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急著秋收, 縣裏的速度非常快,當天就將這個政策傳達到了各公社, 並讓各公社算出能賣的玉米數量, 會計到縣裏來登記相應的數量,領定金。
因為定金是從清河鴨養殖場出,養殖場少不了要出麵。全縣多出來的玉米, 涉及資金金額比較大, 來的估計都是領導,餘思雅擔心楊會計一個人撐不住場子, 索性一道去了。
梅書記也很關心這個事, 怕出問題, 派了兩名信得過的同誌過來幫忙登記作證, 而且為了避免以後出現糾紛, 沒法對證, 所有登記數據都做了兩份,一份給清河鴨養殖場作為以後收糧的憑證,一份留在縣裏存檔。核對無誤後, 雙方都按了手印。
三方合作, 花了大半天的時間, 將六十多個公社要賣的玉米全部統計完全, 並將定金發放給了各公社。
真是花錢如流水, 僅此一項,餘思雅在省城貸的十幾萬都快花光了。
不過想到接下來一年都差不了多少糧食, 飼料廠會帶來豐厚的迴報, 餘思雅覺得花這點錢又不算什麽了。
忙完之後, 胡秘書親自過來找她。
“餘廠長,辛苦了, 你還沒吃午飯吧,梅書記剛才開個會拖到現在,正好也沒吃飯,讓食堂多做了一道菜,你也去吧。”
梅書記這會兒還想著她,餘思雅當然不能推辭,微笑道:“好,辛苦胡秘書跑這一趟。”
將登記冊交給楊會計保管後,餘思雅就起身去了食堂。
這個點大部分人都吃過飯了,食堂裏隻有兩張桌子還有人,梅書記單獨坐在一張桌旁,手裏拿著報紙在看。
餘思雅走近瞄了一眼,最近c省沒什麽大事,報紙上報道得最多的就是糧食豐收的新聞,畢竟嘛,糧食是國泰民安的根本,吃不飽飯,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聽到腳步聲,梅書記抬頭,露出一張瘦了一圈,皮膚也黑了一個維度的臉,笑著指了指對麵的凳子:“餘廠長來了,坐。小胡去讓師傅加菜了,餘廠長今天辛苦了,又讓你特意跑一趟。”
餘思雅依言坐下,笑著說:“梅書記客氣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最辛苦的是梅書記你。這段時間頻繁下鄉,梅書記都瘦了。”
梅書記將報紙折了起來,放在一邊,擺手說:“我不辛苦,最辛苦的是咱們的老鄉啊。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將將能夠填飽肚子,真是不種地,不知道農民的艱辛。”
這段時間經常往鄉下跑,梅書記也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和不易,麵朝黃土背朝天,大中午丟下碗就要下地,其中的辛苦,沒種過地人完全體會不到。
餘思雅含笑點頭:“是啊,不過現在越來越好了,我相信明年還會更好。”
梅書記隔空指著餘思雅:“你這小同誌就是會說話。”
餘思雅隻是笑。
梅書記也不在意,其實他也是這麽想的,因為今年的豐收讓他看到了農村的巨大潛力,如果年年都能達到這個水平,農民挨餓將會成為曆史。
“餘廠長,咱們縣的玉米產量目前已經統計出來了,比之去年增長了135%,翻了一倍還多,這可真是出乎咱們當初的預料,我當時還想著能增加個百分之三五十就已經是個意外了,誰知道結果這麽好。對了,你看最近的報紙了嗎?”
餘思雅搖頭:“最近忙糊塗了,還沒來得及看。怎麽,最近報紙上有什麽新的消息嗎?”
梅書記將一旁的報紙遞給她:“你看看。”
餘思雅打開省報,從頭版開始看,一目十行地掃過,大致瀏覽了一下。頭版是省裏領導講話,要務必保障秋收,號召大家盡快搶收,完成今年的任務,接著是一些地市級舉行搶收的誓師大會之類的,還有個別地方說今年的產量增加了多少。
幾乎一半的版麵都在講秋收,就連第二屆大學生即將入學這個消息也隻得了個小豆腐塊的版麵。
“省裏領導很重視秋收啊。”餘思雅看完後說道。黨媒是政府的喉舌,很多時候代表著政府的態度,這樣大篇幅的報道秋收,可見省裏對秋收的重視。沒辦法,這差不多一個月的收獲,關係著幾千萬人接下來一年的口糧,怨不得大家如此重視。
梅書記低頭喝了一口水,笑著說:“是啊,我看過最近這幾天的報紙,也聽了廣播電視新聞,很多地方的秋收成績,跟咱們縣比起來,差距不小,但都已經很振奮人心了。餘廠長,你覺得咱們這個成績能上報嗎?”
餘思雅到這會兒才算是明白了梅書記的意圖。
她笑著說:“當然能,咱們這項改革創新的舉措,可是大大促進了農村生產力,如果能在全省推廣開來,明年的糧食產量豈不是能翻倍。這樣大家都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餘思雅是真這麽想。小崗村要明年才開始偷偷摸摸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到明年秋天才能看到成效,正式在全國推廣是在82年以後去了,晚一年就得少收多少糧食,農民又要多餓肚子一年。
他們省先這麽搞集體小隊獎勵製,不冒進,又能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等小崗村徹底解放農村勞動力,糧食產量跨越式增長,讓上麵的領導看到改變農村生產關係的好處,中央肯定包產到戶這一大膽舉措,下發文件,他們就能順利地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轉變。中間這幾年過度,能多收糧食,也能讓大家逐漸意識到更公平的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總歸不是壞事。
梅書記很滿意餘思雅這個答案:“跟餘廠長你說話就是痛快。你這話讓我吃了顆定心丸啊。”
餘思雅笑著說:“梅書記,我跟省報、省台的記者同誌們倒是認識,可以請他們過來。不過我建議,咱們縣的成績還是先報到市裏麵,不然市領導先從報紙上知道咱們的成績,多不合適。”
領導也會覺得沒麵子啊,尤其是省裏問起,市裏一問三不知,像什麽話,這不是給市領導沒麵子嗎?
梅書記作為老幹部顯然也明白其中的彎彎道道:“這是自然,就是水稻還沒收割完成,沒法統計數量。咱們縣的水稻收得相對比較晚一點,等收完了,統計出數據,得一個月後去了,這個事再提好像也不是很合適了。”
哪裏不合適?隻是到時候臨近國慶,舉國歡慶,各種媒體都會爭相報道國慶的事,秋收就沒這麽高的熱度罷了。梅書記雖然不會用後世的詞來精準地表達這個意思,但他已經有了這個意識,知道現在該蹭熱度,所以說啊,不要小瞧領導的智慧。
“確實,要不咱們就先把玉米報上去吧。迴頭我跟省報省電視台的記者溝通,讓他們來采訪的時候,順便也提提稻穀增產的事。咱們到時候可以找一個先收獲的大隊,統計出他們大隊去年今年的稻穀產量,做個對比,也能反應一定的情況嘛。”餘思雅笑著道。
梅書記激動得一拍手:“我就知道,餘廠長你肯定有辦法。這個方法可行,咱們就這麽定下來了。”
餘思雅含笑道:“好,過兩天我去省城就跟路主編他們溝通,有了消息我再聯係胡秘書。”
梅書記讚許地看著餘思雅,這小姑娘有能力,而且執行力強,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了,她一門心思撲在養殖場上,不然倒是可以調來做他的幫手。
吃過飯,餘思雅就跟楊會計迴養殖場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八月已經接近尾聲,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實習的同學們也該要離開了。
送走這批人之前,餘思雅決定給他們舉辦一個歡送會。
這些人可都是天之驕子,以後各行各業精英,搞好關係,對養殖場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多的都做了,也不差一頓飯,臨走的時候煽煽情,讓這些人對養殖場有個更好的印象,以後想起這段實習的經曆,滿滿都是迴憶。
現在物質貧乏,大夏天遠道而來實習的同學一般都是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一年都吃不了幾次肉。餘思雅也不搞其他花裏胡哨的,幹脆來點實惠的,讓人去肉聯廠購買了兩頭大肥豬、殺了,一頓全做了。
養殖場職工加上實習生,總共有七百多個人。兩頭大肥豬有四百多斤,去掉下水、豬血等,光是肉都有三百多斤,平均下來每個人能分到差不多半斤肉,很多人過年都吃不了這麽好。
這一天,廠子裏熱鬧得跟過年似的,不少有家有口的職工舍不得吃獨食,打了飯菜,端迴家,跟家裏人分享了。剩下實習生和知青還有一部分本地沒家累的職工,都擠在食堂,大口吃肉,大聲唱歌,還有不少年輕人上去表演節目,唱歌、朗讀詩歌、表演口風琴,熱熱鬧鬧的,特別喜慶。說道動情處,還有人上台即興演講。
剛來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辛苦,被工人師傅們說笨的時候很委屈,但兩個月下來,每個人都在工作中得到了成長和鍛煉。現在想起來都是滿滿的不舍,就跟軍訓一樣,訓練的時候哭爹喊娘,天天嚷著累死了,等軍訓要結束了,再迴憶起來,這點苦算得了什麽?大家更多的是不舍和留戀。
歡送會在眾年輕人的戀戀不舍中結束,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分別坐上了兩輛貨車,趕在中午前迴省城了。
送走了實習生,紅雲公社又迎來了一對新的客人,賀中華教授和他的妻子林淑。
潘永康將實習生們送到省城後,順路將賀教授兩口子接了迴來。
為了避開中午下午的高溫,潘永康特意留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才帶著他們出發,到了紅雲公社,時間才上午十點多。
餘思雅親自去公社接了賀教授兩口子。
他們的行李不多,就兩個箱子,一個箱子是兩口子的衣服,還有一個箱子全是賀教授當年藏起來的手稿和書籍。這些可是不可多得的財富,現在國內想買都不一定能買到,也難怪賀教授將它們當寶貝一樣藏起來。
“賀教授,林阿姨,你們辛苦了,請跟我來。”餘思雅微笑著說道。
林淑還是有些怕生,尤其是到了陌生的環境,更是不安,躲在賀教授身後,雙手緊緊攥著賀教授的衣服,兩隻單純漆黑的眼睛,怯怯地看著餘思雅。
怕嚇到她,餘思雅沒多看她,甚至跟他們兩人保持了一段距離。
賀教授點點頭,拉著妻子的手跟著餘思雅穿過剛剛建成的飼料廠廠房,往後麵的小院走去。
這棟獨棟小院是七月的時候餘思雅探親之前就讓王書記幫忙建造的。已經建好了二十多天,最近又是高溫,太陽天天火辣辣地照射著房子,蒸發很快,房子裏的牆壁水泥都幹了,看起來幹爽清淨。
前陣子,餘思雅又讓馬冬雲找了木匠做了相應的家具,現在都已經安放好了,隻要拎包入住就行。整座房子坐北朝南,三間磚瓦房,一間是客廳接待客人的地方,一間是書房,一間是臥室。一側還建了兩間瓦房,分別是廚房和廁所浴室。
院子外還用竹子紮了一圈籬笆,將房子圍了起來,院子的周邊移植了一些本地容易成活的花花草草。這會兒,籬笆上爬著星星點點的紫色牽牛花,被太陽曬得閉上了喇叭,沒精打采地耷拉在葉子上,籬笆旁開著一圈熱情似火的串串紅,還有花瓣掉了一地的指甲花,讓小院看起來漂亮又精致,若不是幾百米遠外就是幾棟樓房,這地方看起來頗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賀教授看著這個溫馨一應俱全的院子,知道餘思雅是上了心的,緊繃的唇線稍微緩和,啞聲道:“謝謝餘廠長,這安排我們很喜歡。”
他看著妻子盯著盛開的花瓣那雀躍的眼神,心也跟著放鬆,也許在這個全新的地方,妻子會忘記從前的傷痛,慢慢走出來。
餘思雅含笑道:“賀教授你們喜歡就好。明天我就要去省城上學了,以後有什麽需要,你盡管找馬冬雲同誌,她是我們的辦公室主任,以後負責你們的生活安排。”
馬冬雲連忙笑著衝賀教授和林淑打了個招唿。
賀教授點頭,抿了抿唇,有些不自然地問道:“那我什麽時候開始工作?”
餘思雅指了指離小院最近的那棟建築:“這就是以後我們的飼料研發中心,現在還隻有賀教授你一個人。如果你有什麽合適的人選推薦,可以聯係對方,我們飼料廠非常歡迎有誌之士的加入。”
現在國內飼料業還是一片空白,餘思雅也不知道去哪裏挑人。她有兩個方案,一個是賀教授找以前的老夥計過來幫忙,還有一個就是賀教授帶徒弟,飼料廠自己培養自己的研發人員。當然,這兩者並不衝突,可以同時進行,因為現在廠子裏最缺的就是人才。
賀教授以前就是搞這個的,對現在這個情況並不意外,他點點頭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餘思雅也沒追問,笑著說:“需要什麽器具、材料,你盡管跟馬冬雲同誌提,她會幫你準備好。另外,我們會派六個高中生過來,你可以從中挑幾名做你的助手。”
雖然是草台班子,但也不可能什麽都指望賀教授一個人幹,打下手的總得有兩個吧。為了避免賀教授反感,餘思雅也沒指定人數,留多留少留誰都由賀教授自己做決定,畢竟說是助手,其實相當於賀教授的半個徒弟,總得他投緣滿意才行。
這條件不算過分,賀教授沒反對。
餘思雅看得出來,他們兩口子對外人還是很戒備,說完了正事,沒有多留,帶著馬冬雲走了。
出了飼料廠,餘思雅吩咐馬冬雲:“選六個高中生,不拘知青還是本地人,就一個要求,文化知識要比較紮實的那種,做事踏實勤快。”
其實這都有些委屈賀教授了,但沒辦法,能考上大學的誰不去上大學,放棄前程來做個落魄教授的助手。如今隻能矮個子裏拔高的了,希望這些人能好好把握住機會,提高自己。
馬冬雲點頭應是。
餘思雅又不放心地叮囑了幾句:“在飼料廠正式開工之前,還沒有食堂,辛苦你每天給賀教授老兩口送一日三餐,讓食堂做清淡點。我答應了他們包食宿的。”
賀教授一看以前就是醉心學術的人,估計不擅廚藝,林淑如今這狀態,也不適合做飯。
馬冬雲看出餘思雅對這個老教授的重視,連忙鄭重地表示:“餘廠長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賀教授夫妻的。”
“嗯,你辦事細心,我很放心。有什麽事搞不定的,打電話給我。”餘思雅最後叮囑道。
說完了賀教授的事,餘思雅又迴廠子裏交代了其他情況,並找施立平單獨談話。
今年施立平又落榜了,連續兩次高考落榜,眼看著比他年紀小的同誌,有高考離開的,也有找關係迴城的,就他還沒著落,施立平的狀態明顯有些差,眼窩深陷,眼睛沒有光澤,像隻身陷囹圄的困獸,比之三年前初見的時候狀態還差。
“餘廠長,你找我?”施立平局促地站在餘思雅麵前。
餘思雅指了指椅子:“坐,咱們談談。你跟葉梅是當初第一個找上門來要工作的知青,也為咱們養殖場拉來了不少訂單,是咱們廠子裏的老員工了。你對咱們清河鴨的發展有什麽想法?”
施立平張了張嘴,斟酌了一下說辭:“餘廠長能力出眾,清河鴨在你的帶領下,發展非常迅速,我想假以時日,一定能成為辰山縣最大的廠子。”
餘思雅含笑點頭,又說:“我聽說上次火車站門市部招售貨員,你也報名了,但沒有通過。你怨不怨我?”
施立平苦笑了一下:“餘廠長,我已經下鄉13年了,不是十幾年前的愣頭青了,我知道你們招的售貨員都是在省城有一定人脈,對養殖場發展有幫助的職工。我不符合這個要求,養殖場要發展,要擴張,要養活這麽幾百張嘴,這麽做沒錯,這樣才能將養殖場的利益最大化。是我自己沒辦法提供養殖場需要的價值,你不選我,我也沒意見。”
餘思雅點頭:“你能這麽想我很高興。施立平同誌,你有沒有想過長期留在紅雲公社,建設紅雲公社,踐行你當初下鄉的初衷,將紅雲公社打造成一個富饒、美麗的小鎮?”
施立平下鄉那會兒,還沒有強製要求知識青年下鄉,他是聽從了號召,抱著建設廣大農村的夢想自願下鄉的。但等到了鄉下才發現不是那麽迴事,一切跟他想象的不一樣,想迴去卻不容易了。
他這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城市年輕人到了機械化水平極低,主要以手工勞動為主的農村,根本沒用武之地,隻能日複一日的蹉跎青春。
現在餘思雅忽然跟他提最初的夢想,他心裏真是五味雜陳,萬般滋味湧上心頭,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麽。
餘思雅也不要他現在就給答複,笑著說:“你好好想想我說的話,也可以寫信了解一下想辦法迴城的知青、老同學們的近況,仔細衡量之後再給我答複。如果你還想迴城,我也尊重你的想法,甚至可以給你透露點信息,照以後的發展來看,你們迴城是遲早的事,應該等不了多久了。”
施立平眉心一跳,震驚地看著餘思雅:“餘廠長,你……你為什麽要跟我說這個?”
餘思雅笑著說:“不管你是決定留下來,還是決定離開,我都希望這是你發自內心做出的選擇。”
是走是留都得他心甘情願才行,強扭的瓜不甜。但選擇了就不要後悔,不然她可不放心將飼料廠交給他。所以餘思雅才會開誠布公地跟他談談,讓他仔細衡量清楚再做決定。
施立平若有所思地走出了餘思雅的辦公室,腦子裏亂哄哄的,但他是個差不多快三十歲的青年了,不是不更事的毛頭小子,自然知道餘思雅找他談這些不會是無的放矢。
這很像是要重用他,否則一個普通的銷售員,餘廠長何必跟他談這麽多!那她準備將他放到什麽位置呢?
有很多個想法,在答案公布之前,施立平也不好找人求證。他想了半天,決定給以前交好迴城的知青和同學寫信,又給家裏人寫信,了解這一兩年迴城知青的近況。
既然餘廠長特意提了這個,總不會毫無意義,興許這能幫他找到答案,下定決心。
餘思雅找施立平談完這件事後就不管了,隻要施立平寫信去了解知青們迴城的狀況就會清楚,留在蓬勃發展的紅雲公社並不是什麽壞事。
最近一兩年才迴城的知青,大多是家裏有點關係,但關係又不是那麽給力的那種,所以會拖到現在才弄到工作崗位迴城。他們迴去後,絕大部分人從事的也是最普通的工作,很多都會像父輩那樣在流水線上當一輩子的工人,發展前途可以說是一眼能望到盡頭。
而且這已經算是好的了,很多明後年大規模返城的知青,連工作都沒有,那才更慘呢!有一部分人直接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成為被嚴打的對象。
城裏除了比他們紅雲公社更發達,生活更便捷以外,論前途這些去做了工人的知青未必比得上他們養殖場的職工。施立平但凡沒被迴城這個執念衝暈頭就該知道怎麽選才是對他最有利的。
這也算是對施立平的一種考驗,如果這關他都通不過,那飼料廠交給他管理也不合適了。
安排好廠子裏的事,次日餘思雅就迴城了。
一迴省城,她沒有先迴家,而是直接去報社找路明惠。
有一段時間沒見麵了,路明惠看到餘思雅挺意外的,笑著調侃:“怎麽,又要給我送新聞?”
餘思雅含笑點頭:“還真被你說中了。路主編,我這裏有一條新聞,保準你感興趣。”
“哦,說來聽聽。”路明惠把水杯推到她麵前,挑了挑眉。
餘思雅笑道:“我給你看一組數據。”
她從包裏掏出一個小本子,翻開,推到路明惠麵前。
路明惠看了一下,上麵謄抄的內容是“辰山縣1977年和1978年玉米產量數據表”,六十多個公社,去年今年的數據一目了然地羅列出來,最後一排弄了個總計。
路明惠掃了一圈就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你們這數據差別未免太大了,今年整整比去年高了一倍還多,真的假的啊?”路明惠懷疑地看著餘思雅。
不是她不相信餘思雅,而是他們報社已經報道了多地糧食豐收的情況,最大增幅也沒超過40%,而且那個市去年還遭受了洪災,產量特別低,所以今年看起來漲幅特別高,但要是跟十年內的平均值比較,這個增幅會低很多。
餘思雅笑看著我路明惠說:“這還能有假啊?這種事情,你下鄉轉一圈就知道了,我沒必要拿這種隨便就能戳穿的謊言騙你。而且這比往年多出來的糧食,都被我們養殖場收購了,雖然還沒裝進咱們的倉庫,但定金都付了。我整整付了十幾萬的定金,你算算得多少糧食,那個本子我沒帶,但縣裏麵有備份的數據,你可以去查。”
路明惠知道餘思雅並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見她說得這麽篤定,頓時信了幾分。
“你們縣裏怎麽弄的,今年糧食怎麽增產這麽多?”
餘思雅笑著將他們的策略講了出來:“……這樣一激勵,為了多掙點錢,農民都比以往積極多了,種莊稼也精細了許多,糧食的產量自然也就跟著上去了。不光是玉米,我們的水稻今年也明顯比去年產量高,具體高多少,現在還沒收完,數據沒統計出來,我也不好亂說,但肯定在50%以上。如果路主編有興趣,我可以跟縣裏通個氣,找個已經快收完水稻的大隊,你去對比一下去年和今年的產量,咱們就可以大膽做個預估了。”
路明惠沒有第一時間迴答餘思雅。她還在思考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和可行性。
餘思雅也不打擾她,端起杯子慢慢低喝水,等一杯水喝完,路明惠總算有了決斷。
“那我就信你,一會兒遞交申請,明天去你們縣采訪。”
餘思雅高興地說:“好,相信我,路主編,咱們縣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不過馬上開學了,我沒法陪你迴去,我一會兒打電話,讓縣裏安排人去汽車站接你。對了,你能聯係電台和電視台的同誌嗎?如果和他們也一起走訪,用視頻和聲音的形式能給人更直觀的印象。”
路明惠明白餘思雅的意思,他們都是黨媒,表現形式不一樣,也沒什麽競爭關係,如果電視、廣播能增加這個新聞的熱度,對省報來說也不是什麽壞事。
“一會兒我幫你問問,如果數據屬實,他們應該會很感興趣。”路明惠笑道。
餘思雅保證道:“這數據絕對沒問題,誤差非常小,畢竟我錢都付了,我騙誰也不能坑自己呀。”
這話把路明惠給逗笑了:“這倒是,餘廠長這麽精明的人,怎麽會坑自己呢。”
雙方就這麽說定了,出了報社後,餘思雅趕緊去二門市部給胡秘書打了個電話,讓他幫忙安排一下明天的接待工作。
胡秘書接到這個消息極為振奮,拍著胸口保證會讓省城的記者同誌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牽了線,也沒餘思雅什麽事了,她便趕迴家,將兩個女孩子的學校安排好,給她們報了名,送進新的學校,然後開始忙活自己的事。
第一個就是去學校報道,然後安排學生會接新的工作。新生入校,有老生帶著走流程,能省很多事,也方便新生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學校。
這會兒還是學生會第一次搞新生接待工作,沒什麽經驗可以借鑒,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出了許多主意,有的可行,有的在餘思雅看來簡直是多此一舉。
她也沒多管,等大家將意見遞上來後,劃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保留了必要可行的,然後又增加了幾條意見,交給徐佳佳他們去執行就完事了。
幾天後,新生陸續入學,新的一學年開始了,餘思雅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
就在這時,省報到辰山縣的采訪報道刊登上了頭條,電視、電台也相繼播報了這則新聞。
辰山縣今年糧食大豐收,產量翻倍還多的消息迅速在各單位傳開,辰山縣再次走入大家的視野,同時一個年輕的女幹部也再度進入了大家的視線——那就是辰山縣清河鴨養殖場的女廠長,餘思雅同誌。
梅書記在接受省報、電視台和電台采訪時,明確地表示,這個主意是餘思雅同誌提出來的。為了說服他,餘思雅同誌還親自帶著他一起下鄉種地,親身體驗如今農村的生產狀況,尋找解決的辦法。
這次體驗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也讓他深深地意識到,如果不提高生產效率,激勵社員,增產隻會是一句口號。
也因此,梅書記有了個“下鄉書記”的別稱。
他的這番話在全市甚至是全省範圍內都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有保守的人認為他這做法不對,有嚴重的資本主義傾向,但更多務實的幹部認為,沒什麽比讓農民填飽肚子更重要。
辰山縣並沒有改變生產關係,隻是增加了分配的方式,取之於民還之於民,最後得利的是上百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當官不為民,不如迴家種紅薯,這麽做有什麽錯呢?
這種激烈的討論在豐寧市和省城討論得最多,甚至還因此召開了好幾場會議,梅書記更是被領導叫過去談了好幾次話。
能引起這麽大的風波是梅書記都萬萬沒料到的,不過因為做出了實打實的成績,哪怕有爭議,有反對的聲音,但到底沒掀起什麽風浪,也沒對梅書記造成任何影響。但這段時間,他的壓力著實不小,人都跟著瘦了一大圈,但精神狀態更好了。
不過這些風風雨雨隻在政界發酵,沒有波及到校園,自然也就沒影響到沉浸在學習中的餘思雅。
本以為這個熱度會漸漸消退,但九月中旬,辰山縣水稻的產量統計結果出來,再次在各級政府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新一輪的熱烈討論,將這件事推向了更高/潮。
這天餘思雅下課後,剛下樓就看到許秘書騎著自行車站在那裏微笑看著她。
餘思雅立即走過去,笑道:“許秘書,你找我嗎?”
許秘書指了指車後座:“餘廠長上來吧,高市長要見你,派我過來接你,這都快中午了,別讓高市長等太久了。”
餘思雅趕緊坐了上去,詫異地問道:“你來很久了嗎?”
“也沒多久,就差不多一個小時吧。”許秘書笑道。
餘思雅沒話說了,一個小時還不算久?許秘書雖然是個秘書,但他可是高市長的秘書,這樣的人物等她這麽久,還沒丁點怨言,她得好好琢磨琢磨高市長找她是為了什麽。
等進了高市長的辦公室,接過高市長遞來的那份報紙,餘思雅心裏就有底了。因為報紙上黑色的大字標題明晃晃地寫著“辰山縣稻穀產量較之去年翻了兩倍”。
很好,梅書記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三天兩頭上省報頭版頭條,這下更是驚動了高市長。
急著秋收, 縣裏的速度非常快,當天就將這個政策傳達到了各公社, 並讓各公社算出能賣的玉米數量, 會計到縣裏來登記相應的數量,領定金。
因為定金是從清河鴨養殖場出,養殖場少不了要出麵。全縣多出來的玉米, 涉及資金金額比較大, 來的估計都是領導,餘思雅擔心楊會計一個人撐不住場子, 索性一道去了。
梅書記也很關心這個事, 怕出問題, 派了兩名信得過的同誌過來幫忙登記作證, 而且為了避免以後出現糾紛, 沒法對證, 所有登記數據都做了兩份,一份給清河鴨養殖場作為以後收糧的憑證,一份留在縣裏存檔。核對無誤後, 雙方都按了手印。
三方合作, 花了大半天的時間, 將六十多個公社要賣的玉米全部統計完全, 並將定金發放給了各公社。
真是花錢如流水, 僅此一項,餘思雅在省城貸的十幾萬都快花光了。
不過想到接下來一年都差不了多少糧食, 飼料廠會帶來豐厚的迴報, 餘思雅覺得花這點錢又不算什麽了。
忙完之後, 胡秘書親自過來找她。
“餘廠長,辛苦了, 你還沒吃午飯吧,梅書記剛才開個會拖到現在,正好也沒吃飯,讓食堂多做了一道菜,你也去吧。”
梅書記這會兒還想著她,餘思雅當然不能推辭,微笑道:“好,辛苦胡秘書跑這一趟。”
將登記冊交給楊會計保管後,餘思雅就起身去了食堂。
這個點大部分人都吃過飯了,食堂裏隻有兩張桌子還有人,梅書記單獨坐在一張桌旁,手裏拿著報紙在看。
餘思雅走近瞄了一眼,最近c省沒什麽大事,報紙上報道得最多的就是糧食豐收的新聞,畢竟嘛,糧食是國泰民安的根本,吃不飽飯,其他一切都是白搭。
聽到腳步聲,梅書記抬頭,露出一張瘦了一圈,皮膚也黑了一個維度的臉,笑著指了指對麵的凳子:“餘廠長來了,坐。小胡去讓師傅加菜了,餘廠長今天辛苦了,又讓你特意跑一趟。”
餘思雅依言坐下,笑著說:“梅書記客氣了,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最辛苦的是梅書記你。這段時間頻繁下鄉,梅書記都瘦了。”
梅書記將報紙折了起來,放在一邊,擺手說:“我不辛苦,最辛苦的是咱們的老鄉啊。辛辛苦苦一年也就將將能夠填飽肚子,真是不種地,不知道農民的艱辛。”
這段時間經常往鄉下跑,梅書記也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和不易,麵朝黃土背朝天,大中午丟下碗就要下地,其中的辛苦,沒種過地人完全體會不到。
餘思雅含笑點頭:“是啊,不過現在越來越好了,我相信明年還會更好。”
梅書記隔空指著餘思雅:“你這小同誌就是會說話。”
餘思雅隻是笑。
梅書記也不在意,其實他也是這麽想的,因為今年的豐收讓他看到了農村的巨大潛力,如果年年都能達到這個水平,農民挨餓將會成為曆史。
“餘廠長,咱們縣的玉米產量目前已經統計出來了,比之去年增長了135%,翻了一倍還多,這可真是出乎咱們當初的預料,我當時還想著能增加個百分之三五十就已經是個意外了,誰知道結果這麽好。對了,你看最近的報紙了嗎?”
餘思雅搖頭:“最近忙糊塗了,還沒來得及看。怎麽,最近報紙上有什麽新的消息嗎?”
梅書記將一旁的報紙遞給她:“你看看。”
餘思雅打開省報,從頭版開始看,一目十行地掃過,大致瀏覽了一下。頭版是省裏領導講話,要務必保障秋收,號召大家盡快搶收,完成今年的任務,接著是一些地市級舉行搶收的誓師大會之類的,還有個別地方說今年的產量增加了多少。
幾乎一半的版麵都在講秋收,就連第二屆大學生即將入學這個消息也隻得了個小豆腐塊的版麵。
“省裏領導很重視秋收啊。”餘思雅看完後說道。黨媒是政府的喉舌,很多時候代表著政府的態度,這樣大篇幅的報道秋收,可見省裏對秋收的重視。沒辦法,這差不多一個月的收獲,關係著幾千萬人接下來一年的口糧,怨不得大家如此重視。
梅書記低頭喝了一口水,笑著說:“是啊,我看過最近這幾天的報紙,也聽了廣播電視新聞,很多地方的秋收成績,跟咱們縣比起來,差距不小,但都已經很振奮人心了。餘廠長,你覺得咱們這個成績能上報嗎?”
餘思雅到這會兒才算是明白了梅書記的意圖。
她笑著說:“當然能,咱們這項改革創新的舉措,可是大大促進了農村生產力,如果能在全省推廣開來,明年的糧食產量豈不是能翻倍。這樣大家都不用擔心餓肚子了。”
餘思雅是真這麽想。小崗村要明年才開始偷偷摸摸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到明年秋天才能看到成效,正式在全國推廣是在82年以後去了,晚一年就得少收多少糧食,農民又要多餓肚子一年。
他們省先這麽搞集體小隊獎勵製,不冒進,又能提高農民的積極性,等小崗村徹底解放農村勞動力,糧食產量跨越式增長,讓上麵的領導看到改變農村生產關係的好處,中央肯定包產到戶這一大膽舉措,下發文件,他們就能順利地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轉變。中間這幾年過度,能多收糧食,也能讓大家逐漸意識到更公平的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總歸不是壞事。
梅書記很滿意餘思雅這個答案:“跟餘廠長你說話就是痛快。你這話讓我吃了顆定心丸啊。”
餘思雅笑著說:“梅書記,我跟省報、省台的記者同誌們倒是認識,可以請他們過來。不過我建議,咱們縣的成績還是先報到市裏麵,不然市領導先從報紙上知道咱們的成績,多不合適。”
領導也會覺得沒麵子啊,尤其是省裏問起,市裏一問三不知,像什麽話,這不是給市領導沒麵子嗎?
梅書記作為老幹部顯然也明白其中的彎彎道道:“這是自然,就是水稻還沒收割完成,沒法統計數量。咱們縣的水稻收得相對比較晚一點,等收完了,統計出數據,得一個月後去了,這個事再提好像也不是很合適了。”
哪裏不合適?隻是到時候臨近國慶,舉國歡慶,各種媒體都會爭相報道國慶的事,秋收就沒這麽高的熱度罷了。梅書記雖然不會用後世的詞來精準地表達這個意思,但他已經有了這個意識,知道現在該蹭熱度,所以說啊,不要小瞧領導的智慧。
“確實,要不咱們就先把玉米報上去吧。迴頭我跟省報省電視台的記者溝通,讓他們來采訪的時候,順便也提提稻穀增產的事。咱們到時候可以找一個先收獲的大隊,統計出他們大隊去年今年的稻穀產量,做個對比,也能反應一定的情況嘛。”餘思雅笑著道。
梅書記激動得一拍手:“我就知道,餘廠長你肯定有辦法。這個方法可行,咱們就這麽定下來了。”
餘思雅含笑道:“好,過兩天我去省城就跟路主編他們溝通,有了消息我再聯係胡秘書。”
梅書記讚許地看著餘思雅,這小姑娘有能力,而且執行力強,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了,她一門心思撲在養殖場上,不然倒是可以調來做他的幫手。
吃過飯,餘思雅就跟楊會計迴養殖場了。
隨著時光的流逝,八月已經接近尾聲,過幾天就要開學了,實習的同學們也該要離開了。
送走這批人之前,餘思雅決定給他們舉辦一個歡送會。
這些人可都是天之驕子,以後各行各業精英,搞好關係,對養殖場隻有好處沒有壞處。多的都做了,也不差一頓飯,臨走的時候煽煽情,讓這些人對養殖場有個更好的印象,以後想起這段實習的經曆,滿滿都是迴憶。
現在物質貧乏,大夏天遠道而來實習的同學一般都是家庭比較貧困的學生,一年都吃不了幾次肉。餘思雅也不搞其他花裏胡哨的,幹脆來點實惠的,讓人去肉聯廠購買了兩頭大肥豬、殺了,一頓全做了。
養殖場職工加上實習生,總共有七百多個人。兩頭大肥豬有四百多斤,去掉下水、豬血等,光是肉都有三百多斤,平均下來每個人能分到差不多半斤肉,很多人過年都吃不了這麽好。
這一天,廠子裏熱鬧得跟過年似的,不少有家有口的職工舍不得吃獨食,打了飯菜,端迴家,跟家裏人分享了。剩下實習生和知青還有一部分本地沒家累的職工,都擠在食堂,大口吃肉,大聲唱歌,還有不少年輕人上去表演節目,唱歌、朗讀詩歌、表演口風琴,熱熱鬧鬧的,特別喜慶。說道動情處,還有人上台即興演講。
剛來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很辛苦,被工人師傅們說笨的時候很委屈,但兩個月下來,每個人都在工作中得到了成長和鍛煉。現在想起來都是滿滿的不舍,就跟軍訓一樣,訓練的時候哭爹喊娘,天天嚷著累死了,等軍訓要結束了,再迴憶起來,這點苦算得了什麽?大家更多的是不舍和留戀。
歡送會在眾年輕人的戀戀不舍中結束,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就分別坐上了兩輛貨車,趕在中午前迴省城了。
送走了實習生,紅雲公社又迎來了一對新的客人,賀中華教授和他的妻子林淑。
潘永康將實習生們送到省城後,順路將賀教授兩口子接了迴來。
為了避開中午下午的高溫,潘永康特意留了一天,第二天一大早才帶著他們出發,到了紅雲公社,時間才上午十點多。
餘思雅親自去公社接了賀教授兩口子。
他們的行李不多,就兩個箱子,一個箱子是兩口子的衣服,還有一個箱子全是賀教授當年藏起來的手稿和書籍。這些可是不可多得的財富,現在國內想買都不一定能買到,也難怪賀教授將它們當寶貝一樣藏起來。
“賀教授,林阿姨,你們辛苦了,請跟我來。”餘思雅微笑著說道。
林淑還是有些怕生,尤其是到了陌生的環境,更是不安,躲在賀教授身後,雙手緊緊攥著賀教授的衣服,兩隻單純漆黑的眼睛,怯怯地看著餘思雅。
怕嚇到她,餘思雅沒多看她,甚至跟他們兩人保持了一段距離。
賀教授點點頭,拉著妻子的手跟著餘思雅穿過剛剛建成的飼料廠廠房,往後麵的小院走去。
這棟獨棟小院是七月的時候餘思雅探親之前就讓王書記幫忙建造的。已經建好了二十多天,最近又是高溫,太陽天天火辣辣地照射著房子,蒸發很快,房子裏的牆壁水泥都幹了,看起來幹爽清淨。
前陣子,餘思雅又讓馬冬雲找了木匠做了相應的家具,現在都已經安放好了,隻要拎包入住就行。整座房子坐北朝南,三間磚瓦房,一間是客廳接待客人的地方,一間是書房,一間是臥室。一側還建了兩間瓦房,分別是廚房和廁所浴室。
院子外還用竹子紮了一圈籬笆,將房子圍了起來,院子的周邊移植了一些本地容易成活的花花草草。這會兒,籬笆上爬著星星點點的紫色牽牛花,被太陽曬得閉上了喇叭,沒精打采地耷拉在葉子上,籬笆旁開著一圈熱情似火的串串紅,還有花瓣掉了一地的指甲花,讓小院看起來漂亮又精致,若不是幾百米遠外就是幾棟樓房,這地方看起來頗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賀教授看著這個溫馨一應俱全的院子,知道餘思雅是上了心的,緊繃的唇線稍微緩和,啞聲道:“謝謝餘廠長,這安排我們很喜歡。”
他看著妻子盯著盛開的花瓣那雀躍的眼神,心也跟著放鬆,也許在這個全新的地方,妻子會忘記從前的傷痛,慢慢走出來。
餘思雅含笑道:“賀教授你們喜歡就好。明天我就要去省城上學了,以後有什麽需要,你盡管找馬冬雲同誌,她是我們的辦公室主任,以後負責你們的生活安排。”
馬冬雲連忙笑著衝賀教授和林淑打了個招唿。
賀教授點頭,抿了抿唇,有些不自然地問道:“那我什麽時候開始工作?”
餘思雅指了指離小院最近的那棟建築:“這就是以後我們的飼料研發中心,現在還隻有賀教授你一個人。如果你有什麽合適的人選推薦,可以聯係對方,我們飼料廠非常歡迎有誌之士的加入。”
現在國內飼料業還是一片空白,餘思雅也不知道去哪裏挑人。她有兩個方案,一個是賀教授找以前的老夥計過來幫忙,還有一個就是賀教授帶徒弟,飼料廠自己培養自己的研發人員。當然,這兩者並不衝突,可以同時進行,因為現在廠子裏最缺的就是人才。
賀教授以前就是搞這個的,對現在這個情況並不意外,他點點頭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餘思雅也沒追問,笑著說:“需要什麽器具、材料,你盡管跟馬冬雲同誌提,她會幫你準備好。另外,我們會派六個高中生過來,你可以從中挑幾名做你的助手。”
雖然是草台班子,但也不可能什麽都指望賀教授一個人幹,打下手的總得有兩個吧。為了避免賀教授反感,餘思雅也沒指定人數,留多留少留誰都由賀教授自己做決定,畢竟說是助手,其實相當於賀教授的半個徒弟,總得他投緣滿意才行。
這條件不算過分,賀教授沒反對。
餘思雅看得出來,他們兩口子對外人還是很戒備,說完了正事,沒有多留,帶著馬冬雲走了。
出了飼料廠,餘思雅吩咐馬冬雲:“選六個高中生,不拘知青還是本地人,就一個要求,文化知識要比較紮實的那種,做事踏實勤快。”
其實這都有些委屈賀教授了,但沒辦法,能考上大學的誰不去上大學,放棄前程來做個落魄教授的助手。如今隻能矮個子裏拔高的了,希望這些人能好好把握住機會,提高自己。
馬冬雲點頭應是。
餘思雅又不放心地叮囑了幾句:“在飼料廠正式開工之前,還沒有食堂,辛苦你每天給賀教授老兩口送一日三餐,讓食堂做清淡點。我答應了他們包食宿的。”
賀教授一看以前就是醉心學術的人,估計不擅廚藝,林淑如今這狀態,也不適合做飯。
馬冬雲看出餘思雅對這個老教授的重視,連忙鄭重地表示:“餘廠長你放心,我會照顧好賀教授夫妻的。”
“嗯,你辦事細心,我很放心。有什麽事搞不定的,打電話給我。”餘思雅最後叮囑道。
說完了賀教授的事,餘思雅又迴廠子裏交代了其他情況,並找施立平單獨談話。
今年施立平又落榜了,連續兩次高考落榜,眼看著比他年紀小的同誌,有高考離開的,也有找關係迴城的,就他還沒著落,施立平的狀態明顯有些差,眼窩深陷,眼睛沒有光澤,像隻身陷囹圄的困獸,比之三年前初見的時候狀態還差。
“餘廠長,你找我?”施立平局促地站在餘思雅麵前。
餘思雅指了指椅子:“坐,咱們談談。你跟葉梅是當初第一個找上門來要工作的知青,也為咱們養殖場拉來了不少訂單,是咱們廠子裏的老員工了。你對咱們清河鴨的發展有什麽想法?”
施立平張了張嘴,斟酌了一下說辭:“餘廠長能力出眾,清河鴨在你的帶領下,發展非常迅速,我想假以時日,一定能成為辰山縣最大的廠子。”
餘思雅含笑點頭,又說:“我聽說上次火車站門市部招售貨員,你也報名了,但沒有通過。你怨不怨我?”
施立平苦笑了一下:“餘廠長,我已經下鄉13年了,不是十幾年前的愣頭青了,我知道你們招的售貨員都是在省城有一定人脈,對養殖場發展有幫助的職工。我不符合這個要求,養殖場要發展,要擴張,要養活這麽幾百張嘴,這麽做沒錯,這樣才能將養殖場的利益最大化。是我自己沒辦法提供養殖場需要的價值,你不選我,我也沒意見。”
餘思雅點頭:“你能這麽想我很高興。施立平同誌,你有沒有想過長期留在紅雲公社,建設紅雲公社,踐行你當初下鄉的初衷,將紅雲公社打造成一個富饒、美麗的小鎮?”
施立平下鄉那會兒,還沒有強製要求知識青年下鄉,他是聽從了號召,抱著建設廣大農村的夢想自願下鄉的。但等到了鄉下才發現不是那麽迴事,一切跟他想象的不一樣,想迴去卻不容易了。
他這種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城市年輕人到了機械化水平極低,主要以手工勞動為主的農村,根本沒用武之地,隻能日複一日的蹉跎青春。
現在餘思雅忽然跟他提最初的夢想,他心裏真是五味雜陳,萬般滋味湧上心頭,一時之間竟不知道該說什麽。
餘思雅也不要他現在就給答複,笑著說:“你好好想想我說的話,也可以寫信了解一下想辦法迴城的知青、老同學們的近況,仔細衡量之後再給我答複。如果你還想迴城,我也尊重你的想法,甚至可以給你透露點信息,照以後的發展來看,你們迴城是遲早的事,應該等不了多久了。”
施立平眉心一跳,震驚地看著餘思雅:“餘廠長,你……你為什麽要跟我說這個?”
餘思雅笑著說:“不管你是決定留下來,還是決定離開,我都希望這是你發自內心做出的選擇。”
是走是留都得他心甘情願才行,強扭的瓜不甜。但選擇了就不要後悔,不然她可不放心將飼料廠交給他。所以餘思雅才會開誠布公地跟他談談,讓他仔細衡量清楚再做決定。
施立平若有所思地走出了餘思雅的辦公室,腦子裏亂哄哄的,但他是個差不多快三十歲的青年了,不是不更事的毛頭小子,自然知道餘思雅找他談這些不會是無的放矢。
這很像是要重用他,否則一個普通的銷售員,餘廠長何必跟他談這麽多!那她準備將他放到什麽位置呢?
有很多個想法,在答案公布之前,施立平也不好找人求證。他想了半天,決定給以前交好迴城的知青和同學寫信,又給家裏人寫信,了解這一兩年迴城知青的近況。
既然餘廠長特意提了這個,總不會毫無意義,興許這能幫他找到答案,下定決心。
餘思雅找施立平談完這件事後就不管了,隻要施立平寫信去了解知青們迴城的狀況就會清楚,留在蓬勃發展的紅雲公社並不是什麽壞事。
最近一兩年才迴城的知青,大多是家裏有點關係,但關係又不是那麽給力的那種,所以會拖到現在才弄到工作崗位迴城。他們迴去後,絕大部分人從事的也是最普通的工作,很多都會像父輩那樣在流水線上當一輩子的工人,發展前途可以說是一眼能望到盡頭。
而且這已經算是好的了,很多明後年大規模返城的知青,連工作都沒有,那才更慘呢!有一部分人直接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成為被嚴打的對象。
城裏除了比他們紅雲公社更發達,生活更便捷以外,論前途這些去做了工人的知青未必比得上他們養殖場的職工。施立平但凡沒被迴城這個執念衝暈頭就該知道怎麽選才是對他最有利的。
這也算是對施立平的一種考驗,如果這關他都通不過,那飼料廠交給他管理也不合適了。
安排好廠子裏的事,次日餘思雅就迴城了。
一迴省城,她沒有先迴家,而是直接去報社找路明惠。
有一段時間沒見麵了,路明惠看到餘思雅挺意外的,笑著調侃:“怎麽,又要給我送新聞?”
餘思雅含笑點頭:“還真被你說中了。路主編,我這裏有一條新聞,保準你感興趣。”
“哦,說來聽聽。”路明惠把水杯推到她麵前,挑了挑眉。
餘思雅笑道:“我給你看一組數據。”
她從包裏掏出一個小本子,翻開,推到路明惠麵前。
路明惠看了一下,上麵謄抄的內容是“辰山縣1977年和1978年玉米產量數據表”,六十多個公社,去年今年的數據一目了然地羅列出來,最後一排弄了個總計。
路明惠掃了一圈就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你們這數據差別未免太大了,今年整整比去年高了一倍還多,真的假的啊?”路明惠懷疑地看著餘思雅。
不是她不相信餘思雅,而是他們報社已經報道了多地糧食豐收的情況,最大增幅也沒超過40%,而且那個市去年還遭受了洪災,產量特別低,所以今年看起來漲幅特別高,但要是跟十年內的平均值比較,這個增幅會低很多。
餘思雅笑看著我路明惠說:“這還能有假啊?這種事情,你下鄉轉一圈就知道了,我沒必要拿這種隨便就能戳穿的謊言騙你。而且這比往年多出來的糧食,都被我們養殖場收購了,雖然還沒裝進咱們的倉庫,但定金都付了。我整整付了十幾萬的定金,你算算得多少糧食,那個本子我沒帶,但縣裏麵有備份的數據,你可以去查。”
路明惠知道餘思雅並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見她說得這麽篤定,頓時信了幾分。
“你們縣裏怎麽弄的,今年糧食怎麽增產這麽多?”
餘思雅笑著將他們的策略講了出來:“……這樣一激勵,為了多掙點錢,農民都比以往積極多了,種莊稼也精細了許多,糧食的產量自然也就跟著上去了。不光是玉米,我們的水稻今年也明顯比去年產量高,具體高多少,現在還沒收完,數據沒統計出來,我也不好亂說,但肯定在50%以上。如果路主編有興趣,我可以跟縣裏通個氣,找個已經快收完水稻的大隊,你去對比一下去年和今年的產量,咱們就可以大膽做個預估了。”
路明惠沒有第一時間迴答餘思雅。她還在思考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和可行性。
餘思雅也不打擾她,端起杯子慢慢低喝水,等一杯水喝完,路明惠總算有了決斷。
“那我就信你,一會兒遞交申請,明天去你們縣采訪。”
餘思雅高興地說:“好,相信我,路主編,咱們縣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不過馬上開學了,我沒法陪你迴去,我一會兒打電話,讓縣裏安排人去汽車站接你。對了,你能聯係電台和電視台的同誌嗎?如果和他們也一起走訪,用視頻和聲音的形式能給人更直觀的印象。”
路明惠明白餘思雅的意思,他們都是黨媒,表現形式不一樣,也沒什麽競爭關係,如果電視、廣播能增加這個新聞的熱度,對省報來說也不是什麽壞事。
“一會兒我幫你問問,如果數據屬實,他們應該會很感興趣。”路明惠笑道。
餘思雅保證道:“這數據絕對沒問題,誤差非常小,畢竟我錢都付了,我騙誰也不能坑自己呀。”
這話把路明惠給逗笑了:“這倒是,餘廠長這麽精明的人,怎麽會坑自己呢。”
雙方就這麽說定了,出了報社後,餘思雅趕緊去二門市部給胡秘書打了個電話,讓他幫忙安排一下明天的接待工作。
胡秘書接到這個消息極為振奮,拍著胸口保證會讓省城的記者同誌們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牽了線,也沒餘思雅什麽事了,她便趕迴家,將兩個女孩子的學校安排好,給她們報了名,送進新的學校,然後開始忙活自己的事。
第一個就是去學校報道,然後安排學生會接新的工作。新生入校,有老生帶著走流程,能省很多事,也方便新生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學校。
這會兒還是學生會第一次搞新生接待工作,沒什麽經驗可以借鑒,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出了許多主意,有的可行,有的在餘思雅看來簡直是多此一舉。
她也沒多管,等大家將意見遞上來後,劃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保留了必要可行的,然後又增加了幾條意見,交給徐佳佳他們去執行就完事了。
幾天後,新生陸續入學,新的一學年開始了,餘思雅又投入到了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中。
就在這時,省報到辰山縣的采訪報道刊登上了頭條,電視、電台也相繼播報了這則新聞。
辰山縣今年糧食大豐收,產量翻倍還多的消息迅速在各單位傳開,辰山縣再次走入大家的視野,同時一個年輕的女幹部也再度進入了大家的視線——那就是辰山縣清河鴨養殖場的女廠長,餘思雅同誌。
梅書記在接受省報、電視台和電台采訪時,明確地表示,這個主意是餘思雅同誌提出來的。為了說服他,餘思雅同誌還親自帶著他一起下鄉種地,親身體驗如今農村的生產狀況,尋找解決的辦法。
這次體驗給他上了生動的一課,也讓他深深地意識到,如果不提高生產效率,激勵社員,增產隻會是一句口號。
也因此,梅書記有了個“下鄉書記”的別稱。
他的這番話在全市甚至是全省範圍內都引起了熱烈的反響。有保守的人認為他這做法不對,有嚴重的資本主義傾向,但更多務實的幹部認為,沒什麽比讓農民填飽肚子更重要。
辰山縣並沒有改變生產關係,隻是增加了分配的方式,取之於民還之於民,最後得利的是上百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當官不為民,不如迴家種紅薯,這麽做有什麽錯呢?
這種激烈的討論在豐寧市和省城討論得最多,甚至還因此召開了好幾場會議,梅書記更是被領導叫過去談了好幾次話。
能引起這麽大的風波是梅書記都萬萬沒料到的,不過因為做出了實打實的成績,哪怕有爭議,有反對的聲音,但到底沒掀起什麽風浪,也沒對梅書記造成任何影響。但這段時間,他的壓力著實不小,人都跟著瘦了一大圈,但精神狀態更好了。
不過這些風風雨雨隻在政界發酵,沒有波及到校園,自然也就沒影響到沉浸在學習中的餘思雅。
本以為這個熱度會漸漸消退,但九月中旬,辰山縣水稻的產量統計結果出來,再次在各級政府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新一輪的熱烈討論,將這件事推向了更高/潮。
這天餘思雅下課後,剛下樓就看到許秘書騎著自行車站在那裏微笑看著她。
餘思雅立即走過去,笑道:“許秘書,你找我嗎?”
許秘書指了指車後座:“餘廠長上來吧,高市長要見你,派我過來接你,這都快中午了,別讓高市長等太久了。”
餘思雅趕緊坐了上去,詫異地問道:“你來很久了嗎?”
“也沒多久,就差不多一個小時吧。”許秘書笑道。
餘思雅沒話說了,一個小時還不算久?許秘書雖然是個秘書,但他可是高市長的秘書,這樣的人物等她這麽久,還沒丁點怨言,她得好好琢磨琢磨高市長找她是為了什麽。
等進了高市長的辦公室,接過高市長遞來的那份報紙,餘思雅心裏就有底了。因為報紙上黑色的大字標題明晃晃地寫著“辰山縣稻穀產量較之去年翻了兩倍”。
很好,梅書記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三天兩頭上省報頭版頭條,這下更是驚動了高市長。