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5章 進不去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 作者:沐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吉田真生信誓旦旦,滿心野望,以為隻要找到那一批失竊文物的下落,就能將這些藏品召迴。
但他的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了,他的這點心思若是若霍思寧知道了,隻怕就要笑掉大牙了。
如吉田真生所料的那樣,古韻收藏館內,的確有好幾千件藏品,就是當初霍思寧從國立博物館的倉庫裏麵順來的。
但那又如何?
這些藏品霍思寧既然敢拿出來,就根本沒打算藏著掖著,但她早就已經篤定了,哪怕這些藏品的下落被東洋那邊知道了,東洋那邊也根本拿她無可奈何。
至於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這些藏品本來就是被京都國立博物館放置在倉庫內,一直就沒有拿出來見過光的東西。
當初這些文物,本來就是東洋軍侵略華國時燒殺搶掠巧取豪奪而來的東西,因此這麽多年了,這些物件一直被放置在國立博物館的倉庫內蒙塵,國立博物館根本都沒有拿出來過。
至於國立博物館為什麽這麽做,霍思寧也能想的明白。
因為這些年來,東洋一直極力否認皇軍侵華的曆史事實,甚至在他們的曆史課本上,都輕描淡寫地將這一段史實概括為“出入”二字,對於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和731部隊細菌實驗等諸多細節,更是矢口否認,避而不談。
因此,國立博物館的倉庫內,很多能夠從側麵驗證這一段史實的真實性的文物,就不適宜在這種情況下見光了,否則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東洋政府是不是在說謊。
這樣自打臉麵的事兒,東洋政府自然不會這麽幹,因此國立博物館的那一批有問題的文物就被壓了下來,遲遲沒有被博物館進行陳設。
甚至就連國立博物館失竊之後,東洋政府也隻敢將那二十多件其他博物館送來展覽的鎮館之寶失竊的事兒曝光出來,但有關國立博物館倉庫失竊的那四千多件文物,他們卻三緘其口,一個字都不敢提。
這也是為什麽幾年過去了,東洋警視廳那邊也遲遲都沒有消息,整個案子停滯不前,沒有任何進展的原因。
因為東洋政府根本不敢大張旗鼓地進行調查,隻能偷偷暗訪,但那批文物早就漂洋過海離開了東洋,這警視廳就算能耐再大,將整個島國掘地三尺,也是不可能查到這批文物的蹤跡的。
正是因為明白東洋政府的顧慮,霍思寧才敢如此明目張膽,甚至根本不怕她手裏的這批文物被泄露出去。
因為當初國立博物館失竊的時候,就沒能將他們倉庫那四千多件文物丟失的事兒公之於眾,所以霍思寧也不怕東洋政府找上門來秋後算賬。
真要找來了,霍思寧也不怕,反正她隻要死不承認就行了,東洋政府找不到討伐她的理由,甚至拿不出她偷盜的證據,根本就站不住腳,也拿她無可奈何。
若是有誰不長眼,非要跑過來碰瓷,霍思寧敢肯定,這人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還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到時候隻怕廣大網友們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這人給罵死。
不說別的,華國人的愛國之心還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十分團結凝聚,一旦有誰敢在這種事情上碰觸華人的底線,隻怕大家都不會願意輕饒。
偏偏霍思寧展覽出來的這批文物,的的確確就是華國的東西,霍思寧能拿出來,沒有人會去懷疑這事有什麽問題,但若是京都國立博物館站出來說這些東西是他們博物館失竊的文物,那就真是要笑掉大牙了。
追根溯源,就算國立博物館說的是真的,那他要如何自證清白,闡述這些華國文物,到底是怎麽落到國立博物館的手裏的?
如此一來,東洋政府就站不住腳,還會牽扯到當年東洋皇軍侵華的事兒,完全就是一地雞毛,有多少張嘴都說不清。
這個命題,本身就是個悖論,國立博物館真要湊上來,隻怕不但解釋不清楚,還要徒惹一身腥。
所以霍思寧篤定,因為以上種種錯綜複雜的原因牽扯,東洋政府絕對不會大張旗鼓的來追討失竊的文物,哪怕明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國立博物館出去的,他們也隻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這就是為什麽霍思寧敢這麽大喇喇地將這些文物擺到明麵上的原因,她也根本沒打算瞞著,甚至心裏很清楚,古韻如今熱度這麽高,被這麽多媒體大眾關注著,東洋那邊知道不過是遲早的事兒,她早就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了。
至於當初她從國立博物館盜走的那二十多件鎮館之寶,因為東洋政府早在國立博物館失竊後就已經公之於眾,新聞媒體大肆報道過,這些鎮館之寶就成了贓物,至少段時間內肯定是不能見光了。
不過這些東西早就被黃振龍要走,存放在故宮博物院的倉庫裏麵了,對於故宮甚至是華國文物局來說,這些東西隻要已經落到了華國手裏,就已經是萬幸了,至於能不能曝光,大家也都不強求。
可是,這一點很顯然吉田真生還並不清楚,他滿心滿眼注意到的,都是這家華國私人收藏館,居然收藏了國立博物館失竊的文物,這可是贓物,這家收藏館一定有問題!
吉田真生極度懷疑這家收藏館的來曆,甚至已經從心裏斷定,這家收藏館的所有者,很可能就是製定並且執行那一場盜竊案的幕後主使!
當天下午,吉田真生就辦好了手續,帶著他手底下的那個員工,以前往華國學習交流的名義,直接登上了前往帝都的航班。
吉田真生還沒打算打草驚蛇,隻打算先弄清楚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確認那批文物的確是屬於國立博物館的之後,再請教上峰,做進一步的指示。
他的計劃,是在華國逗留最多一個星期,把所有可疑的點都弄清楚再迴去進行匯報,但很可惜,他的計劃,在第一步就出現了非常令他錯愕的狀況。
因為,他到了帝都,查詢了地址並且順利抵達了那家名為古韻的收藏館之後,卻發現,他根本就進不去。
因為,他壓根就買不到進場門票!
但他的想法實在是太過天真了,他的這點心思若是若霍思寧知道了,隻怕就要笑掉大牙了。
如吉田真生所料的那樣,古韻收藏館內,的確有好幾千件藏品,就是當初霍思寧從國立博物館的倉庫裏麵順來的。
但那又如何?
這些藏品霍思寧既然敢拿出來,就根本沒打算藏著掖著,但她早就已經篤定了,哪怕這些藏品的下落被東洋那邊知道了,東洋那邊也根本拿她無可奈何。
至於原因,其實也很簡單。
因為這些藏品本來就是被京都國立博物館放置在倉庫內,一直就沒有拿出來見過光的東西。
當初這些文物,本來就是東洋軍侵略華國時燒殺搶掠巧取豪奪而來的東西,因此這麽多年了,這些物件一直被放置在國立博物館的倉庫內蒙塵,國立博物館根本都沒有拿出來過。
至於國立博物館為什麽這麽做,霍思寧也能想的明白。
因為這些年來,東洋一直極力否認皇軍侵華的曆史事實,甚至在他們的曆史課本上,都輕描淡寫地將這一段史實概括為“出入”二字,對於滅絕人性的大屠殺和731部隊細菌實驗等諸多細節,更是矢口否認,避而不談。
因此,國立博物館的倉庫內,很多能夠從側麵驗證這一段史實的真實性的文物,就不適宜在這種情況下見光了,否則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東洋政府是不是在說謊。
這樣自打臉麵的事兒,東洋政府自然不會這麽幹,因此國立博物館的那一批有問題的文物就被壓了下來,遲遲沒有被博物館進行陳設。
甚至就連國立博物館失竊之後,東洋政府也隻敢將那二十多件其他博物館送來展覽的鎮館之寶失竊的事兒曝光出來,但有關國立博物館倉庫失竊的那四千多件文物,他們卻三緘其口,一個字都不敢提。
這也是為什麽幾年過去了,東洋警視廳那邊也遲遲都沒有消息,整個案子停滯不前,沒有任何進展的原因。
因為東洋政府根本不敢大張旗鼓地進行調查,隻能偷偷暗訪,但那批文物早就漂洋過海離開了東洋,這警視廳就算能耐再大,將整個島國掘地三尺,也是不可能查到這批文物的蹤跡的。
正是因為明白東洋政府的顧慮,霍思寧才敢如此明目張膽,甚至根本不怕她手裏的這批文物被泄露出去。
因為當初國立博物館失竊的時候,就沒能將他們倉庫那四千多件文物丟失的事兒公之於眾,所以霍思寧也不怕東洋政府找上門來秋後算賬。
真要找來了,霍思寧也不怕,反正她隻要死不承認就行了,東洋政府找不到討伐她的理由,甚至拿不出她偷盜的證據,根本就站不住腳,也拿她無可奈何。
若是有誰不長眼,非要跑過來碰瓷,霍思寧敢肯定,這人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還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到時候隻怕廣大網友們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這人給罵死。
不說別的,華國人的愛國之心還是根深蒂固的,而且十分團結凝聚,一旦有誰敢在這種事情上碰觸華人的底線,隻怕大家都不會願意輕饒。
偏偏霍思寧展覽出來的這批文物,的的確確就是華國的東西,霍思寧能拿出來,沒有人會去懷疑這事有什麽問題,但若是京都國立博物館站出來說這些東西是他們博物館失竊的文物,那就真是要笑掉大牙了。
追根溯源,就算國立博物館說的是真的,那他要如何自證清白,闡述這些華國文物,到底是怎麽落到國立博物館的手裏的?
如此一來,東洋政府就站不住腳,還會牽扯到當年東洋皇軍侵華的事兒,完全就是一地雞毛,有多少張嘴都說不清。
這個命題,本身就是個悖論,國立博物館真要湊上來,隻怕不但解釋不清楚,還要徒惹一身腥。
所以霍思寧篤定,因為以上種種錯綜複雜的原因牽扯,東洋政府絕對不會大張旗鼓的來追討失竊的文物,哪怕明知道這些東西是從國立博物館出去的,他們也隻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這就是為什麽霍思寧敢這麽大喇喇地將這些文物擺到明麵上的原因,她也根本沒打算瞞著,甚至心裏很清楚,古韻如今熱度這麽高,被這麽多媒體大眾關注著,東洋那邊知道不過是遲早的事兒,她早就已經做好了應對的準備了。
至於當初她從國立博物館盜走的那二十多件鎮館之寶,因為東洋政府早在國立博物館失竊後就已經公之於眾,新聞媒體大肆報道過,這些鎮館之寶就成了贓物,至少段時間內肯定是不能見光了。
不過這些東西早就被黃振龍要走,存放在故宮博物院的倉庫裏麵了,對於故宮甚至是華國文物局來說,這些東西隻要已經落到了華國手裏,就已經是萬幸了,至於能不能曝光,大家也都不強求。
可是,這一點很顯然吉田真生還並不清楚,他滿心滿眼注意到的,都是這家華國私人收藏館,居然收藏了國立博物館失竊的文物,這可是贓物,這家收藏館一定有問題!
吉田真生極度懷疑這家收藏館的來曆,甚至已經從心裏斷定,這家收藏館的所有者,很可能就是製定並且執行那一場盜竊案的幕後主使!
當天下午,吉田真生就辦好了手續,帶著他手底下的那個員工,以前往華國學習交流的名義,直接登上了前往帝都的航班。
吉田真生還沒打算打草驚蛇,隻打算先弄清楚到底是怎麽一迴事兒,確認那批文物的確是屬於國立博物館的之後,再請教上峰,做進一步的指示。
他的計劃,是在華國逗留最多一個星期,把所有可疑的點都弄清楚再迴去進行匯報,但很可惜,他的計劃,在第一步就出現了非常令他錯愕的狀況。
因為,他到了帝都,查詢了地址並且順利抵達了那家名為古韻的收藏館之後,卻發現,他根本就進不去。
因為,他壓根就買不到進場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