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1章 失蹤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 作者:沐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魏夫人這不過隻是一個小插曲,既然想不明白,霍思寧也沒放在心上,過後就將之拋諸腦後了。
她如今最要緊的事兒,是在她那家私人收藏館開張的事兒上。
她手裏麵收藏的東西不少,除了她自己淘換來的東西之外,還有從東洋國立博物館那兒盜取迴來的數千件文物,這裏麵的每一樣東西,拿出來都是極具分量的。
這些盜取迴來的文物,因著陸首長出麵,並未收繳歸故宮博物館,而是直接劃分到了她的私人博物館。
為了這些文物,黃振龍可以說念叨了不知道多久,肉痛到了極點,但當初霍思寧帶迴來的除了這幾千件文物之外,還有幾十件來自東洋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那些鎮館之寶雖然暫時見不得光,但都被收歸國庫,算是物歸原主,如果不是霍思寧,別說那幾千件文物,就是這幾十件鎮館之寶,故宮博物院一件也討不了好,隻能遠赴島國隔著玻璃遠距離觀望觀望,連拍照都得偷偷摸摸的。
所以黃振龍再怎麽不甘心,也是懂得見好就收的,對於陸首長出麵作保,將那幾千件文物送給霍思寧,黃振龍也隻能裝聾作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認了。
若還是在幾年前,霍思寧恐怕還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將這麽多盜取來的文物直接展覽,但如今今時不同往日,霍思寧再也不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丫頭了。
如今她身後不光有顧家陸家等大家族撐腰,還有一大批紅粉的支持,有整個華國在她背後撐腰,她還真沒什麽好怕的。
況且,除了交給黃振龍的那幾十件鎮館之寶早些年被宣揚得全世界皆知以外,剩下的這幾千件文物,其實國立博物館一直都是藏著掖著,並未拿出來見光的。
早些年華國外交部在國際上提出要求追繳當年八國聯軍侵略華國時帶走的文物,各國都以沉默應對,根本不予理會,而東洋更是矢口否認,死不承認盜走了華國的大批文物。
所以,除了那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已經為人所熟知之外,剩下的那些文物,落到了霍思寧的手裏,就沒有再退迴去的道理,就算東洋那邊明知道這些文物是霍思寧從他們的博物館倉庫裏麵盜走的,如今也不得不吃下這個啞巴虧,絕對不敢嚷嚷出來。
而且,這件事經過幾年的冷淡處理,東洋方麵也追查不到多少蛛絲馬跡,就算發現這一大批文物是東都國立博物館失竊的贓物,霍思寧也可以來一個死不承認,隻要表明這些文物是她花錢從別人手裏買迴來的,東洋方麵就拿她半點辦法都沒有。
至於是從哪裏買來的,隨口胡謅一個國家一個假供貨商的名字,好了,國際大盜就是這個人,你們自己去查吧。
霍思寧的私人博物館要開張,裏麵各色文物都是能夠拿得出手的,但是真正的鎮館之寶,卻還沒有。
霍思寧倒是想拿《永樂大典》來作為噱頭,但是事實上,她手裏麵不過有殘本數卷,剩下的多是一些殘頁,根本不能成章。
就這些,一部分還是她當初從國立博物館盜迴來的,另外一部分,則是她從溫莎瑞德的那個私人收藏室裏麵無意中撿漏來的。
那是霍思寧第一次溫莎瑞德的私人收藏館時,無意中見到傭人抱著一箱子廢紙要扔掉,在看清楚箱子裏的廢紙竟然是碎爛的《永樂大典》之後,霍思寧就將那一箱子碎紙破爛給要了來。
後來迴到了國內,這些碎紙霍思寧自然是交給了周世濤這位修複大師來處理,周世濤在修複文物這方麵算是大拿了,到了他手裏的東西,能最大限度地恢複文物的本來麵目。
但饒是泰鬥級別的周老,也自歎能力有限,那一箱子紙張,他傾盡其能事,也不過能複原十之一二,好歹拚湊出了兩三卷殘卷,剩下的,都是殘頁,無法湊成整數。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是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原名叫《文獻大成》,全書一共有兩萬兩千多卷,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但這部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傳書,在戰亂時期卻慘遭浩劫,很多都被毀於戰火,現存世僅剩下八百餘卷,其中隻有兩百多冊存於國內,剩下的都散落在世界各地。
真要論起來,霍思寧手裏的這幾卷殘卷,也算是能立得住了,但霍思寧卻覺得還不夠,作為鎮館之寶,如果做不到厚重的分量和獨一無二的經典,就絕對是失敗的。
但如果選其他的物件,霍思寧又有些躊躇起來。
其他的文物,又有哪一件能擔當得起這份重任?
她手裏的好東西其實很多,宋代夜光杯,曜變天目茶碗,新莽第一泉,長信宮燈,七星龍淵劍,哪一個背後都有一個傳奇的曆史故事,哪一件都是傳世珍寶,但用來做鎮館之寶,霍思寧卻總覺得還差了點火候。
但這種事兒也是急不得的事兒,隻能慢慢尋訪。
倒是蘇青青知道霍思寧的想法之後,連連翻白眼,對於霍思寧這手握重寶而不以為然的樣子很是氣不過:
“你這可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手裏這麽多東西,隨便哪一件當鎮館之寶都成,怎麽到你眼裏就成了什麽都不是了?”
霍思寧笑了笑,也不解釋,隻是到底在心裏開始打起了鬼主意。
那些人不是都不願意歸還華國文物嗎,霍思寧琢磨著,要不再讓顧敘幫忙查一查,選個目標,要實在不行就再去東洋或者那些西方列強八國聯軍家的博物館裏麵走一遭,從人家的庫房裏再弄一批古董迴來?
但這個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被一件事兒給打亂了計劃。
宋孝晨和向氏兄弟在公海上遭遇了海盜,連同整艘賭船以及船上的上百位客人和工作人員盡數失去了聯係,徹底從海上沒有了蹤跡。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她如今最要緊的事兒,是在她那家私人收藏館開張的事兒上。
她手裏麵收藏的東西不少,除了她自己淘換來的東西之外,還有從東洋國立博物館那兒盜取迴來的數千件文物,這裏麵的每一樣東西,拿出來都是極具分量的。
這些盜取迴來的文物,因著陸首長出麵,並未收繳歸故宮博物館,而是直接劃分到了她的私人博物館。
為了這些文物,黃振龍可以說念叨了不知道多久,肉痛到了極點,但當初霍思寧帶迴來的除了這幾千件文物之外,還有幾十件來自東洋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那些鎮館之寶雖然暫時見不得光,但都被收歸國庫,算是物歸原主,如果不是霍思寧,別說那幾千件文物,就是這幾十件鎮館之寶,故宮博物院一件也討不了好,隻能遠赴島國隔著玻璃遠距離觀望觀望,連拍照都得偷偷摸摸的。
所以黃振龍再怎麽不甘心,也是懂得見好就收的,對於陸首長出麵作保,將那幾千件文物送給霍思寧,黃振龍也隻能裝聾作啞,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默認了。
若還是在幾年前,霍思寧恐怕還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將這麽多盜取來的文物直接展覽,但如今今時不同往日,霍思寧再也不是那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丫頭了。
如今她身後不光有顧家陸家等大家族撐腰,還有一大批紅粉的支持,有整個華國在她背後撐腰,她還真沒什麽好怕的。
況且,除了交給黃振龍的那幾十件鎮館之寶早些年被宣揚得全世界皆知以外,剩下的這幾千件文物,其實國立博物館一直都是藏著掖著,並未拿出來見光的。
早些年華國外交部在國際上提出要求追繳當年八國聯軍侵略華國時帶走的文物,各國都以沉默應對,根本不予理會,而東洋更是矢口否認,死不承認盜走了華國的大批文物。
所以,除了那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已經為人所熟知之外,剩下的那些文物,落到了霍思寧的手裏,就沒有再退迴去的道理,就算東洋那邊明知道這些文物是霍思寧從他們的博物館倉庫裏麵盜走的,如今也不得不吃下這個啞巴虧,絕對不敢嚷嚷出來。
而且,這件事經過幾年的冷淡處理,東洋方麵也追查不到多少蛛絲馬跡,就算發現這一大批文物是東都國立博物館失竊的贓物,霍思寧也可以來一個死不承認,隻要表明這些文物是她花錢從別人手裏買迴來的,東洋方麵就拿她半點辦法都沒有。
至於是從哪裏買來的,隨口胡謅一個國家一個假供貨商的名字,好了,國際大盜就是這個人,你們自己去查吧。
霍思寧的私人博物館要開張,裏麵各色文物都是能夠拿得出手的,但是真正的鎮館之寶,卻還沒有。
霍思寧倒是想拿《永樂大典》來作為噱頭,但是事實上,她手裏麵不過有殘本數卷,剩下的多是一些殘頁,根本不能成章。
就這些,一部分還是她當初從國立博物館盜迴來的,另外一部分,則是她從溫莎瑞德的那個私人收藏室裏麵無意中撿漏來的。
那是霍思寧第一次溫莎瑞德的私人收藏館時,無意中見到傭人抱著一箱子廢紙要扔掉,在看清楚箱子裏的廢紙竟然是碎爛的《永樂大典》之後,霍思寧就將那一箱子碎紙破爛給要了來。
後來迴到了國內,這些碎紙霍思寧自然是交給了周世濤這位修複大師來處理,周世濤在修複文物這方麵算是大拿了,到了他手裏的東西,能最大限度地恢複文物的本來麵目。
但饒是泰鬥級別的周老,也自歎能力有限,那一箱子紙張,他傾盡其能事,也不過能複原十之一二,好歹拚湊出了兩三卷殘卷,剩下的,都是殘頁,無法湊成整數。
《永樂大典》編撰於明朝,是一部中國古典集大成的曠世大典,原名叫《文獻大成》,全書一共有兩萬兩千多卷,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顯示了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光輝成就。
但這部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傳書,在戰亂時期卻慘遭浩劫,很多都被毀於戰火,現存世僅剩下八百餘卷,其中隻有兩百多冊存於國內,剩下的都散落在世界各地。
真要論起來,霍思寧手裏的這幾卷殘卷,也算是能立得住了,但霍思寧卻覺得還不夠,作為鎮館之寶,如果做不到厚重的分量和獨一無二的經典,就絕對是失敗的。
但如果選其他的物件,霍思寧又有些躊躇起來。
其他的文物,又有哪一件能擔當得起這份重任?
她手裏的好東西其實很多,宋代夜光杯,曜變天目茶碗,新莽第一泉,長信宮燈,七星龍淵劍,哪一個背後都有一個傳奇的曆史故事,哪一件都是傳世珍寶,但用來做鎮館之寶,霍思寧卻總覺得還差了點火候。
但這種事兒也是急不得的事兒,隻能慢慢尋訪。
倒是蘇青青知道霍思寧的想法之後,連連翻白眼,對於霍思寧這手握重寶而不以為然的樣子很是氣不過:
“你這可真是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手裏這麽多東西,隨便哪一件當鎮館之寶都成,怎麽到你眼裏就成了什麽都不是了?”
霍思寧笑了笑,也不解釋,隻是到底在心裏開始打起了鬼主意。
那些人不是都不願意歸還華國文物嗎,霍思寧琢磨著,要不再讓顧敘幫忙查一查,選個目標,要實在不行就再去東洋或者那些西方列強八國聯軍家的博物館裏麵走一遭,從人家的庫房裏再弄一批古董迴來?
但這個想法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被一件事兒給打亂了計劃。
宋孝晨和向氏兄弟在公海上遭遇了海盜,連同整艘賭船以及船上的上百位客人和工作人員盡數失去了聯係,徹底從海上沒有了蹤跡。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