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比權貴還重要,什麽人能比權貴還重要?那豈不就是大王麽?
我的天呀,太子瘋了麽,要去刺殺大王嬴政!大王嬴政深居宮中,宮牆高聳,數千衛士拱衛之下,幾百郎官隨身護衛,就算那是幾個飛燕衛士武藝高強,能混進宮去,可要虎口拔牙刺殺大王嬴政,那也實在是有點異想天開了吧?
況且太子可是身在鹹陽,這事隻要做了,十幾個人的證據擺在那裏,再怎麽掩飾,也一定會被秦國立刻查個水落石出,這可不是當初趁著兵亂天黑,渾水摸魚的時候啦。如此一來,別管事情成不成,太子以下諸人可一個也活不了呀!
殺敵一個都未必,自殘三千是一定的,太子這是怎麽啦?怎麽會如此不智?
尉僚心中驚濤駭浪,這麵色也是陰晴不定,好不容易平複一下心神,尉僚勸道:“太子三思,此事萬萬不可!”
姬丹看著尉僚臉色數變,很是詫異,道:“尉卿殺伐決斷,乃是將相之才。如何今日大異常態,這般小事就驚動如此?”
尉僚聽了,著實無語,苦笑道:“臣實在佩服,太子果然豪氣衝天,刺殺人家大王,居然也是這般小事!”
姬丹一把拉住尉僚衣襟,急道:“什麽刺殺人家大王?誰要你刺殺大王了!你可莫要害我!”
尉僚很是莫名其妙,道:“是太子說要刺殺一人,這人比權貴還要重要的多,除了大王嬴政,這秦國上下,哪還有一個能比權貴更重要的?”
姬丹將尉僚一推,笑著斥道:“你真能想呀,可是嚇我一跳。我說的這人,還真不是權貴,更不是大王,乃是呂不韋原先的門下賓客李斯!”
尉僚聽說是李斯,頓時鬆了口氣,隻是仍有些不解,:“太子,李斯五月被呂不韋舉薦,在嬴政身邊為中大夫,此人雖然有才,不過是新晉而已。況且嬴政逐客,隻怕李斯也立腳不住,太子為何對他動手?”
尉僚這麽說,看明麵上的形勢,自然沒啥不對。可關鍵是姬丹知道,別看現在宗室大臣逐客聲勢浩大,但有李斯這麽一個大奸之才,一篇諫逐客書寫的花團錦簇,為天下第一得意實用之文,此書一上,頓時讓嬴政猛醒,逐客之策頓時變成了留客之策。李斯也成了嬴政的心腹大臣,一直從一個小小的大夫走上了丞相的高位。
所以,要想讓秦國的逐客之策實行下去,或者說盡可能的讓它多執行一段時間,李斯這個人是不能留的,必須幹掉。哪怕因此而少了一篇曆史名文也在所不惜。少了這一篇文章,就可能避免了更多的典籍文書的遭殃,這個買賣還是很劃的來的!
不過這話沒法對尉僚說呀!
姬丹想了一想,道:“尉卿莫要小瞧此人,隻怕有朝一日,此人就是我等心腹之患,這逐客之策也要壞在他的手裏,尉卿隻管去辦就是!”
隻是刺殺一個小小的大夫,尉僚還真沒啥顧慮,雖然還是覺得有點不值,可太子說了,自然照辦,尉僚徑自安排了三個飛燕衛士,前去刺殺李斯。
李斯原本是呂不韋的賓客,衣食住行,都是在呂不韋府裏解決,就是成了大夫,因家眷不在此地,李斯也沒搬出呂不韋的文信侯府邸。等呂不韋罷相就封,又有逐客之令,很多呂不韋賓客出身的官吏,都隨著文信侯離開鹹陽東去。
李斯作為呂不韋最為信重的賓客,卻在此時搬出了文信侯府,獨自找了一個小院居住,身邊隻有兩個仆隸伺候。談不上什麽戒備,就是李斯自己,怎麽也不會想到會有人來對付他一個小小的大夫。
李斯現在是氣悶的很,他極端的不甘心:沒想到自己剛到大王身邊,因為建言得到了大王的賞識,秦國居然要盡逐六國之客,這簡直太沒天理了,自己先為小吏,後跟荀子求學,又西上秦國,投在呂不韋的門下,竭心盡智多年,這才剛要出頭,居然被一竿子掃倒,要被趕出秦國去!
李斯心裏痛罵,這該死的鄭國,這世上有你這麽實誠的間諜麽!你害死自己也就罷了,居然把六國之客的前途全給毀了!
李斯一邊罵著,一邊琢磨對策。
他在呂不韋身邊多年,對這權術政爭可不陌生。如今這形勢,呂不韋被華陽太後和昌平君借上書之事扳倒,昌平君上位,自然要清理朝堂,鏟除呂不韋的黨羽根基,以鞏固自己的相位。
隻是這政爭,是很需要一個契機和借口的,昌平君大概也沒想到,居然在這時爆出了鄭國之事,李斯在呂不韋剛一罷相的時候,毫不擔心呂不韋和自己的前途,因為這朝局之爭,可不是一錘定音的事,今天大王信重昌平君,罷了呂不韋的相位,但隻要呂不韋還在,還是大秦的文信侯,這朝中根基一時半會可輕易動不了,說不定哪天,呂不韋就會卷土重來。就算是呂不韋複出無望,作為大王,為了製衡昌平君的權勢,也要給呂不韋一係留下些勢力。
自己作為呂不韋的門下,又是在大王身邊,一般來說,原本是絕對沒事的。文信侯罷相,自己離開侯府,旁人看著自己是在文信侯最倒黴的時候另攀高枝,有些忘恩負義,但李斯相信,文信侯一定明白自己的用意,他一定明白:隻要自己能待在大王身邊,就一定會為文信侯效力,說不定將來因自己的一句話,文信侯就再次拜相!
隻可恨鄭國之事,居然給昌平君創造了徹底清除文信侯班底的機會!有此一舉,文信侯隻怕再也無望迴朝了。
文信侯是迴不來了,可我絕對不能走,不能離開秦國。以當今大勢,我如離開秦國,隻怕此一生再無富貴騰達之路!文信侯已去,還有大王。以大王之明,以我李斯之才,我就不相信這大秦沒有我李斯用武之地!
就讓我的才學先用在挽救自己命運之上吧!
李斯想到此,當即取過筆墨書簡,開始撰寫給大王嬴政的《諫逐客書》
如論才學,不管是這書法還是文章,李斯還遠在呂不韋之上,不到一個時辰,整篇奏章已經寫完,李斯拿起來穿好的竹簡,就著如豆殘燈細細又讀了一遍,當真是天衣無縫,一字無可加,一字無可減。李斯甚是滿意,低聲自言自語道:“隻要這奏章送到大王麵前,我李斯騰達之路就在眼前矣。”
話剛剛說完,李斯突覺背心胸前俱是一痛,下意識低頭看時,一個劍尖從左胸穿出來寸餘。李斯剛要掙動,眼前一黑,已經暈了過去,迷迷糊糊就聽背後一人冷聲道:“可惜嬴政見不到你了!”
那人眼見細劍入體尺餘,又是從李斯左胸穿透,李斯想必是活不得了,那人拔出寶劍,在李斯身上擦了擦血跡,伸手從李斯手裏,拿過那卷竹簡,轉身跳出窗子,翻牆而去。
牆外兩人接著,幾個人小心翼翼迴到燕太子姬丹府邸,先去見了尉僚,迴明情況。尉僚聽那刺客說,居然是隱在李斯身後,隻待李斯把奏章寫完才動手刺殺,尉僚對這飛燕衛士不由高看一眼,這個飛燕衛士當真是膽大心細的很。
尉僚接過竹簡,很是讚揚了一番,吩咐三人趕緊迴去休息。待三人下去,尉僚挑亮燈火,就在燈光之下,細看李斯奏章: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餘於戎,東得百裏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裏,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製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麵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尉僚剛讀了幾句,已經拍幾稱讚道:“好一個李斯,真是筆力如刀!”尉僚站起身來,捧著李斯奏章繼續看去,一邊看,不由自主,大聲念了出來:“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唿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製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借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尉僚一口氣讀完奏章,對李斯的才學筆力佩服的了不得,暗自慶幸,幸虧太子有先見之明否則這一奏章遞上去,定然能打動嬴政。改變逐客之策。
同時尉僚心中也隱隱然有些不樂,李斯這般大才,嘿嘿,就如此悄無聲息的沒了麽?可惜了呀!
尉僚歎息一聲,門外有人輕輕一笑,道:“尉卿也學會多愁善感了?”
隨著話音,姬丹推門走了進來。
尉僚搖搖頭,心道:這些衛士,定是因看到是太子,所以既不攔阻也不吭聲,讓太子直接到了門前。
姬丹看到尉僚手上,一卷書卷在手,笑道:“什麽書卷,居然讓尉卿有如此感慨?”
尉僚遞過李斯奏章,端過燈火為姬丹照著,姬丹草草看過,也是一聲歎息,道:“果然是千古名文,尉卿好好珍藏,切勿遺失!”
尉僚聽了這話,卻是一怔!太子的話太奇怪了吧?
李斯的《諫逐客書》乃千古名文,實在不忍棄之不用,本章即使去掉這個奏章,仍然足有2千8百多字,老醋不算用資料湊字數吧?嗬嗬
還是那句話,有票,有收藏,老醋勁頭就大大的!!各位隻要壓製住黑票的猖狂就可以啦
<hr/>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比權貴還重要,什麽人能比權貴還重要?那豈不就是大王麽?
我的天呀,太子瘋了麽,要去刺殺大王嬴政!大王嬴政深居宮中,宮牆高聳,數千衛士拱衛之下,幾百郎官隨身護衛,就算那是幾個飛燕衛士武藝高強,能混進宮去,可要虎口拔牙刺殺大王嬴政,那也實在是有點異想天開了吧?
況且太子可是身在鹹陽,這事隻要做了,十幾個人的證據擺在那裏,再怎麽掩飾,也一定會被秦國立刻查個水落石出,這可不是當初趁著兵亂天黑,渾水摸魚的時候啦。如此一來,別管事情成不成,太子以下諸人可一個也活不了呀!
殺敵一個都未必,自殘三千是一定的,太子這是怎麽啦?怎麽會如此不智?
尉僚心中驚濤駭浪,這麵色也是陰晴不定,好不容易平複一下心神,尉僚勸道:“太子三思,此事萬萬不可!”
姬丹看著尉僚臉色數變,很是詫異,道:“尉卿殺伐決斷,乃是將相之才。如何今日大異常態,這般小事就驚動如此?”
尉僚聽了,著實無語,苦笑道:“臣實在佩服,太子果然豪氣衝天,刺殺人家大王,居然也是這般小事!”
姬丹一把拉住尉僚衣襟,急道:“什麽刺殺人家大王?誰要你刺殺大王了!你可莫要害我!”
尉僚很是莫名其妙,道:“是太子說要刺殺一人,這人比權貴還要重要的多,除了大王嬴政,這秦國上下,哪還有一個能比權貴更重要的?”
姬丹將尉僚一推,笑著斥道:“你真能想呀,可是嚇我一跳。我說的這人,還真不是權貴,更不是大王,乃是呂不韋原先的門下賓客李斯!”
尉僚聽說是李斯,頓時鬆了口氣,隻是仍有些不解,:“太子,李斯五月被呂不韋舉薦,在嬴政身邊為中大夫,此人雖然有才,不過是新晉而已。況且嬴政逐客,隻怕李斯也立腳不住,太子為何對他動手?”
尉僚這麽說,看明麵上的形勢,自然沒啥不對。可關鍵是姬丹知道,別看現在宗室大臣逐客聲勢浩大,但有李斯這麽一個大奸之才,一篇諫逐客書寫的花團錦簇,為天下第一得意實用之文,此書一上,頓時讓嬴政猛醒,逐客之策頓時變成了留客之策。李斯也成了嬴政的心腹大臣,一直從一個小小的大夫走上了丞相的高位。
所以,要想讓秦國的逐客之策實行下去,或者說盡可能的讓它多執行一段時間,李斯這個人是不能留的,必須幹掉。哪怕因此而少了一篇曆史名文也在所不惜。少了這一篇文章,就可能避免了更多的典籍文書的遭殃,這個買賣還是很劃的來的!
不過這話沒法對尉僚說呀!
姬丹想了一想,道:“尉卿莫要小瞧此人,隻怕有朝一日,此人就是我等心腹之患,這逐客之策也要壞在他的手裏,尉卿隻管去辦就是!”
隻是刺殺一個小小的大夫,尉僚還真沒啥顧慮,雖然還是覺得有點不值,可太子說了,自然照辦,尉僚徑自安排了三個飛燕衛士,前去刺殺李斯。
李斯原本是呂不韋的賓客,衣食住行,都是在呂不韋府裏解決,就是成了大夫,因家眷不在此地,李斯也沒搬出呂不韋的文信侯府邸。等呂不韋罷相就封,又有逐客之令,很多呂不韋賓客出身的官吏,都隨著文信侯離開鹹陽東去。
李斯作為呂不韋最為信重的賓客,卻在此時搬出了文信侯府,獨自找了一個小院居住,身邊隻有兩個仆隸伺候。談不上什麽戒備,就是李斯自己,怎麽也不會想到會有人來對付他一個小小的大夫。
李斯現在是氣悶的很,他極端的不甘心:沒想到自己剛到大王身邊,因為建言得到了大王的賞識,秦國居然要盡逐六國之客,這簡直太沒天理了,自己先為小吏,後跟荀子求學,又西上秦國,投在呂不韋的門下,竭心盡智多年,這才剛要出頭,居然被一竿子掃倒,要被趕出秦國去!
李斯心裏痛罵,這該死的鄭國,這世上有你這麽實誠的間諜麽!你害死自己也就罷了,居然把六國之客的前途全給毀了!
李斯一邊罵著,一邊琢磨對策。
他在呂不韋身邊多年,對這權術政爭可不陌生。如今這形勢,呂不韋被華陽太後和昌平君借上書之事扳倒,昌平君上位,自然要清理朝堂,鏟除呂不韋的黨羽根基,以鞏固自己的相位。
隻是這政爭,是很需要一個契機和借口的,昌平君大概也沒想到,居然在這時爆出了鄭國之事,李斯在呂不韋剛一罷相的時候,毫不擔心呂不韋和自己的前途,因為這朝局之爭,可不是一錘定音的事,今天大王信重昌平君,罷了呂不韋的相位,但隻要呂不韋還在,還是大秦的文信侯,這朝中根基一時半會可輕易動不了,說不定哪天,呂不韋就會卷土重來。就算是呂不韋複出無望,作為大王,為了製衡昌平君的權勢,也要給呂不韋一係留下些勢力。
自己作為呂不韋的門下,又是在大王身邊,一般來說,原本是絕對沒事的。文信侯罷相,自己離開侯府,旁人看著自己是在文信侯最倒黴的時候另攀高枝,有些忘恩負義,但李斯相信,文信侯一定明白自己的用意,他一定明白:隻要自己能待在大王身邊,就一定會為文信侯效力,說不定將來因自己的一句話,文信侯就再次拜相!
隻可恨鄭國之事,居然給昌平君創造了徹底清除文信侯班底的機會!有此一舉,文信侯隻怕再也無望迴朝了。
文信侯是迴不來了,可我絕對不能走,不能離開秦國。以當今大勢,我如離開秦國,隻怕此一生再無富貴騰達之路!文信侯已去,還有大王。以大王之明,以我李斯之才,我就不相信這大秦沒有我李斯用武之地!
就讓我的才學先用在挽救自己命運之上吧!
李斯想到此,當即取過筆墨書簡,開始撰寫給大王嬴政的《諫逐客書》
如論才學,不管是這書法還是文章,李斯還遠在呂不韋之上,不到一個時辰,整篇奏章已經寫完,李斯拿起來穿好的竹簡,就著如豆殘燈細細又讀了一遍,當真是天衣無縫,一字無可加,一字無可減。李斯甚是滿意,低聲自言自語道:“隻要這奏章送到大王麵前,我李斯騰達之路就在眼前矣。”
話剛剛說完,李斯突覺背心胸前俱是一痛,下意識低頭看時,一個劍尖從左胸穿出來寸餘。李斯剛要掙動,眼前一黑,已經暈了過去,迷迷糊糊就聽背後一人冷聲道:“可惜嬴政見不到你了!”
那人眼見細劍入體尺餘,又是從李斯左胸穿透,李斯想必是活不得了,那人拔出寶劍,在李斯身上擦了擦血跡,伸手從李斯手裏,拿過那卷竹簡,轉身跳出窗子,翻牆而去。
牆外兩人接著,幾個人小心翼翼迴到燕太子姬丹府邸,先去見了尉僚,迴明情況。尉僚聽那刺客說,居然是隱在李斯身後,隻待李斯把奏章寫完才動手刺殺,尉僚對這飛燕衛士不由高看一眼,這個飛燕衛士當真是膽大心細的很。
尉僚接過竹簡,很是讚揚了一番,吩咐三人趕緊迴去休息。待三人下去,尉僚挑亮燈火,就在燈光之下,細看李斯奏章: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餘於戎,東得百裏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裏,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製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麵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尉僚剛讀了幾句,已經拍幾稱讚道:“好一個李斯,真是筆力如刀!”尉僚站起身來,捧著李斯奏章繼續看去,一邊看,不由自主,大聲念了出來:“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錦繡之飾不進於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於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唿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製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借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讎,內自虛而外樹怨於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
尉僚一口氣讀完奏章,對李斯的才學筆力佩服的了不得,暗自慶幸,幸虧太子有先見之明否則這一奏章遞上去,定然能打動嬴政。改變逐客之策。
同時尉僚心中也隱隱然有些不樂,李斯這般大才,嘿嘿,就如此悄無聲息的沒了麽?可惜了呀!
尉僚歎息一聲,門外有人輕輕一笑,道:“尉卿也學會多愁善感了?”
隨著話音,姬丹推門走了進來。
尉僚搖搖頭,心道:這些衛士,定是因看到是太子,所以既不攔阻也不吭聲,讓太子直接到了門前。
姬丹看到尉僚手上,一卷書卷在手,笑道:“什麽書卷,居然讓尉卿有如此感慨?”
尉僚遞過李斯奏章,端過燈火為姬丹照著,姬丹草草看過,也是一聲歎息,道:“果然是千古名文,尉卿好好珍藏,切勿遺失!”
尉僚聽了這話,卻是一怔!太子的話太奇怪了吧?
李斯的《諫逐客書》乃千古名文,實在不忍棄之不用,本章即使去掉這個奏章,仍然足有2千8百多字,老醋不算用資料湊字數吧?嗬嗬
還是那句話,有票,有收藏,老醋勁頭就大大的!!各位隻要壓製住黑票的猖狂就可以啦
<hr/>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