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餘思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放下了報紙:“高市長,你說找我有兩件事, 還有一件呢?”


    提起另一件事, 高市長臉上的喜色消了下去,突兀地問道:“餘廠長,你對知青迴城是什麽看法?”


    餘思雅覺得有些奇怪, 是上麵政策要出現什麽變化了嗎?她記得知青就是這兩年開始大規模迴城的。


    想了想, 餘思雅客觀地說:“農村地少人多,現在很多地方基本上都還是傳統農業, 手工勞作, 肩挑背磨, 全靠人力, 知青下鄉並不能發揮他們本身的優勢。甚至在有的地方會遭到社員的反感, 因為知青種地不如鄉下老農, 還要將本就不多的糧食分一部分給他們。知青們大多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可能在工業領域能更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


    高市長聽到這話深思了一會兒,歎氣道:“你所說的也有道理, 但各大單位用工基本上都已經飽和了, 他們迴來怎麽安置呢?”


    經過這麽多年的實踐, 作為領導又何嚐不知道知青下鄉說是建設農村, 在更廣大的天地大有作為, 實際上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但是目前城市吸納不了這麽多的年輕勞動力,如果有廠礦單位願意接納, 有工作崗位, 又如何不願意讓這些年輕人迴來呢?


    餘思雅沒接話, 這樣的大事,不是她一個年輕人能管得了的。


    沉悶了一會兒, 高市長直接向餘思雅道明了實情:“小餘同誌,28日這天,雲南知青請願團代表踏上鐵路鐵軌臥軌示威,導致數條鐵路大動脈中斷,目前還在持續中。”


    餘思雅驀地瞪大眼,震驚地看著高市長。


    她知道知青會迴鄉,但沒想到這中間還有這麽多事。


    “他們的訴求是什麽?”餘思雅艱難地張嘴問道。其實她清楚,知青們隻有一個目標,迴城迴家。


    高市長歎氣道:“返城。這場風波不知道會不會波及到我們省,但知青的問題遲早要解決,小餘同誌,我記得你們廠子裏就招了不少知青吧?”


    餘思雅點頭:“沒錯,我們廠子裏大概招了近百名知青,飼料廠的施立平同誌,還有羽絨服廠的丁廠長,都是知青出身。還有門市部的職工基本上都是知青,我們準備開第三食品門市部,目前招的也都是知青同誌。”


    高市長讚許地說:“很好,小餘同誌,我替知青同誌們謝謝你。”


    餘思雅趕緊說:“高市長哪裏的話,我們的廠子要發展離不開有知識的人才,是我們也需要知青,大家互惠共贏,都是應該的。”


    高市長笑了:“也就你這樣的小同誌有這樣的覺悟。小餘同誌,今天我找你來,除了告知你這件事,也是希望你們單位能夠繼續做大做強,像你所說的那樣,將蛋糕做大,這樣分配蛋糕的人就更多了,才能有更多的崗位容納年輕人們。”


    餘思雅受寵若驚:“高市長,咱們還隻是個小廠子,你可真是太高看我了。”


    省城上萬人的大廠都有好幾家,幾千人的大廠子更是不少,輪得到他們一個千多人的廠子嗎?


    哪知高市長卻搖了搖頭:“這些廠子職工大部分都超員了,潛力還不如你們單位。你們能擴張就擴張吧,要政策要地,市裏都能支持你們!”


    餘思雅明白了,高市長是看他們廠子接納了不少知青同誌,又幫省城和宜市兩個鐵路局創造了不少工作崗位,所以才叫她過來談這個事的。當然,高市長也沒將太大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隻不過是希望他們能做一點,總比不做強。


    餘思雅沒敢搭話,清河鴨這一年連續開了兩個分廠,已經是跨越式發展了,她不可能因為領導的一句話,就迴去盲目地擴張。作為一個企業的一把手,她首先要做的是保全自己的單位,對單位一千多名職工負責,先讓他們有飯吃,然後再考慮下一步的擴大規模。不然亂擴張,資金鏈斷裂,廠子沒法運轉,誰來給他們收拾這個爛攤子?這麽亂來,一個弄不好會把現在一千多人的飯碗也給砸了。


    但高市長的話她也不能不迴。


    餘思雅苦笑著說:“高市長,我們廠子今年連續開了兩個分廠,又捐獻了幾十萬的物資,資金非常緊張,目前首要的是迴籠資金,將兩個廠子的銷量打出去,隻有這樣,才能擴大生產。”


    高市長點頭:“我明白,小餘同誌為難你了,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吧。”


    話說到這份上,餘思雅也隻能答道:“好,謝謝高市長的支持,咱們清河鴨一定盡力。”


    說了一會兒話,高市長來了個電話,餘思雅便提出告辭。


    許秘書將她送出去,到了樓下,許秘書說:“高市長從昨晚就一直呆在辦公室,憂心這個事,待會兒還要去省裏開會。”


    餘思雅明白,雲南知青出了這個事,不光高市長睡不著,估計好多地方的領導人都睡不好,生怕這場風波會波及到自己的省市。要知道,全國可是有一千多萬知青,而這些知青的背後還牽扯著上千萬的家庭。


    但作為一個小人物,她能做的實在有限。餘思雅隻能說:“辛苦你們了,許秘書,我先迴去了,就不打擾你的工作了。”


    迴去之後,接下來幾天,餘思雅一直關注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每天的新聞都不放過。直到元月一號,她才從新聞裏聽說,這件事驚動了北京,北京方麵同意知青代表團進京反應情況。


    這件事才算暫時取得了進展,後續怎麽發展,餘思雅不得而知,隻能從報紙和電台裏探尋蛛絲馬跡。


    但經過這件事,她深刻地意識到,祖國在這時候是多麽的脆弱,說是內憂外患也不為過,對外,南邊猴子上躥下跳,多次侵犯我們邊境,北方還有強敵對峙,目前已有大批部隊官兵集結到北方。對內,經濟萎靡不振,人民生活困難,有諸多內部矛盾,知青返城就是其一。


    就如高市長今天的表態一樣,他不是不知道知青們該返城,隻是沒法安置他們。這麽多年輕人迴到城市,沒有工作,沒有房子,沒有收入來源,很容易出亂子。八十年代的嚴打就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發起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她能做什麽?


    餘思雅一直在思考這點,但個人的力量實在太微薄了,她能做的實在有限。


    就在她一直關注著知青們的情況時,沈建東的炒瓜子生意總算取得了進展,機器調整到他滿意的程度了。


    他找到餘思雅,興奮地說:“嫂子,馬上要過年了,冬天是賣炒瓜子的旺季,我再買兩台這樣的機器怎麽樣?”


    餘思雅沒有意見,要想做大,肯定要擴大規模。她本來就有這個意思,不然也不會特意租了個房子給沈建東。


    “可以,不過你想過怎麽賣瓜子嗎?我還是那句話,僅憑你跟熊子兩個人,一天是賣不了多少瓜子的。”餘思雅笑著說道。


    個人的力量有限,用在做生意上同樣如此,沈建東每天就是跑斷腿,說破嘴,又能賣多少瓜子嘛。


    沈建東若有所思,抬頭看著餘思雅問:“嫂子,你是不是有什麽新主意?”


    餘思雅點頭:“做瓜子,如果隻是隨便賣,那也是小打小鬧,要做就要做出品牌來,咱們首要的就是給瓜子定個名字,然後將分量也定下來,統一生產,統一分量,以免老陳那種缺斤少兩的情況發生,做到誠信經營。”


    沈建東越聽越來精神:“那,嫂子,咱們先給瓜子起個名字吧,你說起什麽名字好?用我的名字?不行,不行,建東瓜子太拗口了。哎,我實在想不出好名字,嫂子,你幫我取名吧?”


    餘思雅也不是很擅長取名,她想了想說:“要不就叫香香瓜子吧,簡單易記,又說明咱們的瓜子香。”


    沈建東撓了撓頭,聽起來不錯,也挺符合他們瓜子的特點,隻是:“嫂子,香香的名字也是這個呢!”


    餘思雅笑看著他:“你說全國叫香香的姑娘有多少個?沒個幾萬也有幾百吧。沒關係的,我想香香也不會介意的。”


    “那名字咱們就定下來了,接下來呢?”建東虛心地問道。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他已經認識到他跟他嫂子之間的差距。


    餘思雅提起筆,畫了起來:“現在要做的就是外包裝,我提議你做個簡單的外包裝,就做牛皮紙袋或者塑料袋,前麵畫兩顆黑色的裂開,露出裏麵飽滿瓜子仁的瓜子,上麵寫著咱們的品牌名字‘香香瓜子’,背後寫個說明書,瓜子的配方,生產日期,保質期,重量等等。我建議你做幾個規格,有大有小,比如兩百克一袋,五百克一袋,一百克就別做了,這袋子的成本都不小。”


    沈建東趕緊拿筆記下來,興奮地說:“我這就去找個廠子生產袋子。”


    “嗯,你多打聽一下,看看哪種袋子便宜就用哪種,最重要的一點是能防潮就行。”餘思雅叮囑道。


    沈建東的動作很快,三天後就找廠子做出了一批袋子。


    那天正好是周末,餘思雅和沈紅英、香香都不用上學,三個人將收音機拿過來,一邊聽廣播,一邊幫忙稱重,裝瓜子,糊住封口。


    這個工作是純粹的手工勞動,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幹了一會兒,餘思雅就覺得挺沒勁兒的,忍不住感歎:“要是有全套生產線,從炒瓜子到稱重裝瓜子一條龍就好了,得省多少時間啊!”


    “嫂子,還有這麽厲害的機器嗎?”沈建東好奇地問道,兩個女孩子也看了過來。


    餘思雅笑著說:“肯定有,就算現在沒有,我相信將來也會有,這樣生產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沈建東若有所思,忽地冒出一句:“那,嫂子,田主任能造出這樣的機器嗎?”


    餘思雅睨了他一眼:“田主任要能弄出這樣的機器,幹嘛還賣這個炒瓜子機給你?他直接賣生產線給你不更好嗎?”


    沈建東失望地垮下了肩膀。


    裝了一上午的瓜子,五個人弄出了幾千袋瓜子,沈建東下午就準備帶著這批瓜子去大展宏圖。


    餘思雅讓兩個女孩子迴去複習功課,她則打算跟沈建東他們倆一塊兒去看看情況。


    沈建東和熊子兩人各自帶了兩百袋瓜子,準備先去電影院那邊的廣場試試水。


    到了地方,兩人各自占據了廣場的一角,沈建東將瓜子鋪在墊了舊床單的地上,大聲吆喝起來:“賣瓜子了,賣好吃的香香瓜子,分量十足,好吃不貴,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經過一年的鍛煉,他的臉皮是徹底鍛煉出來了,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聲吆喝叫賣,那是一點都不帶怯的。


    但生意並不像沈建東想的那麽好,因為他的瓜子價格比較貴。當初收瓜子的成本比較高,加上還特意弄了袋子,又多了一筆成本,他一袋兩百克的瓜子賣兩毛錢。


    而別人一百克的瓜子卻隻賣七八分錢,同樣分量的瓜子差了兩三分,顧客會買誰的還用說嗎?


    沈建東陷入了惆悵中,都不好意思看背後的餘思雅了。


    餘思雅好笑地走過去,坐在他身邊說:“你知道你少了哪一環嗎?”


    沈建東搖頭!


    餘思雅指著比前陣子更熱鬧的廣場說:“你忘了調研市場,你隻覺得自己的產品好,比他們的瓜子更香,口味更多,就覺得一定能暢銷,卻沒想過,大家都習慣了買七八分錢一袋的瓜子,一聽你的兩毛,誰還願意買?換你是沒品嚐過這些新口味瓜子的顧客,你會買嗎?”


    初戰受挫,沈建東耷拉著肩膀。


    餘思雅把他推到一邊:“我來試試,你一邊看著。”


    對她來說,賣瓜子還不是小菜一碟的事。


    餘思雅坦然地坐在小攤前,拿起一袋五百克的奶油味瓜子拆開,脆生生地喊道:“賣瓜子,奶油味的瓜子,先嚐後買,免費試吃,不好吃不要錢……”


    不要錢的東西在哪個時代都是最吸引人的噱頭,別說這會兒荷包不寬裕的老百姓了,就是後世為了個不要錢的商品,年輕人們都能拉幾十幾百個人幫忙砍價,鑽進商家的套路中。


    大部分的人就沒法對“免費”兩個字說不,哪怕明知是陷阱,很多人仍舊抗拒不了,陷入其中。


    果不其然,她才吆喝了幾聲就有個拉著孩子過來的大媽將信將疑地看著餘思雅:“你這瓜子真的免費吃,不要錢?”


    餘思雅抓了一小把,塞給盯著瓜子差點流口水的小孩:“阿姨,是試吃不要錢,這把就是免費送給你們品嚐的。你們嚐嚐,看看好不好吃,不好吃不用買。”


    大媽接過瓜子咬開殼,嚐了嚐:“你們這瓜子的味道跟別家不大一樣啊,是什麽口味來著?”


    餘思雅笑著說:“這是奶油口味的,小朋友們最喜歡吃了。這裏還有鹹味瓜子,綠茶味的瓜子。”


    大媽低頭問小孩:“好吃嗎?”


    小孩猛點頭:“好吃,這個瓜子香。”


    大人很多自己舍不得吃,但沒法拒絕孩子的要求。大媽遂問餘思雅:“這瓜子怎麽賣的?”


    餘思雅拿起一袋兩百克的笑道:“阿姨,這袋瓜子兩毛錢。如果你要買大包裝的,一斤這種就四毛五,更實惠,家裏人多買這種劃算。”


    大媽臉色馬上就變了:“別人家的才賣七八分錢一包,你卻賣兩毛錢,太貴了,太貴了。”


    餘思雅笑容不變:“阿姨,你看他們的袋子多大,我的袋子多大,一分錢一分貨。而且我們這口味你也嚐了,全城獨一份,這味道這分量不值這個價嗎?”


    大媽還是嫌貴,絮絮叨叨,就一個意思,讓餘思雅便宜點。


    但餘思雅堅決不鬆口,她今天的目的並不是來搞零售業的,不能自個兒將規矩壞了。


    磨蹭了半天,大媽想買又不想買的,最後還是沒磨過小孩子渴望的目光,花兩毛錢買了一袋。


    她在攤子前扯了半天,吸引了不少在廣場上玩的人來看熱鬧。大家瞧這大媽磨了半天嘴皮子,沒把價格砍下來,最後還是買了瓜子,不由生出了一個好奇心:這瓜子真有那麽好吃嗎?


    餘思雅趁勢招唿大家:“老鄉們,嚐嚐咱們香香瓜子秘製的炒瓜子,味道絕對香。大家嚐嚐不要錢的,不喜歡也沒關係,就當大家交個朋友。”


    她挨個給圍在攤位前的人各抓了半把瓜子。


    嚐過之後,幾乎有一半的人都買了。


    等人走後,沈建東坐了過來,眼睛亮晶晶的看著餘思雅。


    趁著沒有新顧客,餘思雅悄聲給他講顧客的心理:“咱們的瓜子是新口味,價格貴,你得先讓人願意嚐試,了解你的產品,免費試吃試用就是個很好的噱頭。而且有些比較耿直的同誌有種心理,不願意占便宜,要是免費吃了你的東西,他們抹不過麵子,本來可買可不買的,很多都會傾向於買……”


    沈建東聽得津津有味,原來做生意還能有這麽多的門道。嫂子說得對,他要學習的東西很多。


    給沈建東示範了一次後,餘思雅就把位置讓給了他。畢竟嘛,這個做生意還是得他自己來,她隻能充當一個領路人的角色。


    沈建東腦子本來就靈活,嘴巴又甜,有了經驗,很快就打開了市場。


    來看電影的一般是年輕人搞對象,或者父母帶著孩子,這些人往往是消費的主力,而且年輕男同誌在女同誌麵前也往往不好意思表現得太小氣,兩毛錢也不算多。同樣,大部分父母都最舍得給孩子花錢,小孩吵著要買,很多父母都沒法拒絕。


    於是沒過多久,建東的攤子就火爆了起來。


    而且人還有個特性,喜歡湊熱鬧,越是排隊的攤子願意買的人越多,因為很多人都會覺得這個攤子上的東西肯定好吃,不然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買?就像到了飯點去吃飯一樣,兩家店,一家高朋滿座,一家冷冷清清,一個顧客都沒有,這種情況,很多人都寧願排隊去人多的那家。


    買的人越多,排隊的人越多,排隊的人多了起來,買的人也跟著增多,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沈建東一個人忙不過來,餘思雅幹脆將熊子也叫了過來幫忙。到了下午三點多,兩百袋瓜子就快賣完了,尤其是兩百克小袋裝的。


    餘思雅又讓熊子迴去拿了三百袋兩百克和一百袋五百克的瓜子過來,接著賣。


    不遠處的卷毛和老陳臉都青了。


    周日因為放假,往往是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頂得上平時好幾天的銷量。結果今天下午,生意全被沈建東那小子給搶走了。


    偏偏對方賣的瓜子還比他們貴了不少,真是邪了門了,這些人咋想的?錢多燒得慌嗎?


    坐了半天都沒啥生意,到了五點多,廣場上的路燈亮起,人們陸續迴家,大夥也開始收攤後,老陳和卷毛幾個幹脆直接跑到了沈建東的攤子前。


    沈建東戒備地盯著這幾個人:“你們想幹什麽?”


    老陳先看了餘思雅一眼,然後擺手笑道:“沒什麽,我就是想嚐嚐你們的新瓜子,聽說有三個口味是吧,給我來三袋吧。”


    沈建東不想做這個生意,餘思雅攔住了他,笑眯眯地說:“可以,不過兩百克一袋的瓜子都賣完了,隻有五百克一袋的瓜子,四毛五一袋,要嗎?”


    靠,什麽破瓜子賣這麽貴!老陳有點不情願,但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製勝嘛,他倒要看看這個消失了兩個多月的小子能炒出什麽瓜子來。


    “買。”老陳肉痛地掏了錢。


    餘思雅笑嗬嗬地接過,將瓜子遞給了他,又和和氣氣地問卷毛幾個:“你們也是來買咱們瓜子的嗎?”


    卷毛年輕人好麵子,覺得跑來買對手的瓜子有點丟人,可他太想知道為什麽那些人寧願多花幾分錢也要買沈建東的瓜子了。猶豫一下,他二話不說幹脆利落地掏了錢。


    餘思雅照舊接過,將瓜子遞給了他,還笑著說:“謝謝光臨,歡迎下次光臨!”


    誰tm還要光臨!卷毛臉都綠了,冷哼一聲,帶著人走了。


    沈建東在一旁笑得前俯後仰:“嫂子,你是準備氣死他們嗎?哈哈哈,你看他剛才的臉色。”


    餘思雅一本正經地說:“你想多了,我是真心實意的,做買賣,開門就是客,甭管以前有什麽恩怨,他上門來買東西,咱們沒有把錢拒之門外的道理。”


    沈建東不吱聲,他年輕氣盛,還受不了背叛。


    餘思雅也不管他,每個人的想法做事風格不同,沒道理要求建東跟她想得一樣。


    收拾好東西迴去一盤點,短短半天時間,他們賣出去了186塊錢,而且還是他們今天去得比較晚,要是從早上就出來擺攤,多弄點貨去,今天應該能有三四百的銷售額。


    沈建東樂壞了,他終於又開始賺錢了,而且在不降價的情況下打敗了卷毛和老陳。


    他們雖然多了袋子的成本,但他們的炒製速度快,一天都能炒幾千斤瓜子,平攤下來,成本與老陳他們差不了多少,但價格卻比他們貴了幾分錢。這也就意味著,他們的利潤更高。


    明天是周一,餘思雅要上課,不可能繼續跟著沈建東去賣瓜子,便叮囑他:“你不要跟老陳和卷毛他們起衝突,各賣各的,咱們憑本事說話。”


    沈建東暫時領先,如沐春風,心情好,非常好說話:“嫂子,你就放心吧,我才不跟他們爭呢,大家手底下見真章,我的瓜子肯定能打敗他們。”


    接下來幾天,沈建東的瓜子持續在市場上走俏,畢竟這個口味確實新鮮,而且是獨一份的。


    老陳和卷毛幾個買了瓜子迴去後,想比照著包裝袋上的配方搞出一樣的瓜子,但不知道是原材料不行還是配方不對,試驗了好幾天,浪費了十幾鍋瓜子,除了鹹味瓜子還勉強過得去以外,奶油味和綠茶味的瓜子都炒不出來,白白浪費了原料。


    可不跟風也不行,因為他們的生意越來越差了,很多人都奔著新鮮口味的瓜子去了。


    就在這時,餘思雅帶著沈建東主動找上了他們:“你們想不想賣我們的香香瓜子?”


    老陳和卷毛對視一眼,警惕地問餘思雅:“什麽意思?”


    餘思雅笑眯眯地說:“你們也看到了,咱們的瓜子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建東和熊子也賣不過來。所以如果你們想賣瓜子的話,咱們可以便宜點,批發給你們。”


    “多少錢?”猶豫了一下,兩人問道。


    餘思雅報了價格:“兩百克袋裝的瓜子一毛五給你們,五百克的瓜子,三毛五給你們。至於你們賣多少嘛,那由你們自己定。”


    反正她給他們留了利潤空間。


    卷毛和老陳都嫌這個太貴了,他們自己就是賣瓜子的,自然知道瓜子的成本有多少。這個價格,跟他們現在的零售價格差不多,卻算批發價給他們,沈建東豈不是躺著賺錢。


    雙方不答應,要求餘思雅再降點價。


    但餘思雅也不答應,談判了半天,都沒談攏,最後不歡而散。


    可沒過十分鍾,外麵又響起了敲門聲,熊子打開門就看到老陳站門口,樂嗬嗬地笑著。


    餘思雅了然:“熊子,請老陳叔進來。”


    既然要合作,餘思雅也不介意給老陳一點麵子,看他年紀大了他們一倍,喊聲叔也不過分。


    老陳進來,搓著手說:“那個,餘同誌,建東啊,我是很想跟你們合作的,這不是礙於……”


    餘思雅笑看著他不說話。


    老陳拉拉雜雜講了半天,給自己挽了尊,最後才說願意接受先前的價格,從沈建東這裏進貨。


    這個老奸巨猾的家夥,其實心裏早就同意了,知道卷毛他們跟沈建東有過節,故意跟著卷毛同進退,實則等卷毛一走,自己就先來投誠了。畢竟嘛,麵子能抵得上有飯吃嗎?


    餘思雅也當作沒先前那迴事,熱情地批了貨給老陳。


    等老陳走後,餘思雅將手裏的260塊遞給沈建東:“這樣掙錢快還是你風裏來雨裏去擺攤掙錢快?”


    沈建東樂顛顛地說:“這還用問啊,當然搞批發好,以後他們又都幫我賣瓜子了。”


    餘思雅笑著點頭:“估計過幾天卷毛就會過來找你,不要追究以前的事了,他們要買,就賣給他們,有錢不賺是傻子,爭過去的氣沒意思。想著他們現在都給你賣力,幫你掙錢,心裏是不是舒坦多了?”


    沈建東點頭,痛快,這太痛快了,比去擠他們的生意痛快多了。


    “你掌握最核心的技術,平時多看書,想想能不能再研發出其他口味的瓜子,能不能將瓜子炒得更好吃比出去賣瓜子強多了。卷毛他們的事就交給你了,有什麽事迴家跟我商量。”餘思雅已經將沈建東領上路了,剩下的她也不準備手把手教了。


    沈建東知道餘思雅最近在他身上花的時間不少,連忙說:“我知道了嫂子,你忙吧,剩下的我來就行。我也寫工作日誌,每周給你看一次,你看怎麽樣?”


    “好啊。”餘思雅一口答應了。這樣她也能比較清楚地了解沈建東的生意情況,同時也不用耗費太多的時間在這件事上。


    幫助沈建東的生意逐漸走上了正軌,餘思雅將精力更多地投放到了學習和工作中,一有時間她就看報聽廣播。


    雲南知青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這件事情比她想象的更複雜,更艱難,有時候史書上短短的幾十字,放到真切的曆史洪流中,要複雜得多,也要困難得多,遠不是一句話就能概括的。


    又到了周日,餘思雅隻剩下兩門課還沒考,等考完就放假了。


    她去了門市部查看最近的銷售情況,三個店鋪的生意都有所迴落,比之12月減少了不少,但也比平常的營業額高。食品門市部的銷售額維持在一天七八千左右,周末好的時候能過萬,羽絨服可能是因為單價較高的緣故,一天能賣出四五百件,銷售額能維持在一萬多到兩萬左右。


    目前來說,業績都比較好,也能源源不斷地為集團貢獻現金流,加上年底一些老客戶的訂單,還有過年坐火車的人多了,而且隨著清河鴨名氣的進一步擴張,兩個鐵路局的訂單也在上浮。


    這段時間,集團賬目上的數字非常可觀,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現金匯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就連飼料廠的訂單也跟著增加了不少,雖然創造的效益還沒法跟食品廠和羽絨服廠相比,但也差不多能做到自負盈虧了。估計到明年初,應該就能漸漸盈利了。


    手裏有了錢,餘思雅的心思又活絡了起來。


    她讓林紅旗將丁舜叫了過來,又把葉梅叫上樓,然後開門見山地說:“雲南知青的事情你們聽說了吧?”


    三人不約而同的點頭,臉上浮現出同情之色。他們雖然已經改變了命運,迴到了城裏,但還有無數的知青同誌住在鄉下破舊潮濕搖搖欲墜的茅屋裏,食不果腹,承受著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折磨。


    苦笑了一下,葉梅說:“最近我家裏收到了好多小學、中學同學的來信。可能是從家裏聽說了我在清河鴨做了個小幹部吧。”


    餘思雅看向丁舜和林紅旗:“你們呢?”


    丁舜這邊找他的人更多:“我也是,還有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也有找上門的,還有同學的父母直接找上了我家,懇請我幫忙。”跟他父母差不多年紀的老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他看了心裏就難受。


    林紅旗這邊的情況要好很多,可能是知道她手底下沒什麽名額分配。


    “難為你們了。”餘思雅清楚,他們心裏也不好受。


    她以前也不是很了解知青的情況,覺得紅雲公社的知青已經夠苦了,但最近看了不少報道才知道,有的地方更苦,就拿這次要求返城的知青代表們來說,他們所在農場的知青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喝“鮮魚湯”,這種所謂的鮮魚湯並沒有魚,而是用河裏長滿了青苔的鵝卵石煮湯喝,這就是他們的食物。


    很多知青因為居住、飲食條件太差,身體多多少少都出了問題。女知青的月經更是很多都不正常,身體情況堪憂。


    餘思雅幫不了所有人,但現在廠子裏有了寬裕的資金,又有了發展的契機,她想她多少能做一些。


    “丁舜同誌,羽絨服的銷量在下滑,隨著天氣轉暖,羽絨服的銷量將進入淡季。這個淡季跟其他產品的淡季不同,很可能未來大半年,羽絨服門市部一天都賣不出去一件羽絨服,連店裏售貨員的工資都賺不迴來,更別說廠子裏的兩百號人了,你有什麽想法?”餘思雅將難題拋給了丁舜。


    丁舜仔細衡量了一下他們現在所擁有的資源,想了想說:“餘總,咱們羽絨服廠的工人和機器不能這麽閑下來,這樣一閑就得閑大半年,太不劃算了。我有個想法,咱們能不能轉型做衣服?我們有現成的機器和師傅,也能將夏天利用起來。”


    這個規劃跟餘思雅的想法不謀而合。


    她也一直在想羽絨服廠的出路,總不能每年就賣一季,全年就指望著那一季吃飯吧。這樣風險太高不說,廠子裏長時間沒事情幹,工人也會變得懶散,容易出亂子。


    “沒錯,做衣服咱們有廠房有機器有工人,可以迅速將現有的生產資源利用起來。”餘思雅讚許地說,“不過衣服要做得好,暢銷,還得在款式和麵料上下功夫,同時盡可能地節約成本,增加咱們廠子的競爭力。”


    丁舜聽到餘思雅也支持他,高興極了:“餘總,我這就迴去寫策劃書,過兩天就給你看。”


    餘思雅含笑點頭:“不急,還有一個事比較要緊。既然要將羽絨服廠擴建成服裝廠,就勢必得加大生產,擴大規模,招聘新員工。公布出去,咱們再招三百個職工,麵向全省女知青,正好要過年了,等她們迴來探親就可以過來麵試,在過年期間將錄取名單確定下來。這個事情,由林紅旗去聯絡,最後由我親自麵試。”


    丁舜是知青,他出麵不合適,肯定會有很多人來找他開後門。餘思雅不想他為難,得罪人,同時也不希望廠子裏大半骨幹都是丁舜的親友,以後抱團,不好管理。


    所以綜合考慮,她親自出麵最合適,同時也能向高市長示好。三百個名額雖然不多,但他們廠子規模在這裏,她已經盡力了。


    丁舜也不傻,餘思雅現在已經開始放權給他們了,還來親自參與羽絨服廠的麵試,多半是為了他。他通知符合條件的親友來麵試,考不考得上,就不是他能決定的了。


    他連忙感激地說:“謝謝餘廠長,我替知青們謝謝你!”


    葉梅和林紅旗兩個女孩子更感性,知道餘思雅這是特意為他們知青考慮,眼裏閃著淚花說:“謝謝餘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七零年代女廠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紅葉似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紅葉似火並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