡翠,這其中需要浪費多少料?”
說到這兒秦連山語氣頓了頓,目光朝著周圍的這些看客掃視了一圈,歎道:
“所以我說,這套簪子本身價值五千萬這自然無可厚非,但是我為什麽要說這套簪子不止五千萬?”
秦連山從紫檀木盒中隨手取出來一支:“大家看,這簪子的雕刻工藝,是不是非常精美,賞心悅目?”
見周圍的人紛紛點頭,秦連山繼續科普道:
“這樣的工藝,被稱為鏤空雕藝,是明清時期非常常見的雕刻工藝,但是這項技術非常的繁瑣複雜,後來慢慢就沒有人傳承了,到現在,隻要少數幾處地方還保留著這套傳統工藝。”
“你們看這簪子的尾部,有一個‘晏’的標記,證明這套簪子是由一個晏姓師傅雕刻出來的作品。”
“說晏姓師傅你們可能沒人會知道,但是木雕大師晏楓你們應該都知道,這位年輕的雕刻大師名氣享譽國內外,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個晏楓,就是這套鏤空玉簪的製作者。”
秦連山的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複雜的神色,他沒有想到,霍思寧不出手則已,一出手驚人,這小丫頭片子不光鑒寶跟賭石厲害,竟然還請動了那個晏楓那個“釘子戶”出山。
眾人聽了秦連山這番話,一個個都驚訝地朝著紫檀木盒看去。
果然在木盒的底部有一張鑒定證書,證書上的作者簽名一項,留的正是晏楓的名字。
“晏楓?原來是他啊!我知道這個人,可是這位大師不是一直在和田不肯出山嗎,怎麽會被這個‘冠玉美人’的老板給請出來了,這‘冠玉美人’的老板是誰?可真厲害!”
“你是帝都的可能不知道,‘冠玉美人’在我們s市可是非常有名,就這半年多忽然崛起的,老板就是展位裏站著的那兩位。”
“怎麽是兩個年輕的女人?她們真是這‘冠玉美人’的老板?”
“當然啊,我幹什麽騙你?你別看那兩個女人年輕,但是本事可不小呢!幾個月前瑞麗賭盤,就是這個霍小姐,把賭王柳崇仁的孫女都給打敗了!”
“哎呀,原來你說的是她啊!我就說怎麽看起來這麽眼熟!難怪那個晏大師肯出山,他們這些做大師的,輕易不肯動刀,除非碰到好料子。這位霍小姐手裏肯定有不少好翡翠,所以霍小姐才能說得動晏大師出山!”
“……”
這套精美的複古簪子是在玉石協會承辦的珠寶展上出現的,北京玉石協會自然也能跟著沾光。
華夏國玉飾的精髓鏤空雕工藝繁瑣精致,而且還是純手工雕刻而成,就連外國考察團見了都驚歎不已。
不光是秦連山帶來的這些考察團,就連外麵圍著的那些人也是議論紛紛。
本來“冠玉美人”不過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工作室而已,但是在那些遊客的口口相傳中,這個工作室迅速地紅火了起來。
很快地,冠玉美人的名頭就傳遍了整個珠寶展銷會,並且大有往外圍散播的趨勢,就連那些記者們都像聞了生腥的貓一般趕了過來。
開玩笑,一個國內的普通珠寶展,有價值數百萬的珠寶展示出來就已經算是非常難得了,現在居然出現了一套價值五千萬的首飾,這不就是他們這些新聞工作者們苦苦找尋的頭條嗎?
《珠寶展驚現天價翡翠首飾,千萬鏤空翡翠係大師作品》,相信有了這條新聞,明天這些報社都可以賺個盆滿缽滿了。
霍思寧可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麵,一群記者架著攝像機就對著她所在的展位蜂擁而至,若不是她反應快閃到了一旁裝作遊客,隻怕就被這些記者給抓拍了。
眼看著那些記者們瘋狂拍攝,霍思寧急忙朝著白亦珊使了個眼色,讓她去應付那些記者,她則找了個空擋鑽出了櫃台,朝著人員稀少的地方走去。
“做名人的感覺怎麽樣?”
不知道什麽時候,歐陽軍和秦天忽然從一旁給鑽了出來,兩個人湊到霍思寧麵前笑嗬嗬地問道。
霍思寧沒好氣地白了他倆一眼:“盛名太累,倒不如做個普通人悠閑自在。他們想拍那些首飾我沒有意見,但是我對於出名沒有興趣。”
在她不會被曝光的情況下,霍思寧當然不介意借這些記者的手做文章。
隻要明天“金陵十二釵”上了頭條,那些報紙賣到各地大街小巷,“冠玉美人”的名氣就能家喻戶曉,這樣的免費廣告不做白不做,反正對她是百利無害。
歐陽軍自然知道霍思寧的意思,笑了笑道:“這你盡管放心,我外公自然會跟那些記者打招唿的,到時候肯定不上你的正臉照,也不會將你的私人信息透露半個字,你就等著坐收漁翁之利吧。”
霍思寧忍不住撇了撇嘴:“你倒好意思說,我這可也是在給秦老的玉石協會做無償宣傳,咱們這是雙贏關係,半斤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