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朱允炆穩操勝券!
大明悍匪:我認錢不認人 作者:春光不外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了一會,六部官員,通政使司,都察院的大臣都奉旨來到的謹身殿。
“臣等參見陛下,太子殿下。”
眾臣子齊齊作揖行禮。
眾人看見朱允炆站在太子朱標身後,大多數人都是麵露喜色,既然朱允炆能在旁聽政,就代表陛下對朱允炆很是看重。
距離皇太孫之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然陛下怎麽會讓他在旁聽政,學習處理國事。
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朱允炆的,太子朱標之後,就是朱允炆了。
“事情你們應該都知道了。”
朱元璋拿著冊子,在眾人麵前晃了晃,接著道:“咱叫你們過來,就是要商議解決的方案。”
“溫州知府上奏,永寧江決堤,大水衝入永嘉縣,良田房屋盡毀,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無米可炊。”
朱元璋說著,看向練子寧和秦奎,道:“你們兩個是工部侍郎,你們說,該怎麽辦?”
“臣以為,應該馬上派人救災,趕修河堤。”
練子寧搶先一步走出來,拱手作揖道。
“怎麽救災,怎麽修河堤?”
朱元璋反問。
“馬上讓通政使司遞急件去溫州府,讓知府統計永嘉縣受災人數和受災程度,好讓朝廷應對自如。”
練子寧立刻迴道。
朱元璋聽完這話,沒有再說話,而是把目光看向秦奎。
“陛下,臣以為受災之地,重要的是百姓們因災而受饑餓之苦,當務之急,應當讓戶部撥款撥糧,發往災區,再派人搶修何工。”
秦奎向前一步說道。
“戶部。”
朱元璋看向戶部侍郎楊靖。
“啟稟陛下,臣清查戶部錢糧,僅僅存一百萬兩銀子,三百萬石糧食,其餘錢糧,已經轉為軍糧,為大軍作戰而用。”
楊靖趕緊站出來交代清楚戶部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朱元璋聽到這些話,眉頭微微一皺,站起身來,來迴踱步,良久才轉頭看向太子朱標,問道:“太子,你怎麽看?”
朱標看著練子寧和秦奎,問道:“去年是你們工部派人去修的河堤,為什麽才一年的時間,這永寧江就決堤了?”
“太子殿下。”
練子寧立刻站出來,解釋道:“曆朝曆代,天災最多的,除了旱災,就是水災了,再加上浙江十天前,就已經雨水變多,而永嘉縣那邊更是晝夜暴雨三天三夜,就算是再堅固的河堤,也難免受到如此衝擊而不裂。”
“我大明水災最多之地區,就是江浙沿海,再加上那邊常年都有倭寇侵擾……”
“好了。”
朱標打斷對方,看向秦奎,說道:“這溫州府的永寧江,從洪武八年開始,到現在,每年都會決堤一次,又每年都會很快修好。”
“到底是應該說,你們工部有能力,還是沒能力。”
秦奎和練子寧聽到這話,臉色一變,立刻跪下請罪,道:“臣治理無方,請陛下責罰。”
朱標轉頭看向楊靖,道:“每年戶部都要撥款撥糧賑災,你有沒有想過,是溫州那邊的各級官員,為了從國庫拿銀子,所以每年都要決堤?”
“這……”
這話一出,楊靖立刻跪地上,臉上開始冒汗。
其他人聽到這話,也都是臉色怪異起來,因為這種事情,以前確實發生過,而且在元廷,那幾乎是年年都必備的節目。
見楊靖半天憋不出話來,朱標就看向詹徽和淩漢,道:“你們一個左都禦史,右都禦史怎麽說?”
“詹徽,你兼任吏部侍郎又怎麽說?”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問話,臉色已經陰沉起來,特別是問戶部侍郎楊靖的那句話。
“陛下,太子殿下,臣有話說。”
詹徽走出來,道:“臣已經得知,溫州知府黃性的急件已經到了通政使司,是不是誇大災情,一看便知。”
朱元璋和朱標的目光同時,看向練子寧,在場諸多官員的目光也都同時看向練子寧。
“陛下,溫州知府的急遞。”
通政使蔡瑄從懷中拿出急件,雙手遞上,王景弘接過送了上去。
朱元璋翻開一看了一會,就指著練子寧,怒罵道:“還在那裏遞什麽急件去溫州,調查統計什麽災情!”
“不知所謂,說的話也是牛頭不對馬嘴!”
“啟稟陛下,這是另一封急遞,是浙江按察司送來的。”
左通政茹瑺拿出一本冊子,道:“他在跟倭寇周旋之時,得知永寧江是這些賊人,為了製造混亂,前幾年的決堤,是倭寇故意為之。”
練子寧跪地上,臉上的汗珠一滴滴的落下,低著頭,不敢說話。
但心裏卻是在暗罵詹徽和通政使司的那兩個王八蛋。
這三個畜生,溫州知府和按察司的急遞已經過來了,也不提前知會一聲,通通氣,害得他剛才講的話,形同放屁一樣,甚至還顯得他不盡責。
根本就是他們三個人一夥的,來坑人的。
“陛下,太子殿下。”
楊靖立刻出來,道:“臣建議,立刻運糧到災區,以解燃眉之急,另再派禦史暗訪,調查決堤一事……”
“工部立刻派人搶修河堤……”
“至於倭寇的事情……我兵部的建議是將台灣上的防務巡檢司,和居民一起遷迴福建漳,泉二州,再將澎湖巡檢司撤迴來,同時加強海防……”
……
一個時辰之後。
朱元璋歎息一聲,看著朱標道:“你下去跟他們擬一個完整的章程出來。”
雖然商議的解決辦法跟往年都大同小異,但是也隻能如此,等朱標離去之後,他看向朱允炆。
笑了笑,問道:“第一次聽政,感覺如何?”
“迴皇爺爺的話,孫兒深感震撼。”
朱允炆說著,又道:“讓孫兒切身感受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他深吸一口氣,又由衷感慨道:“讀書讀的再好,也不過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對各種事情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想要處理得當,還需要不斷的累積經驗才能得心應手。”
“這一次聽政,孫兒收獲很多。”
朱允炆說完,一臉虛心的態度,讓朱元璋很是欣慰,便道:“你能如此,不驕不躁,咱很滿意。”
“那你說說看,你對水災的時候,有什麽看法?”
朱元璋拿起受災程度統計的冊子,道:“戶部撥一半糧食過去,也不足以救濟所有災民,而且,還是限於永嘉縣一個縣的百姓,如果大水把附近其他縣也給衝了,那就算是把戶部的儲備糧全拿出去都不夠。”
朱允炆接過朱元璋遞來的冊子,看了一會,就道:“所以工部和戶部的人,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永嘉縣,加緊修築河堤,防止大水泛濫。”
“基本上,剛才各位大臣的建議已經是最優解的了,至於糧食方麵,戶部另一半的儲備糧先不動,先讓監察禦史暗訪決堤原因的同時,再統計一下受災範圍和人數,是否和溫州知府上報的一樣,在看救濟糧是否足夠。”
“如果不夠,孫兒以為,可以動用一部分軍糧,國以民為本,賑濟災民,防止百姓死於天災才是首要。”
“孫兒愚見,請皇爺爺批評。”
朱允炆說完,就默默的站在一旁,眼角餘光小心翼翼的注意著朱元璋的表情。
朱元璋拿起三本冊子,在手中摩擦,臉上露出沉思之色,最後,麵露一絲淡笑,看著朱允炆,道:“你很聰明,就這樣,你迴去吧。”
朱允炆行禮告退之後,朱元璋慢慢的收起了笑容。
如今大明是兩麵用兵,西南土司叛亂再用兵,北元那邊也再集結兵力,但是他認同朱允炆其中的一個意見,就是必要時,動用軍糧。
“出宮。”
朱元璋站起身來,拿著那三本冊子,離開了謹身殿。
他很想跟雄英聊聊。
所有人,在他麵前都是謹小慎微的,隻有妹子,朱標,雄英不會。
但是老大那個糟心玩意,大多時候隻會氣他,隻有雄英才會讓他感覺到輕鬆。
朱允炆從石牆後麵走出來,看著朱元璋遠去的背影。
他嘴角翹起,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喃喃自語:“我朱允炆穩操勝券。”
“臣等參見陛下,太子殿下。”
眾臣子齊齊作揖行禮。
眾人看見朱允炆站在太子朱標身後,大多數人都是麵露喜色,既然朱允炆能在旁聽政,就代表陛下對朱允炆很是看重。
距離皇太孫之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不然陛下怎麽會讓他在旁聽政,學習處理國事。
他們大部分人都是支持朱允炆的,太子朱標之後,就是朱允炆了。
“事情你們應該都知道了。”
朱元璋拿著冊子,在眾人麵前晃了晃,接著道:“咱叫你們過來,就是要商議解決的方案。”
“溫州知府上奏,永寧江決堤,大水衝入永嘉縣,良田房屋盡毀,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無米可炊。”
朱元璋說著,看向練子寧和秦奎,道:“你們兩個是工部侍郎,你們說,該怎麽辦?”
“臣以為,應該馬上派人救災,趕修河堤。”
練子寧搶先一步走出來,拱手作揖道。
“怎麽救災,怎麽修河堤?”
朱元璋反問。
“馬上讓通政使司遞急件去溫州府,讓知府統計永嘉縣受災人數和受災程度,好讓朝廷應對自如。”
練子寧立刻迴道。
朱元璋聽完這話,沒有再說話,而是把目光看向秦奎。
“陛下,臣以為受災之地,重要的是百姓們因災而受饑餓之苦,當務之急,應當讓戶部撥款撥糧,發往災區,再派人搶修何工。”
秦奎向前一步說道。
“戶部。”
朱元璋看向戶部侍郎楊靖。
“啟稟陛下,臣清查戶部錢糧,僅僅存一百萬兩銀子,三百萬石糧食,其餘錢糧,已經轉為軍糧,為大軍作戰而用。”
楊靖趕緊站出來交代清楚戶部現在是個什麽情況。
朱元璋聽到這些話,眉頭微微一皺,站起身來,來迴踱步,良久才轉頭看向太子朱標,問道:“太子,你怎麽看?”
朱標看著練子寧和秦奎,問道:“去年是你們工部派人去修的河堤,為什麽才一年的時間,這永寧江就決堤了?”
“太子殿下。”
練子寧立刻站出來,解釋道:“曆朝曆代,天災最多的,除了旱災,就是水災了,再加上浙江十天前,就已經雨水變多,而永嘉縣那邊更是晝夜暴雨三天三夜,就算是再堅固的河堤,也難免受到如此衝擊而不裂。”
“我大明水災最多之地區,就是江浙沿海,再加上那邊常年都有倭寇侵擾……”
“好了。”
朱標打斷對方,看向秦奎,說道:“這溫州府的永寧江,從洪武八年開始,到現在,每年都會決堤一次,又每年都會很快修好。”
“到底是應該說,你們工部有能力,還是沒能力。”
秦奎和練子寧聽到這話,臉色一變,立刻跪下請罪,道:“臣治理無方,請陛下責罰。”
朱標轉頭看向楊靖,道:“每年戶部都要撥款撥糧賑災,你有沒有想過,是溫州那邊的各級官員,為了從國庫拿銀子,所以每年都要決堤?”
“這……”
這話一出,楊靖立刻跪地上,臉上開始冒汗。
其他人聽到這話,也都是臉色怪異起來,因為這種事情,以前確實發生過,而且在元廷,那幾乎是年年都必備的節目。
見楊靖半天憋不出話來,朱標就看向詹徽和淩漢,道:“你們一個左都禦史,右都禦史怎麽說?”
“詹徽,你兼任吏部侍郎又怎麽說?”
朱元璋聽到朱標的問話,臉色已經陰沉起來,特別是問戶部侍郎楊靖的那句話。
“陛下,太子殿下,臣有話說。”
詹徽走出來,道:“臣已經得知,溫州知府黃性的急件已經到了通政使司,是不是誇大災情,一看便知。”
朱元璋和朱標的目光同時,看向練子寧,在場諸多官員的目光也都同時看向練子寧。
“陛下,溫州知府的急遞。”
通政使蔡瑄從懷中拿出急件,雙手遞上,王景弘接過送了上去。
朱元璋翻開一看了一會,就指著練子寧,怒罵道:“還在那裏遞什麽急件去溫州,調查統計什麽災情!”
“不知所謂,說的話也是牛頭不對馬嘴!”
“啟稟陛下,這是另一封急遞,是浙江按察司送來的。”
左通政茹瑺拿出一本冊子,道:“他在跟倭寇周旋之時,得知永寧江是這些賊人,為了製造混亂,前幾年的決堤,是倭寇故意為之。”
練子寧跪地上,臉上的汗珠一滴滴的落下,低著頭,不敢說話。
但心裏卻是在暗罵詹徽和通政使司的那兩個王八蛋。
這三個畜生,溫州知府和按察司的急遞已經過來了,也不提前知會一聲,通通氣,害得他剛才講的話,形同放屁一樣,甚至還顯得他不盡責。
根本就是他們三個人一夥的,來坑人的。
“陛下,太子殿下。”
楊靖立刻出來,道:“臣建議,立刻運糧到災區,以解燃眉之急,另再派禦史暗訪,調查決堤一事……”
“工部立刻派人搶修河堤……”
“至於倭寇的事情……我兵部的建議是將台灣上的防務巡檢司,和居民一起遷迴福建漳,泉二州,再將澎湖巡檢司撤迴來,同時加強海防……”
……
一個時辰之後。
朱元璋歎息一聲,看著朱標道:“你下去跟他們擬一個完整的章程出來。”
雖然商議的解決辦法跟往年都大同小異,但是也隻能如此,等朱標離去之後,他看向朱允炆。
笑了笑,問道:“第一次聽政,感覺如何?”
“迴皇爺爺的話,孫兒深感震撼。”
朱允炆說著,又道:“讓孫兒切身感受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他深吸一口氣,又由衷感慨道:“讀書讀的再好,也不過是有了一定的基礎,可以對各種事情有一個基本的認知,想要處理得當,還需要不斷的累積經驗才能得心應手。”
“這一次聽政,孫兒收獲很多。”
朱允炆說完,一臉虛心的態度,讓朱元璋很是欣慰,便道:“你能如此,不驕不躁,咱很滿意。”
“那你說說看,你對水災的時候,有什麽看法?”
朱元璋拿起受災程度統計的冊子,道:“戶部撥一半糧食過去,也不足以救濟所有災民,而且,還是限於永嘉縣一個縣的百姓,如果大水把附近其他縣也給衝了,那就算是把戶部的儲備糧全拿出去都不夠。”
朱允炆接過朱元璋遞來的冊子,看了一會,就道:“所以工部和戶部的人,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永嘉縣,加緊修築河堤,防止大水泛濫。”
“基本上,剛才各位大臣的建議已經是最優解的了,至於糧食方麵,戶部另一半的儲備糧先不動,先讓監察禦史暗訪決堤原因的同時,再統計一下受災範圍和人數,是否和溫州知府上報的一樣,在看救濟糧是否足夠。”
“如果不夠,孫兒以為,可以動用一部分軍糧,國以民為本,賑濟災民,防止百姓死於天災才是首要。”
“孫兒愚見,請皇爺爺批評。”
朱允炆說完,就默默的站在一旁,眼角餘光小心翼翼的注意著朱元璋的表情。
朱元璋拿起三本冊子,在手中摩擦,臉上露出沉思之色,最後,麵露一絲淡笑,看著朱允炆,道:“你很聰明,就這樣,你迴去吧。”
朱允炆行禮告退之後,朱元璋慢慢的收起了笑容。
如今大明是兩麵用兵,西南土司叛亂再用兵,北元那邊也再集結兵力,但是他認同朱允炆其中的一個意見,就是必要時,動用軍糧。
“出宮。”
朱元璋站起身來,拿著那三本冊子,離開了謹身殿。
他很想跟雄英聊聊。
所有人,在他麵前都是謹小慎微的,隻有妹子,朱標,雄英不會。
但是老大那個糟心玩意,大多時候隻會氣他,隻有雄英才會讓他感覺到輕鬆。
朱允炆從石牆後麵走出來,看著朱元璋遠去的背影。
他嘴角翹起,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喃喃自語:“我朱允炆穩操勝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