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姬丹讀著手裏的竹簡,再看看堆在麵前高幾上的卷冊竹簡,不由又驚有喜。荊軻等人,經過半年多的辛苦和付出,不但基本搞清了東胡各部的大致分布和丁口人數,居然還把東胡的源流給查了出來。


    姬丹這才發現,原來穿越來到前代,優勢當然不少,比如你起碼知道了很多科技發展的結果和過程,甚至在後世已經習以為常的,絲毫不認為有什麽技術含量的技能,在這裏,卻可能是可以極大的改變生活和曆史進程的大事件,比如馬鐙,再比如自己從後世抄襲來的豆腐和麵粉。


    一個馬鐙的發明,簡單的來看,是讓人們更容易的學會騎馬,但推展開來,由此帶來的,可是從戰馬應用,騎兵攻擊方式,軍隊編組,軍隊戰術的巨大發展和應用。同時,對於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戰力的對比,也同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豆腐和麵粉的產生也是如此,由於一個石磨的發明,使的豆漿和麵粉很容易就可以製造出來。而這兩樣的產生,為後續各種美食的發明創造了條件,使得黃豆和麥子成為更可口,更美味的食物原料,當然也就提升了這兩種作物在五穀中的地位,也就為一年兩種的耕作方式的推動,提供了更大的動力和支持。


    當然,自後世的穿越,更大的優勢,是你知道了曆史的進程和結果,你就可以能夠從更高的角度,去審視自己的選擇和決定,推動曆史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轉彎。


    可劣勢也是不少:


    沒錯,我們可能看過史書,搜集過資料,可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曆史,早已不是真實的曆史。曆史在總結中,在記述中,總是不斷的簡化。一場轟轟烈烈的大事件,在史書中的記載,往往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三五句話而已,甚至不過是幾個字罷了,就算是知道結果,往往也無法在麵臨具體選擇的時候,去選擇哪一個路口,不知道哪一個是通向原本的曆史深淵,哪一個可以給自己一個創造輝煌的機會。


    不過,這並不是劣勢,這還隻是讓我們知道,穿越,也不過是給你一個更容易成功的機會,而不是給你一個做天帝神明的機會罷了。


    真正的劣勢在於,我們看到的曆史,是經過無數人解讀和修改過的曆史,我們所知道的,很多都是別人有意無意當中給曲解了的曆史。


    也就是,我們判斷的依據,可能本來就是空的,錯的。


    當我們本來想做天帝神明的時候,說不定反而成了一個執著於謬誤的傻子。


    比如像對於東胡的看法。


    太子丹原本好武,雖然自小就接受王室禮儀詩書的教育,但讀書並不是很多。遠遠算不上什麽博學之士。對於東胡的情況,不過是略有了解,更關注東胡和燕國的攻防關係,對於東胡本身的淵源來曆,並沒什麽概念。


    而來自後世的記憶,對於東胡,也僅知道其曾經強盛於一時,位居於匈奴之東,後來被冒頓所領的匈奴所滅罷了。而東胡之所以叫東胡,就是因為東胡在匈奴的東麵。


    看到手裏的卷冊,姬丹才知道自己錯的多麽厲害,才知道什麽叫曆史的黑白顛倒。


    比如東胡名稱的由來,在自己的印象中,一直以為是中原人視草原遊牧民族為胡,又處在匈奴之東,才叫東胡的。而且這胡字似乎不是什麽好詞。


    可看看手中的情報,太子丹才知道錯的多麽厲害。


    胡,原本並不含貶義。最少在直到這戰國之末,根本就不是一個貶低之詞。稱東胡和稱各諸侯燕、趙、秦、齊一樣。就是一個名稱而已。


    後世稱北方遊牧之族為胡,恰恰就來源於東胡的存在,到秦末漢初之時,匈奴雖複得河南地,但仍不如東胡之強,故華夏之人,皆以東胡之胡字,代表北方諸族。


    而所謂東胡在匈奴之東,故稱為東胡的說法,卻是後世之人,因為不知當時詳情,因為匈奴更強,史**載更多,妄自推測所得罷了。


    看著手裏的情報,姬丹更堅定了自己原來“化胡為夏”的大策略,他也明白了,為什麽當初自己提出化胡為夏的想法,門下賓客賢士,沒一個提出什麽反對意見的原因了。


    華夏各國原本就是曆經耕戰,吞並融合周圍部落氏族而成,東胡,不過是還沒有被吞並的戎狄之族罷了,吞過來,變成自己的屬民土地,再正常不過了,就和吞並趙國、齊國一樣,沒什麽大不了的。


    隻有自己這後來者,才覺得去吞並東胡是個什麽了不起的決策,是個站在曆史角度,提前融合遊牧民族的前瞻性的戰略決定。


    現在想起來,姬丹才明白,大家讚成自己的策略,不過是大家都看到了趙齊兩國,目前燕國還惹不起,或者不能惹,所以也把眼光放到外麵去擴張自己的實力罷了。


    而這些東西,之所以自己現在才知道,不過大家是都以為自己早就知道了,而沒人想著給自己專門來灌輸這些玩意了。就像在後世的成年人,就算一個文盲,也知道一加一等於二,沒人再去教他這個算術。


    幸虧荊軻細心,整理的材料事無巨細,才讓自己真正了解了東胡。


    姬丹放下手中的卷冊,從幾後走出來,對著坐在旁邊椅子上的荊軻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


    荊軻追隨太子半年多,太子丹所作所為,都看在眼裏,太子製水車、製麵粉,推廣農事等等舉措,顯見太子不但心誌壯大,心中所知更是包羅萬象,勝自己遠甚,對於太子丹,荊軻心悅誠服。太子如今貿然行此一禮,荊軻莫名所以,慌忙站起,道:“太子這是何意,臣豈敢當太子之禮!”


    太子丹很是誠懇的道:“非荊卿,丹大誤矣!”


    太子這麽說,荊軻更是茫然無知,遲疑道:“太子所讀東胡之情,不過是臣略摘史書所記,聊備太子和眾臣參詳軍事罷了,並無大用,何以可解殿下之誤?”


    太子丹看到荊軻狐疑的樣子,不由哈哈大笑,道:“此事不可說,不可說,隻是這一禮,荊卿確實當得。”


    臣分際,太子既然說了不可說,荊軻當然也不好再問。見太子高興,荊軻笑道:“太子,任默等人所探知的諸部丁口兵馬等情,都已標記在冊,東胡內情盡知,不知太子**何時興兵?”


    何時興兵,這是太子丹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考慮的太多,太子丹左思右想,都沒拿定主意,遂反問道:“以荊卿之見,當以何時興兵為善?”


    荊軻平時摘錄分析情報,自然也常掂量利弊,見太子有問,荊軻當即答道:“以臣之間,當以三月為上!”


    “為何?”太子丹問道。


    荊軻成竹在胸,笑著對道:“三月之後,北地轉暖,草木返青,東胡各族,正當時接羔忙碌之時,我精銳突擊,可趁其不備。況我燕國之兵,畢竟不如胡族之民耐寒,此時出兵,稍減天寒之不利。”


    “三月之後,諸侯各國都入春耕之時,少有動兵者,我等春季出兵,縱然各諸侯有趁機攻我之意,半年之內也不易動作,如此我可有半年之期專務北事!”


    太子丹點點頭,覺得甚是有理。不過他心裏還是有些遲疑。


    遲疑的不是別的,而是對付東胡,到底是采取什麽樣的戰略。


    在當初設想化胡為夏的策略時,太子丹是構思了一套戰法的。


    這套戰法的主要思想就是以小對大,化大為小。


    所謂以小對大,就是不想用傳統的那種戰法,集結大軍全麵北上,以大軍直接尋找和東胡主力的對決。因為這種戰法最大的弊端就是大軍啟動,財力物力消耗甚巨,


    而且,這種大軍行動,隻能在秋冬兩季,否則光是對農耕的耽誤,就足以壓垮國家的經濟,造成國家生存的巨大風險。加上燕國大軍以車兵和步卒為主,在機動和進擊的速度上,非常的緩慢,麵對東胡來去如風的騎兵,實在是有些被動。


    而且一旦東胡發現燕軍實力太大,東胡各軍完全可以迅速的撤退,大範圍的機動避敵。到了那時,燕國的大軍隻怕進則無功,退則可能為敵所趁。


    所以姬丹想的,就是以精銳小部隊,直接殺入東胡。


    同時,仗著精銳小部隊的靈活性,避開東胡大軍的圍追堵截,直接開始對東胡的散於各地的部落氏族下手。雖然整體上是以小打大,麵對的是整個東胡,但實際上,卻是化東胡之大為部落之小。自己不斷的在局部占據優勢,攻擊和圍殲東胡的部落。逐步蠶食東胡的實力。


    同時,由於自己每次都是吃下一小部分,處置其子民男女也更加的方便。編戶為民也好,賜賞給功臣將士為奴也罷,安置起來都不用太費事。甚至太子丹還想著,能不能一邊占領,一邊收攏這些部族,形成跟隨自己的部落新軍用來對付東胡!


    想的是很好,不過這些日子仔細考慮下來,再結合現有的資料,太子丹發現,自己未免有點太一廂情願了。


    更得晚了,諸位大大原諒吧,嗬嗬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斬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杖勝馬一壺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杖勝馬一壺醋並收藏斬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