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始皇陵墓,事實上並不像普通人所認為的那樣安穩,事實上,從古至今,這座陵墓遭遇了數不盡的覬覦和劫難,被很多人試圖闖入。


    據史書記載,項羽攻入關中後,就曾經大規模搜尋和破壞過秦始皇陵,並將地麵建築毀於一旦,同時試圖挖掘帝陵。


    之後劉邦擊敗項羽定都長安,建立西漢,為了籠絡天下人心,劉邦下令對始皇陵進行保護,同時派遣守陵人進行看護,從此以後,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們也開始了對始皇陵墓的看守大業。


    不過,即便是這樣,始皇陵也並未因此而得到安穩。


    《漢書·劉向傳》中就記載,一幼童曾在秦陵附近放羊,卻不料一隻羊掉入了地洞之中,小孩大著火把進入洞中找羊,卻不想竟然誤入了秦陵地宮,並且引發大火,將秦始皇的棺槨給燒掉了。


    對於《漢書》所記載,《水經注·渭水》也作了補充:牧羊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滅。


    此後,東漢末年,赤眉軍盜掘秦始皇陵,據稱發掘出了葬具銅棺,將這些東西熔化掉來取銅材挪作他用。


    到了魏晉時期,後趙統治者石虎也盜掘過秦陵。


    到了唐代末年,黃巢攻入關中,對秦陵又一次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


    有關黃巢盜秦陵這一事件,曆代都有傳說,明朝人都穆在《驪山記》中雲:


    始皇陵內城周五裏,舊有四門,外城周二十裏,其址俱存,自南登之,二邱並峙,人日:此南門也。右門石樞猶露土中,陵高可四丈,項羽、黃巢皆嚐發之。老人雲:始皇葬山中,此特其虛塚耳。


    當然,這都穆也不是黃巢盜秦陵時期的當事人,對於他所記載的事件,隻能算是野史,至少在舊唐書和新唐書裏麵,有關黃巢盜秦陵的事件並未見史料記載,因此,對於這一事件,不少學者還是對其真實性非常質疑。


    此後到了五代時軍閥溫韜以籌集軍餉為名,也大規模盜掘了這座大名鼎鼎的秦始皇陵。


    到清光緒年間,秦陵又一次被盜墓賊光顧,當地官府獲悉此事後立即派人趕來調查,在發現盜洞後就將洞口用實物封死並清理了痕跡,同時嚴加看護防止陵墓再次被盜。


    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政局混亂社會動蕩,陝西軍閥也不能免俗地走了前輩們的老路,率領當時的二虎部隊在秦陵上“挖戰壕”。


    細數下來,對秦陵動了邪念的,兩個手掌都數不過來,但是讓世人困惑,甚至無解的是,經曆過這麽多次劫難,秦陵仍在,依然沒有被打開過。


    被那些帝王軍閥們所掘開的墓,都是假墓,而始皇真正的陵寢究竟在哪裏,是什麽樣的,要怎麽進去,這種種疑團,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所以,油耗子聲稱他手裏有關於秦陵的風水構造圖,這簡直就是石破天驚的大消息,要知道秦始皇陵裏麵哪怕沒有別的機關,光是一個水銀河就足夠讓考古專家們感到棘手了,若是能有一張風水圖,就能直接鎖定始皇陵的生門,根本不需要做多餘的動作,隻需要打開這個古墓的生門,就能直接闖進去。


    這個消息,絕對是超出了在場各位教授們的預期,不怪他們都麵麵相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這兩個墓,還真不是最重磅的消息,最後那個夏皇陵,才是真正的驚濤駭浪,連周世濤都坐不住的存在。


    外行人可能不懂,但隻要稍微了解一點古董圈和考古專業的人,就沒有不懂“夏皇陵”這個詞對華國考古學界,甚至是華國五千年曆史究竟有著多麽重要的意義。


    在華國,基本上隻要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都會知道一個有關華國曆史時間表的常識: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國。


    也就是說,基本上每一個人都知道,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製,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這是華國曆史上第一個世襲製王朝,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夏朝。


    但事實上,這個常識,其實跟考古界是相悖的。


    考古學界,對於夏朝是否存在,仍然存疑,甚至大部分的考古學家,都並不認同夏朝的存在。


    在考古學界,最講究的就是實物證據。


    所謂的實物,就是相對於書本上的文字而言的。


    夏朝的概念來源於文獻資料,但它和周口店、半坡、河姆渡的概念完全是不在同一個層麵上的,周口店、半坡與河姆渡雖然比夏朝更早,但因為這幾個遺址是有曆史遺跡可以追蹤考據的,所以不存在考古承認不承認的問題。


    考古界對於一個朝代概念認定基本上都遵從三個基本標準,一個就是有較為成熟的文字和語言係統,一個是要有完備的社會體係,最後一個還要有城牆宮殿等建築作為發掘實物進行支撐。


    但夏朝卻是一個相當特殊的存在,作為華國最早的朝代,夏朝並沒有發現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和語言相關的實物考古證據,雖然在一些早期文明的陶器上也有一些類甲骨文的符號文字,但是數量太少,涵蓋麵太小,不像甲骨文那麽成熟和廣泛。


    所以,在考古界,關於夏朝的這個概念,一直存在著爭議,很多曆史學家並不承認有夏朝,並不認為這個時期是一個古國,而隻認為當時已經具有一定規模的文明。


    這些年,考古學界為了尋找夏朝,耗費了相當多的人力物力資源,甚至還提出過“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項目,石慶雲也曾帶頭做過有關夏都遺址探索的考古研究,但這些都基本上是匆匆收場,沒能有多少實際建樹。


    可以說,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包括周世濤在內的幾個教授們,都覺得尋找“夏”的路程任重而道遠,但誰都沒有料到,這個艱難而毫無頭緒的項目,在今天,竟然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雙並收藏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